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800字
《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的代表作,小说主要讲述了北京一个回族家庭60多年间的兴衰历史。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1
“暮色悄悄地降临了墓地,婆挲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园温馨的清香。
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升起来了,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述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冰玉在琴声中久久地位立,她的心被琴声征服了,揉碎了,像点点泪珠,在这片土地上洒落。
天上,新月朦胧;
地上,琴声缥缈;
天地之间,久久地回荡着这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这就是我所喜欢的《穆斯林的葬礼》的结尾。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但一直很遗憾没有真正认真拜读过,这次“偶然”的'机会,终于使我有幸一睹它的风采,想写下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下笔.那个弥散着淡淡的忧伤的月与玉的意境让我不忍下笔,似乎稍不留意就会打碎这个绝美的意境。
这是一部反映穆斯林生活的圣洁诗篇;一部映射普通大众生活的历史之剧;一部折射平凡却辛酸的爱情故事的缩写;一部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的真实画卷。这部长达50万字的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对穆斯林信徒的日常生活习惯、婚丧嫁娶习俗做了全面、彻底的描绘。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展现了广阔的生活画面。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时间,上迄二十世纪初,下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活动的范围从亚洲到西欧,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的沉重灾难,还有鲜为人知的穆斯林的生活习俗、玉器行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它不仅是穆斯林的葬礼,也是爱情的葬礼,围绕着几代人的似乎“扭曲”的爱情书写穆斯林人的生活。
读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被书中美丽的言语和措辞深深的吸引了,不管是对于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于环境的衬托,作者运用的词语都那么的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它以独特的情节和风格,引起了“轰动的效应”就不以为怪了。读完这本书,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心中的悲痛与遗憾久久不能释怀,我甚至抱怨作者为什么如此残忍,要赋予一位完美的妙龄少女如此苦难并短暂的一生,要拆散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让他们明明相爱却又无法逾越这阴阳两地的隔阂,死了的人解脱了,而活着的人呢?依然要承受物是人非的痛苦。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2
《穆斯林的葬礼》是由著名女作家霍达写的一部文学经典,它讲述的是一代回族人之间的家庭故事,结局十分悲惨。对于回族人民,我所知甚少。看了《穆斯林的葬礼》这一部小说,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
这是一部关于穆斯林的圣洁诗篇,虽然结局十分悲惨,且有些离奇,却会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过去的生活已经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尽管生活得十分悲惨,但也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悟出的深刻道理。
我想,这也许就是悲剧的长河,命运的长河,人生的长河。从开篇到结局的新月之死,我实在无法抑郁情绪,不觉留下感动的泪水。如果不是作者把人生的真谛写得如此深邃,描绘得如此动情,能给人这种撕肝裂胆的艺术魅力吗?
的确,一页一页读下来,我进入一个庄严而伟大的世界。独到《玉殇》梁亦清之死,这是一个大斧铿锵的雕作文/塑,悲壮淋漓,令人震撼;读到《玉王》,韩子奇青云得意,勾心斗角,用笔如此老练,千万世态,游刃有余,我深为这种艺术动力而赞叹。围绕着这一条清澈而晶莹的玉的长河,梁军璧、韩子奇,各有鲜明的性格,各有独特的内心世界。但在这庞条的人生之林中,却响起一支幽幽的乐曲,它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弱而强,一个形象表现出的,正是这一纯洁、幽静、美丽的灵魂。
正如作者所言,人心无论是优美的还是残酷的,人的心灵,压倒一切、镇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绝。新月之死,可以说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
默默苍天,沉沉大地。结局中出现的新月,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新月,也是她纯净美丽的心灵,是一个甜美崭新的关于未来的梦,还有一个美好的希望。
这本书,我百读不厌,因为每次读完一遍,都会有一种新的感悟,也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3
《穆斯林的葬礼》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故事的开始是从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老人带着年幼的孤儿韩子奇引出,结束在新月的墓地前楚雁潮缓缓的琴声与天上的新月相交辉映的美景之中,至此,所有喜欢的不喜欢的故事角色,都结束了,如同天星所说,您想看见的不想看见的都看不见了;所有的人物,都在此终结了。
书中‘玉王’韩子奇承受着巨大压力艰辛创业,迫于现实而对感情的妥协,从一个气度非凡的王子,到一个佝偻的老人,一生对玉的执着,都化为灰烬,他一无所有的到来,最后一无所有孤独离世,也许作者正是在借这么一个人物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生可带来死又能带去的。设想,如果子奇享受生活,不视玉如命,抛弃身外物跟冰玉在一起,将会是一个大圆满结局。
子奇跟冰玉的爱情,彻底的扭曲了君璧,使她从一个坚强独立的女人,变成了一个固执,执着,心中充满了恨与报复的女人,更因为他的固执,最终决定了他最爱的女儿新月无法幸福,君璧为了虔诚的信仰,为了门当户对,亲手毁掉了儿女的婚姻和爱情,直到丈夫离去,她才幡然醒悟,过去的一切都过去了,没有任何东西比与她一生厮守的那个人更重要。“她无法遏制心中的哀痛,把脸贴在丈夫的手上,眼泪冲刷着这双为了奇珍斋,为妻儿老小操劳一世的手,不舍得放开。”
受了高等教育的梁冰玉,大胆的追求自由和爱情,脱离信仰与现实的枷锁,但最后的结局不过痛苦的漂泊他乡,就连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儿也未曾再见最后一面,冰玉虽是一代新青年的象征,但直到现在,能够接受她的作风的人,又有几个。文中最可怜的莫过于辛勤劳苦,等待奇迹到来,会有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妈,她一直默默的守候着韩家直至最后的暴病而亡。而天星和淑彦这一对被妈妈强拼硬凑的可怜夫妻,不正是我们大多旧时夫妻的象征,不相爱,但又不能分开,只能彼此都带着痛苦悲伤活着。
那个永远定格在十九岁的花季少女新月,因为先天性心脏病而早早的凋谢了生命之花。“当她的爱情来临的时候,她的生命,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走向终点了。然而它来了,来的那么纯净美好,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然而和自己的老师产生感情,这又是不被允许的。不过他们不怕,什么也不怕,连死也不怕了,更何况爱情的阻挠呢?”“走的人,注定是要走的,谁也留不下,这是她的宿命。她离去的时候,他那疯狂的吻,是初恋的吻,也是诀别的吻。死亡可以夺走生命,却带不走爱情。”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一位脸色沉郁,神情凄楚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动不动的拉出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文中曾描述新月跟楚老师的小别,他走了,一步三回首,把自己的心留下了,把新月的心带走了。但最后,新月走了,不仅带走了楚老师的心,把他的灵魂也带走了。不能完美一生,何不壮烈来去,人生难得一知己,但得一知己却足以。
这本书,跟百年孤独有所相似之处,但自认为比百年孤独更符合国人的口味,珠玉世家出身作者通过对一个从繁华到落败的穆斯林家族,讲述了几十年间,几代人的爱恨情愁,人物形象刻画地很生动,故事发展也扣人心弦、前后呼应,作者对人性的描述,葬礼的描述,都是极好的。看了这本书,更加明白身边人,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必坚持。但那些与我缘分已尽的人,是切切实实的该放手了,我不能也不会做第二个楚雁潮。“去死,去睡就结束了,如果睡眠能结束我们心灵的创伤和肉体所承受的千百种痛苦,那真是生存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去死,去睡也许会做梦!”的确,去睡会做梦,而且,会一次又一次的哭着醒来,那又如何,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而且,一点都不苦!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4
闲暇之时品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无法释手。当我把全书仔细研读后,泄出压在心头的沉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富的容量,深刻的内涵以及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我的心灵,曲终掩卷,荡气回肠。正如刘白羽先生所说,这是一部穆斯林的圣洁的诗篇,充满悲剧的美感。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
作者笔下的主要人物,既是人间曾经有过的,也是她所憧憬的。作者追求美,那是人的本性,人们本能地而并非理智地向往纯美纯情的意境,美不必强迫人接受。不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的前人名句就不会这样传之久远,深入人心。一个中年女作家,能够有这样强大的驾驭历史、挥洒人生、驱使命运,写作沉雄浑厚、凝练典雅的创造力,达到了惊人地步,令人叹为观止!我仔细品味着作者为什么掌握了这种美,我发现,作者是一个有自己美学观的人。读这部书,有如读《巴黎圣母院》,奇谲诡辩,奥妙无穷。这是玉的长河,不,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想到新月为了追逐梦想而付出的努力;想到天星为了追求爱情而提起的勇气;想到韩子奇为了儿女的前途而无私的奉献……这些无不牵动着我的心,渴望自己也能够像新月那样,一步一步地迈向成功,飞向梦想的蓝天!但是到新月之死,我实在无法抑制,不得不流下眼泪。人生并非十全十美,我们只有在短暂的生命长河中完成自己的向往与本应该做的事情,才不至于愧对自己,愧对他人。人生的真谛如此深邃,如此动情,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只是需要我们选择如何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一页一页读下来,围绕着这一条清澈而晶莹的玉的长河,梁君壁、韩子奇、梁亦清等各有鲜明的性格,各有独特的内心世界。但在这庞杂的人生之林中,却扬起穆斯林美的灵魂,响起一支幽幽的乐曲,一个形象轻盈而出——新月,唯有这一形象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正是这一纯洁的灵魂、幽静的灵魂、美的灵魂,本来是一道活泼的小溪,却一下跌入人生的劫难,命运的剧变由此掀开……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人们的心正是从悲剧之美中得到净化。在尾声部分,梁冰玉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门边,洁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新月!新月……‘她一把抱住了少女……”
是的,默默苍天,沉沉大地,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我们要向前看,看到未来,看到希望,不能拘泥于过去的一切,人生如此短暂,我们要好好珍惜,毕竟,那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展望充满着希望的未来吧,为此而不懈努力,奋勇向前!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5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艺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壁长于心计,次女冰玉娇小任性。一天有位长者带名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决定留下当学徒,这就是本书主人公韩子奇。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卖买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宝船被毁,人也丧命。为了抵债,韩子奇到"汇远斋"当了学徒,苦熬三年终成行家。他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壁,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执意随姐夫远行。在伦敦冰玉与亨特之子奥立佛相恋,可是奥立佛在伦敦大轰炸中却不幸丧生。韩子奇与梁冰玉在海外相依为命十年,旷男怨女终于结合并生下女儿新月。战后一同回国,姐姐收留新月为自己女儿,冰玉远走他乡。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发生爱情,因楚系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可是红颜薄命,新月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悲痛欲绝。
做完了引文,接着就是正文了!
在看这篇小说之前,我对“穆斯林”知之甚少。只知道穆斯林是对信仰伊斯兰教教徒的统称,甚至不知道他们还有另一个称呼――回回。
花很长的时间,很认真的读了这本小说,才知道回回们是那样的信仰着他们的真主安拉。“啊,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打开《穆斯林的葬礼》,你就会看到写在扉页上的这段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辞。这是一种信仰,一种超越贫富,超越生死的信仰,在有着信仰危机的今天,谁又能忽视这种信仰的力量。
回族女作家霍达巧妙的将“玉”和“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玉,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
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
单数章节写玉,双数章节写月。这是一种奇怪的结构形式。“玉”写的是主人公韩子奇从易卜拉欣成为一代“玉王”的艰难历程,这是新月爸爸那一代的世界。“月”写的是新月和楚雁潮凄美动人的爱情,是新月这一代的世界。两个世界被一道无形的大门所分割,却又不得不重逢,重逢在那死亡的结界。看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刚刚在这个世界读到动情处,这一章节却完了,轮到另一章中的另一个世界。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深深的吸一口气,重新投入另一个世界,也带着上一章的感情去读。因此,两个世界是紧密相连,分不开的。若是以前,我会把两个世界分开来理解或者把两个世界的感情分开来感受,但读《穆斯林的葬礼》,我却不忍心破坏这种悬念美。
除了文章的的结构奇特,文中所表现的两代人感情故事更是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特别是新月和楚老师之间的爱情,不知曾让多少女孩子落泪。我不忍落泪,不是我不为之感动,不是我不为之悲泣,只是因为我是男子汉,所谓男儿流血不流泪是也。可是,不知多少次我的眼角也闪烁着泪花,只是这类化不曾落下。泪花闪烁,为的是新月与楚老师爱情的真诚,为的是他们的感动,更为他们爱情的的凄美。读完这篇小数,我甚至抱怨作者为何如此残忍,要赋予妙龄少女如此苦难并短暂的一生,要拆散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让他们明明相爱却又无法逾越这阴阳两地的隔阂。
韩新月和楚雁潮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爱情了吗?好像找到了,又好像没有。读过他们,令人有一种由衷的钦羡,又有一种揪心的疼痛。新月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在茫茫人海中她找到了那个深爱着她,也是她爱的人。不幸的是那痛苦并短暂的一生。
另一个世界有着另一份感情。
新月爸爸那一代的世界,主角非新月的父亲韩子奇莫属。对于这位主人公韩子奇先生的评价曾经一味的变化。当最初的易卜拉欣成为梁亦清的徒弟市我看到的是勤劳,刻苦,积极向上的韩子奇。当他背弃奇珍斋而投奔汇远斋时我甚至愤怒,后来才知道那是忍辱负重,那是卧薪尝胆。当他扔下孤儿寡母为了玉而漂洋过海去往英国时,我只有茫然和无奈。因为我了解那些玉在韩子奇心中的分量,那就是他的命。可是一想到我那被弃下的孤儿寡母时,我又心如乱麻。这一切的一切只能说明韩子奇是个血肉丰满的人物。他的一生,为玉而生为玉而亡,为他的玉事业执着的奋斗着,他是当之无愧的“玉王”。
可事情的问题就发生在韩子奇流亡英国的十年。他与另一位主人公梁冰玉——他的师妹,他的妻妹。他们抗拒不住,产生了爱情,于是有了韩新月,有了新月那痛苦并短暂的一生。
这是一幕悲剧,无论是对韩子奇,梁君璧,还是韩新月来说这都是一处彻彻底底的悲剧。韩子奇必须回到旧中国的上海,必须面对孤儿寡母,而韩新月,这部书中最美也最苦的人也必须离开她的生身母亲,认自己的大姨为母亲,而一直享受不到那份温暖的母爱,更悲的是这一切的一切她毫不知情。而另一个悲情人物梁冰玉,那个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个性的女孩,最终却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孤单的独自漂泊他乡。
在新月离去多年之后,做了一辈子无根飘萍,夜夜沉醉梦中的梁冰玉回来了。这个不被人承认的妻子和母亲,为了寻找遗失的亲情,为了寻找日思夜想的女儿,踏着自己的痛苦急切的回来了。然而一切都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博雅宅仍在,可她渴望见到的和不愿见到的却都已被岁月带走。这是一种痛苦,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是我们这些未曾体验过生离死别的后辈们无法描摹的。
这是发生在两个不同时代,有着相关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爱情是这篇小说的主题,也是文学小说的永恒主题之一。可是除了这个,我还从《穆斯林的葬礼》中看到了坚毅,看到了自强不息,看到了对热血生命的追寻。而这些都是从韩新月这一形象中散发出来的。
首先,韩新月是一个悲剧人物。她必须叫原本是大姨的梁君璧为母亲,这就决定了她得不到普通孩子那种普通却不平凡的母爱。这是她命运的悲剧,也是上一代的悲剧,而她无法改变。这就造成了她痛苦的一生。这才不够,老天还要让这位原本应该快快乐乐生活的妙龄少女得了个先天性心脏病。原来,上天也是孤单的,她嫉妒地上那些美丽的人儿,希望能让他们早早的陪伴在自己的左右,让自己不再寂寞。这就造成了她短暂的一生。可是我们的主人公没有倒下,她用微弱的心力顶起了自己喜欢的翻译事业,用自己怯弱的臂膀扛起了那份凄美的爱情!
新月对生命的渴望和对不公命运的抗争更是时时鞭策着我:一个重病缠身的柔弱女子在看不到康复的希望之后仍旧积极的奋斗着,作为一名拥有健康体魄的同龄人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和忧虑呢??
分分合合,生生死死,一个穆斯林家庭六十年间,三代人的爱恨情仇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让我们思索。这的确是一场葬礼,庄重而令人痛心。一个个逝去的人物自不必说,它其实也是显赫的奇珍斋的葬礼,是韩家和谐美满家庭的葬礼,是梁冰玉美好人生的葬礼,更是韩新月和楚雁潮凄楚爱情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800字相关文章:
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800字
上一篇: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1000字
下一篇: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