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读书心得>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心得感悟3篇

时间: 马绍0 分享

在《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最让人感慨的,也是长久以来存在的命题有两个。这两个命题都告诉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理论上和现实中,往往相差甚远。本文是小编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心得感悟一:

很久都没有读过这样好的书了——看得累到半夜,实在看不动了,睡着,睡几小时起来,又继续读,终于算是断了一口气接上又读完了。

小说讲了智障儿查理的故事,他在三十二岁生日前一个月,查理接受了史特劳斯博士和尼玛教授的治疗,于是他的智商开始逐步恢复,逐渐从一个智障儿变成了天才,不但超越了普通人,也超越了他的医生们,并且最终,由查理本人而不是他的医生们找到了整个试验的破绽所在,他本人虽然拥有了超凡脱俗的智商,也无法解决这其中的bug,终于从天才又回复成智障儿,住进华伦寄养之家。

在这个故事的最前段和最后段,查理都是没有痛苦的,而他的痛苦出现在他的智商逐步恢复正常之后,他这才发现原来所有人都在欺负他,那些他称之为朋友的人,之所以愿意跟他做朋友,是因为在他身边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强烈的身份感和优越感。

身份感代表社会地位,优越感代表自我认同。是啊,很难比查理这样一个被抛弃的智障儿社会地位更低,或者更难以自我认同吧。

而查理自己,其实对自己一无所知,他的智商使他没有能力认识并且把握住自我,对于他,一切都在空虚与混沌之中,唯一具有意义的是妈妈跟他说的那些话,“你要对人和善,这样才会有人愿意与你做朋友。”

“朋友”成了查理确认社会身份的唯一手段,“朋友”代表群居性,它证明查理不是一只被扔在旷野的小狗,而是一个可以在群居中被接纳和认可的人。而查理保住朋友的唯一手段就是,向他们无偿地供应自己的缺陷,以使得他们在他的缺陷面前显得有所为,有价值。这些朋友从头到尾都不认识查理是谁,因为当查理智商开始提高后,他们一个两个三个地,都离开了他。所以他们不过是在和自己的虚荣、愚蠢、残忍做朋友罢了,当查理这只免费的痰盂和垃圾箱变形之后,在他们没有那么方便往里面吐吐沫和倒垃圾之后,他们崩溃了,他们抛弃了他,因为对于他们,他已经失去了作用。

于是,聪明的查理开始感受到孤独,在这种孤独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他必须去爱某人,尽管在这个必须爱某人的过程中历尽艰险,他还是走出了第一步,一直走下去,直到他再度失去了爱的能力。

在他智商回到白痴之前,他保留住自己最后的一点儿做人的尊严,让他的爱人艾丽斯离开他,他要单独度过这最后的一段属于他的,可以阅读和思考,可以去爱因此也可以去恨的时间,他要单独陪伴自己走过这最后的旅途。

所以查理的收获就在这里,他在痛苦中获得了自处的能力,他不再是一个庸俗的仅仅只需要群居的哺乳动物。他可以承担属于他的痛苦和悲伤,还有一望无际的孤独和绝望。

这就是作为一个人的幸福吧。他于是完满了。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心得感悟二:

最近其实有很多事可以写,只不过忙得半死,没时间把这些零散的碎片整理起来而已。这些天,利用工作站干活我休息的散碎时间,我看完了《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然后零零散散的写了点东西。这是传说中的多重人格分析大师 - 丹尼尔?凯斯所著,科幻名著,还得了1959年雨果奖和1966年星云奖。

我很不喜欢硬科幻、软科幻的争论。无论怎样,科幻小说首先得是一本好小说,至少不能因为时间流逝、科技进步而变得可笑。《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就是一本很罕见的可以归为好小说的科幻小说,将近50年时间的考验也不能减少这本书的光辉。

这是一个32岁纯真善良的智障查理经过一次试验性的手术,变成天才,又因为手术缺陷变回智障的故事。读这本书,连我这样的“一根筋的二进制理科羊”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发自内心的痛楚。但是无论如何,以我的文字和文学能力,总之是不可能说清楚我的感受到底是什么了。就像以前看电影《Where the flowers have gone》一样,我只能从自己的意识里抓住一些涟漪。要想清晰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评论,大概确实是需要诸如“比较文学”这样的专业素养的。

在接受手术以前,查理感受到的世界完全是一个精神天堂,人人都是他的朋友,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平和、宁静以及快乐,查理拿着兔脚和蹄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中国传统讲修身养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过如此。但是,查理变聪明以后,发现世界充满黑暗,教授们在争权夺势,科学家们平庸而琐碎,父母故意遗弃他,他爱的人也根本跟不上他的前进步伐,他的朋友们其实多半在取笑他,还发现他的“朋友”金比在偷老板的钱。在查理试图学习诚恳表达自己,又不会伤害别人的表达方式,经过激烈心里斗争告发了金比以后,伙计们居然联合起来强迫老板解雇了这个让他们越来越不安的聪明人。但是,当查理智能退步,被迫又回到面包店工作时,每个人却又毫不犹豫的接纳了他。金比说:

“如果有人想要找你麻烦或者占你便宜的的话,你一定要告诉我、乔或者法兰克,我们会帮你摆平的!记住,这里的人都是你的朋友,不要忘了!”

这似乎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我仍然抓不住,但是似乎已经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了。我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看不懂红楼梦,完全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的单纯的工程师了。对于查理来说,变聪明是坏事,他和初衷背道而驰,失去了朋友们,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好事吧,至少能明白点办公室政治,呵呵。

在读到查理智力退化到弄丢基金会寄来的支票、开始逐渐不能照顾好自己的时候,一种深深的绝望抓住了我的心,好像那个人就是我,我读到了自己倒影的故事一样。这是一种可怕的感觉,也许来源于我们的知识崇拜。每个人心里都潜藏着对遗忘重要知识,或者老年以后感觉变迟钝的恐惧。在故事中读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短短几个月里经历了这一切,经历我们的一生也要经历的东西,学习知识,智力进步,然后又快速衰退,有一种预先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噩梦般的感觉。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生活在精神天堂里的查理,那就是我们白纸般的婴儿状态或者垂垂沉暮的老年。每个人都恐惧回到这个状态,又期望摆脱烦扰的尘世回归天堂,这就是我绝望和矛盾的来源吧。

查理的悲剧就在于,从他走上手术台,到他智力最为辉煌的时期,到他孤独的回到华伦寄养之家,其实,都只有阿尔吉农才是和他在一条船上的伙伴而已。其他人不是在嘲笑他,畏惧他,就是拿他当只小白鼠而已。人最畏惧孤独的状态。我也是。查理一切的动机,都只是起源于,变聪明,好让朋友们更喜欢他而已,最后他却失去了所有的朋友。真心酸。

最心酸的几处:

-- 高智商的查理,为了寻找自我,找到15年未见的父亲,但是不敢相认,父亲也认不出他来,只帮他理了头发。

-- 高智商快速退化的查理,认识到自我认知与智力水平的密切联系,企图回家得到15年未谋面的母亲的相认,希望以此巩固对自我的认识,以保住自己的大大缩水的智力水平,结果被老年痴呆的母亲用刀赶走。

-- 小白鼠阿尔吉侬高智力消逝后,逐步走向死亡,查理感觉到一种很强烈的预知自己命运的悲怆和深刻的绝望。

最后,能自由切换两个查理高登的状态,白痴的和天才的,才是我们追求的最佳境界。这就是难得糊涂吧。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心得感悟三:

这本书流行了很久,因为讲了一个好故事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出版于1966年。

49年过去了,这本书讲的故事依旧非常吸引人:

查理是一名智障。他的父亲临死前将他托付给朋友,父亲的朋友提供给他一份卖面包的工作。无论是面包房的同事,还是前来买面包的顾客,对查理都很亲切。

可是在32岁那一年,查理接受了一次试验性的手术,他居然从智障变成了极度聪明的人。

随后,查理发现了很多一直存在却一直被忽视的事实。比如面包房的同事和顾客联手欺骗面包房的老板。

与此同时,变聪明的查理开始失去原本对自己亲切的“朋友”。大家都接受不了查理变得聪明。

查理不甘心如此生活,开始去寻找自己的父母,开始尝试爱情。

然而屡次失败的查理在还没有完成自己的愿望时,由于手术伤及大脑,他重新变成了傻瓜,默默死去。

——朋友,以及简单生活

在《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最让人感慨的,也是长久以来存在的命题有两个。这两个命题都告诉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理论上和现实中,往往相差甚远。

一个是:究竟什么是朋友?

查理在身为智障的时候,有很多朋友。他们喜欢和他聊天、照顾他。

按道理来说,查理变聪明之后,这些朋友应该很高兴。可惜没有。

他们不再愿意当查理的朋友。

因为生活中的朋友最大的用处就是衬托自己的好形象。

所以人人都需要一个智障朋友,而不是一个聪明朋友。

另一个是:不好的事情一定要揭发吗?

当查理看到面包房的同事想办法欺骗老板的时候,他选择了揭发。

而老板却接受不了,因为查理明察秋毫,让面包房的全体员工都忍受不了,威胁老板集体辞职。

最终的结果是,查理被辞退了。

所以,当发现别人做不好的事情的时候,你还敢站在大多数的对立面吗?

——作者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作者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1927—2014)出生于纽约,拥有布鲁克林大学心理学学位。

他非常了不起地创作了让人难以忘怀的几本书。比如讲述多重人格的《24个比利》,最近中文版又再版了。

但是从《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不难看出,丹尼尔对人性的定位还是挺悲观的。

书名中出现的“阿尔吉侬”是查理最后的朋友、一个和他一起接受试验性手术的小白鼠。

只有小白鼠,是查理的朋友和陪伴者。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心得感悟3篇相关文章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心得感悟3篇

读《24个比利》心得感想3篇

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读后感

读科幻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适合给高中生看的书

77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