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读书心得>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心得感悟范文

时间: 俊逸0 分享

成功总是眷恋那些有着坚定信念的人,那些忠于使命的人,罗文中尉正是这样一个人。 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句简单的承诺,罗文中尉毫不犹豫地接受使命,冒着生命危险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致加西亚的信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心得1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

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

(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

(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

(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

(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

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心得2

人们说这是一本“名著”,但是在今天我才有幸见到并拜读。这本只能用“小册子”来形容的书,被赋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印数高达40,000,000册。创造了一个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图书销售量的历史记录。其后的80余年,该书被翻译成所有的文字,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士兵、职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这样的评价不得不让我想起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之类的励志书,而励志书,也似乎都很畅销。

薄薄的一本书,除去内容有些重复的前言和书评,正文只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当年哈伯德发表的“填补空白”的文章《致加西亚的信》;另一部分是故事主人公罗文自述《我是怎样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前者很短,先是简单的概括了一下罗文的事迹,大概是这样的:“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迫切需要尽快和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取得联系”,而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具体在哪里。情急之下有人给总统推荐了主人公罗文。罗文二话不说完成了任务。

哈伯德很粗略的概括了罗文的故事,正像他说的那样“无意详述”,而他想强调的重点是“罗文接过信,并且没有问‘他在哪里?’”然后便是对他的赞美:“这样的人应该为他铸造一座不朽的青铜雕像”。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象了一下罗文到底是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任务”的,并且疑惑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为什么没有人把他拍成电影。而哈伯德所看重的,并不是罗文有多么高超的能力,而是他不多问就独立完成任务的敬业精神。同时,我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这本书会这么畅销,其原因是这本书寄托了众多领导人对下属员工的期望。

之后我读了罗文的自述,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的整个经历似乎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首先,罗文并没有机会去问过多的问题,因为长官明确的说了“你不要再请求任何指示”。而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就是他们的使命。而没有问题的服从,也建立在长官的简短有效明确的命令。至此我觉得在军队以外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推崇这种绝对的服从并不见得合适。第一是因为军队需要用准确的服从来保证军事行动的成功,而企业等社会机构需要的是各抒己见的群体智慧;第二,军队的命令常常简单明了,服从起来也较为简单;而企业等社会机构的决策或者执行需要建立在沟通与协调之上,这样才能保证行动的合理性,而缺乏沟通的服从,往往会由于领导人的单一意见或者执行人的误解而使得该行动的效果非常不好。简单的说,企业需要的是服从命令的机器还是能出谋划策的“人”?是需要下属准确的执行命令,还是帮助上司改进决策?就算我们可以做罗文,又有哪位领导可以像文中的总统那样,把一件万分重要的事情在不允许对方问问题并独立完成的前提下,交给下属,并且如此的信任他而不插手?

其次,罗文真的是自己一个人把任务完成的吗?我们可以看到罗文的行动已经被非常周密的安排好了。所到之处,向导、交通、随从、保镖、厨师、热情的居民都已经恭候多时。回头想想,在罗文接受任务的时候,虽然不知道加西亚的具体地点,但是已经被告知了在“古巴东部的某个地方”。一个大致的地点,再加上后面的周密安排,相信对于任何一名训练有素的军人来说,都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哈伯德所引申的“独立”地完成任务,故弄玄虚的“如何徒步穿越这个敌对国家,于三个星期后出现在岛屿的另一端,将信交给加西亚将军”似乎又是一个故意误读。而哈伯德之所以不愿意详述罗文完成任务的经过,看来也并非是因为觉得无需详述。

第三,罗文的自述很诚实,从中我们看出来,他的任务经历虽然存在客观的可能的危险,但是几乎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偶尔是由于向导等随行人员的冷静处理,化险为夷。在整篇文章中,他的描述并不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苍白和粗略,有的时候被称为“流水账”也不为过。罗文本人也似乎一直是一个记录事件的“华生”的角色,以及被保护的“唐僧”的角色。不难理解为什么哈罗德的前文会被人们所喜爱,因为由于哈罗德的误读,人们把罗文建立在了自己的想象之上,再加上哈罗德在后半段的“精神传销”似的号召语言,以及前后书评的断章取义和更加夸张的引申,相信不少人会热血沸腾,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老板,以为他们需要的正是罗文一样的人,以为他们正是需要给员工们上这样的一课。罗文成了企业家们想象中的神,就像今天经常被挂在嘴边的马云一样,什么话都是马云说的,什么事都是马云做得,而那些所谓的“商业经”,大多数也只是被用来激励激励而已,并没有多少现实价值加以复制。确实,不难理解这篇用来填补空白的《致加西亚的信》成功了。但是难理解的是,加上那些同样用来填补空白以出版成书的文章,它依然能有那么大的销量。这不禁有些让人怀疑,仔细读读那些用来填补空白的“书评”,我们会发现,这本书的大销量,绝大部分来自于“集团购买”,先是纽约中心铁路局,然后俄国铁道大臣又把它分发给所有的铁路员工,再之后到俄国士兵和日本的公务员。这些购买一是在销量上提供了很大的数字,而更重要的是无疑给这本书加上了光环,到后来写道州长要求政府的每一位员工都读这本书,已经是在赤裸裸的利用这一点来宣传了。

然而不管罗文到底是怎样完成任务的,也不管这本书是不是真的像所说的那样受人欢迎,它的确是一个值得人们学习的故事。而许多组织愿意购买这本书,许多领导愿意给员工推荐这本书也并不是因为他们盲目的跟从夸张的宣传。这表达了他们对员工的一种希望。并没有企业老板真的希望自己的员工都变得像士兵一样只会服从和执行,他们只是希望员工在现在的基础上多一些敬业精神,多一些独立自主,多一些尽心尽力。人是需要榜样的,因此我一直拒绝把罗文的敬业描述成“性命攸关而骑虎难下的行动”。我们不需要学习他们所吹捧的不问“愚蠢的问题”,但是应该看到可取的地方。里面有一些话我很赞同,比如“如果要同情的话,也让我们为那些在努力经营大企业的人留下同情的泪水,他们在下班铃响之后仍然要加班加点,他们头上的白发因为要竭力约束那些漠不关心、没有能力又敷衍行事、忘恩负义的人而日益增多。”相信正是这样的一些话,感动了一些身居高位、收入颇丰却被人们所抨击的企业家们。而这句话也确实需要我们好好的反思,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到底有没有为我所服务的集体着想,有没有为了集体的更高目标而努力。我们不为老板服务,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仅仅为了自己的薪水而工作。

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罗文身上的使命感。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心得3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

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

(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

(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

(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

(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

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心得4

一些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

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为什么说“收获”而没用“收入”因为“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这段话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书中还提到了一种观点:“每天多做一点”。现在很多人工作时往往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即把老板或领导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的局面,换句话说,这样无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艾伦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点事情,结果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了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艾伦并不是速记员,他也没有义务留下来帮那个律师做速记,可他还是留下来帮了律师的忙。他能这么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内在品质,正是这种良好的品质,使他获得了现金收入和更好的职务。每天多做一点,并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却可以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当然罗文的优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麦金莱的举重若轻,瓦格纳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奥,里奥等人的团结协作以及双方的共同价值目标,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都是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个员工必不可少的。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愿我们将《把信送给加西亚》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原则做事,本色做人。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心得5

《致加西亚的信》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在年前写的关于“忠诚”、“敬业”、“服从”、“信用”等资料的书,100多年来该书以不一样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以上是该书的导语,真有这么好吗此刻出版商为了吸引人的眼球,许多书的导语写的很精美、很抓人,但书的资料却不是很精彩,影响阅读情绪。这本书则不一样,我读了几页之后,便放不下了…。

该书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美西战争期间,美国麦金莱总统急需求得与在古巴丛林中反抗西班牙军队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的合作。然而,没有人确切地明白加西亚到底在哪里。阿瑟瓦格纳上校对总统说:“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仅有他才找得到。”于是,总统把罗文中尉找来,把致加西亚的信交给他。尽管罗文也不明白加西亚在什么地方,但他接过这封信,什么也没有说就出发了。3个星期之后,他历尽波折,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找到了加西亚将军。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使我受益非浅,虽然书中所写的都是10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但好像就发生在今日,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感到要成就事业,做好工作,必须有很多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这是事业的需要,同样也是个人的需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中需要的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像阿尔伯特哈伯德讲的态度决定一切。有人满足于平庸的现状,也有人自强不息。你正在走向成功是因为你下定决心要成功。你能够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方式,也能够选择努力拼搏、发愤图强的生活方式。关键是要做出决定,然后采取行动,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如果你已经对成功充满信心,那么我相信,你就是一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此刻不少有“才华与本事”的人,整天抱怨社会不公平。不知当他们在抱怨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不幸”会找上身来我觉得人生真正的不幸就是那些对自我、对社会不负责,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有些人觉得自我很有本事,应当被重视,被重用,不愿意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绕着走,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缺乏忠诚的敬业精神的人,是不会把信送到的,同样也是不会做好工作并享受完美生活。联想到档案的编研工作,我看到很多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文章,不少文章长篇大论,在档案编研的意义和作用上拔得挺高,但在操作层面上,则空洞无物,时髦词汇罗列,人云亦云。这也反映了现实生后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一种浮躁现象,档案编研工作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忠诚与敬业的精神,需要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状态,编研项目一经立项,就要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全心全意地去完成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任务。

罗文中尉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忠于职守、履行承诺、敬业、主动的品质,这种主动性与忠诚,无论此刻还是将来,将永远值得人们学习与标榜。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对工作的忠诚与敬业的理念,我期望自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能成为把信及时送到的人,异常是在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中,我们要为经济社会建设送好档案服务这封信。

在解读这部畅销书的时候,我们还应注意其中的另一个侧面,即麦金莱总统对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的绝对信任,以及阿瑟瓦格纳上校对罗文中尉的了解和绝对信任。这就足以解释罗文中尉为什么能够毫不迟疑地理解并且不讲任何条件地去完成这个极其艰巨的任务的原因了。所以,我们在阅读中,既不能单纯地站在“领导”的角度,一味地指责干部如何的“推委、消极”,而是要想着如何去调动他们的进取性,罗文中尉的“敬业、忠诚、勤奋,尤其是主动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后天培养,靠良好的用人氛围;也不能单纯地站在干部的角度,只是议论、抱怨,而是要时时牢记自我为档案事业,是不是尽职尽责了。

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就是鱼与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靠,相互滋润的关系。如果真正地树立了这种客观、辨证、科学的干群关系,那么每一个领导,都可能成为在关键时刻能够充分相信自我的员工,而没有丝毫的忧郁与怀疑的“麦金莱”,每一个员工也完全可能变成敬业、忠诚、勤奋,主动的“罗文”。

我理解这本书不只是一首英雄的赞歌,更是一本励志佳作。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看待自我,正确看待环境,每个人都要在自我所处的工作和生活轨迹中努力地、主动地做好自我的事。作为领导,要学会如何慧眼识人,如何廉洁、公正、宽容;作为员工,要学会如何磨练自我的意志,克服困难,使自我尽量具有罗文式的敬业、忠诚、勤奋和主动性。所以《致加西亚的信》不单单是员工的励志宝典,也是领导识才用人的醒目教材,这是《致加西亚的信》的精髓所在,这是我们应当提倡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义所在。如果我们都能从这个角度去解读《致加西亚的信》,我们的社会将会所以变得更和谐、富足;我们的档案事业将会所以发展得更好、更快;我们的生活将会所以变得更加幸福、完美。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读致加西亚的信心得体会5篇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范文5篇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1500字读后感5篇

企业员工读《致加西亚的信》后的心得体会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1500字范文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700字读后感5篇

2020年读致加西亚的信的感悟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书笔记与学习心得10篇(2)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之感悟

初中生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优秀范文

69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