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每章读书心得范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陈旧的历史,也是一座通往智慧的大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每章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每章读书心得范文1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三国演义》了。这本书描绘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塑造了近两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义薄云天的关羽,爱民如子的刘备,狡黠奸诈的曹操……在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中我最欣赏、最崇敬的还是卧龙先生——诸葛亮。
我敬佩诸葛亮之才。他淡泊明志、布衣粗茶、耕读山中,却从未忘却忧国忧民。草庐一对,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他一烧博望,二烧新野,三烧赤壁,三把火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借风、借火、借箭,轻摇羽扇,决胜千里之外。他在江东舌战群儒,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之时;在危机时刻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地想出条条妙计之时;在中军帐中从容地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时,我都由衷地崇敬与敬佩。单从智谋才干而论,诸葛亮称得上是"三国第一人"。
我悲哀怜诸葛亮之遇。他一生志在兴复汉室,但他的远见卓识并没有被完全采纳实施,这就为后来蜀汉政权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刘备去世,临终托孤,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少主刘禅年幼无能,蜀国的一切重担,荣辱兴亡,都压在了他身上,但他却"力挽狂澜于既倒"。平定五路大军、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前后《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他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蜀汉政权,是何等雄壮而又悲凉!
诸葛亮鞠躬尽瘁,爱民如子。就连临终之前,还念念不忘军中之事,用最后力量保护大军安然撤退。当得知他故去的消息时,百姓人人涕泣,至有哭死者。
读过《三国演义》后,我为诸葛亮凛然正气所感召,为他的忠义之举而激动,为他的淡泊之志所净化,为他的聪明才智所倾倒。而我们要学习他的淡泊明志,百折不挠,忠心爱国的品质,做一个对社会,对时代有用的人。
三国演义每章读书心得范文2
回想着读过的《三国演义》,心里别有一番,它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了魏,蜀,吴三国争霸,最终归于晋朝的故事。
清朝人毛宗纲将《三国演义》中刻画出的三个典型人物称为三绝,即“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我对他们三个人物分别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们的品质也影响着我不断地进步!
他们都各有各的特点。关羽过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这些熟耳能详的故事,便是他坐骑赤兔马在他被截后绝食而死,就很能说明关羽的"义″。
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东风,七擒孟获,摆下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大军,这些让我对他的智慧佩服的五体投地,只恨自己没有长一颗像他那样的脑袋。
说起曹操我更是要佩服了,他爱惜人才,临死前还要细心安排身边的人的生计,可见他多么有爱心的一面,会用兵打仗!
说起他们仨,我便想到了桃园三结义,接下来我就来给你们讲讲吧!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衰败,豪杰纷争,民不聊生。但张飞私人庄后的桃园却蜂蝶纷飞,桃花灼灼,一派喜气景象。与外面环境相比,正可谓冰火两重天。此时此处的“桃园”或许为了追求梦想中“陶园”,正在孕育着对今后极具影响的重大革命。
桃园里,踌躇满志的刘备与关羽张飞,伫立在摆放乌牛白马禁品的台前,三人指天跪地明誓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然后一仰脖子,把那碗红彤彤的鸡血酒一次而尽,从此义结金兰,定为生死兄弟。
刘备想拯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张飞、关羽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位仁人志士,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这样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以史为鉴,以史为例。从《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做人的真理,足够享用一生。《三国演义》本身就是真理,读历史,让人明智,读国学,让人明理。从这些经典中,我们就可以与英雄对话,与历史交谈。
读三国,让我身处这个充满魔力的三国世界,我还要在这个三国世界中继续去探索!
三国演义每章读书心得范文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一部宏伟的历史小说,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著作。我在领略了三国时期那些乱世英雄的豪迈、勇猛、谋略之后,可谓是颇有感触。而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是曹操。
曹操,多少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辱骂和唾弃。起初看到他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时,我也曾一度认为他是一个狂妄、狠毒、阴险的奸诈小人。但在我深入阅读后,我改变了对曹操的看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写的《龟虽寿》里的两句话,这,其实就是曹操的价值观。从这篇作品中我们便可以看得出曹操是个拥有鸿鹄之志的人。尽管他也曾有不小的官职,但他并没有活在当下,安于现状,而是有着伟大的理想,招兵买马,讨伐董卓,统一北方。一个有着博大胸怀,心中有着高远志向的人,我想那不叫狂妄,而是豪迈大气。
人们误解曹操的,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曹操误以为有人要暗杀他,所以杀害了县令陈宫的朋友——吕伯奢一家。但我认为,那也是曹操的一种无奈啊!在那个狼烟四起的年代,谁能分辨出,谁是忠心耿耿的人,谁又是心怀鬼胎的人呢?曹操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出此下策。所以,我们应该去理解他,而不是骂他恶毒。毕竟曹操那会儿是身处在那样一个人心叵测的时代。
说曹操奸诈的,更是荒诞。曹操的谋略才能在“官渡之战”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袁绍军队声势浩大,而曹操才七万人马,换作他人,恐怕早已吓得不战而降了吧。但曹操沉着冷静,截去了袁绍的粮草,大败绍军。而我们称曹操此举为奸诈,难道不过分吗?军事上本来就有“兵不厌诈”一说,更何况曹操只是略施小计而已!
当然,作者罗贯中的确是将曹操作为一个“乱世奸雄”来写的,难免会有些地方将曹操描写得负面了一些,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因为某人的个别行为举动,就否定了整个人。根据自身的喜好,将过多的自身情绪,带到另一个人身上,这是很傻的作法。
我们应该从曹操身上学习:学习他的志存高远,学习他对人才的爱惜,学习他对百姓的爱怜之心,学习他的文采超群。
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而不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凡事都有多面性,所以,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事情。
三国演义每章读书心得范文4
书中描写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通天文,下达地理,采用多角度立体描写。
刘备纳了水镜先生的真知灼见:“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于是,三顾茅芦,请诸葛亮出山相肋,虽关张不悦,虽大雪漫天,天寒地冻,虽一而再,再而三,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备终求得孔明出山为军师。此既写刘备求贤如渴,又写了诸葛亮恃才高傲。
曹操谋士程昱评价徐庶曰:“十倍于昱”。徐庶评价诸葛亮十倍于自己,孙权谋士鲁肃评价诸葛亮十倍于己。诸葛亮也自比管仲、张良。可见诸葛亮是个高人中的高人。
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审时度势,精当了得: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是上天拿来资助刘将军的。又曰:“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刘备闻言,顿首拜谢。只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芦,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诸葛亮出山首战用火攻,次战也火攻再加水淹,大败曹军,建立奇功。在关张心目中树立了绝对权威,也让曹操尝到了诸葛亮的厉害,由不识到认识,初知他是个不好对付的敌人。
周瑜年少英雄,可他打曹操用的反间计,苦肉计皆被诸葛亮一一识穿,周瑜为东吴计也为嫉妒驱使,当然容不得诸葛亮,几次要杀亮,皆被鲁肃劝止,诸葛亮在七星坛作法借得东南风后,即由赵云保护逃逸,又让周瑜扑了个空,真乃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矣。
鲁肃劝周瑜杀亮不如劝亮降归东吴,孙权谋士诸葛瑾乃亮之兄也,受命劝亮,打出亲情牌,亮接招打出忠义加亲情两全牌。亮曰:“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胄,兄若能去东吴,而与弟同事刘皇叔,则上不愧为汉臣,而骨肉又得团聚,此情义两全之策也。不识兄意以为何如?”瑾思曰:“我来说他,反被他说了我也。”遂无言回答,起身辞去。
我看以后小说诸葛亮式人物的描写,离不开《三国演义》的写法。由此脱胎而来,有比较成功的范例,如罗贯中的弟子施耐庵写《水浒》中的梁山军师吴用也大有诸葛亮的气质神韵。不少计谋是诸葛亮的变化。后世把诸葛亮当成鞠躬尽萃,死而后已,忠诚报国,聪明智慧,谋略大家的代名词。足见小说把诸葛亮写活了,后世很难超越。
三国演义每章读书心得范文5
茫茫夜空,有多少流星划过;花开花落,英雄们的回响似乎仍未停息。回顾历史,那滚滚东逝的江水又把我带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这是大战前夕的夜晚。茫茫大江,风平浪静;月上东山,皎如白日;江水东去,如横素练;万樯林立,如箭在弦。再东视柴桑,西观夏口,南望樊山,北觑乌林,江天空阔,怎不令人灵感生发。想到顷刻之间,挥手即可扫平江南,一统华夏,这叫伫立江头的那个久有雄心大志的曹操如何不激情万分?于是横槊,于是赋诗,这个浪漫的英雄高唱着人生几何,全然忘却了身后的大战,已然成为了一个诗人。
每每读到这儿,我总会联想到“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而曹操,不仅有李白飘逸的性格,更令我欣赏的是他那高傲的心,即便是大战前夕,依旧拿得起,放的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以至后来历经劫难之时,仍就仰天长笑。如此境界,真不愧他豪迈的一生。
自桃园结义到温酒斩华雄,再到三英战吕布,关羽在一场场战争中成为了一代名将。然而,此时此刻,被擒的关羽站在土山上,面对无法挽回的败局,面对兄弟之情、君臣之义、托付之责——他追求并恪守的信条,他提出了“只降汉帝,不降曹操”的一个不似降者之约,却似胜者之规的惊人约定。这就是关羽,一个从皮到骨都充斥着“义”的壮士,一个在他投降时从内心到外貌都不像降者,在他失败时从内心到外貌都不像败者的人。他不拘泥于权利,更不为地位王权所吸引,他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忠义”二字而已。知关羽者曹操,未与关羽相处,曹操仅知其武艺,当与关羽相处之后,才深知关羽的忠义之心!对于关羽,后人的崇拜,历代君王的加冕,虽说动机不一,但标准却是一致的,取其忠心义胆,“英风突兀山河壮,正义凭陵日月高。”
在这英雄辈出的年代,他们只不过是其中之一二。大智慧如诸葛亮、一身是胆的赵子龙、仁义的刘备、羽扇纶巾的周瑜、老当益壮的黄忠,乃至二袁、刘表、孙坚等辈,都在乱世中寻找出一片自己的天空,演绎出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三国演义每章读书心得范文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每章读书心得范文
上一篇:三国演义每回阅读心得大全
下一篇:三国演义书籍读书心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