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南京培训心得
赴南京培训心得
加强职工培训,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就跟学习啦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赴南京培训心得吧!
赴南京培训心得 篇【1】
短暂的南京东山小学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洁美丽的校园,优雅的班级文化的布置,教室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紧张有序的合作深深地震憾了我。
体会一、“尝试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大的教育思想。”这是我从邱老的讲话中领悟到的。美国的一个国家训练实验室得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也告诉我们: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不同的学习方法给学生也带来了不同的记忆效果。其中马上应用再教给别人的记忆效果是最佳的。邱老所研究的“尝试教学法”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去研究去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再通过汇报的形式传授给他人,这样所学到的知识就会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体会二、在合作中快乐学习。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改革应从改变状态开始,如果学生想学,用什么方法都能教会,如果学生不想学,用什么方法都教不会。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在传统班级授课制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单一的老师说教分解为师生共同确定训练目标、启发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和复习巩固五个阶段,这样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小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感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体会三、班级文化的重要性。“班级对我是有意义的,我在班级中是有价值的。学生会的绝对不插手,学生可以的要放手,学生不会的只做帮手,大事情上做舵手,绝对不累自己的手。我体会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吸引他为集体出力,为集体贡献出一些个人的东西,吸收他为集体倾注心血,倾注很多,感情自然深起来。”这是魏书生老师的话。可见班级文化的建设对班集体的重要性。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摆成马啼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作品的长廊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具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体会四、东山小学——让孩子学会友善用脑,快乐的学习。每节课之前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们很快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课上完的时侯,又会有美妙的音乐,让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地冥想。课堂上,每6个人组成一互助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还有思维导图,它既梳理了知识又巩固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太好了。
总之,此次南京学习不虚此行,让我收获颇多,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指点了迷津。对我们的课堂改革增添动力。
赴南京培训心得 篇【2】
在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安排下,20XX年3月15号清晨,我们一行43人从番禺出发前往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雄厚的南京进行为期12天的学习。在这短短的十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国际级示范高中、江苏省模范学校南京市九中以及江苏省四星高中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进行了跟岗研修。期间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授课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听了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的讲座。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次学习的机会,能深入课堂扎扎实实听了很多精彩的同课异构以及不同的课型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听后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可以说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分几个部分对我的这次外出学习进行总结。
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研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研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研学方法的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讨论,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再见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展开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课堂,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的被关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听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的交往状态,思维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的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的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应当创设情景,巧妙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知识冲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对于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的再认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深切的体会到“英语的工具性”的重要性。语言是一个载体,是一种工具。它的目的是交流。要想熟练的使用这个工具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它就应该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最后以“说”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和专业素质外,更要转换在课堂上的角色。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改变“单调压抑”的课堂模式,向英语口语化的课堂迈进,向充分互动的课堂迈进。我们现在培养出来的高中毕业生,在学校学习英语的时间长达10年,有些是12年,为什么他们见到外籍人士只能躲着走?为什么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要去国外继续进修所交的申请还得找留学机构帮忙写?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乏情景练习,所学的英语缺乏实操性。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三、南京市九中、十三中上课老师的几个共同特点: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学生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变,左右逢源。
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教师对教材的解读非常重要,如何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深切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我们每个教师备课时要仔细钻研的一个重点。执教这些课的老师,每个人对教材的使用都是创造性的合理编配,更有着自己独特的实践设计。
其次教师的备课应把握“老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关系,学生始终是课堂参与的主体,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不能脱离生活、脱离学生。本次听课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十三中由吕华斌、孙颖两位男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更体现了教师的高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
为期12天的学习中,我们在南京9中和南京13中跟岗学习4天,在南京师范大学以及培训中心、各跟岗学校共聆听了13场报告,他们都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南师大教授,专家们对教育教学的解读,对工作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激起了我内心的涟漪,触及到我灵魂的深处。通过本期培训,不但更新了我们的教学理念,更多的是点燃了我们孜孜不倦、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教育激情。
赴南京培训心得 篇【3】
有幸得以外出培训的机会,这次去南京的任务,是听许卓娅老师的讲座,并参观南京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幼儿园。
曾多少次在幼教书籍刊物上看到过许卓娅这个名字,一直在猜想这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一次总算得以见见庐山真面目了!上午听课时,我正好站在她的身后,毫不讲究的短发,其间还夹杂着不少的白发,简朴自然的穿着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我想倘若走在那些买菜的大妈群里,她也是丝毫不起眼的。但是看到她在台上手舞足蹈,声情并茂,那些让我模仿不来的一举一动,确实让我心生佩服之情!听她的讲座,一开口,美丽即刻绽放,感觉在上面的不是一个老太太,而是正当年的知性女青年。她的声音清亮悦耳,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干净清爽,如行云流水,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没有颠来倒去的重复罗嗦。在与我们互动的过程中,她唱得好,舞蹈感觉也美,没有拘谨与做作,而且极具感染力。在她的带动下,我们很快进入角色,在身临其境中,领悟一种全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
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许卓娅老师音乐律动的教学法,是通用的教学法,老师自己也称作是“音乐律动的傻瓜流程”即是“故事——动作——音乐——其他(提升层次)”。这个教学法我也应用到了自己班里的教学中,上起课来我觉得孩子们都乐在其中,一点儿也不困难,将歌词化成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们理解完故事,再加上动作,配上动听的音乐,孩子们的兴趣更加高涨。这样的方法不刻板,很宽松,孩子和老师都是快乐的。
之后,我们参观了南京的三八保育院、河海大学幼儿园和南京市市级机关幼儿园。这三所幼儿园分别是江苏省示范幼儿园、南京市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都有着各自的办园特色。园所占地面积都不大,幼儿活动室的空间显得相对狭小,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每一位老师都会很合理、很充分地利用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力地为幼儿构建无限的活动区域!教室的布置也是很有特色,生态化的,废物的再回收利用是其一大亮点。老师们用自己勤劳的巧手,将废旧的东西重新加工改造,变成新的东西让孩子们玩,这点是值得我学习的!
这次的培训学习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敲响了结尾的钟声,一周的行程结束了,回想这几天的培训课程、参观学习,感觉受益匪浅。知名教授、授课教师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吸其精华,弃其糟粕”,我将好好利用这一次的学习机会,对照自己,慎思自己,让自己的专业成长更上一台阶!
赴南京培训心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