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主题阅读心得体会

主题阅读心得体会

时间: 刘丽666 分享

主题阅读心得体会

  主题阅读主要指的是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适当延伸,其中,主题阅读的内容是教材上学不到的。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主题阅读的心得体会,欢迎欣赏。

  主题阅读心得体会1:

  5月23日,全县语文教学研讨会“主题阅读”教学现场会在七中拉开帷幕。刘宪华老师做了《新语文主题阅读——语文教学的革命》的报告,她指出: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实施主题式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读、读、读,背、背、背,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增加积累,进而达到真情实感地写这一目的。

  聆听了刘宪华校长关于“主题阅读”的报告及专家点评,我被她“塑造心灵的阅读”的全新思想所折服,被她“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所吸引,为她“以藤串瓜,整体施教”的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而惊叹——这是一个孩子们真正需要的语文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这是一场语文教学的新革命!仿佛“众里寻她千百度”,我兴奋不已,如获至宝。

  一、“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

  一主:是以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为主,两翼:即《新语文主题阅读》和《主题式经典诵读》为辅,以“单元主题教学”为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语文主题阅读》所选内容均是中外现代经典散文,这些散文描写的景物、记录的事情,和现在的儿童生活比较接近,孩子们可以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进行自读、自学。《主题式经典诵读》,一是题材以诗歌、韵文为主,洗炼明快、琅琅上口,更具语言美、音律美、意境美。二是在内容选取上更加“经典”,注重了教育与文化的共生。

  二、采用单元主题式阅读方法---------主题式批注阅读

  主题式批注阅读是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学能力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情形进行画、注、批,遇到精彩处,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鸣,或是与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让学生自觉地画上一些记号,注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读书,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主题式批注阅读,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主题的思想,主题的精神,主题的情感。这一阅读过程,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到“道”,再从“道”到“文”,从理解到吸收,再从吸收到表达的思维加工过程。

  刘老师开创的“新语文主题阅读”确确实实是语文教学的革命。一堂课上孩子们就能背下五首左右的诗词,一周、一年下来,那将是多么大的积累量啊 !茫茫书海,让儿童有主题的阅读;浩浩文化,让儿童有主题的积淀。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将会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探索。

  主题阅读心得体会2:

  很有幸,11月份我参加了在深圳举行的全国主题阅读教学研讨会。之后又在课题组的精心安排下参观了两所实验校,并聆听了几节实验教师的课,和实验教师、实验学校、课题组的老师们进行了较深入的沟通,为我们能够尽快领会课题实验的内涵并顺利开展实验打下了基础。十几天的深圳之行,有很多感触,以点滴体会的方式记录下来:

  1、阅读和主题阅读教学

  我校师生的阅读史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就在“小班化教学”实验班进行了课外阅读实验,并列为河北省重点课题。从那时候开始,逐步在全校展开了广泛的师生阅读活动,学校也因此被命名为区“书香校园”,在2009年学校还被命名为“全国语文特色校”。而学校的语文老师呢?也在组织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努力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基础知识扎扎实实训练,阅读能力也有条不紊的提升,很多老师还有意识的在课堂上针对文本进行拓展阅读。学校的语文成绩也是非常优秀。

  但是,像“主题阅读教学”这样,把“主题阅读”和“主题教学”结合起来,并为语文老师配合教材(人教版)的主题分别编辑成配套的阅读材料——《主题阅读》《经典诵读》两册书,把那些立志于让孩子们真正热爱语文、发展语文能力,但又为大海捞针似的筛选合适的文本耗时费力的语文老师们解放出来,把精力更多的用于精心设计如何科学的进行教学设计上来。可以说,主题阅读教学课题,为全国的语文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往广了说,是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做了一件大好事。

  2、关于教师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做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爱书、爱读书的人。可是,现在的教师阅读现状真的不容乐观,老师们每天埋身于大量的事务性、实践性的工作中,无闲暇、也无心境进行阅读,再加上,学校推荐的、购买的都是那些专业的、理论的书籍较多,渐渐的,老师的阅读兴趣真的慢慢退化,老师们的身边,除了作业本、教科书,好像很难发现其他的书了。

  那么如何提升老师的阅读兴趣呢?

  个人认为,要提升教师的阅读兴趣,也可以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方法:从教师喜欢读的书入手,从文学书籍开始。为老师们推荐小说、诗歌、名著;提供文摘、杂文、随笔……让老师们在这种看似消遣的文字中慢慢唤醒过去的阅读乐趣,并在这乐趣中培养阅读兴趣,营造一种人人捧着书、离不开书的氛围,最终对文字产生“依赖感”。这教师阅读不就蔚然成风了吗?

  3、做什么样的校长?

  一个名校长,就是一所名校。很有幸参观了几所学校,又认识了几位很有见识的校长。满校长就是其中一位。和满校长的一席话,使我又想起了附小李校长的话:校长不能停留在只轰轰烈烈的做几件“大事”,更要静悄悄做一件“小事”——这就需要校长关注课堂而不是官场。

  几乎一个下午的交谈,从满校长的口中感受到的是她那颗为了教师幸福、为了孩子的成长的负责的心。满校长给我的启发就是:学校的发展,激发教师的能动性最重要。发挥老师们的特长,由各学科教师从自身特长出发,真正挖掘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特点,确定发展特色。根本原则是:以最小成本提升学生素质。

  另外,满校长在带领学校老师进行学校建设的过程中,不迷信、不盲从上级管理部门的行政安排,而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适合学校发展的、学校可以承担的项目任务,学校就接下来,并认真实施;对于那些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无太大益处或学校没有此方面的人力物力可以承担的任务,学校就果断放弃,而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开发实践自己的项目。到目前为止,学校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拳头”项目,有些还在国际上产生了相对的效应。而学校也在这不断的提升中在区域教育部门、在一定社会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良好效应,社会声誉越来越大,家长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感叹满校长的魄力的同时,也为该教育行政部门叫好!他们都是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而不是以某些人的个人政绩需要出发,真正是“一切为了孩子”!

  主题阅读心得体会3:

  3月30日至4月2日,我跟张老师来到深圳市黄田小学参加主题阅读学习。这所小学是一所打工仔子弟和村民子女的村小,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差,家长文化水平偏低,也拿不出太多的时间、精力与物力投入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对这样的情况,黄田小学的教师在用好语文教科书的同时,进行校本课程和教材的开发。语文课程实现“一主两翼”,打工仔的孩子同样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该校学生由于大量阅读,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四天的学习时间很短,黄田小学的师生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深远悠长……

  一、确立从“教材出发”的儿童阅读理念

  教材的每一个单元,从“单元导读”,到课文选编,从“资料袋”的素材,到“语文园地”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一个特定主题。它的意义在于:引领学生有主题的读书,使阅读文本相对集中,就更能震撼学生心灵,强化认识,升华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一定主题引领下的阅读,更能尽早、尽快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以实现“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目标。

  二、建构“一主两翼”的阅读课程体系

  在精读每一篇讲读课文后,将学生的阅读视点不失时机地引导到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中来,进一步提升儿童的阅读质量和品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阅读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儿童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了,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他们建构了“一主两翼”的校本课程体系。“一主”,即以人教版教材和《同步阅读》为主体;“两翼”:一翼是学校开发的与教材配套的《新语文主题阅读》;另一翼是与阅读读本配套的《主题式经典诵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所选内容均是中外现代经典散文,这些散文描写的景物、记录的事情,和现在的儿童生活比较接近,孩子们可以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进行自读、自学。

  《主题式经典诵读》,一是题材以诗歌、韵文为主,洗炼明快、琅琅上口,更具语言美、音律美、意境美。二是在内容选取上更加“经典”,注重了教育与文化的共生。所选的诗文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学精粹,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瑰宝。学生如果在童年就能背诵下来,必将终生受益。例如,四年级下册主题单元 “诚信是花”,他们选取了《陈太丘与友期》《曾子杀猪》《论语·学而》等古代名篇,以及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汪国真的《思想者》等中外近现代诗文,让学生从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视点、不同文体、不同情感语境中感悟到诚信之美、诚信之可贵。

  在教学中,他们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而不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去教。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文章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按传统的教法,一般要用14个课时才能完成对教材文章的讲读。我们则以“痛恨战争,渴望和平”为主题,组织“单元主题教学”,先让学生采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用4课时自读教材中的《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四篇文章,《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这两篇文章记录着战争时期儿童的智慧与勇敢,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作品,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用文本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教师要少一些讲解,学生要多一些自主阅读;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两篇文章,就要在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围绕“哪篇文章、哪个段落、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让你痛恨战争、渴望和平”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从而深化情感,分享认识。然后再以“哪篇文章、哪个段落、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让你痛恨战争、渴望和平”这一问题为核心进行以借鉴语言为导向的深入阅读。利用6课时分别阅读《同步阅读》中的《今天是儿童节》《鸡毛信》等文章及《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功勋》《请把我埋得浅一点》等8篇文章。再利用一课时进行阅读分享。最后利用两课时进行吟诵展示、背诵《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诗歌,用1课时进行巩固练习。这样,学生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采用多种方法,阅读了22篇文章,相当于原阅读量的五倍。这种阅读,看似简单,实则是让儿童在自主实践中自能理解文本内容,自悟文本语言和文章写法,自觉积累读书方法;是让学生在涵泳精思中进行价值判断、意义筛选,最有个性的赏评。正如清代陆世仪所说:“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

  三、探索主题式阅读方法

  (一)主题式批注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不仅与人教版教材单元主题一脉相承,其文体与教材也非常接近,都是中外现代的短篇名作,以记叙文、散文为主,可以说是人教版教材的延伸与补充,与《同步阅读》是姊妹篇。教学这套教材,他们主推“批注式阅读”法。批注式阅读,是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学能力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就是徐特立先生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情形进行画、注、批,遇到精彩处,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鸣,或是与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让学生自觉地画上一些记号,注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读书,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没有“依托教材,立足课堂”的阅读指导,就没有课外阅读的高效。方法是在课堂上得到的(这叫“得法于课内”),而阅读能力则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最终形成的(这叫“得益于课外”)。

  实现课内、课外阅读一体化,要具备四个要素:一是阅读素材;二是阅读环境;三是阅读的主题;四是阅读的方法。前两个要素可以是多元的、多变的、不同的,而后两个要素是稳定的、贯穿始终的。具体说,就是无论我们读哪些内容,读哪本书,采用什么样的课型,组织什么样的阅读活动,围绕一个主题总比毫无目的的泛读要好,而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又是贯穿始终的。

  主题式批注阅读,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主题的思想,主题的精神,主题的情感。这一阅读过程,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到“道”,再从“道”到“文”,从理解到吸收,再从吸收到表达的思维加工过程。比如,学生在自读《大禹治水》《虎门销烟》时,也许没有足够概括能力批注出准确的主题,也许还不能用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概括出历史英雄是怎样的伟大,但是学生在自己的圈圈点点中,欣赏崇敬大禹、林则徐这样的人,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应该说主题阅读研究的初步意义就得以实现了。如果我们能及时地由《大禹治水》《虎门销烟》,引导儿童去读整本的《历史名人故事》《林则徐传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受到了情的激励,美的熏陶,心灵的净化,学到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技巧。主题式批注阅读,真正是塑造心灵的阅读,学习阅读的阅读。

  (二)主题式经典诵读

  诵读是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 “阅读——思考——表达”的递进过程;是“吸收——转化——输出”的信息传导过程,是与文本深层对话、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是让主题情感渗透学生心灵,主题精神融入学生骨髓的生命过程。在“主题式经典诵读”中,我们主要采用三种方式:

  一是先诵读后反刍的“鲸吞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经典,“吞下去”,背诵下来,快速记忆,高效积累。如《弟子规》、《三字经》。这些“吞下去”的经典,随着孩子们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化成涓涓细流,不断地滋润孩子们的心田,从中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成功之果。

  二是先理解再诵读的“蚕食诵读法”。要让学生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把不懂的学懂了,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慢慢品味、咀嚼、体味、感悟。可按照“读正确、读明白、读出感情、读出色彩”这四个一一递进的层次入手,运用以气带声、以声传情、心领神会、寓情于声的技法让学生放声朗读,在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使阅读过程成为精神的洗礼、情感的回荡、心灵的旅行、生命的涅槃的过程。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篇目。如,岳飞的《满江红》,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经典。

  三是不求内容同一的“鸟鸣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围绕一个主题,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留给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你读我听,你听我读,进行散文式的“形散而神不散”的个性化阅读。不求读的内容统一,但求读出个性特点。在读中,要求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或批,或注,或讲,或议,使如歌的文字如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般浸润到儿童的心田里。读书的过程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其乐融融。


猜你感兴趣:

1.主题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2.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3.机关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心得体会

4.亲子读书心得

5.中国震撼读书心得体会

6.个人工作心得及总结

热门文章

42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