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欣赏心得最新感受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美术作品欣赏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作品欣赏心得1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美术,通过美术我们认识了梵高,达芬奇;通过美术我们领略了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通过美术我们欣赏到了青花瓷,唐三彩的巧夺天工。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人文学科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它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体现出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美术鉴赏活动作为一种美术实践,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人文精神,具备情节美、生活美、意境美,这些作品塑造的典型形象从不同角度叙述着感人的情节,给人以震撼、感动、思考,使人们从中得到美的启迪和感情的升华。美术的世界里包罗万象,无论是建筑还是画作,还是瓷器,无一不与它有着独特的联系。千百年来它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清明上河图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通过这幅画我们似乎穿越时空回到了宋朝时代,看到了汴京的繁荣与富庶。为了更近一步地认识美术了解美术,所以我选修了《美术鉴赏》这门课,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我感觉到美术的世界里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深不可测,由此也引发了我许多的感悟。
一.美术打开心灵的窗户
来到大学之后,本身我的专业是跟美术没有挂钩的,自然慢慢遗忘原来还有美术这门科目。这次偶然的机会选修课选了《美术鉴赏》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很深。下面就谈谈我这学期学习美术鉴赏的感触吧。第一次上课给我的感觉是很舒心,因为和平时的上课形式不同,不用对着书学,只有带耳朵去听就行了。以后的每次上课我都感觉心情很好,课堂上也很轻松,在课堂上你不用记太多的笔记,课堂上老师会把每副作品的故事分享给我们,所以只要带着耳朵去听就可以了,慢慢地就学会了如何去真正地欣赏一幅画,体会画家在画一幅画的时候是抱着何种心情,还有作者到底在一幅画中所想要表达的意思??渐渐地,我认识到我以前对美术的认识是狭义的,单一地认为它是绘画。其实,美术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和多彩的。美术除了以画得形式出现外,还有书法、雕塑工艺美术等。美术,浅意识地理解就是色彩,各种不同颜色的搭配,形成一幅幅画面。更深层次讲,美术的`理解就是艺术,美术是一门艺术,同时也包含着作者在作画时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在一幅画中,使欣赏画的人产生共鸣。 很奇怪,现在对于“美”这个形容词有了新认识。觉得大自然什么都有其美的一面,是我们缺少去发现没得眼睛,无论是细微的还是宏观的,都需要我们有一双欣赏的眼睛去感受,善于发现美,渐渐地就会被这种“美”所感化,心情也自然舒畅乐观。
二.鉴赏要与动手结合起来
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各种美术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的能力。例如:我们在上《民族文化的瑰宝》时,谈到中国古陶瓷的欣赏时,教师可出示器皿,先让学生眼观,手摸,亲自体会陶瓷的机理,质感,然后让其品评。在欣赏中国画作品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演示,学生简单临摹,给他们充分感受作品的机会,引导他们认真分析画面上的形式语言,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画面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冷暖,造型的写意与象征。以视觉为主,加上听觉、触觉、嗅觉的相互作用,从而有效而完整地挖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在互动中体会了欣赏的乐趣,增强了作品的感悟能力。
三.美术鉴赏使我们正确认识美
美术鉴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人文学科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它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体现出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美术鉴赏活动作为一种美术实践,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人文精神,具备情节美、生活美、意境美,这些作品塑造的典型形象从不同角度叙述着感人的情节,给人以震撼、感动、思考,使人们从中得到美的启迪和感情的升华。
美术作品欣赏心得2
转眼间,我已渡过了七年的学习生涯,今年9月我也要上初二了。
在这七年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但最能影响我的还是美术这一门吧!
我从小就爱好美术,幼儿园时就已经开始接触它,学习它,当时老师都说我很有美术天分。我有没有美术天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喜欢美术。
虽说如此,可是还是有许多人都反对我学习美术,他们都说学美术没用,应该学习英语这类有用的科目,将来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不过,我坚持自己的主见,坚持自己的理想,我相信我将来一定靠美术而扬名立万,使那些看不起美术的人刮目相看!
说实在,美术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可不是?因为美术,使我变得更有气质;因为美术,使我的内心变得安静;因为美术,使我变得更“美丽”。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是老师“御用”的美术科代表,至今从未中断过。可是就有许多人跟我说“做美术科代没用”“做美术科代好惨”之类的话,但每次他们这样说,我就当是一阵风从耳边吹过,我也并没有去反驳他们,因为我想用我的行动去证明----做美术科代一点也不可怜!
从老师任用我那天开始,我便很努力,很用心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事情,并以身作则,给同学做榜样。终于,我成功了,我成功征服了同学们的心,让他们对我这个美术科代刮目相看。从那时起,只要提到“美术”,大家都一定会想起“陈莹”。我并不是在炫耀些什么,我只是证明我“成功”而已。
同时,因为美术,使我内心变得无比安静:记得有一次,我心情很糟糕,动不动就向别人发脾气,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当我回到家,拿起那支日夜陪伴我的画笔时,我的心开始变得安静,慢慢地,我便沉醉在画画之中,最后当我的作品完成时,我也变得阔然开朗。
是美术改变了我,是美术使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美术将会影响我的一生!
美术作品欣赏心得3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幅油画作品《父亲》。这张作品想必同学们在中学时也见到过,那么请你谈谈你的感受吧。说不定很多同学谈到的准是这位农民父亲让人感动的脸。罗中立这幅《父亲》的原型是一位守粪农民。巨大的画幅和超级写实手法描绘的“父亲”脸上的皱纹当时震撼了全国人民。的确,多少人在这幅画前端详着这位农民父亲时思绪万千、热泪滚滚,产生出深深的遗憾、惭愧与负疚之感。该作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在我国美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父亲》作者简介: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 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 1981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1983年赴欧洲考察学习,1998年开始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偌大的中国,一张饱含隐喻的农民肖像曾经在广大民众中产生强烈的轰动:在当代美术,除了时期有几件表现领袖丰功伟绩的作品外,直至今日尚未再有任何绘画作品能比《父亲》赢得更多的受众和共鸣:就这点而言,人们对作者罗中立及《父亲》这件作品的厚爱是不言而喻的。
被《父亲》这件作品感染过的人群始终不能忘却那张饱经沧桑、象征着中国历史的脸。他们也不希望艺术家脱离他们已经习惯的欣赏轨迹。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罗中立从欧洲回国后创作的一批新作,并没有引起艺术批评家和媒体太多的重视.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绘画艺术必须克服因循守旧的惯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逻辑背景,罗中立才有意回避过去所取得的成就,而采取坦然的态度来克服绘画中的教条主义,用包容的观念来重新对待具象艺术的传统形式。经过多年的历练,罗中立无论是在内容,题材的选择上。还是在艺术表现的技法上。都显然超越了当年的《父亲》,并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反映出其在艺术修养上的完整性。应该说,2000年后的今天.罗中立的创作再也不显得孤立和偶然 它已经被纳入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
美术作品欣赏心得4
20年4月12日晚,当一名名同学拿着行李来到主楼前,当一辆辆大巴开进学校,我知道,我们期盼已久的写生开始了。
经过一夜和一上午的火车,次日中午我们终于到达了苏州,见到了我们写生实习期间的导游。坐上大巴,看着姑苏老城区漂亮的街景,满身的疲惫消除了不少。第一站是四大园林之一的假山王国——狮子林。可能是因为离开了校园,也可能是在火车上压抑太久的原因,总之,在这第一站我们非常欣喜,在假山上跳上跳下,园里园外的逛,一点也不像刚坐14小时硬座的人。虽说是在逛,但是与游客不同,不仅仅是看一看,拍拍照而已,我们还有意识地去观察建筑的外形、构造、材料等,去感受建筑的文化氛围。
在苏州,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环境的不同。没有想象中的炎热,但是也要比秦皇岛的温度高出一些,最不同的还是建筑的差别。苏州的古建筑,在我看来,它不单单是一个民居建筑,更是一个充满着文化和艺术气息的存在。其建筑的设计、构造和庭院空间布局等,都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厚重的历史感。在山塘街和南浔水乡的考察中,我发现这些地方的建筑多是青砖黛瓦,体量小而轻巧,低层高密度,错落有致,又多数沿河建造,形成一种前街后河的独有的水乡风情。
在上海,超一线城市,中国的经济中心,所以让我最为感叹的就是上海的物价了,简直贵得惊人。记得那天早上,我在陆家嘴的一个路口看到,许多年轻人步履匆忙地通过斑马线,有人甚至小跑起来,即使通行时间还有很长。当时的时间是8:50,他们应该都是赶去上班的吧,这一幕突然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工作压力,我似乎能够看出,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并不容易。这里是上海的中心,周围有东方明珠塔、环球金融中心、上海国金中心这些摩天大厦,能在这里工作的人肯定非常优秀,但是他们仍在奔跑,所以我想,比我们优秀的人还比我们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偷懒呢。
我们到达外滩的时候,刚好天黑。一来到外滩,我便被这周围璀璨的霓虹灯所震撼,外滩上纷纷扰扰,热闹非凡,站在外滩上,倚着栏杆,欣赏着绚丽的江景,看着一辆辆五彩斑斓的游轮经过,吹着清凉的江风,确是惬意,真切地体会到了“华灯初上外滩河,江面粼粼傍岸歌”。都说在外滩能够感受到万国建筑的魅力,我这次算是真正见识了,黄浦江沿岸的建筑风格五花八门,有英国古典风格,也有巴洛克式建筑,还有哥特式和东印度式的,有如此多风格迥异的建筑,实在是让人大饱眼福。这些建筑物都配上了璀璨的霓虹灯,让人感到目眩神迷。
第七天,我们来到富阳文村,一个多小时的高速,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不负这样的美景,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闹,有的只是大山深处的淳朴与幽静,蓝天与白云。王澍老师的富阳文村设计,没有交错的蜘蛛网电线,遵照就地取材的原则,促成了这样独特的风格,原石、夯土、混凝土、白墙的巧妙组合,在蓝天大山的背景下,形成很静美的画面,让人感到舒服。
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画里乡村,什么是徽派建筑。依山靠水,青色的砖、小片的黛瓦、马头墙,雕梁花窗,飞檐出甍,回廊挂落,雕刻精美,流檐翘角,令人赞叹,让人感受到徽派民居建筑艺术的精巧。在宏村里面,随处可见写生的学生,在南湖边上,支起一个板凳,拿起画本,将眼前的美景描绘下来,很是有意境。每当走在宏村里都感觉被艺术所包围着。在宏村,同学们吐槽最多的应该就是饭菜了吧,其实我感觉还好,可能只是口味的不同,南北的差异吧,在我看来这在山里面算是不错的菜了,只不过潮湿闷热的天气我还是有些不适应。
为期16天的写生实习,很累,但也很充实,开阔了眼界,见识到了很多没见过的东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总之,每一眼都是惊喜,每一处都是风景,一切都很值得,感谢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