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 福萍20 分享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唯有端午节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党员干部胸怀爱国爱民之情,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忘初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做事才能有方法,努力才能有方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十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一

浓浓粽香情,艾香飘四溢,又是一年端午到。今年与往年不同,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又是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之年,为了完成既定任务,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从端午节中汲取营养,厚植“三个情怀”,发扬“安专迷”精神,履职尽责,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要厚植爱国情怀。爱国,是中华儿女最朴素、最忠贞的情怀,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薪火相传,永不泯灭。2300多年前的屈原,在汨罗江畔演绎的慷慨悲歌,穿越岁月长河,激励和感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向前,为国奋斗。诸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近代以来,无数与屈原血脉相同、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先烈英杰,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以其铮铮铁骨、铁血丹心,换来了这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而作为组工干部,爱国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要厚植创新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宏远、抽象,是哲人的“终极之问”;当下国人的求索,明确、具象,有的放矢,是不断的改革创新。端午前夕,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收官发射一波三折,因2次航天发射任务失利,发射时间由5月调整至6月,6月16日,因临射前发现产品技术问题,发射再次推迟。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航天战线求真务实的科学求索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另外,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已经实现了核心元器件以及所有单机部件100%国产化。100%背后是我们的求索创新在支撑,同样也是在无数次求索基础上取得的成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牢记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推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为乡村振兴开好篇、谋好局。

要厚植民生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一心为民、关爱苍生,他的爱民、忧民、恤民情怀,时隔千年,依然能够引起今人的共鸣。在与疫情斗争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最终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虽然一季度经济出现了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了冲击,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正如政府报告中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作为组工干部,要将民生情怀贯穿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提升组织工作质量,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众所周知,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也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爱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寄托着人们内心丰富的文化情感、厚重的家国情怀,端午节的背后更是国家和民族长期积淀的历史和文化,深刻地蕴含着民族情感和精神智慧。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读懂端午节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涵养家国情怀,在祖国发展和为人民服务的征程中扛起属于自己的担当,让奋斗的激情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不忘初心,感恩先人,在追溯先哲们的伟大精神中培育自己的家国情怀。端午节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在这个庄重的节日里,不妨追思行吟泽畔的屈子,从浓浓诗意中唤起对端午历史文化的记忆。屈原虽遭谗被疏远,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他明知自己面临许许多多的危险,但他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这样的精神值得后辈们学习借鉴,千百年来感召着无数的中华儿女。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厚植家国情怀,立报国之志,把个人奋斗融入到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勇做与时代同行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把个人融入时代,把信仰融入生命,立足工作岗位,把事业的丰碑矗立在为人民服务的广阔舞台上,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用不懈奋斗托举人民满意的未来。

铭记于心,实践于行,要将爱国英雄的缅怀之情和崇敬之意融入到实际行动中。让端午的“家国味”凸显,关键是需要党员干部让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成为一种纯真操守,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员干部要真正下沉一线,以干为行,将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记在心里,竭尽全力帮助群众化解困难,积极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解群众之所急。党员干部要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在实践中增长经验和智慧,在经风雨中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大胆干、铆足劲地干,保持一往无前的冲劲和干劲,实事求是抓重点、抢机遇,脚踏实地,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干部带头,敢于担当,不为任何困难所畏惧齐心协力谱写中国梦新篇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高洁清傲,值得今天所有党员干部深思敬仰。读史可以明智,比起屈原,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是何其有幸,生活在这么美好的年代,各级党员干部更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心系百姓、敢于担当,努力把无私奉献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拼劲、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无论是在深入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中,还是脱贫攻坚冲刺跑的征程上,亦或是防汛抗旱的监管落实上,党员干部时刻要绷紧责任之弦,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当好“领头雁”,做好“排头兵”。

“路漫漫其修远兮”,愿每个党员干部都能以端午节为契机,追溯先哲们的伟大精神,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坚定信仰、对党忠诚,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持之以恒走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天空。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三

有一种记忆,生长在灵魂深处,任岁月流淌,依然初心不改、无法忘记。因为那里,有父母的身影,有儿时的记忆,有最温暖的时光和最需要传承的东西。

——题记

又到端午节了,该是粽子飘香、菖蒲飘飞的时节。端午,这个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在盛夏焦灼的静待中,伴随着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故事、忠贞之士伍之胥千金报恩的故事和划龙舟、挂菖蒲、包粽子的习俗,再次走进我们的生活。

今年端午异常平静,没有划龙舟、没有包粽子,似乎连卖粽子的吆喝声也小了许多。今年端午,是妈妈离开我们后的第一个端午,再没有那么多规矩,再没有那么多唠叨,也再没有那么多热闹,依旧吃粽子、挂菖蒲、洒雄黄酒,却没有了妈妈的味道,一切显得那么平淡而寂寥。

一早起床,爸爸不再满街满市找寻新鲜的菖蒲,不再一脸期待地侍弄着大袋食材,筹划给家人做出些好吃的,而是默默地侍弄着他的花园菜园,侍弄着他和妈妈共同种下的花花草草,期待着永远不会同于以前的花开花落。“爸,我去买菜?”“你们买吧!”爸爸有些黯然,有些失落,就这样把原本该妈妈做的一切交给了我。我在爸爸的黯然神伤中接过了原本该妈妈做的一切。于是,我开始搜索记忆中的每一个端午,搜索它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画面,生怕漏掉一处,那便是对母亲大人的大不敬了。

记忆中的端午,都是温暖的存在。少年时代,我们和好几户人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每到端午,天刚蒙蒙亮,大人们便邀约着带我们到附近的山上割菖蒲,大人们四下忙活,孩子们就这山望着那山高野马似的满山遍野跑,玩到日上山头,全身脏得不成样子了,才拿着几根艾草、菖蒲回家。其实那时,大人们早已在门上挂好了艾草和菖蒲,孩子们的“战利品”无非是锦上添花罢了。艾叶四溢的清香中,妈妈总是把家人聚在一起,蒸包子、包粽子,一边劳动一边嘻嘻哈哈地聊着,那样的其乐融融让端午节成为春节之后第一个最令我渴盼的节日。食物通常是不等开饭便陆续上桌了,盐蛋、皮蛋、粽子、包子、鱼肉,看得我眼也馋、嘴也馋,但那时是轮不到孩子们的。每家每户都会先用这些食物祭祖,待缕缕白烟完全散尽,才开始吃饭,并趁此喝上两杯自制的雄黄酒,我那时总是寸步不离地守在桌子边,生怕少了自己那份。那时,妈妈总会看透我的心思,她总是非常严肃认真地对我说,“祭祖后才能吃,对老祖宗要恭敬!”于是,便不理会我,口里念念有词把家里的老祖宗们都请个遍,虔诚地告诉老祖宗们我家的近况,还许下岁岁平安、身体健康、学业进步之类的愿望。那时,我只能一言不发站在妈妈身边,“给祖宗们作揖、敬酒……”我一边听任妈妈“摆布”,一边好奇逝去的祖先到底有没有听见这些祷告,吃不吃得完这么多丰盛的食物?待这些程序完成,约摸10多分钟后,才开始吃饭。那时,妈妈会先用筷子蘸一点雄黄酒在我的嘴唇上,然后蘸一点涂在我的额头上、脸上、胳膊上、脚背上,据说这样就能避邪气、杀百虫、去百病。

午饭后,妈妈张罗着把艾草、菖蒲煎药水给家人洗澡,据老人们说,用正午采摘的艾草、菖蒲煎水洗澡,才不怕被蛇虫叮咬,岁岁平安。妈妈信极了这一点,所以每年端午不管再大的太阳,她都会到附近山上割艾草、菖蒲,采草药,每次晒得大汗淋漓脸颊绯红她也愉快之至。而后,平日里异常节俭的她会毫不吝啬地用大锅把草药煎上好几个小时,再用大桶乘上满满一桶,待水慢慢冷却后,督促家人挨个洗,她认为这样就能消除百病。妈妈对家人洗药水澡非常上心,但对于自己,她会等大家洗完后用剩下不多的水随便一冲,意思一下罢了。我那时很难理解妈妈的苦心,常常是三下五除二很快冲完了事,算是帮妈妈了一个心愿,而后便和院子里的孩子们野去了……那时,忙碌了一天的妈妈才会拿着雄黄酒,撒到屋里屋外每一个角落,消毒避虫……

到了中年,自己也作了母亲,才逐渐体会到妈妈的苦心,对家人的呵护、对孩子的期盼、对亲人们的思念……那时,便不再程序式地应和妈妈,而是虔诚地站在妈妈旁边陪伴着,帮着祭祀祖先,体会妈妈另一种方式的“孝顺”。

今年端午,我早早地起来,把一大把带露珠的艾草、菖蒲挂在门边,然后和老公顶着烈日满街满市地找寻雄黄,“一定要买雄黄吗?一定要喝吗?”老公疑惑地问我,在他眼里,我这个布尔什维克、绝对的无神论者不应该看重这些。“是。”我哽咽着,这是要买雄黄吗?这是要找寻妈妈的味道。老公或许看明白了这一点,便什么也不说地陪着我满街找寻。一元一包,红红的粉末,用最普通的纸包成小包,除了买的人变成了我,其他什么也没变,好一个“物是人非”!回到家,我依着妈妈以前的做法把雄黄泡在酒里,很快,酒被晕红了,酒杯都被染成了红色,像血一样红,让我有些不敢去触碰。吃饭时,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用筷子蘸一点雄黄酒在儿子嘴唇上,然后蘸一点涂在他的额头上、脸上、胳膊上、脚背上,然后依着这样的顺序,为老公抹上,为爸爸抹上……我不知道该爸爸为我抹还是我为爸爸抹,但既然以前妈妈认为这样能避邪气、杀百虫、去百病,那我也就用这样的方式纪念妈妈,用这样的方式为家人祈福吧!

今年端午,再没有妈妈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再没有妈妈带着我们包包子、包粽子的热闹,除了鱼肉、盐蛋、皮蛋等必需品,餐桌上少了很多菜,少了很多话,多了些许寂寞,多了些许冷淡。再没有煎草药水了,没有了那份心境,便似乎再难回到从前。

今年端午,除了粽子淡淡的清香在艾草的苦味中飘浮,还有我浓浓的思念在燃起的缕缕白烟中飘升,不知道离去的母亲能否感受到。“端午安康!”好多朋友的祝福伴随着微信而来,妈妈,您一切可好?

饭后,我终于鼓起勇气,端着那杯血红的雄黄酒,在房前屋后撒了个遍,一边洒一边回味往事,一边洒一边暗暗祈祷,我的家人安康顺遂!我的祖国繁荣富强!维系传统、传承文化中,愿一切幸福和爱都被传承、都被延续……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四

“五月五,庆端阳。划龙舟,挂香囊。雄黄画个花脸妆,好吃粽子香又香……”端午期间,全国各地的群众已开始享受自己的假期活动,与家人、朋友一同品尝粽子,享受难得的美好时光。然而,为了让群众平安、愉快享受假期,有那么一群一线值守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为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提供有力支撑。

高温下的抗疫身影,是端午最美的风景。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进行核酸检测,社区工作者坚守居民小区出入口,物流人员忙着运送各类物资……正是无数劳动者的辛劳与付出,筑起一道道抗击疫情的坚实防线,向社会传递着信心和力量。

当前全国新冠疫情形势总体稳定,但近期部分地区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艰巨,这需要防疫人员不仅要有耐心,更要有责任心。疫情一线的坚守者们,他们或是新婚的妻子、丈夫,或是孩子的父亲、母亲,但是出于责任担当,他们毅然放弃了假期,只为守护好群众的生命与安全——从武汉到绥芬河,从吉林到北京,一批又一批的冲锋者、守护者,在党旗引领下冲上前线。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感动了无数人。正是这些为了人民无私奉献、勇敢担当的先锋们以生命践行使命担当,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守护了广大群众的生命和建康。

溯望历史,正是有一批又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平凡英雄冲锋在前,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向着复兴前进,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换取了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春节到端午,我们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更体会着坚守岗位平凡英雄的奉献精神,那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那是白衣天使披甲“逆行”,那是“红帽”志愿者无私奉献……一批又一批的坚守者、奉献者、冲锋者在党旗引领下汇聚,随时而行、趁势而上、攻坚克难,才让我们不断趋近胜利。

在这个粽香浓浓的端午节,“粽”有深情话语,想说给坚守岗位的守护者和奉献者。我们也更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勠力同心的奋战下,我们必然将迎来这场战“疫”的最后胜利!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五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被赋予了相当丰富的情感符号和文化元素。又是一年端午时,我们要真正品尝端午节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爱国精神、家国情怀,托物言志,让爱国主义在“端午飘香”中“飘扬”,强化内心实现“国强民富”的愿景,激励为开创美好生活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传承“端午飘香”之“精神”,让民族精神如香囊一样时时氤氲美好。端午本是南方吴越先民祭祀祈福的节日,后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以身殉国,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便以端午节进行缅怀。当然端午节亦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等人的说法,其中体现着人们对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悟与怀念,无需我们去做深入的考究。往往我国古老节日的诞生都寄托着古人最为朴实的美好愿望,寄托着兴农时、保安康、求风调雨顺的真挚情感。一个能够跨越千年代代传承的“传统节日”,其中必然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着内敛丰厚的“精神内核”。曾几何时人们以为端午节就是“粽子节”,吃了粽子就代表度过了端午节。无可非议,物质形式是传统节日传承的载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继承者,我们要永远记住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地接触、了解、熟知传统节日,在享受“端午飘香”的美味中继承“端午飘香”之“精神”,持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守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激发传承传统民族节日的活力魅力,让民族精神如香囊一样时时氤氲美好。

品读“端午飘香”之“内核”,让爱国主义如粽子一样久久萦绕心尖。“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传承着的更多是爱国主义精神,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之所以彪炳史册,不仅在于他的词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在于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愤世嫉俗的坚贞气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气势恢宏、历久弥新,是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不朽丰碑。可以说,弘扬爱国主义是端午节的主旋律。当前,党和国家正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的抗疫斗争以及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等重大任务,我们要品读“端午飘香”之“内核”,自觉弘扬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怀揣红心、流淌汗水,以坚忍不拔的姿态涉足千山万水攻城拔寨,为打赢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以勇挑重任的担当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奉献真情……坚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让爱国主义如粽子一样久久萦绕心尖。

感念“端午飘香”的“深情”,让家国情怀如艾叶一样刻刻历久弥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等传统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留给后人的美丽“瑰宝”。历史告诉我们,形式多于内涵的文化往往总是不会历经大浪淘沙,只有根植情感认同的节日才能最终洗尽铅华。当爱国与端午巧妙交织,当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互通互融合,那种家人共同围坐桌前其乐融融的温暖亲情便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生动写照,那种共同品读古代先贤爱国诗篇的娓娓道来便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最佳阐释。家国情怀,不仅是令人魂牵梦萦的乡愁、内心深处的感触,更是对家教家风的传承、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胸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承接起孝敬老人、关爱子女的“小家”义务,才能承担起匡扶天下、济世救民的“大国”担当。我们要在感念“端午飘香”的“深情”中,自觉做到让“小家”与“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真正把“小家”的爱上升之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中,永续屈原的爱国情结和爱民情怀,让家国情怀如艾叶一样刻刻历久弥新。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六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伴随着端午小长假的来临,伟大诗人和政治家屈原又再一次走进了我们的记忆。尽管一生颠沛流离、坎坷奔波,但屈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弥足珍贵、传承千年的精神财富。恰逢良辰佳节,广大党员干部要追忆屈原的感人事迹、缅怀屈原的奋斗足迹、致敬屈原的不朽灵魂,从中汲取强大澎湃的精神力量,争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公仆。

要涵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志气,筑牢忠诚之魂。纵观屈原一生,始终伴随着敌人的污蔑、奸臣的构陷和君王的猜疑,但他心忧祖国的忠诚不曾消褪,热爱人民的赤诚不曾变色。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屈原式的忠诚,坚定不移守初心、担使命、勇奋斗,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的好干部。要忠诚于党。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忠诚于信仰。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战、为信仰付诸一切,早已融入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血肉骨髓,要坚定不移地把对信仰的忠诚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忠诚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执政之基、为政之要,我们依靠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也必将依靠人民迈向伟大征程。“长太息以掩兮,哀民生之多艰。”党员干部要有屈原的爱民、忧民、怜民之心,把群众忧愁当成自己的忧愁,把群众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把群众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交心人和暖心人。

要涵养“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的屈原正气,厚植干净之根。敢言敢谏、不惧强权、洁身自好,这些高贵品质塑造了屈原精神这座不朽丰碑,穿过历史云烟仍然被世人推崇和效仿。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屈原式的干净,把清清白白为官、坦坦荡荡做人作为价值追求、谋事原则和人生态度,在自省、自律、自重中,保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要为官清正。清廉是干事创业的压舱石、稳定器,凡是守不住心、收不住手、管不住口的干部,都会滑向罪恶的深渊。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荣誉观、得失观,不贪群众“半条被子”,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干净干事、干净创业。要为人端正。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觉悟和执着,自觉抵制声色犬马、糖衣炮弹、功名利禄的诱惑,自觉脱离低级趣味,陶冶高尚情操,确保品行端正、行为端正。要为事公正。“不患寡而患不均。”公正从来都是群众最基本的利益诉求。要秉持公正之心办事,不偏袒、不唯私,不迎合,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公平享受权利和机遇。

要涵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锐气,锤炼担当之要。为抵御外敌,在执政期间屈原大刀阔斧改革,破除了贵族垄断的利益藩篱,招揽了一大批天下英才为楚国效力,成功让楚国走上变法图强之路。党员干部要有屈原式的担当,以铁一般的作风、铁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纪律,破藩篱、涉险滩、攻堡垒,做到“不破楼兰终不还”。要敢担当。历史不会眷顾畏惧者、犹豫者、退缩者,进步和成长从来都是在担当中收获。要把问题当成“纸老虎”“稻草人”“橡皮泥”,在思想上藐视,在战略上重视,做到敢于担当、敢于“亮剑”。要会担当。锤炼担当能力离不开过硬的本能和深厚的“内功”。要在最艰苦的条件、最复杂的局面、最繁重的任务下,咬紧牙关、撸袖苦干,练就扛得住压、经得起考、受得了苦、干得成事的担当本领。要真担当。真抓实干是担当的生命线。不加思索地蛮干、乱干、盲目干,只会越干越乱、越干越没成效。要讲究方法方式,坚持以实践为师、以群众为师,以现场为师,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把实干融入担当作为的全过程、各环节,确保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屈原虽被楚国辜负,但其精神穿越了时间的限制、突破了古今的隔阂,在新时代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广大党员要弘扬和传承屈原精神,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品格,做一个屈原式的干部。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七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又是一年粽叶飘香的时节,心连楚国、心系百姓的屈原已投身汨罗江数千年,可“挂艾叶菖蒲、吃粽子、赛龙舟”纪念行为却代代相传,成为最具生命力和特色的传统风俗之一。

随着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不断提升,“网红”馅儿粽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民对舌尖上“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民在物质生活丰富之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提高。党员干部面对“群众”馅儿粽子时,需要理清群众“操心事”,了解群众“烦心事”,解决群众“揪心事”,方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根一根解开粽线,理清群众不同“纠缠”的“操心事”。

群众事无小事,城乡基础教育、基层医疗卫生、饮水安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幼教养老、防御自然灾害等民生问题内容繁多,看似宏大遥远,却是一件件具体的事、群众身边的事,需日日操心、应付。许多在他人看来无足轻重的问题,却可能使挣扎在生存、温饱线上的群众忙碌多日、操心多时,可能是子女上学远、艰的问题,亦或是纯粹靠天吃饭、收入凭运气的问题……在脱贫攻坚宏大图景里,“一个也不能少,一户也不能落!”但一个人、一户人的力量终归是渺小的,更何况,“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深陷泥潭的人往往难以自救。“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这时有他人的帮扶,帮助理清“操心事”则很大程度上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此时,党员干部们若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细心、耐心贴近群众生活,“拉家常”,理思路、清障碍,解开“缠绕”人民群众福祉的具体的“乱麻杂绳”,就会为民谋到真正的福利,增加真正的福祉。

一片一片揭开粽叶,了解群众不同“色彩”的“烦心事”。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每个家庭的“烦心事”各不相同,且还存在着“庙堂”和“江湖”的客观距离和主观思想差距,非“亲耳所听”“亲眼所见”则会存在事物本身被“人言”等“粽叶”所遮盖。只有多到群众身边走走,“沉下去”去,听听百姓的心声,深入调查了解,才有可能看见“粽肉”,了解到难题陈题,并且找得具体、找得全面、找得准确。当然,到基层走访调研绝不是为了听“讴歌赞语”,也不能仅看见“粽叶”就返,而是要通过“拉家常”等方式真正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用朴素易懂的话沟通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忧烦,从家长里短、日常身边事上聊起——细聊些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产业融合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问题;细聊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家庭琐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一步步深入基层中,在一层层揭开“粽叶”下,了解到“粽叶”遮盖下各项政策措施具体落实情况、带来的改变,了解到“粽叶”遮盖下仍存在的“各色”问题。

一口一口吃掉粽子,解决群众不同“口味”的“揪心事”。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拥有勇于承担的精神境界和历史担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面对不同“口味”的“揪心事”就要拿出不同的解决之道。在教育致贫这一“口味”上,就要结合实际细究交通、午餐、学杂费等具体事项;在因病致贫返贫这一“口味”中,就应思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入医疗体系解决报销问题等……针对具体可操作的存在的问题,用具体行动去解决,去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做好“答卷人”应做好的“答卷”,真正提升每个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真正做到“遇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将“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评判自己“吃粽子是否干净、利落”的唯一标准。

“民为水,君为舟,水亦能载舟,又能覆舟”,各党员干部必须主动沉下身子,全程跟踪,参与到底,饿了就吃一口“群众”馅儿的粽子,夯足力气后再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堆儿!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八

“赛龙舟”,端午佳节最为隆重的活动之一,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龙舟头敲鼓者为“鼓头”,水手数量因不同地区、民族各异,竞赛之时,龙舟飞驰而来,快如飞剑、鼓声如雷。如今,“赛龙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世界都深有影响。

观摩“赛龙舟”,心中感慨,鼓声干净利落,水手根据“鼓头”指挥,动作整齐划一,大家铆足劲头、团结协作,不过终点绝不放松,党员干部锻炼亦如“赛龙舟”。

听从指挥,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如虹”。古有诗云,“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观龙舟之所以心潮澎湃,离不开震天鼓声、“鼓头”指挥。党组织好比“龙舟”,党员干部好比水手,“三大攻坚战”、抗疫阻击战、复工复产工作等便是“龙舟赛场”。困难时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气势,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党员干部始终听从党的指挥,始终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具体政策最广泛的执行者,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更应强化自身党性意识和理论知识,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实际工作,牢记党的教诲,时刻把自身行为与党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方能成为“龙舟赛场”一名合格“水手”,迎难而上、“气势如虹”。

团结协作,众人优势互补“快如飞剑”。在竞争激烈的“龙舟赛场”,若要取得好名次,离不开“水手”平日刻苦训练,更离不开相互协作、默契配合。“水手”划水动作、频率变化,应保持互补,任何一名“水手”失误都会影响比赛结果。基层党组织工作亦如此,每位党员干部既要有“你追我赶”的竞争意识,也要做到团结协作、培养默契。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单枪匹马干不了事业,一个组织战斗力强与否,关键看内部团结程度,如果矛盾重重、人心涣散,何谈干事创业。如今正值全国脱贫攻坚决胜期,基层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而有力,才能“村风正、产业兴”。支部力量强弱,每位支部成员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村工作除了支部,还有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内党员、村民代表,唯有大家步伐一致、共同协作,“龙舟”才能充满动力、“快如飞剑”。

绝不放松,心中目标清晰“永不停歇”。“赛龙舟”要求“水手”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不到终点不松劲才能脱颖而出。观摩“赛龙舟”,前几名身位总在变化,优势保持在于“水手”的坚持,稍不注意便被对手反超。在新时代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部分党员干部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虽之前有着独特工作方法和个人长处,但随环境变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想法开始萌生,优势随即成为劣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改革发展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唯有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才能祛除不作为、慢作为之病症,这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不断端正自身风气,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干活儿再认真点、对老百姓再实在点、身为党员干部再求真务实点”,正如“赛龙舟”,无论优势或劣势都应保持进取之心、“永不停歇”。

“赛龙舟”精神启示着党员干部要时刻胸怀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无论职位高低、岗位变化,都要始终保持“步伐一致”“团结协作”“不断进取”。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九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舟子一声吼,龙舟江里游,粽子飘清香,民众齐欢唱!几千年的端午文化,让华夏儿女对观龙舟兴致昂然,对吃粽子情有独钟。为人民服务就像一枚粽子,只有为官者“粽”身饱满,老百姓才能“粽”情欢乐。

“粽”观民生,了解民意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作为公仆,党员干部一定要打破常规“沉下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听民声、了民意,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老百姓的信任,从而听到人们的真实想法、具体需求,再进一步地尽其所能,为老百姓出谋划策、创建契机、解决问题、争取利益,为老百姓所想,替老百姓行事,寻根溯源,从根本上帮助老百姓解决他们关心的民生问题。

“粽”衡大局,改善机制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人们观龙舟赛激情昂扬,等待发船号令更是激动万分,我们党员干部在观民生后,也要“粽”观国家大局、地方大局,根据老百姓的需求,根据国家、地方发展的需要,对应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衡量当前的政策是否符合民情,是否顺应民意,若有不合,党员干部就应坐下来,追溯矛盾根源,反思自身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改善管理机制。另外,党员干部还要将为民想、为民做的痕迹公之于众,让老百姓随时了解、监督,最终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粽”得民心,与民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古有欧阳修“醉能同其乐”,今有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与民同乐。全国两会的召开、民法典的适时更正和补充、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都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国家的强大。“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能得到民心,强大国家。“粽“情满怀,与民同乐,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龙舟激烈,粽子飘香,端午安康,这样欢庆的节日场面,这样浓烈的节日气氛,都要建立在国泰民安的基础之上。唯有党员干部时刻提醒自己“粽”身饱满,不断地听民声、解民意,丰富为人民服务的内容,老百姓的生活才会充满欢声笑语,我们的国家才会其乐融融、富强安康!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十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每家每户总会在这个节日前忙碌地制作好看又好吃的粽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粽子的品种也越来越多,粽子从原来只是包裹着糯米和花生米,到现在粽子有了新的“内涵”,添加了腊肉、咸蛋黄、虾米、鲍鱼等等食材,但粽子传统的做法、正宗的味道和经典的样子没有改变,竹叶、糯米和马莲还是粽子的“主心骨”,组织部门要继承好“传统手艺”,包好正宗组织牌的“粽子”。

用新鲜思想的竹叶,包出政治过硬的组织牌粽子

从竹子上摘取新鲜的竹叶,把竹叶清香煮出来,同时也是去除竹叶的毛刺。组工干部要做到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深入学习领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前提,以新思想为竹叶,武装头脑、提高站位、包裹内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到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不折不扣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带着学习到的新思想在基层一线、扶贫攻坚等急难险重的炉子里炼一炼、煮一煮,让新思想的清香溢出来,确保包出政治过硬的组织牌粽子。

下醇香本领的糯米,包出担当作为的组织牌粽子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材料,用温水清洗糯米,把糯米的醇香激发出来。组工干部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和业务知识学习,增强斗争本领,提高业务水平,练好党建、干部、人才、老干部工作的“看家本领”,着力提高把握大局大势的能力、精准分析问题的能力、精准制定政策的能力、精准破除难题的能力,把“好本领”这个主要材料备齐,做到干事创业敢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实干中敢于担当,才能完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下足原汁原味的糯米,用“看家本领”包出担当作为的组织牌粽子。

捆结实干净的马莲,包出求真务实的组织牌粽子

捆紧马莲是包粽子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工序,把洗好的马莲晾干,这样的马莲既干净又结实。组工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人,捆紧廉洁防线,把好思想总开关,扎好权力笼子,念好反腐紧箍咒,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记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绝不容许有“七年之痒”。捆紧结实干净的马莲,用“干干净净”包出求真务实的组织牌粽子。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粽子是端午节象征性的食品,也是悠久历史的载体,组织牌粽子承载着组织部门的“传统手艺”和“看家本领”,只有学思想、练本领、守干净,才能包出正宗组织牌的“粽子”,才能让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品尝到好的“粽子”。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十篇相关文章:

2019赞颂端午节演讲稿,传承端午爱国主义精神5篇

2019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活动总结范文5篇

2020庆祝建党99周年活动总结范文5篇

499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