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2020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小结作文汇总

2020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小结作文汇总

时间: 小黄0 分享

2020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小结作文汇总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战略。小偏整理了2020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小结作文汇总,欢迎参考借鉴。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小结一

今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详细阐述整个战略的内涵与实施。我有幸作为培训班的一员,亲历了整个培训过程,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课堂上,聆听了学院教授玹玉秋、胡志宏所作的《生态文明治理的“三治”经验》、《党建+生态:红色引领推动绿色发展》的专题辅导,让我对湖州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有了整体的了解和宏观的感受。现场教学,先后观摩学习了长兴县水口乡的全域“景区+农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传统村落—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双林镇向阳村“魅力水乡、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模式,“中国白茶第一村”—县溪龙乡黄杜村脱贫致富的路径、“两山理念发源地”—天荒坪镇余村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刘家塘村“慢生活”乡村旅游的理念、“田园鲁家”—递铺街道鲁家村“无中生有、创新发展”的过程,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镇“防风非遗文化”的开发和莫干山小镇发展郡安里(洋家乐)的做法,吴兴区仁皇街道桥西村“红色拆迁、发展集体经济”的举措,以及南太湖旅游度假区党建引领、实施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产业的成果等等。

与同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分别是朔州、湖州的下辖县,又同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肯定的县,两县、两市的发展有其相似性,发展的阶段又出现明显的差别,究竟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

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实施后,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还有一点让感触很深,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比较优势发挥的化、服务群众的细微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眼界决定高度,创新决定广度,思路决定出路,勇气决定举措,担当决定成效。只有“跳出看,走出朔州看朔州,对照看,对比湖州看朔州”,才能准确客观的发现我们的不足和短板。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在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区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党纪法律范围内主动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创新松绑、为发展撑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方位反思以前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讨乡村振兴瓶颈的举措,把讨论活动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用讨论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想办法,不为不作为找理由的浓厚氛围,树立为干事者担当,为作为者负责的正确导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结合现场教学所去村庄,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执行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读政策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政策的细则或举措,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服水土,而不是机械教条式的执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三是资源上要激活。这里所说资源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首先政策资源。五四村、鲁家村、向阳村等已经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流转,股权化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农民个体实际地块的界限,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纠纷,很好地处理了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极大地释放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经营。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我们还未用足用活。其次社会资源。乡村振兴不是一部门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政府资源、统筹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引导企业资本参与。参观的乡村,村级都设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统筹调动乡贤、名人等力量助力乡村治理,这个做法真的不错,值得借鉴。第三文化资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礼堂,都有讲习所,都有文化长廊,都有农风家训,都有村史馆,都有农家书屋,都有老年公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兴村、耕读传家的氛围很浓。二是村级党组织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远见着实让我们佩服,可以说照此下去,下一轮的发展引领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极致。这次学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馆很多,湖笔博物馆、桑基鱼塘博物馆、荻港村名人博物馆等等。国级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的传统古村落、非遗等资源相当一部分在沉睡,未能发挥文化资源在促进经济、教化乡邻、抚育文明风尚中应有的作用。

四是责任上要担当。从鲁家村的成功案例,到向阳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决定、共担风险,处处闪耀着为民担当、干事创业的情怀。创新发展,先行先试,需要担当,就要大力传承弘扬精神。一要有为群众为集体利益担当初心。二要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愚公移山的恒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天下为公的公心。这既是对干部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

五是党建上要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是每个参观点最突出、最显眼的标志。“为集体操心、让群众省心、请组织放心”、“村庄发展快,要靠书记带;群众生活美,要靠班子领;火车开的稳,要靠党员撑”、“党员农家乐”、“党员文明户”、“党员责任牌、责任区”、“党员请您歇歇脚、上下楼梯慢慢走”等暖心提示清晰显眼,处处体现了党员示范带头,服务群众的理念,体现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中领导核心作用。任何一个美丽乡村的建设,都离不了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只有强一个支部,才能促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要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强化“三基建设”,激活基层党委、农村党支部内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观能动性。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小结二

现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还有不到两年时间,“两不愁”到“三保障”,各级干部咬紧牙关、认准目标、真抓实干。从打响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再到开启乡村振兴战略新纪元,各种政策,应运而生、水到渠成、承上启下,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实惠与责任共存、发展与义务相当,每个人都主动或被动参与其中,我们既享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利,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这其中脱贫攻坚正是补短板,乡村振兴恰好扬长处。在我认知里,2008年泥泞土路摇身一变水泥大道,实现村村通、户户连;2012年砖瓦洋房聚居而起,草屋土房不见所踪;2018年万亩虾蟹池塘,春日微风,波光粼粼,成片银杏,摇曳绿芽,道听途说的村集体经济不再是在路上、在纸上,实实在在惠及着每一位老百姓。据有关机构对村集体经济调查,在发展集体经济中农户不仅收益土地流转费,同时参与集体经济管理获得报酬,还分取集体经济分红。以前说,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一干是一天、农村十年不及沿海半年。话虽不假,经济高速发展,大城市永远是资源的中心。但离不开农村的老弱病残幼,以及种.种原因留在老家的中青年人,依旧摆脱不了农村的束缚,改变不了自身面临的窘境。而即将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正慢慢改善他们的衣食住行,提高百姓的精神文明享受,也减少外出务工者对家后顾之忧,这正是老百姓所期盼的。

我从未想过大山深处的老家,会有马路、洋房、水泥地、篮球场、集体养殖场、瓜果蔬菜种植基地,社会的发展把小山村描述得像世外桃源一般,而这一切已经出现在我归家的路上。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小结三

更加注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机制整合,确保两项工作有效衔接,不断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随着脱贫攻坚顺利推进,已经出列摘帽的县区乡村,还要齐心接续为乡村振兴的事业而奋斗。

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成绩有目共睹,基层干事创业环境的改变更值得称道:干部群众“抱得紧”,数百万工作队员奋战脱贫一线,和贫困户、乡亲们结成了亲戚;上下级、各部门“抱得紧”,五级书记抓实脱贫;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抱得紧”,形成全社会帮扶大格局。三个“抱得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机制保障、组织保障、作风保障。这场前所未有的人类减贫实践,本身就在为乡村振兴“补短板”。五级书记抓脱贫的责任体系,贫困地区统揽全局的动员体系,第三方评估严格抽查的评价体系……这些做法,都值得乡村振兴借鉴参考。

乡村振兴,同样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已脱贫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保持责任不变、力度不变、队伍不变,巩固好脱贫成果,也需要在措施上逐步实现从精准到共享、从特惠到普惠、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基层脱贫攻坚中一些临时性、地域性、超常规的举措,不宜照抄照搬到乡村振兴中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乡村振兴而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少地方的探索,已经显现成效。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省市县挂钩包点确立指导和责任机制,出台文件明确乡村振兴的内容标准,让相关工作变得更加精细、更易操作。同时,理出农村人力、物力、存在问题和所需项目4个清单,摸准乡村振兴的基层实际。临沧市下面的双江县,在“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加挂“乡村振兴办公室”牌子,集中办公、整合机制,确保两项工作精准理念延续、政策措施延续、帮扶力度延续、成效检验延续。

由此来看,实现乡村振兴,精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论。比如,建立相对明晰的指标和责任体系,不宜大而化之;摸清乡村困难问题和资源条件,规划先行、步步为营;打开大门、敞开市场,把更多的资源、人才引入乡村共襄盛举;把“指导振兴”和“我要振兴”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理事会等的内生动力培养;注重“典型引路”和“提携后进”,有重点“抓两头”来促进全体振兴……更加注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机制整合,确保两项工作有效衔接,才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中必须贯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国脱贫攻坚已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秉承新发展理念,借鉴脱贫经验,用脱贫经验“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之门,广袤乡村必将呈现更新更美的图景。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小结四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摘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决胜阶段。这充分表明,当前,我国已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聚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共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当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共进的问题思考

(一)理论支撑与思想认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基本目标的统一性和战略举措的互补性。当前,还有一些乡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缺乏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对二者内在逻辑和有机衔接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脱贫“摘帽”就可以“松气歇脚”“到站下车”了,没有从“三农”工作全局去把握二者目标一致性、工作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二)发展现状与实施基础。据调查,一些贫困县,县域工业底子薄,经济活力不足,城市化率低,城乡融合层次低,县乡产业缺乏特色,单一化、同质化问题突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门路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脱节,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基础相对薄弱,农业综合改革协同性不强,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体制机制与政策供给。据调查,一些县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缺乏相互通报机制、沟通机制、协调机制,对脱贫攻坚成熟的工作体系,缺乏有效的借鉴和吸收及创新性运用。对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之间政策的过渡接续谋划不够,缺乏统筹性的政策设计和支撑。

(四)规划引领与实现路径。据调查,一些地方,乡村振兴规划与脱贫攻坚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原有的规划缺乏有效整合、优化和重构。交汇期工作任务叠加,工作内容和工作重心转移,两战略有机衔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缺乏有效探索和实践。

二、聚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共进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理论衔接共进,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一是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党领导“三农”工作的新思想、新方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继承“精准”理念,总结脱贫攻坚先进理论和优秀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根本遵循。二是广泛动员干部群众,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在乡村掀起“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热潮,实现“被动扶”到“主动兴”的转变,进一步提升贫困人口“自主脱贫”的能力,让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转变观念,主动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早日过上富裕生活。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既问需于民,又问计于民,发挥群众首创精神,集众智,聚民心,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民意基础。

(二)做好机制衔接共进,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借鉴脱贫攻坚形成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好“五级书记抓扶贫”与抓乡村振兴的衔接共进,将其总结提炼、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监督体系、评估体系在内的制度体系。二是建立防范返贫和新生贫困、解决次生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巩固脱贫成果长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着力抓好基本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基本技能培训、基层组织建设。三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统筹推进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重要事项,提高财政、土地、科技、人才、金融等各项工作的协同性,构筑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科学研判脱贫攻坚项目中需要延续和升级的内容,并纳入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中。四是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在乡村振兴初期应借鉴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的较为成熟的评价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阶段性考核指标体系。

(三)做好规划衔接共进,为乡村振兴提供实现路径。一是清晰明确地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短期过渡计划,将脱贫后待完成的任务、工程等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或实施方案,发挥长效作用。二是衔接好各专项和行业规划,将脱贫攻坚规划部署中仍需巩固拓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美丽乡村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等项目,有机嵌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中,增强规划的持续性和衔接性。通盘考虑土地利用、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切实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三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对县域内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措施作出总体安排,针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的地区,加强分类规划指导,梯次推进。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用“大马拉小车”,以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四是制定产业振兴规划,在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指引下,发挥各地特色,制定阶段性的产业规划。保持产业扶贫力度不减,将产业发展重心转向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四)做好政策衔接共进,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源泉。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一是加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政策统筹,分类确定需要取消的、接续的、完善的或强化的政策,研究现行倾斜性支持政策的延续时限、内容与脱钩方法,注重总结梳理脱贫攻坚中成熟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用于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二是转变政策供给方式,促进相关政策向常规性、长效性转变,均衡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强化产业、金融等政策供给,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三是合理拓展部分扶贫政策惠及的对象范围。打好特惠性政策与普惠性政策的组合拳,既要持续关注对特殊群体的兜底保障,也要高度重视推动乡村的整体发展。通过政策拓展,将在脱贫攻坚中增强贫困户发展能力的政策举措,转变为能够帮助广大农户参与乡村振兴并分享乡村红利的政策安排。

(五)做好资金衔接共进,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撑。一是强化政府“主导”,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协同作用、社会资金的参与补充作用,确保资金投入与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相匹配。二是强化资金“整合”,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把脱贫攻坚、公共事业发展和涉农资金等多方投入统筹起来,充分发挥资金整合规模合力效益。三是强化资金“撬动”,借鉴并创新脱贫攻坚的资金筹措方式,通过以奖代补、贴息、担保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研究出台市场化方式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

(六)做好人文衔接共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强化人才培养及提升,实现人才振兴。脱贫攻坚与锻炼干部、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特色扶贫的重要经验。在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通过“内育”与“外引”相结合,培养乡土人才,引进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场、懂法律的现代化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二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贯穿始终,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道德教化、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规,同时外化为自觉行动。三是做好扶智扶志与文化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方面扶贫扶志扶智并举,实现乡村文化改善。另一方面,多管齐下补齐乡村文化短板、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内涵,充分运用特色文化提高村民凝聚力,为乡村振兴铸魂。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泗县县委)

2020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小结作文汇总相关文章:

2020乡村振兴培训个人总结心得精选四篇

2020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汇总精选【5篇】大全

2020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2020关于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20个人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20关于乡村振兴的体会和感受作文精选4篇

2020脱贫攻坚普查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精选5篇

关于2020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总结优秀5篇

关于2020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总结5篇

2020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

热门文章

49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