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

时间: HT1 分享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

各位老师、家长大家好,我是XX区XX小学X年级X班XX的家长。很高兴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茁壮成长的土壤,那么父母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孩子健康成长良好环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在现实生活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及性格,因此父母做好榜样是件很重要的事。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首先父母要在自己言行中做优秀的人。我认为,爸爸妈妈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父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决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家长自己先做好榜样。例如:不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和电脑,要让孩子利用这个时间去做其它快乐事情,如画画、做手工……培养兴趣爱好,我们家长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孩子在家时我都会放下手机专心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运动、读书、下棋等,和孩子一起体会活动、学习的快乐。如果我们父母只知道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剧,那也别太期望孩子爱读书———凭什么你们看的热火朝天,我要在这里学习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正人先正己”。

“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句话充分说明辅导孩子写作业是每位家长头疼的事。我认为学习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我家孩子在中年级时,孩子写作业我都会在旁边看着,写完后孩子自己检查一遍,然后我再检查一遍,接着更正错题,学习完毕自己整理学习资料放入书包,时间长了孩子养成一放学就主动写作业和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学习中经常会遇到难题,我常对她说:“你自己先想想,不要看答案,实在想不出来再问家长、老师或看参考答案,这样脑子才会越用越灵”。等她写完我会认真查看是否有错的,对于那些错题、不会的题,我都会第一时间给孩子讲解,一遍、二遍、三遍……直到学会为止!

教育孩子不是每天盯着孩子,而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帮助孩子拆开心灵的宝藏。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我们要鼓励、尊重、引导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自己的选择。XX在学习之余喜欢画画和做手工,一做起自己喜欢的事情常常忘记时间,有时候做一件作品一做就是两三个小时,我虽然担心孩子长时间坐着对身体不好,但是也会注意方式和方法和孩子交流。我也会在网上给孩子买一些实用的工具和画材,让孩子好好画画,并和孩子一起分享画画的快乐。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这就是我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心得,希望和大家共勉!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2

袁先生的《教育新理念》文笔简洁流畅,全无枯燥、沉重之感,而富联想、启发性,可读性很强。如: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中国学生屡屡获金夺银,却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学生基础扎实,却出不了世界级的大师;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却少有原创意义上的知识科技创新,以致于在最近的世界科技实力总评价中,美国得了100分,日本得了72分,德国得了54分,俄罗斯得了25分,中国仅得了20分。……中国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从xx到xx岛,差不多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家长们关心的是学校既定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也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以色列民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家长们问他们的第一句话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的得意,会喜形于色。可是如果中国的孩子回来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尴尬和为难,甚至会斥责孩子:“你逞什么能!”

又如袁先生提出的“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书中举了个鲜活的例子:一位教初三数学的教师向全班学生提出——教室的体积有多大?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具体知识对初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可是把它们综合起来(先利用身上的尺量出教室的长宽高再计算)解决一个问题时,全班四五十个同学却一筹莫展。这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的考试成绩都不低,他们对相当精深的专门知识都能掌握。遗憾的是,在生活中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他们是完全拥有的。”与之相反的是大神探福尔摩斯的例子。福尔摩斯的各种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为零,却能够无所不通、料事如神,这靠的是在需要的时候他能调动所具有的有限的知识,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用时,能及时补充。……这些事例在阅读的过程中,很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在我们周围的确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只是我们有时视而不见,懒得思考而已。《教育新理念》一书中,不仅直言了我们教育面临的现状,还为我们教育者进行了剖析,就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挖掘背后隐含的教育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一气呵成的痛快。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3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在课余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1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这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的考试成绩都不低,他们对相当精深的专门知识都能掌握。遗憾的是,在生活中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他们是完全拥有的。”与之相反的是大神探福尔摩斯的例子。福尔摩斯的各种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为零,却能够无所不通、料事如神,这靠的是在需要的时候他能调动所具有的有限的知识,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用时,能及时补充。从这里我也联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平时看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读文学作品,听语文课我是乐在其中,而听其他学科的教研课我就不得已而为之了。因为我一直认为既然自己是语文专任教师,教好我的语文课足已。事实上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而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我们不求胜任二三门课程的教学,但有必要熟悉学生所学习的全部内容,能够在学科间相互沟通。

袁振国教授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事例典型吸引人,文笔通俗而优美,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我觉得有很多自己以前朦朦胧胧仿佛感受到的地方,经他或以事例说明或引经据典般地娓娓道来,不觉大受启发。对于文中倡导的“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吸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4

于4月29日下午学校召开了STEAM教育研讨会。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了一名STEAM教育研究专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江学勤博士。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为了让我们充分理解STEAM教育的理念,并更好地利用STEAM教学的理念

研讨会上,江博士以如何用STEAM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主题,围绕什么是创造力、什么是STEAM、怎样开展STEAM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座。江博士还现场运用运用生动活泼的小游戏如怎样指导学生的跳绳为例,展现传统教学与未来教学的不同,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未来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教育。

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多:常规教学有着逻辑缜密、知识系统的优势,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常规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教学需要运用科学思维赋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STEAM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形式以游戏化模式为主,更能激发学生自身能量,在STEAM教学中考核标准贯穿各项环节,易于学生养成创作精神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通过现场课堂观摩蒋玉芹老师的彩虹课堂和聆听江博士讲座,更新了我对教育的认识。更进一步了解到跨学科教学,学科渗透与融合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容忽视。现代化教学背景下的课堂要求老师不能扼杀学生的质疑精神,而要善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再一味说Yes,而要勇于说No!不得不说,这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5

几天的高招服务工作结束后,没有一点停息,老师们就又投入到新的一周的工作中了。周一的工作才刚刚展示,就接到学校负责新教育的王老师的通知:本周进行学期末的新教育活动展示。接到这个任务后,每个语文老师都马上开始了活动的准备工作。虽然临近期末考试,在紧张的复习的同时,校园中不时地回荡着不少班级时而高亢、时而柔美的诵读声音。

经过积极的准备,今天下午终于欣赏到了四、五年级的新教育展示。

当我们来到第一个进行展示的班级——四一班时,孩子们正以信心百倍的姿态静候着我们,那胸前的红领巾飘动着,似乎正在展示着新教育的魅力。

来到四二班,一股清新的气息吸引着我们。小主持人沉静地引领着本班同学将诵读活动进行到底。

当四四班的展示活动还在进行的时候,四五班的数学教师谢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四四班了解展示的进度。新教育以它独特的魅力不仅影响着学校的语文老师,不少的数学老师也被感染着,谢老师就是其中一个。四五班的展示开始后,吸引我们的不仅有那精心的活动设计,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对诵读内容的扎实掌握,还有谢老师的认真态度。

来到五一班,那教室里的布置与学生的着装都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这里正在进行一次隆重的庆典。五一班的马老师作为一名年龄较长的数学教师,但仍积极参与诵读活动的精神同样感动着我们。

五二班的杨老师在身体不方便的情况下仍亲自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五三班老师的精心指导,五五班的语数老师不仅参与诵读,而且且诵且舞。

行走在新教育的道路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意想不到的感动。让我们携手在新教育的道路上,不停地走下去。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6

20xx年3月9日,华应龙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在江苏海安县举行,全国各地近两千名校长、老师、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华应龙“融错教育,求真育人”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学校为了让我们年轻教师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戴校长亲自带队带领严荣祥老师、方正霞老师、衡华丽老师、以及我五个人启程赴海安学习。作为一个刚工作还不满一年的年轻教师,能有这么一次直面中国小学数学教育最前端,我感觉特别荣幸与激动,真心感谢学校,感谢戴校长。在一天半的学习中,我认真听报告,积极思考,细心做笔记,聆听华应龙老师对数学的诠释;感受华老师的徒弟对数学课堂的把握;感悟张齐华老师对数学富有灵动与睿智的思考。学习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但我对数学的追求却不会停止......

9日上午华应龙老师做了一个“教育即融错”的专题报告,当在海中门口第一眼看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融”就是“融合”,将“错误”和“正确”在课堂中相融合,达到一个浑然天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可是是不是就像我想的这么简单呢?仅仅就是融合吗?还是说在互相融合的基础上,还要分辨对与错,带着这个疑问,我更全神贯注了:

“融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这与我国古代“相克相生、相反想成”等哲学思想相契合。于是我想到了自己的课堂,课堂上学生答错题目是很正常不过的,再没听这个研讨会之前,一般老师会直接否定学生的错误答案,揭示正确答案,其实课堂完全可以包容这些错误的答案,并将这些错误好好利用起来,以学生自主探讨,让学生发现错误的原因并自己改正,如果教师能够艺术的处理随机生成的差错,巧妙地彰显了差错的宝贵价值,促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创造性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那才是真正把数学富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啊!

听了华老师的这节课,感觉最深的就是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是如此之近,没有老师的权威,没有学生的害怕,有的只是一个和谐活跃的交流。老师仅仅是引导者,只是课堂上面的引路人,课堂是孩子们的,是包容一切对与错的地方,华老师的亲和力不仅影响了孩子,也影响了全场所有的老师。在华老师的课堂里,学生兴奋、有激情、思维活跃、有创造,这充分展现了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还有反思与自我反思的过程;当学生再次面对自己的同学说自己错的时候,他恍然大悟,哦!原来自己错了,这是“容错”课堂交给了孩子,错误终究还是由学生自己解决了。华老师的课堂是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怎样去解惑,怎样去答疑,睿智的华老师用“融错”的教学思想,将学生尴尬的错误转化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融错的课堂是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的课堂,是孩子让思维任意驰骋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育人的课堂。

下面我把观摩课中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做法和我自己的一点感想与大家分享、讨论。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一起来做游戏,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老师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沈勇老师在《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中,先通过讨论班级身高最高的学生能跨多远开始,让学生在好奇与讨论中进入课堂,在快乐中学会某个知识的活动。

在这短短的1天半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特级教师,聆听特级教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在这些展示课当中这些特级教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的舞台,学习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7

新教育理念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它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对新教育理想的追求。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新教育思想对我的又一启示:

1、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3、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8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当然,没有成功的教师,成功的学生也就无从谈起。《教育新理念》一书的理念,使我感受很深。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主动者。

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绝对的、统一的“好”教育是没有的,好教育不能通过模仿和抄袭而获得,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应该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选择和创造自己认为好的教育。

教育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在于要有自己对教育独立的理解,有自己对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学习型的教师,能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观念和实践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观念的变革是最基本的。“观念领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没有现代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现代教育行为。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创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真实情境,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而不是一定恪守以往的常规秩序,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应当给予肯定。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但不是不要传授,必要的概念还要讲,但是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自觉提升教育理念表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创建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关注学生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教师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9

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此,我科积极组织全科同志加强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通过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单位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依法行政,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民利益,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实践中,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定法律和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防止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与扩大,并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把公平正义贯穿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之中,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对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所有权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义务的基础之上,使遵纪守法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使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国是一个法制统一的国家,建设法治社会要在国家统一的法制框架下加以推进,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严格实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确保法治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科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学科教育新理念的提出,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在我与学科教育新理念的接触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学科教育的重要性,也对其新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体会到了学科教育的多元性和交叉性。

学科教育新理念强调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在过去的学科教育中,学科之间往往形成了一道“高墙”,互相孤立,缺乏交流和融合。然而,学科之间的交叉正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特点。例如,生物学和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学和历史学也有很多共同点。学科之间的交叉能够促进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使学科教育更贴近于现实生活。

第二段:深刻体会到了学科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学科教育新理念强调了学科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在传统的学科教育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重复记忆和背诵。而学科教育新理念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还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物理学科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亲身体验物理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语文学科中,学生可以通过写作和演讲等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学科教育的创新和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深度和广度。

第三段:认识到学科教育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学科教育新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特长。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科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挖掘。例如,在数学学科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学科教育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第四段:认识到学科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学科教育新理念强调了学科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科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例如,在音乐学科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演奏乐器,还要学会欣赏音乐和创作音乐。通过学习音乐,学生能够培养情感的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学科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

学科教育新理念的提出,无疑给学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挑战在于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适应学科教育的新要求;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学科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机遇在于学科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学科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科教育新理念的提出给传统的学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学科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付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将一直坚持学科教育新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学生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1

大家好,我是XX小学XX班XX的妈妈,非常荣幸学校能给我这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说起孩子,每个父母大概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家长们也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平常在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

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如果父母错了,我们要和孩子真诚道歉,不要凭借父母体格大、年领长就可以不认错,随便施压威胁孩子;如果孩子错了,作为比孩子阅历丰富的长辈更要尊重孩子,去引导孩子和孩子平等沟通。越是得到尊重的孩子,自尊感越强,自我约束性就越高。

其次,要多关心爱护孩子,让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多听孩子的心声,学会换位思考,和孩子平等交流,做到“每日倾听”。每天晚上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聊聊学校发生的事情:今天有什么快乐的事?有什么糟心的事?有没有认识新朋友,了解一下他的同学和学习环境,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了解孩子内心,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分享他的快乐,帮他一起成长!

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珍惜劳动成果,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最后,摆好心态,耐心教育。我们先不要在乎孩子飞得高不高,要关心孩子累不累,快乐不快乐……做好后勤,尽力陪伴。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未来能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耐心陪伴,对孩子充满信心,希望在这个焦虑的大环境下,我们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陪伴孩子度过成长的每一程!

这就是我和孩子在家里的一些事儿,说的不好,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2

读了《教育新理论》我的感触良多,下面就谈一下我认识和体会:

一、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书中写道:教师绝不是教书匠,而应该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风格、教育能力的人,应该对教育活动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是一种真正的教师境界。为了达到教师境界我们必须提升自己.另外,在学生的眼中,我们是“无所不知,无所无晓的”。因此,我们具有的知识面愈广博、愈丰富愈好。所以教师更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联系实际,不断反思

1、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

(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2、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永远不会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加强交流沟通 加深了解

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课上要多些微笑和多些鼓励,如果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看自己的书,而不听你的讲课、不看你的面孔,这常常是因为教师居高临下.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课下要多些关心和多些谈话,聊一些关于他们的生活、兴趣以及其他功课的学习等各方面的话题。教师要像一个朋友般地听学生诉说,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我们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反思、加强沟通,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3

大家好,今天有幸给大家分享我们XX平时在家和我的相处模式,仅供大家参考,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生长环境不一样,不能照部就搬,一概而论。

首先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现在的父母为了给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父母基本上都上班,孩子给老人带,其实我认为,如果没有非常特殊情况,尽量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一来,孩子从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孩子会感到孤单,孩子可能也会缺少幸福感,会变得不自信。将来对学习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老人带孩子,基本上都会比较溺爱孩子,不能正确引导教育他们。会影响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好习惯的形成。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下班或者休假的时候再不好好陪孩子,那么就会错过那个他需要你的那个时期。所以我们都会在下班回到家,把手机放下,全身心的陪陪孩子,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有没有发生一些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事,先关心一下孩子,让孩子认为自己是被重视的。然后再问问今天学习了什么,陪着孩子写会作业,一方面你陪她得时候,能发现她学习得情况,掌握了没有,如果没有掌握,帮助她一起补习功课。学习态度认不认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习完之后,陪着孩子做些她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看一部她喜欢的动画片,陪她在外面一起玩,哪怕你不跟她一起玩,在那看着她也可以。这样会增进你和孩子的感情,亲密感。她在生活或学校遇到了什么事,都会和你聊一聊,让孩子感觉我们就像她得朋友,需要时给与帮助。错误的时候,你指出,他会听,会改正。孩子内心快乐,安定,就会全身心得去投入学习。那么对于学习方面,她或者我们来说,都会比较轻松。所以要放下手机,把玩手机的时间去关注孩子,陪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快乐。

其次是父母也要经常学习。学习怎么教育孩子,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像孩子学习一样,我们刚开始不会教育,或者教育的不知道对不对。可以关注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公众号,在看手机的时候可以看看,每天学习一点育儿知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我们心里就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做到位,还是孩子在这个时期就是这个表现,有了这个表现,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引导。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怎么教育孩子。第二个学习是,我们自己需要在家的时候,像他们一样学习看书,学习写东西,让孩子看到我们在学习,给他们做个榜样,这样就会带动孩子学习。

然后是每天让她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因为在学校毕竟还有其它课程和活动。在家阅读可以作为课后拓展,这样也提高了孩子的眼界,认知力。阅读不局限在非得阅读什么书,孩子喜欢阅读什么,就让他读,首先你得让她喜欢阅读,让她有那个欲望,而不是逼着她。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可能他学习这方面不好,但是其他方面很好。我们要善于发现她得优点,经常说出来,让她知道,她是被认可的。不要和别的孩子比较,我们小时候也非常讨厌比较,所以要改正。

这就是我平时和XX的关于学习和教育的一些事,希望能帮助大家,我们共同学习探讨。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4

郭思乐教授指出:“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是自学出来的。”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我从事教育工作也已经二十年了。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你在这儿教的他们毫无兴趣,他们在那儿学的也是毫无兴趣可言,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很差。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出具有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呢?自从我于20xx年三月有幸参加了我们镇开展的《“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个课题才接触到了“生本教育”这一理念,听了课题负责人张春芳老师对生本教育理念的阐述,才懂得“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后来又拜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他指出:“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是自学出来的。”对生本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体会。以后又通过观摩了一些生本教育示范课,进一步感受了生本课,并且通过个人阅读有关生本教育的书籍、上网查找资料以及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在学习过程中,有两个方面我的体会颇深,其中一方面通过学习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目前,我所任教的是我所在支教学校的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由于是农村学生,本来就有点胆怯,知识面窄,学习也不够积极主动,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不高,甚至有时没人举手,有时我在课上提出一个并不是特别难的问题,举手主动回答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即使回答,答案也往往不是经过认真思考之后的结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我提问:“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没有一个学生回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的学生会答,但是害怕答错被其他人耻笑,还有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差,不能流利回答,也就是会算就是不会表达,也是因为由于我们在课堂上知识点讲解的过细,很少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使学生思维懒惰,懒得思考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连听课都不愿意,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课堂效率低。课堂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还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孩子们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这样学生对课堂学习就更感兴趣了。

另一方面,有时在低年级的数学课中,我们一节课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往往表面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一节课上完后,真正掌握新授知识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在学习中会频频犯错,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也总是以批评、训斥为主。但他们所犯的错误还是会出现。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郭思乐教授的"新错误观"--"评研"的理论基础。他说:"儿童获得的东西,有许多是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也会犯不少错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就激发了思考。正是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儿童获得了真知。他提到:“传统上,我们总要求学生的认识'一次性完成',这并不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生本”的学生,我们给他这样的机会,使他们的认识,可以通过多次或长期地反复式提高来完成。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逐步地去感悟。我也有孩子,我发现,我的孩子在小时候我很有耐心对于他所犯的一些错误也会宽容的对待,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反而变得越来越急躁,失去了原有的耐心,一旦他学习出了差错,就大声的斥责,让孩子心惊胆颤!这可能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病吧,自己的孩子都是如此对待,何况是其他孩子呢!其实小学生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也是从模仿跟学,到尝试自己做,反复练习后才可以获得正确的答案,并能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个过程中,自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评研",正是体现了对儿童学习人格的尊重,为他们提供了"出错"和"改错"的机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教学中,我觉得我应该一改以往的教学作风,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我的学生应该多一些理解、宽容和耐心,允许他们犯错误,而且是可以多次犯错。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5

大家好,我是XX小学XX班XX的家长,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以下是我的个人教育心得,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指正。

首先,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很重要。从小,我就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每天都抽出时间陪他看书,各种节日也会买书给他当礼物,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现在,每天读书都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我希望孩子能在书的海洋里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更希望图书启迪他对自己的学业规划。

因此,学习方面,他能自觉独立完成作业,有问题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问我。辅导作业时,我有时候也忍不住会发火,可事后又后悔。这是自我的反省,也是我需要改正的缺点。

其次,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孩子每天会帮忙做家务,刷锅、洗碗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让让孩子尽可能参与进来,也不嫌他做得好不好。假如锅碗洗得不够净,事后我清洗一遍。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会让他更珍惜家人的劳动成果,会懂得心疼家人的付出,顺带也学会一项生存技能。疫情在家,孩子学了一些简单的饭菜,还学做爆米花。现在,家常饭的烹饪技术已经很娴熟,甚至做出了巧克力味的爆米花,得到全家人的一致好评。

再者,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电脑绘画,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画得越来越好了。他还喜欢钓鱼,假期会陪他去河边钓鱼,虽然几次下来只钓到很小很小的一条,但也是很知足了。

最后一点,跟孩子一起游戏。孩子学了课文《竹节人》,便自己动手做了一个。虽然制作过程有些曲折,但结局是美好的。我看他演示,给他个赞扬,做好他的观众。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要多陪伴,多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鼓励。

227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