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

时间: 新华0 分享

总结心得的时候会考虑到怎么让这些宝贵的经验排序才能让自己更好的记忆,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让自己的大脑更加理性富有思维定势。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篇1

《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和《平凡的世界》一样,是讲青年的生活、爱情、理想的。路遥是一位可敬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立足于现实,不拘泥于现实,反映现实,认清现实,反抗现实、勇于面对现实。路遥是现实的。

小说以高加林为中心讲了很多人某个阶段的“人生”,个人际遇不同,选择不同。我宁愿用“选择”而不是“命运”来说这些人的故事,因为有很多时候他们是可以选择的,正如王小波在《革命时期的爱情》里说的那样“在任何时期,任何时代,我想唱什么都自由。”

现实中有太多“高加林”,太多“黄亚萍”,太少巧珍。

像巧珍那样的女孩大概也是路遥心中向往的样子吧,像巧珍那样的女孩过去有很多。单纯、善良、清醒、深沉地爱着一个人。她从一开始她就明白高加林的处境,也明白他与自己的处境——高加林是一个“文化人”,她是一个农民,他看不上她。她只能默默看着,默默爱着。然而也许是神看她可怜,给了她一个接触男神的机会,她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高加林落魄归来的时候,她勇敢的表白了。

内心悲怆的高加林被最为真挚淳朴的美丽治愈了,她给他的安慰,比他给她的爱情多,然而她是快乐的。

快乐的事情总是不能长久。王菲有一首叫做《宽恕》的歌,里面有一句说“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说的是爱情的纠结,但却忽略了爱的无私,真正不利己的情感总是恕,就像父母对孩子一样,无论孩子犯过多少错总还是父母的孩子。

当高加林为了自己的“远大前程”、为了自己的“诗与远方”选择黄亚萍的时候,他是不后悔的,人往高处走,他想要的东西不在故乡。我想高加林后悔、最后悔的时候是被善良宽恕的时候。很多人承受得了生活的苦痛,承受得了理想破灭的打击,因为这些都能重头来过,最受不了的是雪中送炭,苦楚中的温柔。

当她已经嫁做人妇,他被恋人和理想同时抛弃,他们已无可能。然而面对落魄归来的“负心汉”,她的恕大概正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现在太少像巧珍这样的女孩了,因为最后“高加林”总是会和“黄亚萍”在一起,最后他们也许还要生活的和和美美,在漫长的时间里培养出互相依恋的感情,那个曾经爱他、想他、为他痴、为他梦的女孩子便什么也不算了。大都如此。

所以我们感动却不敢动。我们本来应该爱的很单纯,到最后却不敢爱得太单纯,然而一旦爱了又怎去想到底单纯不单纯。

只希望所有感情都能事过无悔,尚可宽恕。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篇2

有人说读完《人生》的感慨,应当是柳青的“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然而当我读完《人生》,我却时常觉得爱是全力以赴,爱也是及时克制,然后又想到周国平说的,“爱的价值在于自身,而不是结果”。

“爱你可以含蓄内敛,也可以热烈张扬地全力以赴”。当刘巧珍无数次在远处注视着那个她心底的心心念念的男子时,当她鼓起勇气将甜瓜递给高加林时,当她看到她欢喜的男子由于卖馍束手无策,主动提出帮他卖时,她喜欢他,她用着自己的方式,含蓄地表达她的爱意。当刘巧珍鼓起勇气向高加林表达爱意,她热烈而张扬地爱着这个男子,她可以为了他去学刷牙,去学认字,去面对全村人的耻笑,我想,因为她爱他,所以她愿意为了他做一丝一毫的改变,她也想为了喜欢的人成为更好的女子。

当我看到刘巧珍对高加林不加遮掩,热烈诚挚的爱时,当我看到刘巧珍为了这场爱全力以赴时,我想起了《真爱至上》里,那个男孩山姆,他一遍又一遍努力地练着架子鼓,只为了引起喜欢的女孩的注意;他努力越过一个又一个的海关工作人员,只为了来到喜欢的女孩面前。你看,爱一个人的时候,好像都像刘巧珍,为了爱的人,我可以一遍一遍地努力,我不计较回报,我只想全力以赴地爱你,我只想让你看到我最好的样子,我想给你最好的。

“爱你会全力以赴,爱你也会及时克制,只望你前程似锦”。当高加林由于希望另一半能与他探讨国家时政,而刘巧珍只聊家长里短。要与她分开时,她不争不吵,在家沉寂几天,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刘巧珍爱极了高加林,但是刘巧珍从来也知道自己没有见识,她只望自己爱的那个男子前程似锦,所以即使很难,她也会及时克制,告别这段感情。就像宫崎骏有句话说,“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再不舍,也要笑着挥手告别”。

当看到刘巧珍诚挚地爱着高加林,却最终没有回响时,我仿佛看到了《如懿传》里的宦官李玉,他会在惢心身陷危难时,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偷出证物去救她,可是,当他明白他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时,他会果断放手,及时克制,他只是想他爱着的人拥有自己的幸福。所以你看,不是每种爱都要轰轰烈烈,死磕到底,爱也可以是及时克制,让你幸福。

“不是所有暗恋理当获得回响,不是说努力就能得到回报,不是说我爱你,你的生命就交由我保管。”所以你看,爱有无数种样子,爱有无数种可能,爱是全力以赴,爱也是及时克制。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篇3

“爱一个人是容易的,因为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可爱的人;恨一个人也不难,因为世上也不缺可恨的人,要爱上一个可恨的人,也许有一些难度,但最难的无疑是爱上自己可恨的命运。当一个人爱上自己可恨的命运时,他是无敌的”

由于这句话,选择了麦家的这本书---《人生海海》。

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在这本书中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上校、老巫头(爷爷)、活观音(上校的母亲)、林阿姨(上校的妻子)、小瞎子(他的父亲是瞎子,谓为“大瞎子”)……每个人的命运,都没有一帆风顺。

主角,当然是上校。

上校出生在一个江南的农村,和“我”的父亲一同长大,关系极好。聪明执着、外表坚强内心柔软,历经抗日内战抗美援朝十年动乱。在抗日战争期间,沦为日本女汉奸的性奴,并被日本女人在肚脐上锈下一句话“这屌只归日本国”,横排在上面,下面是一个箭头,箭头两边正好有个空心,女汉奸在空心处添上自己的名字“川岛芳子”。

正是这一行字为后来的上校带来灭顶灾难。

写到这里的我,有点透不过气的感觉。但一身正气的上校,这些曲折的经历却没有打垮他顽强的意志力。

医术高明、被誉为“金一刀”的他(他用的一整套手术刀具,大到剪刀,小到缝针全用别人送给他的金子打制)机缘巧合在手术台上挽救了一个解放军大首长的命,后来大首长带着他先驰聘在长江两岸打国民党,后雄赳赳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打美国佬,立功受奖。回国后,成了“英模”。因为往事怕连累林阿姨,拒绝了林阿姨的求婚,林阿姨因此生恨,受人唆摆写信给政治部,诬告上校强奸她。上校由此被开除军籍,强送原籍,一生所有的荣誉、地位、高大形象,瞬间又归零。

十年动乱期间,他被批被斗,但在饱受不公与摧残后,他默默吞下委屈,依然选择对世界善良。

但以“小瞎子”为首的一帮红卫兵并没打算就此放过他。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小瞎子等几个红卫兵用计策准备揭秘上校身体上的秘密,结果未能如愿,小瞎子还被上校挑断舌头和手筋。从此只能选择逃亡,又像人间蒸发一样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后来,“我”的爷爷糊涂一时,为了自保,举报了上校母子的藏身之处。最后,母子在寺庙里被抓捕,天天拜观音菩萨的上校的母亲因为“窝藏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已经够惨的了。可这次却轮到命运之神并不打算放过他。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篇4

影片开头是一对可爱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悄悄下楼,趁着爸爸迈克尔在熟睡中偷吃甜点。可惜被严格要求的爸爸察觉并制止。可爱的孩子们提出想看卡通片的要求,爸爸应对桌子上各种遥控器尝试了一遍也没找到电视机遥控器。迈克尔再一次因为要加班找遥控器失败时,他选择了“万能遥控器”。一个工作狂的跳跃式人生从此拉开序幕。

应对影片中迈克尔“快进式”一生,看似他依靠遥控器躲过了他厌恶的浪费时间的生病,堵车,陪伴家人吃饭等等,仅有他最关注的事情“成功!”;同时遥控器也让他顺利快进到人生仅有几小步,没有任何感受地活着。

妻子对他疯狂加班而不能全身心与家人陪伴的责备,他很理气直壮地说;“我又没出去花天酒地,没有豪赌。我只可是是努力工作,让家人能过上好生活。比我小时候的梦想还要好的生活。”迈克尔期望自我成为老板,一个百万富翁,一个大人物,他就能够陪着家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种生活,是迈克尔想要的,还是他家人想要对迈克尔提出的要求呢?迈克尔成功了,当了大人物,并没有实现他的诺言。不是因为他说话不算数,而是家人无法忍受和一个整天没有欢乐、没有任何感受的僵尸一齐生活。迈克尔看到离开自我的心爱的妻子,他努力尝试挽回,可是他们每次应对都是争吵,而争吵就会快进,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听到自我的女儿喊别人“爸爸”的时候,迈克尔倒在了自我设计的人生陷阱里,他无法理解至亲的远离和背叛。

我责怪出售遥控器的莫蒂,认为他太狡猾,并没有给迈克尔说明这个遥控器的威力。所以,迈克尔才会有这么悲惨的一生。可是,当我再一次安静地看这部电影时,我再也不能埋怨莫迪,他已经告诫了迈克尔,并用了谷物早餐广告里的魔兽打比方,他一向追逐一桶金子,可是追到了彩虹的尽头才得到,而他得到后才明白里面是一桶麦片。而当时的迈克尔却没有认真听这句劝告,仅有等所有的事情发生,他自责地站在父亲墓前,才开始发现自我从开始就走入了一个无法撤销、无法退回、仅有快进的人生模式。

迈克尔因为失去的一切去责问莫迪时,莫迪却轻描淡写地说道;“遥控器是你自我要的,你想要的万能遥控器是能控制你世界里的任何东西。”“每当工作和家庭有冲突时,你总是选择工作。”“你能够选择骗自我,你却骗不了遥控器。”

遥控器就像灵魂一样跟随着迈克尔每一次事情的发生,让迈克尔想尽任何办法都无法摆脱。当我明白了“显示屏闪着诡异的光,带着华丽外壳的遥控器”就是每个人生活的模式时,我再次感激影片的精彩与独具匠心。

回想影片中,麦克因为儿时的一次小小的户外游玩时,邀请小朋友一齐品尝晚餐被拒感到没有面子,他认为仅有努力做到拥有财富才会拥有幸福。一颗小小的信念无形中被种入,而身边总是有人提醒他,他做的还不够,还不能拥有幸福。而这个声音就恰恰来至邻居的小孩,一个爱炫富的孩子。这就像一个魔咒似的,每次都给迈克尔一个很好的提醒,他需要更努力,他还不配拥有幸福。可是当他有地位有财富的时候呢?

一个不明白何时被植入的信念,对我们生活是如此的重要。信念是否对错,我们从来不去检视,只是按照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生活,去努力做到认为能够给自我和家人带来幸福的事情。而我们自我内心是否开心愉悦,是否是我们自我真的想要的生活?我们从来不认真去确定。

影片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和反思,我的人生到底要什么样?我此刻要好好静下来思考,我的生活模式是什么样的?

从我的人生我做主开始,享受每一个当下。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篇5

人生是绚丽的,生活是多彩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那么你拥有的就不仅仅是春天。

但是,在生活中,对于某些人而言,人生是残酷的。

曾经,再弄黑的牢房里,一个年轻的囚徒沮丧的跪在墙根,呜呜的痛泣着,企图用雪亮的忏悔的泪水,洗出一个崭新的童年来。不远的地方,刑场穿着法律编织的素装,在黎明中静候他。

他何尝不想过人生的美好?在他的生命中,却未遇到。他见到的,只是人生的残酷。

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死有许多种,就看你的价值取向了。文天祥不也说过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亡,那只是肉体上的痛苦,却不是精神上的死亡,死不仅仅是人生的正面对,有时候也是生的延续。

人生如点燃的蜡烛,总有一天会熄灭;人生如一朵灿烂的鲜花,总有一天会凋零。人生又像一场暴风雨,轰轰烈烈,但总有停止的一刻。

人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人活着,就应加倍惜爱,掌握美好的时光。人死了,就让别人洒下诚实的眼泪吧!数一数,那才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有一句谚语:回首明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我想,这大概就是完美人生的写照吧!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的更为光照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篇6

一年前,我校(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在“人文至善,和谐发展”办学理念指导下,开展了中学生人生规划教育,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人生理想的确立与实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现在就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谈一点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曾看到一篇文章,说人生的幸福在于人生的规划,而高中生的人生规划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有着积极的作用。高中是一个人成人的关键时期。在这关键的三年里,我们的学生应该努力把握自我,从思考中确立自我,在挑战中超越自我,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中学阶段就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能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需要。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优势和局限。成功的人生规划,就在于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平常。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很厌恶,曾经公开骂他长大后肯定不成器,甚至曾想把他赶出校门。但他对数学、几何和物理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凭借他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最终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比尔盖茨尚未读完大学就被迫退学,但他凭自己在计算机上的优势和天分成为世界首富。还有许多在校成绩平平的同学,走向社会后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这都是因为他们找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历史和现实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善于经营自己长处的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值。在高中阶段,如果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我想我们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会有一番作为的。

人的一生,面临着很多选择,规划自己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做出选择的过程。选择的对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一旦做出了路线选择,重要的还在于坚持到底。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做规划容易些,但实施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有时甚至感到迷茫。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学会坚持。当坚持达到一定的程度,成功就会悄悄来临。如果说规划是一座灯塔,而我们就是划船的人。一路上,我们可以欣赏两岸的风景,但同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向前划。

如何进行人生规划教育呢?在网上看到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中心理念是:首先,了解自我。对自己进行深入的了解,从各层面认识自己;其次,探索世界。对于世界的认识,了解这世界广泛与多元的可能性;最后,整理相关资讯。对自我的了解与对世界的认识结合,对未来做出可能性评估,尝试可能的方向。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篇7

这几天在家里读了路遥先生的《人生》,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物描述和故事情节使我回味无穷。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有着很多重要的岔路口。一开始高加林在学校做教师,由于高明楼给他儿子走后门,所以三星才把高加林换了下来,高加林的人生在那一刻也走到了最低点,然而他并没有颓废巧珍的出现是他重新振作了起来,幸运女神再次倾向了他。之后在马占奎的帮忙下加林到了县里去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此同时他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巧珍?亚萍?在地位的诱惑下加林违背了他的良心而选择了黄亚萍,这次错误的选择不仅仅使他没能最终和黄亚萍在一齐并且还使他被停职重新回到了农村。

高加林的这一些事说明了一个问题:他的人生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他没有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在我们的人生路途中同样充满着许许多多的选择,同样关系着我们的命运。小到考试中的一道选择题,身边朋友的选择;大到自我工作的选择,人生目标的选择,我们都必须要慎重的走出每一步。

也许你会问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做出这么多选择。那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身边的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身边交流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具有明辨是非的本事,而选择就是我们提高明辨是非本事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经过不断的自主选择,自我也在选择中得到锻炼,在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吸取成功的经验;在做出错误的选择的时候吸取失败的教训;仅有经过不断的自主选择我们的选择本事才会不断的提高,我们的人生才会跟家的丰富多彩。既然人生选择这么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一些方法学会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首先我们应当在选择之前认清自我的真实需要,选择自我最适合,最喜欢的一条道路;然后我们应当根据选项查阅相关资料,全面的的了解这些选项的具体情景;最终如果我们一次选择失败了也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要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以便下次的选择更加完美。

人生的选择就是这样模模糊糊,让人看不透以至于有些担心和后怕。可是人生就应当是这样貌的,我们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的锻炼自我,这样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完美。

关于人生读书心得心得篇8

金色的太阳 一盏 一盏

走来 走来 走来

大大方方把黑夜隐藏

每一个矿工半闭的眸子里 洒下一小片浓郁的金黄

我知道今晚

你也会抬头望炽烈的太阳

在你眼里 这金黄的太阳不会消失

多少年过去了 它却宛如一座金字塔藏在我的心底

“金色的太阳”,“炽烈的太阳”都是诗人对矿井事物的比喻,他用金黄色覆盖了自己的回忆。其实“黑夜”才是煤矿工人生活的主旋律,每个矿工从地面降到地下的工作都是从光明降入黑暗,这黑暗的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既有离开人群的孤独又有走向危险的恐惧。当工作完毕,再见到光明时就意味着终于从死神的手掌里逃脱,回到了人间。矿灯对矿工的意义不亚于灯塔对船员的意义。但是明杰并没有选取这寻常的角度来切入,而是截取了煤矿工人走向井口下井之前的片段,让人物的内心得以呈现辐射性的丰富涵义,幸福之所以幸福皆因着苦难的存在,这温暖瞬间的背后正是冷冰冰的现实。其次,陌生化手法的使用也是作者诗艺纯熟的体现。本来是人物走过一个又一个的井架,但作者却以人物为感受的主体让灯“走来”,这使得不熟悉煤矿生活的人仿佛也能感受到工人们的节奏。最后一节中诗人重新回到了自我抒情,并赋予以时间的沉淀。这里没有过多的语言和激情,只用淡淡几笔便渲染了寂寥又温馨的黑夜,抓住了足以显示矿工心境的对应物。

明杰有知识分子敏感而多思的内心,会因不知名小花的盛开而感慨,“收拾起风中飘落的残花/仔细掩埋”(《烂漫春花开在这个城市的角落》)。“半山腰 你说/开始就是结束/折回头一齐向山下去” (《千佛山下》),日常化的诗歌语言寄托的却是深奥的哲思。岁月的流逝使诗人深感不安,“把一本日记小心的珍藏/也许有那么一日 还要把它出版或者焚烧”(《新年的钟声》),患得患失的心理被惟妙惟肖地呈现了出来。诗意就深藏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之中,而这种平民化的视角与写作上的知识化思索最终形成了明杰特有的诗歌特色。

表现个人或表现社会一直都是诗歌界常争论的话题之一,王家新把它称之为噩梦,“这个噩梦是在自由和关怀之间反复形成的。所谓自由就是个人的、艺术的、写作的自由,但同时还有一种对社会、历史的关注。”只要是“共同的东西——在每个伟大诗人身上存在着的——人道主义倾向:为完全的、发展完美的人而斗争”,无论其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的内容是什么都会得到读者的尊重。因此,对诗本体的追求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这二者不应该是矛盾的。一首诗没有个人独特的声音就只能是宣传品,如果没有现实与历史的支持,诗也只能是无病呻吟的产物。即使是一首纯粹个人化的诗歌,诗人也会从其中发现现实问题的影子。“在邮局里 我和女儿一起把邮票贴在明信片上”,“连同我所有的问候一起远离”,在这看似落伍的举动背后是作者高贵的坚持,“在这个高科技泛滥的岁月/我无意教导女儿怎样与人相处”,但诗人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总想让远方变得近在咫尺”(《明信片》)。

在明杰的大部分诗作中,个人与社会的融合通常表现在游记诗之中。诗人通常把现实世界中的感受化为个人独特的情思,并把这情思放入文化语境中加以拓展延伸。作者喜写游记,不论是对康桥、凤凰山、千佛山还是临沂的小山村,作者都以自己的足迹为中心把现实世界圈入诗歌世界之中。诗中既有作者追求的纯粹之美又有厚重的现实感。面对钟灵毓秀的奇景,作者能够达到物我如一的境界,“如是说 诗歌中的主宰者/是我了/也惟有我了”(《巨石和水》)。现实世界日益荒凉,孤独的诗人却依然抱着一颗赤子之心想要与鸟“共同建筑一个/天空下没有影子/土地上没有汗水的/苦难家园”(《天地之间》)。看见长城,诗人疼痛于他的每一次创伤,也被像无数青砖一样的劳苦大众所触动,但长城不为所动,它只是在“蜿蜒 蜿蜒地生长”(《万里长城》)。游览黄河,诗人则通过《等候在黄河岸边》,把他对黄河的思考记录下来,深沉、悲壮、忧郁又兼具宏伟的气息萦绕在耳际。在《我是孔子房前的大树》这首诗中,诗人以树的视角观察着人与时间以及整个文化,对现实文化的情感体验完全是通过私人化的话语传达出来的。每一处场景诗人都能找到文化的切入点,对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进行反思,现实和历史在诗人的心里得以汇合。

诗歌在今天的地位有些尴尬:一方面,诗歌作为精英文化的一部分而被人尊重和期待;但现实却是诗歌的受众范围渐渐变小,写作的人越来越多,能让人记住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诗歌却越来越少。当谈到这个问题时,总会有人说到“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云云。殊不知,西方众多的优秀诗人正是在物欲泛滥,人性异化的社会里找到写作的灵感,为现代社会中孤单的人类寻求一片诗歌乌托邦。袁可嘉在《论新诗现代化》中认同里特的话,在谈到现代诗人所处的困境时说到,“二十世纪经历了更全面的传统价值的解体:一切自前一世纪接过来的问题,不仅未得到解决,而且变本加厉。战争一方面为这些作个暂时结论,一面又引向更深的陷阱;纯粹科学、宗教信仰、物质文明以及不可计量的治表制度,理论学说都不能获取多数人们的信任而作为意识沟通的媒剂。”作为世界的圆和作为人的原点都被破坏,因此诗人必须突破传统,建立属于自己的象征系统。

明杰的诗歌也在试图建立自己的诗歌世界。对“恋人”不倦的书写,对“生命”执着的追求,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对生活无奈的慨叹……但作者在进行诗意建构的时候往往只从某种感受着手,把丰富的内涵局限在单一的意象之下。以《下井的孩子》为例,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最多的词便是“红袄”,不过百字的诗竟然出现了十七个“红袄”。这首诗其实包含了作者非常复杂浓烈的情感。红袄是作者的情感寄托和意义所在。在这首诗里,这个意象包含了爱情的甜蜜守望,生活的艰辛维系,父母的苦心疼爱,孩子的理想坚持……还有许多更为隐秘的意义都可以由诗中的这个意象引出。但作者把如此多的意义都用近乎说教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红袄”这个意象每次出现虽然都有不同的含义从而成为有“寓意”的“形象”,但难以让人产生更多的想象。诗歌有其特定的表达方式:用最含蓄的语言表达最多的内容,用最精简的语言引起读者最多的思考。前提是这种思考必须用诗的语言来表达。波特莱尔认为:“激情是一种自然之物,甚至过于自然,不能不给纯粹美的领域带来一种刺人的,不和谐的色调;它也太亲切,太猛烈,不能不败坏居住在诗中的超自然领域中的纯粹欲望,优雅的忧郁和高贵的绝望。”有时诗人情感的真挚让人无法怀疑,这种直接的宣泄方式留给读者回味和想象的空间却已经少之又少了。

一首诗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首诗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读者的反复诵读,常读常新的诗歌才是最有魅力的诗歌。明杰的诗都以“人生”为题,从生活、爱情、青春三个角度阐释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这些充满智性和灵性的诗歌如泉水一般,默默流淌在广阔的土地上,虽然安静,但却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这样一位诗人是不能被忽视的。

217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