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奠活动心得及收获
清明节祭奠活动心得及收获6篇
大家知道吗?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明节祭奠活动心得及收获6篇,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节祭奠活动心得及收获精选篇1
慎终追远,在追思缅怀中敬畏生命。抗击疫情为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课,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一批批医生、护士、公安、党员干部、志愿者冲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筑起了群众生命安全“防火墙”。当前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外防输入不可松懈,“少出门、不扎堆”的原则坚决不能动摇。
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祭扫重在表达感情,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只要是情感真挚,都可以追思亲人。通过一束鲜花来寄托哀思之情,通过种一棵树来表达缅怀之意,这样既坚持了清明节祭祀扫墓的传统,又赋予了清明节文明绿色的新意,这样的清明节才与绿色发展的新时代更配。
春来疫去,山河无恙,庚子年的春天承载了太多期盼,我们既追求节气意义上的清明,也追求社会层面的“清明”。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让我们跟随时代的步伐,为清明祭扫披上文明“新裳”,以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告慰逝者,遥寄相思,为践行文明祭扫新风尚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清明节祭奠活动心得及收获精选篇2
新时期以来,平民英雄在全国如群星般涌现,他们中有一些如流星划破天空,燃尽了全部的光和热,让人们感到了道德的温暖,看到了善行的力量。因此,在清明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全社会都不应该忘记那些已逝的平民英雄。
对于已故英雄的家人来说,他们渴望平静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社会公众来说,铭记英雄,是对英雄的告慰。平民英雄付出生命,是为了社会更美好,而对生命和奉献麻木不仁的社会,绝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
曾经有一位烈士留下过一句名言:“胜利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视死如归的先人害怕的不是自己被忘记,而是害怕自己的奋斗方向被忘记。因此,清明祭奠已逝的平民英雄,是对社会正气的极大弘扬,重温英雄壮举,能让人深切地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践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沿着他们的生命轨迹前行,让他们用生命放射出的正能量经久不衰。
清明节祭奠活动心得及收获精选篇3
清明将近,日前,民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清明祭祀源自于我国的孝文化,长期以来,世人通过清明节修缮坟茔、清除杂草、培添新土或烧些纸钱等形式,寄托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祭奠的对象扩展到了革命先烈,一些单位和学校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干部职工和学生,祭扫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清明祭祀,是继春节后又一次大的群体性活动,尤其是在市区,参加祭扫的人员更为集中。可以说,自古以来,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明前后举行祭奠仪式。有的家族还“做清明”,族人男女老少聚集一起会餐;有的人为了祭祀已故亲人,甚至千里迢迢赶回家。为了应对祭祀,每年在这个时候,各地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人力和物力。由于人员集中,不仅带来了拥挤、堵车、排队、交通事故、火灾隐患等问题,而且也不利于抑制病毒的传播。今年的清明节,虽说我国目前疫情传播态势得到了控制,但“战疫”尚未取得全胜,内防反弹、外防输入依旧形势严峻,人群集聚的风险仍不可小觑。
“云祭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文明追思方式,不仅能表达对逝人的哀思,而且也有利于防范交通和火灾事故发生,净化空气,控制病毒传播,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受传统的祭祀方式影响,在祭祀中,烧冥纸、墓前磕拜等仍不在少数。为此,在今年的清明祭祀时,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告示工作,大力宣传“云祭祀”的意义,引导广大民众文明祭扫,积极推出便民服务举措,开设代为祭祀服务。广大民众当文明祭祀,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给逝去的亲人献上一束鲜花,送上一段旋律,点上一支蜡烛,记下自己的感怀,并申办预约代为祭祀服务等祭祀项目,寄托自己对亡人的缅怀之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重于心不拘于行。清明节即将来临,有关部门要做好安排,大力倡导“云祭祀”;广大民众要积极开展“云祭祀”,崇扬文明追思新风尚。全社会共同发力,过一个文明、低碳、绿色、安全的清明节。
清明节祭奠活动心得及收获精选篇4
“云祭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文明追思方式,不仅能表达对逝人的哀思,而且也有利于防范交通和火灾事故发生,净化空气,控制病毒传播,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受传统的祭祀方式影响,在祭祀中,烧冥纸、墓前磕拜等仍不在少数。为此,在今年的清明祭祀时,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告示工作,大力宣传“云祭祀”的意义,引导广大民众文明祭扫,积极推出便民服务举措,开设代为祭祀服务。
广大民众当文明祭祀,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给逝去的亲人献上一束鲜花,送上一段旋律,点上一支蜡烛,记下自己的感怀,并申办预约代为祭祀服务等祭祀项目,寄托自己对亡人的缅怀之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重于心不拘于行。清明节即将来临,有关部门要做好安排,大力倡导“云祭祀”;广大民众要积极开展“云祭祀”,崇扬文明追思新风尚。全社会共同发力,过一个文明、低碳、绿色、安全的清明节。
清明节祭奠活动心得及收获精选篇5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习俗顺应时代变迁而形式多样,清明祭扫不应拘泥于形式,应重在心诚情真。近年来,鲜花祭祀、云端祭祀不断兴起,清明节逐渐少了“烟火味”,这就是文明祭扫的盎然春风,这就赋予了清明节更多的时代意义,这样的祭扫值得提倡,也需要被不断推崇。
清心明志,在停下脚步中回归初心。在这个思念涌动的节日,现场祭扫按下了“暂停键”,却回归了理性、人文的本心。没了焚香烧纸的烟雾缭绕,只剩虔诚的思念蔓延。和去世的亲人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追溯初心、祛除杂念,再把追思和敬仰铭刻心中化作前行的动力。
慎终追远,在追思缅怀中敬畏生命。抗击疫情为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课,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一批批医生、护士、公安、党员干部、志愿者冲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筑起了群众生命安全“防火墙”。当前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外防输入不可松懈,“少出门、不扎堆”的原则坚决不能动摇。
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祭扫重在表达感情,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只要是情感真挚,都可以追思亲人。通过一束鲜花来寄托哀思之情,通过种一棵树来表达缅怀之意,这样既坚持了清明节祭祀扫墓的传统,又赋予了清明节文明绿色的新意,这样的清明节才与绿色发展的新时代更配。
春来疫去,山河无恙,庚子年的春天承载了太多期盼,我们既追求节气意义上的清明,也追求社会层面的“清明”。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让我们跟随时代的步伐,为清明祭扫披上文明“新裳”,以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告慰逝者,遥寄相思,为践行文明祭扫新风尚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清明节祭奠活动心得及收获精选篇6
中华民族有慎终追远、崇功报德的悠久传统,而清明节则是承载这一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在清明节不但祭扫先人坟茔,同时也纪念民族的杰出先贤,诸如黄帝等人物的祭祀活动都在清明期间进行。而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在清明节期间,也接待了一批批的参观群众,清明节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新时期以来,平民英雄在全国如群星般涌现,他们中有一些如流星划破天空,燃尽了全部的光和热,让人们感到了道德的温暖,看到了善行的力量。因此,在清明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全社会都不应该忘记那些已逝的平民英雄。
对于已故英雄的家人来说,他们渴望平静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社会公众来说,铭记英雄,是对英雄的告慰。平民英雄付出生命,是为了社会更美好,而对生命和奉献麻木不仁的社会,绝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
曾经有一位烈士留下过一句名言:“胜利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视死如归的先人害怕的不是自己被忘记,而是害怕自己的奋斗方向被忘记。因此,清明祭奠已逝的平民英雄,是对社会正气的极大弘扬,重温英雄壮举,能让人深切地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践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沿着他们的生命轨迹前行,让他们用生命放射出的正能量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