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庆典致辞 > 最新学校周年庆典领导致辞精选五篇

最新学校周年庆典领导致辞精选五篇

时间: 伯超1226 分享

最新学校周年庆典领导致辞精选五篇

  饮水思源,作为校友,我们深切感谢母校的栽培。在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再谱华章!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学校周年庆典校长致辞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周年庆典校长致辞】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九月,我们满怀喜悦,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出席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代表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同志们,同学们,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 1958年,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并入我校,同时更名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69年 ,学校由北京搬迁至河北省岳城水库办学,1977年,从岳城水库迁往河北省邯郸市办学。1978年,学校在原北京校址成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整建制迁往河南省郑州市办学。在水利部和河南省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河南郑州选址建校,1990年开始在郑州校区招生。2000年,在国家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我校由水利部划转河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迁至河南办学后,在培养水利水电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还肩负起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使命。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实力迅速提升。目前,学校在郑州建有花园校区和龙子湖校区,两校区占地2300多亩,校舍面积7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3亿元。学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5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万多人。2009年,水利部与河南省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协议,标志着学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建校60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铸就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的华水毕业生品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行业的知名专家或部门的业务骨干,部分已陆续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成为治国治水良才。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向所有为祖国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母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海内外华水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建校60年来,学校形成了以水利电力为特色、以工科为主干,理、工、农、经、管、文、法相互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院士工作站4个。近5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26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115项,各类科研项目立项合同总额近4亿元。

  建校60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行业、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先后参与了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的设计、监理、模型试验等工作,为国家的水利电力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学校相继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十余个研究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国家水利电力建设的各个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与科技服务。

  民造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建校60年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艰苦、执着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思想,“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华水精神,这是学校历经60年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克服重重困难而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倍加骄傲、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力量源泉。回眸来路,我们感慨万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与国家水利电力事业紧密相联的发展史,是一部历经坎坷、自强不息的创业史,是一部追求卓越、勇立潮头的奋斗史。华北水院优良的办学传统将永远激励着全校师生员工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周年庆典校长致辞】二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在这金秋时节,我们共聚一堂,同祝××中学××周年校庆。

  首先,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并以我个人作为××中学校友的名义,向××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庆典的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中学建校××年来,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坚持“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为××、为国家培育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中学的广大师生,爱祖国、爱家乡,为国家和××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学广布海内外的全体校友,在各条战线上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为祖国和家乡赢得了荣誉,他们是××中学的光荣,也是××人民的骄傲。

  今日,我们欢聚一堂,畅述友情,共同回忆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倍感亲切。多年来,××中学的校友们为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力献策,增光添彩,做出了很大成绩,这一切,家乡的父老乡亲都是不会忘记的。

  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教育现代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提高人才素质和竞争力,保持和创造××在国际国内竞争中优势的关键来抓,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去年在全市率先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和高中段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动力。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让我们并肩携手,与时俱进,以新的作为、新的风貌,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振兴教育、振兴××、振兴中华,做出新的贡献。

  祝××中学的未来更加美好!

  祝××中学校友全家幸福,事业有成!

  祝××中学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学习愉快!

  谢谢各位。

  【学校周年庆典校长致辞】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庆祝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衷心地感谢和热烈地欢迎!

  1956年,党中央作出了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战略决策,开创了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新纪元。北京中医药大学60年的发展,引领了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光阴荏苒,物换星移,回顾往昔,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让我们倍感荣耀——

  这60年,是忠诚事业、矢志报国的60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北京中医药大学与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一路同行,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岐黄春雨润九州,杏林芬芳播四海。” 在各个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北中医人始终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拼搏奋斗。无论是人才培养的卓越进取,科技兴国的不懈探索,服务人民的倾力奉献,还是抗震救灾的勇往直前,抗击非典的毅然前行,都见证着北中医人的拳拳赤子之心。

  这60年,是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60年。建校之初,我们的前辈在无校舍、无教师、无教材的艰苦条件下,毫不动摇,艰苦奋斗,经过一代代北中医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以中医药优势学科为龙头的各级各类重点学科体系,形成了大师引领、中青年才俊为继、薪火相传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办学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今, 集生态化、人文化、智慧化和节约型于一体的“良乡新校区”拔地而起,“德国魁茨汀中医院”开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河,集教育、医疗、研究、文化交流功能于一体的“海外中医中心”开创中医药国际化新篇章,“创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合作联盟”奠定全面合作新基础,“临床特聘教授”开启选才用人新局面。

  这60年,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60年。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最早设立了中医药学科和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攻读中医学位,最早在国外高校颁发中医专业学位, 开创了我国中医药五年、七年、八年、九年制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了完备的学科体系并不断发展分化,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最多、涵盖专业最广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两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建设了一批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工程中心为标志的教学科研平台。

  这60年,是名师荟萃、桃李芬芳的60年。建校初期,于道济、秦伯未、刘渡舟、任应秋、赵绍琴、祝谌予等三十多位蜚声海内外的老一辈中医药学家汇集于此,形成群贤云集、鸿儒辉映的盛况,开创了我国现代中医药教育先河。全国名老中医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以言传身教弘扬历代名医的精湛医术和医德风范。 一甲子春华秋实,三万余名毕业学子,已经成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中流砥柱和领军人才,他们中间既有董建华、王永炎、王玉川、王绵之、颜正华、王琦、孙光荣、程莘农、吕景山、晁恩祥、李士懋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也有胡熙明、佘靖、陈啸宏、王国强等共和国的部长,还有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家和工程师,更有在平凡岗位“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他们在北中医史册上熠熠生辉,成为激励我们奋发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60年,是大医精诚、霖行天下的60年。北中医人始终以仁术的精神和济世的情怀,积极开展医药卫生保健服务,促进了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成为中医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中医体质辨识研究成果作为唯一的中医成果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太空养心丸”为神州飞船的航天员提供中医药保健,“清开灵”“胃苏冲剂”“排毒养颜胶囊”等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鲜活的例子,正是北中医人精诚济世、责任担当的缩影。

  60年高歌奋进,是“ 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的生动写照,是“ 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的有力彰显,是“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的不懈坚持,是“ 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的接力弘扬,这种彰显民族自信、反映时代风貌、凝聚大学使命的特有精神, 凝结在一起,形成了北中医的性格和精神,就是“从容自信的办学定力,宁静致远的育人态度,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独立涛头的举旗意识”,这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为此,刘云山同志专门批示,“北京中医药大学治学严谨,树人为本,校风优良,办学经验可贵”。

  9月5日上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听取了我校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学校办学育人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建校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对北中医探索创新中医药教育规律、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

  饮水思源,心怀感恩。 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建设发展倾注了关怀厚爱的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朋友、广大校友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奋战在学校各条战线上的全体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学校周年庆典校长致辞】四

  老师们、同学们

  北中医人用厚德与博采积淀了广博底蕴,用知识与智慧铸就了昨日辉煌。六十载岁月峥嵘,弥足珍贵的办学经验给我们深刻启迪——

  它告诉我们,只有增强民族自信,才能坚守中医之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增强民族自信。 只有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才能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如何维护中医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如何维护中医临床实践的主体性,这是高等中医药教育新阶段开启之时,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也是增强民族自信的关键所在。

  它告诉我们,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寻得育才之道。1962年,在我校第一届本科生行将毕业之时,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人5位名老中医忠直建言,直指中医药教育教学之时弊,匡正了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方法。这一中医教育史上著名的“五老上书”,至今影响深远。在后来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凝练总结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 最早提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中医临床教学理念,提出并实施“厚基础、宽口径、重开放”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和践行“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悟妙道”的中医人才成长模式,探索如何将师承教育有机地融入到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模式,等等。这些实践和探索归结到一起,就是要构建一 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优良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既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 又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它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开拓创新,才能探求变革之道。进入21世纪以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又迈出一大步,在创办“院校-师承-家传”相结合的“中医教改实验班”基础上,大力探索了长学制学历教育, 先后创办“岐黄国医班”“时珍国药班”,“卓越中医师”、“卓越中药师”计划等诸多人才培养模式,确立“更加人文、更加经典、更加实践、更加现代、更加国际”的新式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在中医药高等教育界产生了积极引领作用。实践证明,当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在继承基础上改革、发展与创新。我们既要坚持从中医药的学术本源做起,又要注重站在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的前沿;既要使办学理念和学校改革发展与历史积淀一脉相承,又要及时更新观念、创新思维,融入大环境、顺应大趋势、适应大变化,永葆中医药薪火相传。

  【学校周年庆典校长致辞】五

  老师们、同学们

  回首过去,我们为已经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倍感奋斗之艰辛、前人之伟大;展望未来,记筚路蓝缕之苦,擎未来宏图之任,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光明美好的发展前景让我们信心满怀, 这一光明前景,源于新的期望重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亲自出席和见证了我校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合作建立中医中心协议签署仪式,赋予了我们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这一光明前景,源于新的时代机遇。当前,“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指明方向,“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引领发展航向,中医药立法和相关工作机制建设加快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抓住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大好时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中医西医并重,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大力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着力打造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推进中医药与时俱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中医药新的绚丽篇章。

  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着眼引领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方向,着力彰显特色,持续强化优势,遵循“思维要辩证、方法要精准、疗效要提高、传播要系统、典籍要开发”的科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继续在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按照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面提高办学实力,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全面实施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平台建设为支撑,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绩效激励为杠杆,深化改革为动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不断开创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格局,提升中医药重大问题解决和原始创新能力,构建中国式健康服务新模式,支撑和引领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进程。

相关文章:

1.学校周年庆典领导致辞精选5篇

2.学校周年庆典发表致辞

3.学校十周年庆典致辞精选

4.领导在培训会上的讲话精选五篇

5.欢迎领导致辞稿精选多篇

7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