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办公文秘>规章制度>

兵员管理暂行规定

时间: 惠燕962 分享

  为适应新时期兵役制度和士官制度改革,天津市制定了民兵预备役部队流动兵员管理暂行办法,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兵员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兵员管理暂行规定如下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民兵、预备役部队流动兵员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天津市民兵预备役工作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民兵、预备役部队流动兵员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民兵组织和预备役部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

  (一)外出流动兵员:离开其所在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三个月以上的本市基干民兵、民兵干部和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

  (二)外来流动兵员:编入本市民兵组织的外埠来津人员。

  第三条 对民兵、预备役部队流动兵员的管理,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重点抓好民兵应急分队和预备役部队的流动兵员管理。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级军事机关和其他有关组织应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加强对民兵、预备役部队流动兵员的管理。

  第五条 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组织和基层人民武装部(或兼管部门)具体负责民兵、预备役部队流动兵员的管理。

  第六条 对流动兵员,由其所在的基层民兵组织、基层人民武装部(或兼管部门)、预备役部队基层组织建立《流动兵员管理卡》。

  《流动兵员管理卡》由天津警备区统一制作。

  第七条 农村外出的流动兵员,应向其所在民兵连的排长或连长请假批准,排长或连长应填写《流动兵员管理卡》,并报乡、镇人民武装部或预备役部队基层组织备案。

  农村以外外出的流动兵员,由批准其外出的部门负责人填写《流动兵员管理卡》,并报所属单位基层人民武装部(或兼管部门)或预备役部队基层组织备案。

  第八条 基干民兵、民兵干部和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被赋予下列任务时,不得外出:

  (一)军事训练、演习;

  (二)战备勤务;

  (三)维护社会治安;

  (四)抢险救灾;

  (五)应征入伍和参战。

  第九条 民兵应急分队成员、民兵干部、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外出六个月以上的,基干民兵外出一年以上的,应将其调整到普通民兵组织。

  第十条 外出流动兵员应及时向其所在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组织或基层人民武装部(或兼管部门)报告联络方法,并应坚持定期汇报制度。

  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组织应对外出流动兵员进行跟踪管理。

  第十一条 外出流动兵员返回本地或本单位后五日内,应向其原所在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组织或基层人民武装部(或兼管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 遇有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情况之一时,外出流动兵员必须按要求的时限返回。

  第十三条 外埠来津人员,确需编入本市民兵组织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用工单位工作一年以上;

  (二)政审合格;

  (三)28周岁以下;

  (四)身体健康;

  (五)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第十四条 吸收外埠来津人员编入本市民兵组织的工作和对外来流动兵员的管理工作,由街道、乡镇及企事业单位人民武装部(或兼管部门)负责。

  第十五条 外来流动兵员在原籍是民兵或服预备役的,应在原籍基层人民武装部开具民兵或预备役人员转隶介绍信;本市基层人民武装部(或兼管部门)应及时将编入情况通知其原籍基层人民武装部。

  外来流动兵员的组织实力,由基层武装部(或兼管部门)单独统计。

  第十六条 外来流动兵员离开本市返回原籍或转到其他地方时,本市用工部门应及时通知其所属基层人民武装部(或兼管部门),并办理离队或转隶手续。

  第十七条 区、县人民武装部和预备役团应分别掌握民兵、预备役部队流动兵员的情况,负责检查指导各基层单位的流动兵员管理工作。基层单位应每季度分别将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流动兵员情况向区、县人民武装部和预备役团汇总报告一次。

  第十八条 民兵、预备役部队流动兵员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规处理。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兵员管理暂行规定相关文章:

1.最新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管理规定

2.关于士官管理规定

3.2017年最新退役士兵安置管理条例全文

4.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1987年版

5.武警部队住房分配管理办法最新版2017

6.部队请销假有哪些规定

241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