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办公文秘>规章制度>

2017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

时间: 思琳946 分享

  枪是一种所有人都听过但是基本上没见过的武器,那你们知道它有什么规定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2016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希望对你有用!

  2016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工作,提高民警管枪、用枪能力,保障枪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公务用枪配备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公务用枪,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公务用枪配备办法》配备的各种枪支。

  职能部门,是指公安机关承担公务用枪管理职责的内设部门。

  配枪部门,是指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的内设部门、派出机构和其他直属单位。

  配枪民警,是指获准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用枪持枪证》(以下简称持枪证)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第三条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以工作必需、规范管理、保障使用、确保安全为原则。

  第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公务用枪管理制度,明确所属职能部门、配枪部门管理职责,明确配枪民警管理、使用枪支责任。

  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配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公务用枪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当依法依规履行公务用枪管理责任,落实公务用枪管理制度。

  第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采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升公务用枪动态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实战的能力与水平。

  公务用枪研制、定型、列装、订购、监造、验收,训练器材的研制、定型以及《全国枪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工作,由公安部负责统一组织。

  第二章 职能分工

  第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勤务指挥(办公室)、政工、治安管理、刑事侦查、法制、装备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公务用枪管理工作。

  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公务用枪管理工作日常事务。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职能部门应当按照下列分工行使管理职能,并对口指导下级部门相关工作:

  (一)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人民警察使用枪支过程中构成违法违纪的案事件进行调查。

  (二)警务督察部门负责对人民警察佩带、使用、日常保管公务用枪行为进行督察,对违反公务用枪管理规定、枪支佩带使用规范的行为进行调查,构成违法违纪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三)勤务指挥部门(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本级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保障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领用公务用枪,做好相关安全管理工作。

  (四)政工部门负责会同配枪部门审查配枪民警条件、评定持枪资格等级,持枪证年度审验,组织配枪民警训练、考核。

  (五)治安管理部门负责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指导配枪部门公务用枪日常管理工作,审核配备公务用枪限额,组织加载电子枪证、制作持枪证,电子枪证年度审验,组织销毁报废公务用枪,维护《全国枪支管理信息系统》。

  (六)刑事侦查部门负责制作枪弹痕迹,建立和管理枪弹痕迹检验档案。

  (七)法制部门参与研究制定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范性文件,参与违反公务用枪管理规定、枪支佩带使用规范案事件的调查研究,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

  (八)装备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公务用枪年度购置计划,组织购置、调拨、维修枪支等勤务保障工作,组织建设枪支弹药库(室),购置枪支弹药专用保险柜,审核报废公务用枪。

  第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配枪部门应当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一)细化落实公务用枪管理制度、管理责任;

  (二)依据《公务用枪配备办法》配备枪支;

  (三)根据工作需要审核提出配枪民警名单,申办持枪证;

  (四)对配枪民警进行经常性法制、安全教育,了解掌握思想动态、现实表现;

  (五)组织开展日常实弹射击训练;

  (六)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依法依规明确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职能部门、配枪部门对公务用枪管理工作应当加强日常检查、评估,建立配枪民警、公务用枪管理档案、台账,维护、使用《全国枪支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配枪管理

  第十条 地方各级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年度购置计划,由装备财务部门组织编制,经同级治安管理部门依照《公务用枪配备办法》审核配备公务用枪限额,报经所属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按程序申报审批。

  铁路、交通、民航、森林公安机关、海关缉私机构和公安部直属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配备公务用枪年度购置计划的申报、审批,按照公安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汇总审核批准所属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年度购置计划,按规定报公安部组织统一购置。

  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凭公安部下发的《警用武器调拨通知单》,按规定时限调拨公务用枪,并将调拨情况报公安部。

  第十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配备的公务用枪制作枪弹痕迹,加载电子枪证。

  第十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配枪部门应当按照公安部有关规定和安全防范标准要求设置枪支弹药库(室、柜),划定验枪区域,设置验枪板或者验枪沙袋(桶)等专用设施。

  第十四条 人民警察符合下列条件的,由所属配枪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经政工部门审核,报所属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按规定程序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核发持枪证:

  (一)已授予人民警察警衔;

  (二)熟知枪支管理、使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三)熟练掌握所配枪支种类的使用、保养技能;

  (四)通过法律政策考试、实弹射击考核。

  第十五条 配枪民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妥善保管持枪证;

  (二)领取、交还枪支时进行登记、报告;

  (三)领取、交还或者交接枪支时进行验枪;

  (四)按照规定保管枪支;

  (五)不得私自维修枪支或者更换枪支零部件;

  (六)严禁出租、出借枪支;

  (七)所属公安机关依法依规作出的其他规定。

  第十六条 配枪民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属配枪部门主要负责人决定暂时停止其配枪资格,收回持枪证:

  (一)因涉嫌违法违纪被调查或者被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

  (二)与他人产生纠纷或者家庭存在重大变故的;

  (三)因身体或者心理原因暂时丧失管理枪支行为能力的;

  (四)未通过年度法律政策考试、实弹射击考核的;

  (五)所属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决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情形消失后,由所属配枪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经政工部门同意,应当及时恢复其配枪资格。

  第十七条 配枪民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属配枪部门提出,经政工部门审核,报所属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取消其配枪资格,收回持枪证:

  (一)因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被调离配枪岗位的;

  (二)因身体或者心理原因丧失管理枪支行为能力的;

  (三)退休或者调离公安机关的;

  (四)依法依规不适宜使用枪支的其他情形。

  对被取消配枪资格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注销持枪证。

  第四章 训练考核

  第十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把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训练列为人民警察训练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省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当制定公务用枪管理使用年度训练计划和训练考核大纲。

  配枪民警每人年度实弹射击训练用手枪弹数量,不得少于100发。

  第十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公务用枪管理使用年度训练计划和训练考核大纲,组织配枪民警培训、考核。对配枪民警进行法律政策考试,按所配枪支种类进行使用枪支训练和实弹射击考核,并结合训练、考试、考核情况,开展持枪证年度审验工作。

  第二十条 各级公安机关开展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训练时,应当加强法律政策、敌情观念、心理行为、射击要领及枪支分解结合的教育训练,提高配枪民警依法、规范、安全管理使用枪支的实战技能。

  第二十一条 手枪射击训练应当作为配枪民警的必训科目。防暴枪、冲锋枪、步枪射击训练,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狙击步枪、班用机枪应当由特定的配枪民警进行射击训练、使用。

  配枪民警更换、增加配枪种类时,应当事先经过训练,并经考核合格。

  第二十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实弹射击训练管理制度,细化程序规则,健全场地设施,落实安防措施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至少每季度组织配枪民警开展一次实弹射击训练,加大近距离实战对抗射击训练比重。

  配枪部门应当组织配枪民警加强日常训练,使其达到训练考核大纲要求。

  第五章 储存保管

  第二十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具备保管条件的配枪部门应当集中储存、保管枪支,落实枪支弹药库(室、柜)24小时值守、枪弹分离、双人双锁管理制度,保障枪支安全存放,保证及时领取、交还枪支。

  第二十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督促所属具备保管条件的配枪部门按照要求设立枪支弹药室,配置枪支弹药专用保险柜,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各级公安机关不得擅自将所属配枪部门自行保管的枪支上收统一集中保管,确因工作需要上收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同意。

  第二十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自行保管枪支的配枪部门,应当选配专(兼)职枪管员,负责枪支储存、保管和领取、交还登记等工作,加强对枪支弹药库(室、柜)及视频监控等安全防范设施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整改。

  第二十六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配枪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查同意,报所属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指定配枪民警个人保管枪支,并配齐枪套、枪纲、枪锁等安全装置:

  (一)在重点地区执行反恐防暴任务需要的;

  (二)执行特定侦查任务需要的;

  (三)地处偏远农村、山区的派出所不具备自行保管枪支安全值守条件的;

  (四)所属公安机关依法依规确定的其他情形。

  配枪民警个人保管枪支的审批时限,一次不得超过30天。

  个人保管枪支的配枪民警不需佩带枪支时,应当将枪支存放在枪支弹药室(柜),向枪管员说明情况予以登记,需要时及时领用;或者将枪支上锁后存放在其办公室、住宅保险柜,并随身携带枪锁、保险柜钥匙。

  第二十七条 对配枪民警个人保管枪支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属配枪部门应当立即收回枪支:

  (一)审批有效期限届满或者不需继续个人保管的;

  (二)脱产学习或者借调在外的;

  (三)休病假、事假的;

  (四)所属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决定不适宜由配枪民警个人继续保管枪支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 领取交还

  第二十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配枪部门应当坚持明确责任、简化手续、动态监督、服务实战的原则,采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配枪民警领取、交还枪支审批、登记制度。

  第二十九条 配枪民警执行下列任务时,应当由所属配枪部门负责人批准,经枪管员核对后领取枪支,完成任务后交还:

  (一)执行应当佩带枪支任务的;

  (二)参加实弹射击训练的;

  (三)所属公安机关依法指令应当领取枪支的其他情形。

  任务紧急时,可以凭所属配枪部门负责人给枪管员的指令领取枪支。交还枪支时,应当补办审批手续。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交还枪支的,应当提前向负责人报告获得批准并告知枪管员,在交还枪支时作出备案说明。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所属配枪部门的配枪民警需要每天佩带枪支执行任务的,可以由配枪部门主要负责人按月审批,实行上班领取、下班交还枪支登记制度。每月审批枪支领取、交还情况,应当向其所属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报告备案。

  第三十一条 各级公安机关配枪部门负责人领取枪支,应当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配枪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取枪支,应当经所属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领取枪支,应当经本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主要负责人领取枪支,应当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跨所属公安机关管辖区域执行任务领取枪支时,应当经所属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领取狙击步枪、班用机枪执行任务的,应当经所属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第三十二条 配枪民警领取、交还枪支时,应当由枪管员与值班负责人或者民警共同开启枪支弹药库(室、柜),使用《全国枪支管理信息系统》验录持枪证、电子枪证信息,并监督配枪民警按规范动作和要求进行验枪。

  配枪民警夜间领取、交还枪支时,应当由枪管员或者代行枪管员职责的值班民警,与值班负责人共同开启枪支弹药库(室、柜),并使用《全国枪支管理信息系统》验录持枪证、电子枪证信息。

  第七章 勤务保障

  第三十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配枪部门应当从配枪民警中选配专(兼)职枪械员,负责枪支维护、保养等勤务保障工作。

  枪械员应当及时检查、排除枪支故障,报告枪支损坏、弹药超过有效期等情况,提出采购维修、保养枪支设备、工具的意见。对损坏的枪支,及时提出报修、报废意见。

  第三十四条 集中储存保管的枪支,应当按月维护、保养。个人保管的枪支,应当根据使用情况随时维护、保养。实弹射击后或者被水侵蚀的枪支,应当及时保养。

  第三十五条 省级公安机关可以储备一定数量的枪支,用于反恐处突应急任务需要。应急调拨时,应当由主要负责人批准。

  第三十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对收回超范围、超标准配备枪支和报废枪支的型号、枪号、数量及超过有效期弹药的品种、数量,应当进行严格登记备案。

  省级公安机关应当每年组织对收回、报废枪支集中销毁,所需经费纳入武器装备经费预算。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上级公安机关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或者不定期抽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当每年度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报告公务用枪管理工作情况。

  各级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应当每半年组织对所属配枪部门公务用枪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及时通报。

  各级公安机关所属枪支管理职能部门、配枪部门应当每季度将公务用枪管理工作情况,向所属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作出书面报告。

  第三十八条 监督检查公务用枪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一)按照《公务用枪配备办法》配备公务用枪情况,是否存在超范围、超标准配备问题;

  (二)建立配枪民警、公务用枪管理档案、台账情况,维护、使用《全国枪支管理信息系统》情况;

  (三)配枪民警日常教育和训练、考核情况,实弹射击训练用弹量是否符合要求,更换、增加配枪种类时的培训考核情况;

  (四)配置枪支弹药库(室、柜)情况,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落实值守、双人双锁管理制度,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五)执行枪支领取、交还制度情况,民警个人保管枪支的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存在逾期不交还枪支的情况;

  (六)枪支维护、保养情况,是否存在使用过期弹药行为;

  (七)依法依规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及其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组织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以下职权:

  (一)调阅有关档案、台账,向相关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违规问题、安全隐患,予以当场纠正或者限期改正;

  (三)对涉嫌违纪违法的,组织查处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四十条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对实施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置等情况,作出书面记录,由检查人员、被检查配枪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四十一条 对公务用枪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有力的,应当给予表扬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管理制度不落实、问题隐患突出的,应当给予通报批评或者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予以问责。

  第九章 纪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配枪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在调查期间可以对有关责任人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调查结束后视情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等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配备枪支的;

  (二)不按规定对所配枪支加载电子枪证的;

  (三)未按规定储存、保管枪支的;

  (四)未按规定落实枪支弹药库(室、柜)值守制度的;

  (五)不执行枪支领取、交还审批登记制度的;

  (六)擅自购置枪支的;

  (七)不上缴报废枪支的;

  (八)未有效履行公务用枪管理职责造成后果的;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所属枪支管理职能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在调查期间可以对有关责任人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调查结束后视情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等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配备、调拨公务用枪的;

  (二)未按规定对配枪民警进行条件审查或者训练、考核的;

  (三)未按规定取消民警配枪资格、收回持枪证的;

  (四)未按规定制作枪弹痕迹、核发持枪证或者组织加载电子枪证的;

  (五)未按规定编制、审核公务用枪年度购置计划的;

  (六)未有效履行公务用枪管理职责造成后果的;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四条 配枪民警、枪管员、枪械员违反本规定,在调查期间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待调查结束后视情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等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公务用枪配用弹药的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四十六条 列入公安机关序列的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枪支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公安部备案。

  中国规范公务用枪管理使用 将严查违法违规行

  为切实加强公务用枪管理,规范公务用枪管理使用工作,严防枪支弹药丢失、被盗(抢)及滥用枪支案(事)件的发生,公安部近日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用枪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到7月31日前,各公务用枪配备部门要组织进行一次公务用枪安全检查。各级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配枪单位进行督导、检查、验收。公安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各地公务用枪检查情况进行抽查。各级公安机关要及时掌握各配枪部门公务用枪管理使用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通知强调,要全面摸清公务用枪配备底数、全面清理使用枪支人员、全面查清失管的枪支弹药、全面排查枪支保管安全设施、全面检查各项枪支管理制度,做到不留死角。

  公务用枪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通知要求各公务用枪配备部门、单位进一步落实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抓紧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和发生涉枪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配枪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各配枪部门、单位是枪支管理使用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本部门、本单位枪支管理第一责任人,要把每一支枪、每一发子弹的安全责任与各环节的每一个管理责任人捆绑起来,对公务用枪配备、保管、使用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为哪些人

  根据《枪支管理办法》第三条 下列人员可以佩带枪支:

  (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因工作必需佩带枪支的人员;

  (二)边防地区、海防地区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认为有佩带枪支必要的其他偏僻地区的党政负责干部;

  (三)省级以上党政机关的机要交通员,边疆地区县、市党政机关和邮电部门有佩带枪支必要的机要通信人员;

  (四)海关因工作必需佩带枪支的人员;

  (五)军工工厂的警卫押运人员。

  第四条 下列单位可以配置公用枪支:

  (一)有配枪必要的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科研等单位的保卫部门;

  (二)有配枪必要的重要财政金融单位和地处偏僻不设武装看守的重要仓库、电台、科研单位;

  (三)在偏僻地区和海上作业有配枪必要的地质勘探队、测绘队;

  (四)航行沿海和远洋的客、货、油轮及其他海上作业的工作船;

  (五)有配枪必要的民航机场和民航飞机。

  第五条 开展射击运动的县以上体育运动委员会,可以配置射击运动枪支。

  第六条 专业狩猎生产的人员和单位,可以佩带和配置猎枪。非专业狩猎人员持有猎枪的,限十八岁以上公民,每人不得超过两支。

  第七条 狩猎生产和科研教学单位、野生动物饲养和畜牧业单位、兽医院需对动物进行麻醉注射的,可以配置注射枪。

  第八条 电影制片厂因拍摄电影需要,可以购置已经淘汰的旧式枪支作道具使用。但除少量效果枪外,其他枪支机件必须进行技术处理,使其不再能用以实弹射击。

  其中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是公务用枪,3-8条的规定都是属于依法配备枪支的人员。但刑法上依法配备枪支的人员是指公务用枪以外的依法配备枪支的人员。

20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