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个人感想5篇
“连钢创新团队”认真学习贯彻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重要指示精神,建成了一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成为工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中应用的成功案例。下面小编整理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个人感想5篇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1
今年6月,早报曾对“连钢创新团队”事迹进行大篇幅、全景式报道。昨晚9点,记者来到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办公楼,再次采访了“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港口高级别专家张连钢。
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诞生,对于“连钢创新团队”来说,是值得含泪纪念的时刻;对于我来说,也是实现了毕生的夙愿。 ——张连钢
张连钢告诉记者,为了能够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他们团队在码头上“安家”,走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付出无数心血。张连钢回忆说:“刚接到任务时,我既兴奋又有压力。兴奋的是,建设我们国家自己的自动化码头是我20多年的夙愿,即使是在病休期间,我也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行业动态,而这一天终于来了!压力是,在发达国家,全自动化码头大多是‘贵族码头’,而且多数都是半自动化或局部自动化。全自动化码头无疑是全新的、更高风险的挑战,对我们来说将面临很多无法预知的困难。 ”
全自动化码头不是西方人的 “专属”,他们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样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张连钢
2013年10月,张连钢带领团队吹响项目“集结号”。在接下来的15个月时间内,张连钢带领大家先后奔赴荷兰、英国、德国、西班牙等自动化码头考察“取经”,但跑了一圈却没有求得“真经”。“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成功还得依靠我们自己! ”随后项目组千方百计搜集信息,恶补自动化码头专业知识。每个专业都形成了上万字的考察报告,召开了数千次专题分析论证会,用计算分析、逆向推导等方法艰难推进。万涓成水,终于汇流成河。随着信息的汇总和无数次的讨论碰撞,码头轮廓在大家脑海中一点点成型,信心也在一点一点增强,靠团队协作,靠“啃硬骨头”的精神,“连钢创新团队”硬生生把国外3年的设计工作在1年内完成。
这些年,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没给爱人、女儿应有的陪伴和照顾,一直是我最大的遗憾。 ——张连钢
2017年3月15日,自动化码头一期工程首船测试成功。张连钢说:“望着行云流水般运转的堆场,望着全程仅用13分钟就完成了集港作业的集卡车辆,项目团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
回望过去,张连钢和团队成员因为有家人的支持,才能有信心奋斗在一线。谈及未来,张连钢告诉记者:“明年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将进入下一个升级目标,港口的吞吐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码头自动化技术将再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2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是张连钢同志为带头人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自2013年组建以来,“连钢创新团队”认真学习贯彻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承科技报国志向,坚持自主创新理念,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团结协作、集智攻关,_一系列技术难题,构建一整套技术标准,建成了一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成为工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中应用的成功案例。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连钢创新团队”核心成员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有关负责同志和“连钢创新团队”成员代表参加发布仪式。
全自动化码头代表着海洋港口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端形态,是一个国家港口综合科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以张连钢为带头人的青岛港集团自动化码头“连钢创新团队”,传承新时代奋斗精神,顽强挑战国际行业权威,锐意攻克世界技术难题,仅用三年半时间就完成了从跟跑欧美到领跑世界的嬗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运营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3
“我想先跟大家说一个数字,‘3000’。大家知道3000代表了什么吗?”李永翠说,“这是在自动化码头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开过的技术研讨会的数量,而每一个研讨会的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我们的开局——很难。”
截至2013年,全球已经建成了三十多个自动化码头,但我国,乃至亚洲,却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码头。
2013年10月23日,青岛港成立了以张连钢为组长的自动化码头项目组,正式开启了自动化码头建设的征程。
当时,整个项目组陷入特别焦虑、特别迷茫的状态。最后还是“连钢创新团队”的主心骨——连钢组长拍了板儿:我们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自动化码头!而且,一定要建成世界上最好的自动化码头!
“开局决策难,决策之后开始的码头设计——更难。”
设计之初,团队面对的是只有一条海岸线和一片待平整的土地,成员几乎天天熬夜,白天讨论、晚上“恶补”相关领域的知识,每个专业都形成了上万字的分析报告。
随着信息的汇总和无数次碰撞、讨论,经过反复不断地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码头轮廓一点一点成型。
“仅仅是出入集装箱卡车的闸口布局,我们前后总共设计了40多稿方案,”李永翠说,为了确保生产流程能够顺畅运转,仅流程测试案例就编写了7000多个,反复测试达十万多次。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通宵达旦,是一次次挑战极限。就这样,“连钢创新团队”仅仅用了15个月就完成了码头的方案设计,要知道,在国外,这项工作至少需要三年。
“设计完成了,码头开始建设,又是——难上加难!”
15个月历经千辛万苦孕育出完整方案。2017年5月11日,团队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开业!不同于欧美,“连钢创新团队”的自动化码头,不仅创出了开港效率全球最高纪录,而且让高高在上的“贵族码头”第一次走下云端,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方案”。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4
太平洋的海风吹来,偌大的码头空无一人。目之所及,只有无人驾驶的码头导引车在穿梭,机器人自动拆集装箱锁垫,把一个个集装箱从船上运到堆点,整齐排好。
12月25日下午,在“时代楷模”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发布仪式录制现场,随着大屏幕上的镜头拉近,一个现代化的自动化码头跃然屏幕。这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着“中国制造”烙印,并且六度刷新全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的码头,正是由“连钢创新团队”缔造的。
“那时,一股热血上来了,我要接这个项目。”团队带头人张连钢,这样说起七年前接下任务的瞬间。此前,由于刚经历过一次大手术,他怕身体状态无法支撑,两次拒绝了邀请。“但我心中,还是不甘心。港口领导第三次问我时,我很痛快就答应了。”
张连钢在港口码头的业务操作、设备、技术、管理、自动化控制方面具备丰富经验,被大家寄予厚望。以他为中心,擅长软件开发的李永翠、擅长装卸业务流程设计的李波、醉心发明创造的张卫、擅长土建的周兆君等8人组成了团队核心成员。他们带领一群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年轻人,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用时3年半建成了一座西方专家口中“十年都别想独立完成”的自动化码头;又用了3年半,_十几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出单机最高作业效率超全球同类码头50%以上的纪录。
“拼了命还不一定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铿锵有力的话,从张连钢口中说出,将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到那段燃情岁月。
回忆码头建造初期,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自动化码头怎么布局、设计什么流程?脑袋是空白的。”自动化码头总经理助理李波说。“去国外学习,不准我们下车细看,有时连码头现场都去不了。”自动化码头工程技术部副经理张卫说。“为了争口气,我们不采用国外方案,要设计属于中国人的全自动码头!”自动化码头党委书记、总经理殷健说。
要干,就要争第一。2017年3月,自动化码头首次进行靠泊作业,1000多个箱子只用了7个小时就全部装完了。外国船长赞叹:这就是中国速度!每每回忆起这个瞬间,李波都满满自豪。
军功章上,也有你的一半。镜头里,“连钢创新团队”家人们的面孔一一闪现。殷健的老母亲,怕耽误儿子工作,偷偷卖了房子,没打招呼就搬到了养老院。回忆往事,殷健的眼泪没能忍住。“在女儿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我却缺席了。这是我永远的遗憾。”自动化码头副总经理李永翠哽咽着说。
工程技术部党支部副书记、轨道吊室副经理修方强说,张连钢的妻子曾讲过一次特别的约会。“周末逛街,连钢总带着她坐公交车一直坐到了终点站。有什么好逛的?原来,他是要看人家怎么换电动公交车的电池。”同事的“调侃”,让张连钢忍不住红了脸。
“过去,桥吊工人苦练技术;现在,智慧港口不见人踪影。时代在变,码头的作业方式在变,但是‘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不变。”在视频连线中,改革先锋许振超以这句话与“连钢创新团队”共勉,鼓励他们永不言败,始终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打破更多世界纪录。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5
建设海洋强省,山东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2018年8月,“连钢创新团队”吹响了二期建设的号角。这一次,“连钢创新团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向真正的智能化,抢占新一轮智慧码头建设制高点。
如何抢占?从省情出发。山东是富氢大省,但缺乏有效利用,氢气作为副产品白白浪费;5G技术,未来自动化行业竞争的新蓝海。跳出传统路子,“连钢创新团队”作出大胆尝试:“氢+5G”,成为二期项目主攻方向。
“联合攻关、集成创新!华为、中国联通、航天科技……‘新朋友’陆续加入,团结一心,誓将自动化码头的上下游供应链条留在民族企业!”他们底气十足。
“工业互联网协议总是间断失效,视频信号时断时续,16毫秒延时的确会对生产造成作业隐患。”徐永宁回忆。
试验,修改;再试验,再修改……2018年11月,“连钢创新团队”再攀高峰,成功实现在5G网络下岸桥自动抓取和运输集装箱及高清视频数据回传的全场景应用。
“这不再是传统的‘大块头’。”张连钢指向码头上的自动化轨道吊,“我们以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组为动力,为设备‘瘦身’,降低了设备结构复杂度、设备维保量和维修费用,而且发电效率高。”
短短18个月,2019年11月28日,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诞生了。“这次,我们推出了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张连钢脸上洋溢着自豪。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连钢创新团队”赢得了这样的评价:“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作为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为世界5G应用奠定了基石!”
站在码头,安静如常。桥吊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一个个集装箱起起落落。远方,“中国智造”旗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