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护工作者”路生梅人物事迹
“人民医护工作者”路生梅人物事迹大家了解多少情况呢?路生梅有哪些事迹要注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人民医护工作者”路生梅人物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人民医护工作者”路生梅人物事迹(篇1)
一天下午,一对夫妻背着生病的孩子赶来医院找到路生梅。路生梅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被子,却发现被裹在里面的孩子已呼吸困难。尽管她竭尽全力,也没把孩子抢救回来。
路生梅从夫妻俩的哭诉中了解到,他们是从佳县农村赶过来的。孩子发高烧、咳嗽后用了一些土办法医治,直到孩子昏迷才跑来医院。
当时,佳县贫穷而闭塞,有很多迷信思想和愚昧习俗。因为延误病情,孩子夭折、发生生命危险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久,路生梅发现,当地还有一种常见病,民间称为“四六风”。因为孩子得了这种病,只能活4至6天。但是,她很快意识到,得这种病的孩子其实是感染了破伤风杆菌。因为当时产妇都是在家生孩子,接生婆用削尖的高粱秆或者未经消毒的剪刀割孩子脐带。破伤风杆菌就会顺着脐血进入新生儿体内,导致婴儿死亡。
一天夜里,路生梅赶了一个多小时夜路,救助了一位难产的孕妇。等她赶到时,孕妇已经分娩了。刚一进门,路生梅就看见惊心动魄的一幕——昏暗的油灯下,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把黑乎乎的剪刀,准备剪脐带!她立即冲上去抢过剪刀,大喊道:“剪刀没消毒,千万别剪!”她用随身携带的消毒器械、敷料给孩子断脐、包裹,避免了一场悲剧发生。
“人民医护工作者”路生梅人物事迹(篇2)
路生梅一位同事的女儿出生3个月后发烧,抱到她的门诊医治。路生梅一看,孩子有病理性黄疸的典型症状。因为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已经继发胆红素脑瘫,只能一辈子躺在炕上。这件事,让她一生难忘。在她的门诊里,还有很多婴幼儿因为病理性黄疸而引发脑病。
彼时佳县有18万人口,只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两个县级医院和22个乡村卫生所。医生不多,儿科医生更少,且基本都是民间医生。
一个又一个婴幼儿死亡,让路生梅心情非常沉重:佳县医疗条件太差,老百姓又缺乏医疗常识,生育观念愚昧……她不是没有机会离开,但到底没能割舍下这片黄土地,“当时的佳县实在太落后,太缺儿科医生了”。
1969年5月,路生梅在入党申请书中郑重写道:“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这里的人民就是最需要我的人,我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这是她的决心,更是一个延续一生的庄严承诺。
“人民医护工作者”路生梅人物事迹(篇3)
路生梅说:“我需要佳县,佳县也需要我。在佳县,老乡们有事就会给我打电话。吃饭时候打,睡觉时候也打。我走在街道上,人家见了我都叫路大夫、路姨,有的小孩儿叫路奶奶。”
粗略估算,仅退休后的20多年里,路生梅义诊的患者就超过10万人次。她的电话号码,早已成了患者的生命热线,无论何时何地,那份医者仁心的温暖与希望,始终在线。
“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没有退休年龄。我会继续在佳县干下去,争取做到‘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抗击疫情都有路生梅的身影。2020年1月29日,路生梅在抗疫请战书上写下:“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
得知自己荣获“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后,路生梅深情寄语广大青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所以,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愿青年同志们首先考虑的是祖国与人民的期盼,____,方得始终,让青春之花在服务人民的征途中绽放光彩。”
“人民医护工作者”路生梅人物事迹(篇4)
路生梅,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1999年退休。曾荣获“中国好人”、全国诚信之星、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最美巾帼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医生、三秦楷模、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个头不高,戴着眼镜,说话声音清脆动听,很爱笑,这是78岁的路生梅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1968年,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响应国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一路向西,只身来到黄土高原深处的陕北小城——佳县,坚定地许下“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从青春芳华到两鬓斑白,路生梅帮助佳县人民医院儿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用一生守一诺。
“人民医护工作者”路生梅人物事迹(篇5)
2017年,路生梅开始走上公益之路。她组建了“我爱佳县”老年志愿者队伍,带领老年人一起开展公益活动。“起初,我对公益活动的理解就是帮助弱势群体,用自己的奖金、慰问金为他们采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或为养老院购买医疗器械,为环卫工人购买保健品等。”后来,路生梅逐渐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她和同伴开始走到农村去,给留守老人送去快乐,帮助他们找致富的门路。
路生梅始终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退休后坚持义诊。“2018年,佳县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都想聘请我,我当时没有答应。后来,我看到我的恩师已经98岁了,依旧在北京儿童医院出门诊,把自己的学识与本领奉献给患者,这让我受到了触动。”于是,在退休后的第19年,路生梅重新踏入医院的大门,不收取任何聘金,坚持每周3次义诊。她不光要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也要帮助这两家医院的儿科团队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传承医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