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事迹

时间: 泽慧0 分享

许振超是新时期中国产业工人的楷模,以“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闻名,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下面是关于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事迹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事迹精选篇1

许振超,汉族,1950年1月出生,山东荣成人。

曾任青岛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职),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

初中文化的他,成为青岛港的一名桥吊司机。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他身上有种不服输的劲儿,业余时间全扑在对桥吊的钻研上,走哪儿带着笔记本和英汉小词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

为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他捧着英文资料一看一个通宵。拆解电路板,倒推电路图,累得眼睛疼,他就用冰块敷上一会儿继续干。

他带领团队破解安全生产难题,为国家节约巨额成本;他带领团队八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记录,为中国成为世界集装箱装卸大国献出心血和智慧。

三十年如一日,许振超从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成长为一名桥吊专家、全国劳模、改革先锋,谱写了“大国工匠”新的华章。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事迹精选篇2

2003年,作为桥吊队长的许振超第一次带领他的作业队打破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此后,“振超团队”又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纪录。从此,“振超效率”闻名世界。尽管如此,许振超依然“不服输”。2006年,许振超又领衔组织实施了轮胎吊“油改电”集成技术创新,填补了该技术的国际空白,年节约资金2000万元以上,噪音和尾气排放接近于零。

如今,许振超依然在传统集装箱码头改造征程上前行。他带领攻关团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双起升岸桥的远程半自动操作,让司机离开传统的高空驾驶室,在现场控制室即可实施远程控制操作,为传统码头向半自动、自动化转型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之路。

正是凭借着过硬的素质和成绩,许振超先后荣获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一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中国产业工人的楷模。

获得诸多荣誉的许振超,始终有着一颗工匠的初心。近年来,虽然从一线工作岗位退下来了,但许振超在拼搏的路上没有停下来。

“我觉得我还可以做点事情,所以这几年我关注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一年参加几十场报告会,为了什么?就是希望通过分享我个人成长的经历和感悟,鼓励年轻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成为有担当能力的技术工人。”许振超说。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事迹精选篇3

1990年,一台桥吊出了故障,因为国内修不了,就请来外国厂家的工程师。外方专家的维修费特别昂贵,他在青岛港仅干了12天,就一下子卷走了四万三千元人民币。而当时公司上百人,几十台机械,忙活一天一夜,也不过挣个三四万块钱。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许振超,心里总是在琢磨,能不能自己修桥吊?当他试着向外方专家请教点“真经”时,人家耸耸肩,不屑一顾。他明白外国人瞧不起我们,对我们搞技术封锁,永远把我们当“门外汉”。

为了攻下这门技术,他着魔似地钻研,终于发现,所有的技术难点都集中在一块块控制系统模板上,而这正是外国厂家全力保护的尖端技术———不仅没提供电路模板图纸,就连最基本的数据也没有。

许振超不信。每天下了班,他拿着借来的备用模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里。一块书本大的模板,一面是密密麻麻镶嵌的上千个电子元件,另一面是弯弯曲曲的印刷电路,这样的模板在桥吊上一共有20块。为了分辨细如发丝、若隐若现的线路,许振超专门用玻璃做了个支架,将模板放在玻璃上,下面安上100瓦的灯泡,通过强光使模板上隐身的线路显现出来,然后一笔一笔绘制成图。光分辨这2000多个焊点,已够麻烦了,要弄明白它们之间的连接更麻烦。一个点前后左右可能有4条连线,而且每一条连线又延伸出两条连线,两条再变成4条,最多的变成20、30条连线,每个点、每条线,许振超都要用万用表试了又试,一条线路常常要测试上百个电子元件,直到最终试出一条通路来。这样精细的活,特别累眼,累得看不清了,许振超就到冰箱里取出冰块,敷上一会儿。接着再干,每天晚上坚持干3个多小时。

就这样,许振超用了整整4年时间,一共倒推了12块电路模板,画了两尺多厚的电路图纸,终于攻克了技术难点。这套模板图纸后来便成了桥吊司机的技术手册,成了青岛港集装箱桥吊排障、提效的“利器”。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事迹精选篇4

谈到许振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会感到很陌生。但是对于从事港口码头 集装箱工作的人们来讲,他的名号堪称家喻户晓。

许振超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只上过1年半中学。1974年初中毕业后,许振超到青岛港当了一名码头工人,他操作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起重机械——门机。许振超勤学苦练,7天就学会了如何操作,是同批工人中最刻苦勤奋的。他热爱学习,时常琢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将业余时间花在研究提升工作效率上。

许振超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以“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立足本职,务实创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并模范地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在全世界港口行业中把集装箱装卸速度干到第一”,一直是许振超的梦想。最终,他将一个个新想法变成生产实践中的一项项新技术,成为行业一流“技术专家”。

许振超的名字和攻关、创新紧密相连。为解决集装箱轮胎式龙门吊费油、污染环境难题,他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从飞机空中加油技术上得到启发,于2007年成功完成了集装箱轮胎式龙门吊的“油改电”工程,被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码头效仿。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事迹精选篇5

许振超,生于1950年,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之一。1984年,34岁的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桥吊司机的工作是在四五十米的高空仅凭左右手控制操纵杆,指挥吊具升降、前进和后退,在集装箱里“穿针引线”。仅有初中文化的许振超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并亲手带出“王啸飞燕”“显新穿针”等一大批工人品牌。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只有初中文化,却靠着刻苦钻研技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一名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带领团队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享誉全球的“振超效率”。他就是许振超。

许振超作为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码头工人,凭着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先后掌握了高压变配电、电力拖动、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网络通信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创造了一系列大型机械维修、装卸工艺流程领域的成功经验,完成技术革新百余项,从一名普通的门机司机逐步锻炼成为全国一流的港口桥吊技术能手,练就了“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在担任集装箱桥吊队队长时,主持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港口桥吊作业手册,并被众多专业院校列为教材。许振超不仅成为桥吊专家,而且还掌管着十几亿元港口最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指挥着由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组成的团队,先后多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被誉为“振超效率”。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事迹精选篇6

许振超是1967年的初中毕业生。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工作环境,使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他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发奋学习才能成就未来。

志向好立,决心好下,对于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码头工人来说,学什么、怎么学,难度确实很大。刚开始干皮带机电工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电工知识,看设备图纸,掌握了电工技术。领导看他好学,就调他去操作当时最先进的起重机械———门机。那时,他把队里的几本技术书都看遍了,觉得还不行,就到处借书看。但光借书总不是办法,他就从生活费中省钱买书看。新书贵就买旧书,有一次下了夜班,他骑自行车跑了40多里路,到李村集书摊上买了几本旧书,回到家顾不上休息,先过足书瘾。工作中遇到不懂的事情,他就向身边的技术人员请教;学习中有好的体会和想法,他就赶快记下来。

多年来,他坚持工作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带着问题去学,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由于他肯钻研、技术好,1984年青岛港组建集装箱公司,被选为第一批桥吊司机,开上了当时青岛港最先进、造价最高的大型装卸设备。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事迹精选篇7

2004年,许振超被中宣部、交通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确定为重大典型在全国宣传,并推树为中国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2004年6月21日,把振超精神总结概括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他说:“振超精神、振超效率成为了时代的强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财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动力。”

许振超,1968年参加工作,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7月调入青岛港工作后,他先后担任青岛港集装箱公司桥吊司机、固机队队长、桥吊队队长、党支部书记,现任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

“是时代催着我学,催着我进步;也是时代成就了我,成就了我们港口工人。”回顾50余年工作历程,许振超如此总结。

三句话不离拼搏和创新,“不服输”,是许振超的“成长密码”。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大港口全球化运输火热,但那时多数港口的集装箱装卸效率较低。有的港口因为装卸慢,导致客户责备,甚至丢失客户。

为此,当时在港口一线干桥吊队长的许振超下决心要提高装卸作业效率。

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每天带领工人开碰头会、反思会……许多工人一开始并不理解,更不接受,“放着舒坦的活儿不干,偏要追求什么工时效率”。

22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