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2024年共和国勋章事迹材料

时间: 泽慧0 分享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做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下面是关于2024年共和国勋章事迹材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年共和国勋章事迹材料

2024年共和国勋章事迹材料【篇1】

王永志(1932.11.17- )辽宁省昌图县人,航天技术专家。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航空航天部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导弹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从1987年参加工程必要性和发展途径论证至今,一直奋战在载人航天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重大问题决策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担任总设计师的14年间(1992-2006),主持了工程设计、研制、4次无人飞行试验和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也迈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作为这一战略的拟制者之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值得一书。回望他的奋斗历程,党与祖国的需要是他不断向前的方向与动力。

1932年,王永志出生在辽宁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他的父亲当时给别人打短工,大哥当过地主的长工,家里十几口人就挤在3间破旧的土坯房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永志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从小就下地干活,承担家庭责任。6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见到报纸,却一个字也不认识。家人省吃俭用,把幼年的王永志送到镇里的小学念了几年书。1946年,昌北县(今属辽宁省昌图县)解放,政府建立了一所初中,贫苦家庭的孩子不用交学费就能去学习。这段经历,使他亲身感受到什么叫“解放”,社会最底层、备受压迫备受欺辱的人都可以见到光明了。他当时内心有个朴素的认识,共产党是指路的明灯、是人民的救星,再加上在学校里也受到一些教育,在这个时候他就产生了申请入党的想法,1949年冬天,王永志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王永志进入清华大学攻读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1957年,中苏关系友好,签订协议,苏联答应为中国培养原子弹、导弹专业的留学生,王永志是唯一一个导弹专业的留学生,背负着祖国的期待。在当时,导弹专业算是空前绝后、非常敏感的学科,上课是不允许记笔记的,脑袋记住多少算多少。

2024年共和国勋章事迹材料【篇2】

黄宗德,这位英勇的男士,汉族出身,中共党员,1931 年8月诞生于山东荣成。他的一生,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每一页都写满了为国家和人民英勇奋战、无私奉献的壮丽篇章。

17岁,当大多数同龄人还在享受青春的无忧无虑时,黄宗德毅然投身革命,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险但无比光荣的道路。他加入人民解放军,从此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紧密相连。

在渡江战役中,黄宗德冲锋在前,毫不畏惧敌人的枪林弹雨。江水奔腾,战火纷飞,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未来,勇往直前。他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突破了敌人的重重防线,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江西剿匪的战场上,黄宗德再次展现出了他的英勇和智慧。土匪狡诈多端,地形复杂险恶,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军事素养,一次次深入匪巢,与土匪展开殊死搏斗。他不仅勇敢无畏,更善于分析局势,制定有效的作战策略,最终成功剿灭了土匪,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战争,也是黄宗德生命中的一次重大考验。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面对的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敌人。然而,黄宗德没有丝毫退缩。在冰天雪地中,他忍饥挨饿,坚守阵地;在枪林弹雨中,他奋勇杀敌,毫不留情。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楷模,激励着无数战友为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浴血奋战。

黄宗德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他的英勇表现为他赢得了众多荣誉。“二级战斗英雄”的称号,是对他在战场上无畏勇气的肯定;胜利功勋荣誉章,闪耀着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一等功、二等功各 1 次,是他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荣耀;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更是国际社会对他英勇行为的高度赞誉。

然而,黄宗德的伟大并不仅仅在于他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祖国,继续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他将自己的战斗经验传授给新一代的军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他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向广大民众讲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在日常生活中,黄宗德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他的言行举止,成为了身边人的榜样,引领着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回顾黄宗德的一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英雄。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他的事迹,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2024年共和国勋章事迹材料【篇3】

在医学的浩瀚星空中,王振义先生宛如一颗璀璨的巨星,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了医学领域的杰出典范。作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他的一生都在为医学事业不懈奋斗,其功绩不仅体现在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上,更在于他对患者的关爱、对医学教育的投入以及对社会的无私回馈。

王振义,这位出生于 1924 年 11 月的医学大家,是汉族的无党派人士,来自江苏兴化。他曾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如今是瑞金医院的终身教授,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国家勋章获得者,往往是那些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他们的成就不仅要有开创性和突破性,还要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始终秉持着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王振义先生无疑完美地契合了这些要求。

在医学实践方面,王振义先生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这一创举堪称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白血病,这个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绝症,在他的努力下,迎来了新的希望。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这一方案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王振义先生多年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的结果。为了寻找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王振义先生日夜沉浸在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中。他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与团队成员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和实验。每一次的失败都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烈的斗志。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成功的曙光。

2024年共和国勋章事迹材料【篇4】

王永志,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永志星”。2017年6月12日,入选“八一勋章”首批候选人名单。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为了展现王永志同志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做的贡献,昌图县委县政府于2009年9月修建了王永志事迹展览馆,馆舍面积300平方米,布展面积235平方米。伴随着展览馆业务的深入开展,展馆展出了王永志同志学习、工作及生活中相关图片、照片、航天模型等相关资料共计182份,分门别类地精细制作8个展面45块展板,图片178幅,航天实物模型4个,全面反映了王永志同志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历。同时也展示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风采、报效祖国的深厚情怀和淡泊务实的清廉品格,让每一名参观者能够见贤思齐、崇廉守廉。

2016年以来,王永志事迹展览馆先后被命名为铁岭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铁岭市廉政教育基地、辽宁省消防救援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王永志事迹展览馆作为全市警示教育基地之一,切实承担起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光荣职责,成为各界党员及干部廉洁教育活动的大课堂。自2012年开馆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累计开展800余场教育活动,接待参观6万余人,在配合各级单位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示范基地作用。

2024年共和国勋章事迹材料【篇5】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父亲患上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

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曾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李振声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正经历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一旦感染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李振声苦苦思索后大胆设想:能不能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从此,对牧草和小麦“远缘杂交”展开攻关。

1978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2年的成果——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李振声从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年近半百的“老李”。但他收获了陕西农民给他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特别是培育出的“小偃6号”,不仅对当时流行的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都有较好的抗性,而且抗干热风、耐旱、产量稳定,从1981年通过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累计推广2400万亩,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它还是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

2024年共和国勋章事迹材料【篇6】

1964年初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戈壁滩上热浪滚滚,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准备发射,却因推进剂在高温下出现膨胀,不能加注至所需的数量,经计算无法达到预定射程。指挥部紧急召开会议,专家们不断提出解决方案,设法添加推进剂,增加推力,但几经推敲又都一一否定掉,迟迟找不到可行办法。这时,一个高个子年轻人突然站起来说:“只要泄出600公斤燃料,导弹便会进入目标区。”面对年轻的总体室总体组组长王永志,专家们都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他:“小伙子,你在开玩笑吧,本来火箭推力就不够,还要减燃料?”

王永志对自己的计算结果信心满满,见专家们无意采纳自己的建议,实验任务又迫在眉睫,情急之下,他鼓足勇气去敲开了发射现场最高技术决策人钱学森的房门,详细阐述自己的方案及理由:气温升高,热胀冷缩,原先计算好的燃料和氧化剂最佳配比已随之改变。经计算,在高温最佳配比下,泄出600公斤燃料,弹体变轻了,射程就远了,即可命中目标。钱学森听后两眼放光:“有道理,我看行!”随即叫来总设计师,指着王永志说:“这个年轻人说得对,就按他说的办。”果然,泄出燃料后,导弹射程提高了,进入了目标区。随后,又连续进行了两次发射,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戈壁滩上一片欢腾。

今天,忆及这段往事,王永志说:“我是学导弹的,当时我对自己的计算很笃定,没问题。我的收获在于,我有勇气去找钱老,认为自己对的要坚持,这对我是很大的锻炼。”

独立思考,有主见,王永志从小就展现出了这方面的特点。1932年,他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镇的老房村,全村只有六七户人家,他们家主要靠租种财主家的土地和外出打工为生,全家十几口人挤在三间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因交不出日伪政府要的“出荷粮”,他曾亲见大哥被迫在自家院子里下跪挨打。他不停想:“怎样才能改变贫穷、受欺负的命运?”那年冬天,他看见几个富人家孩子背着书包在打雪仗,这幅画面至今铭刻在脑海里。他从观察富人家孩子的行动得到启示:求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王永志求学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把想法告诉父亲,却遭到父亲反对:“咱家这么穷,你就算学两年还不是回来干活,白搭个身子,瞎耽误功夫。”父亲对他最大的指望是将来当个警察,这是村里百姓平时能见到的最大的官儿。王永志只得去央求比他大19岁的大哥,并得到了大哥的支持:“咱兄弟六个,不能都一辈子在家干活。”

1939年正月十六清晨,趁父亲仍在熟睡中,大哥偷偷带着王永志到离家八里外的小学报了名。回家后,父亲火冒三丈,哥俩连唬带蒙,声称官学不能轻易退,最后父亲终于妥协:“好吧,念到哪儿算哪儿吧。”

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永志格外珍惜。学校离家八里路,没钱住校,每天走读,回家还要帮忙干农活,他毫无半句怨言。为取得好成绩,他上课时精神高度集中,回家后见缝插针学习,有时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牲口吃草,有时趁月华满天就着月光看书。他心里清楚,父亲本不同意上学,成绩再不好,不如趁早回家干活。第一学年结束,王永志捧回了“一甲学生”的奖状。三里五村渐渐都知道老王家出了个有出息的孩子,父亲脸上有光,对儿子的学习越来越支持。那张生命中的第一张奖状,王永志一直珍存至今。

王永志顺利念到五年级,始终是全班前两名。随着时局动荡,东北暂时处于无政府状态,学校停办,他只好回家务农。1945年日本投降后,八路军在昌图县开办了中学,贫寒家庭的孩子可免费上学,王永志得以重返课堂。他第一次意识到,要改变个人境遇,光靠个人努力还不够,更受到时代和机遇的左右。“受压迫者要联合起来,一起干,跟着共产党干。”1949年初春,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24年共和国勋章事迹材料【篇7】

1964年,王永志第一次走进导弹发射场,参与第一枚导弹的试射。戈壁滩上骄阳似火,还没发射,就迎来了温度太高、燃料舱加不满燃料的问题。这会直接导致导弹的射程不足,计划仿佛要搁浅。

此时,王永志忽然站出来提议,可以把燃料卸出来一部分,减少自身重量后就可以实现预计目标了。这个推算在他的公式里完全可行。在场的专家听后觉得年轻人的想法太过异想天开,拒绝了他。

王永志不退让,他直接去找在场统筹的钱学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钱老仔细听了他的公式演算,觉得很周密,各个条件都考虑到了,当即拍板:“好极了,就按这个来!”事实证明,计划是可行的,随着第一枚导弹冉冉升向空中,王永志的眼睛里也染上了蓝天的色彩。这也是王永志第一次正式进入钱学森的视野,两人正式结缘。上世纪80年代,钱老退居二线。新一代的航天任务该交给谁来做?退下来的钱学森毫不犹豫地推荐了王永志。他说:“王永志同志善于逆向思维,思想开阔,做事谨慎。”随后,王永志又参与了多项科研任务。1986年,国际局势缓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国内调整重心,更加重视科研工作。在包括王永志在内的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努力和奋勇拼搏下,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航天有了长足发展。不仅可以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任务,甚至可以在短短18个月内就完成“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式火箭从批准实施研制到发射的全过程,创造出火箭研制史上的奇迹。

226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