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具体简介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具体简介7篇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给广大人民群众起到榜样作用,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大家要知道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具体简介,欢迎大家来阅读。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具体简介【篇1】
刘秀祥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望谟县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言传身教,以真诚善良的心灵,刚毅顽强的品格获得了学生们拥护和爱戴。“祥哥来了,赶快奋斗!”这句话,表达孩子们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在教坛默默耕耘的7年里,一组组的数字串起了刘秀祥的累累的工作硕果:
刘秀祥担任了5个教学班的工作和3个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顾学校的德育、团委、教研组和年级部的工作。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到学生家中家访,摩托车骑坏了8辆,先后把40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园。
教学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企业和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刘秀祥曾经在一个差生班担任班主任,毕业时全班47名学生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刘秀祥说:“在我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告诉自己,一个都不能放弃,一直都不能放弃,要让大家相信奋斗的力量。”经过刘秀祥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辛勤的劳动,终于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全面改观,教育水平直线上升,高考上线率翻倍提高。在望谟县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
“望谟教育成效显著。把教育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人数从20__年以前的全州挂末提高到20__年的全州第四位。
20__年本科上线学生达946人,上线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线人数实现逐年大幅增长,较20__年增长了477%。”
望谟县的教育工作得以蓬勃发展,可知道这个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刘秀祥等教育工作者多少辛劳的汗水和呕心沥血的付出啊!
刘秀祥20__年被任命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同年被评为“中国好教师”,得到了社会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赞扬。
如今的刘秀祥也成立了美满的家庭,他的贤内助帮他一起照顾母亲,不但使母亲过上了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替刘秀祥分担了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服务社会,回报大众!
提到过去的艰难生活时,刘秀祥感到历历在目。当年在面对困境时,刘秀祥选择了坚强面对和勇敢付出,他开玩笑地称自己为打不死的“小强”,经过了种种磨砺终于苦尽甘来,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说:
“如果没有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我可能没有那么坚强,没那么勇敢,有了她我才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需要我。”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具体简介【篇2】
经全力搜救,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30名失联扑火人员已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遗体运回,成千上万死命自发走上街头,手持菊花哀悼,迎接英雄,这一夜,凉山注定无眠。
这是多么悲壮的场面,人们没有等来自己的亲人、朋友、战士的凯旋而归,却等来如此的噩耗。
他们也曾是一群与我们一般年纪的少年,最初成为消防战士,或许只是因为觉得军装很帅,一旦穿上军装,哪怕明知前方生死未卜,也会毫不犹豫的前进。
他们穿梭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甚至崇山峻岭,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他们,他们克服每一次大雾,沙尘或狂风暴雨,却不知道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是滔天大火,还是待救的猫猫狗狗,警情就是命令,服从命令听指挥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为人民服务”是职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求感激回报,也不为英雄之名。他们背负万家灯火,却常常辜负最亲的人,自古忠孝难两全,他们把孝顺给了国家,给了人民,他是外婆最亲的人,可是在他心里,万家灯火才是他最亲的人。每次在路上看到这群最可爱的人都忍不住驻足,每次听到消防车出警的声音,都忍不住的为他们捏一把汗。
不曾有英雄的姓名,却拥有英雄的生命,穿过匆忙人群,你逆火而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和平时代最危险的工作之一,然而总有人矢志坚守,总有人逆火而行,总有人用生命守护人间安宁。
你们受过的伤终得成为你们勋章,你们为人们付出的牺牲,终将成为永恒的大爱,永存人间!
致敬逆火英雄,一路走好!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具体简介【篇3】
9月17日,随着神舟十二号乘组从太空返回祖国,聂海胜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飞行任务“大满贯”,成为我国首位在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飞行任务中均有参与的航天员。
聂海胜在24年的航天员职业生涯里,始终心无旁骛、刻苦训练。20__年,他作为备份航天员参加了神舟五号飞行任务;20__年,他与航天员费俊龙共同执行了神舟六号飞行任务,首次飞上太空。20__年、20__年,他两次作为备份航天员参加了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
20__年,作为指令长的聂海胜与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共同执行了神舟十号飞行任务。20__年,聂海胜作为指令长,与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执行了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并首次进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从神舟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核心舱,聂海胜用青春和奋斗践行了“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的追梦历程,向外界展示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迅猛发展的强劲态势和几代航天人赓续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具体简介【篇4】
1971年,朱彦夫开始为张家泉架电而奔波。没想到,这场“仗”整整打了7年。架电器材短缺,供电部门爱莫能助。他利用一切外出机会,到处联系架电器材,原本要两个小时卸一次的假肢,经常一捆就是十几个小时。
7年间,朱彦夫拖着残疾的身体,先后乘火车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陕西联系材料来解决村里的用电问题。有太多这样的酸甜苦辣,但终究,两万多公里的奔波,换回了15公里的架电材料。1978年张家泉村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成了全乡第一个用上了电灯的村。
清廉公正,用抚恤金接贫济困
六七十年代的张家泉村,家家日子过得都很苦,有的吃不饱、穿不暖,有的无钱看病。只要朱彦夫知道的,他必会想方设法尽力去帮助乡亲渡过难关。
村民褚秀才兄弟五个,家里人多地少,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1971年,家里实在是吃不上饭了,四弟饿得干瘦如柴。朱彦夫了解到情况后,回到家立即让妻子送去五六十斤地瓜干,成了褚秀才一家人的救命粮。
朱彦夫当村书记期间,出出进进为村子里办事,从来没有在村子里报销过一分钱,帮村子看水利的、架电的上级来人,没有地方吃饭,都是他掏钱在自己家招待。25年来,他不仅没有在生活待遇上向组织伸过手,而且多次谢绝组织的照顾,主动用自己微薄的抚恤金为集体办事情、接济困难群众。
朱彦夫同志14岁参军,18岁失去双手双脚和左眼,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却以惊人的毅力,实现了生活自理。面对群众的期望和家乡的落后面貌,他挺身而出,勇挑支部书记的重担,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张家泉村山山水水间,都深深地印下了他立行、跪行、爬行、滚行的“痕迹”。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张家泉村“山上松树带帽、山下林果缠腰”的景象。这都源于朱彦夫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源于他对祖国满腔热血、对乡亲们一片真情。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具体简介【篇5】
何以想象,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着初心教书育人,守护者孩子们的一方天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名字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中,他是我们的时代楷模,也是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他就是张玉滚同志。
2月18日晚,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20__“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从始至终,我在观看中一直是眼含热泪,那些感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尤其是在看到张玉滚老师的感人事迹后,更是感动不已。
张玉滚老师,是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村的小学校长。黑虎庙村位于伏牛山深处,四面群山环抱。恶劣的环境,阻断了贫瘠的大山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却打造出了一位平凡英雄,张玉滚老师在这里摸爬滚打了十八年。从二十一岁到三十九岁,他的最美年华都在这所山乡小学度过。十八年的坚守,源于对家乡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十八年的山乡教育,让他练就了一身全能工夫。他可以抄起勺子给孩子们做饭,可以拿起粉笔在三尺讲台授课,可以拿起针线为孩子们缝补衣服,可以打开药箱为孩子们看病。为了山乡的教育,他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还动员妻子辞去工作来学校食堂给孩子们做饭。为了孩子们的`明天,他十八年如一日,成了学校最坚实的堡垒和后台,十八年,他培养出了22名大学生。十八年来,他让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用大山做教材,教给孩子们一个理念: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他竭尽所能,不气馁,不放弃,为山乡的教育托起了一个灿烂的明天。
在流着眼泪看完短篇之后,我又百度了关于张玉滚老师的一些事迹。这个看似沧桑老成的憨厚男人,用他的朴实,温暖,坚毅演绎了什么是师爱,什么是师魂。
人心浮躁,在太多人都在为金钱疲于奔命的时候,张玉滚老师最初的代课工资只有80元,却仍然坚持留在了学校。在我们抱怨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山乡的学校更是破败不堪,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从山外挑进学生的课本和文具,付出的艰辛可以想象。在我们遭遇挫折患得患失的时候,张玉滚老师为了教育,失去了他仅仅九个月大的女儿,可是,他仍然选择留下来。他的肩膀,背过扁担,背过上学的孩子们,背起的是希望,送去的是温暖。这一切都源于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改变山乡贫穷面貌的信念和执着,对孩子们美好明天的期盼。这种大爱,这种行为和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我们是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也把爱孩子当成自己教育的信条。可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教师也不能坚守初心的今天,张玉滚老师的事迹荡涤了我们心灵上的尘埃。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那种无私奉献的行为,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学习的标准。我们除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之外,更需要做的是加强师德的修养。我们要学习他不忘初心,为人师表的价值追求,学习他静心育人,心怀大爱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不畏艰辛,努力进取的优秀品质,不断修正自己,提升自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具体简介【篇6】
今年56岁的毛卓云,12年来一直是宁波市看守所艾滋病在押人员专职监管民警。他管教的不仅都是艾滋病感染者,还有大量“瘾君子”,更不乏重大刑事案犯。
远离危险是人的本能,他却把办公室搬到了艾滋病监区的普通监室里,把防护服锁进仓库,只为了让管教对象能少一些距离感。
不怕吗?他笑笑说:“怕的。一开始主动提出管这个监区,就是想做点事,这个想法一直没变。”
12年来,初心未改,毛卓云累计管理教育的艾滋病在押人员已达500余名。
主动请缨管理艾滋病监区“我是老党员,这点担当意识是有的”
早上7时,毛卓云走进宁波市看守所,开始新的.一天工作。他目前管教艾滋病在押人员共26个,其中有18个“瘾君子”。
20__年,宁波市公安局决定将全市艾滋病在押人员集中羁押于宁波市看守所。许多艾滋病在押人员因为得病而自暴自弃,身陷高墙后更是破罐破摔,动辄自伤、自残、威胁民警。管理难度大,职业风险高,这无疑是个烫手山芋。
“给我6个月时间,管好了我继续,管不好另请高明。”毛卓云主动请缨,“我的想法很简单,工作总要有人做。没人敢做,我就试试。我是1986年入党的老党员了,又是退役军人,这点担当意识还是有的。我也知道危险,本来想一直瞒着家里!”
毛卓云接管艾滋病监区2年后,妻子徐爱英从《宁波晚报》一篇报道的一张侧影照片上认出了他,她这才知晓丈夫2年多来一直从事着这份高危的工作。提起往事,徐爱英声音哽咽:“知道后吵了一架,因为管理艾滋病监区实在太危险了!”
更“危险”的是,去年毛卓云把办公室搬到了监区,就在管教对象监室的隔壁。办公室只有一张桌椅,相当简陋。因为去厕所不方便,他就尽可能少喝水。一天至少要和在押人员谈话3小时以上,咽喉炎是老毛病了,难受时只能抿一口水,稍稍润下嗓子。好处是,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监室情况,又能拉近与在押人员的距离,让他们觉得更亲近。
监室里壮汉发狂猛撞铁门“我准备死一次,进去跟他谈一谈”
“最怕他们私藏违禁品自伤自残。”毛卓云说,“看守的第一要务是保障监所安全,保障诉讼程序顺利进行。”
王某,这个身高1。8米的东北壮汉身患艾滋病,曾在20__年9月当街刺伤女友、民警。他在看守所里住了148天,期间曾多次自残,吸毒后遗症导致的精神异常还时常令他狂躁。
“为了让他平静些,我什么方法都用了。”放风场边,毛卓云鼓励他大喊大叫,发泄积压的情绪;睡前,让他多做俯卧撑,有助睡眠。还请康宁医院专家来会诊,向心理咨询师请教。整整3个多月时间,在毛卓云的一遍遍谈话下,王某终于平静了些。“一次谈话,往往要多个小时,拉着手,一点点聊,告诉他,男子汉要对做过的事情负责。”
但始料未及的是,12月21日,也就是案件宣判的次日,王某又出事了——用头撞监室的铁门,额头出血,还像困兽一样呜咽。
这时候进监室太危险了。“我准备死一次,豁出去了,要进去跟他谈一谈。”毛卓云跟领导请示后,还是走进了监室,装作若无其事地检查内务,正思忖着怎么和王某切入聊天时,突然,他的背上受到了重重一击。王某狞笑着看着他,眼冒凶光。他又发狂了!同监室的在押人员急得直吼:“他是毛警官啊,对你这么好!”
第二天,毛卓云又走进王某的监室。此时,王某神情落寞地坐在角落。令所有人意外的一幕发生了——毛卓云走过去,轻轻拥抱住他。王某迟疑了一会,竟趴在毛卓云的肩头,像孩子一样地哭了很久。在王某断断续续的倾诉中,毛卓云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庭审时,王某的父母和女友都没有到场,他害怕且绝望,觉得自己被所有人抛弃了。于是,毛卓云通过办案人员联系上了王某的女友、父母、表弟,逐一抄下他们发来的短信,带到监室读给王某听:“我们会来看你,你要好好改造”。
之后,王某终于彻底平静下来,开始配合管教。被送往监狱前,王某给毛卓云深深地鞠了一躬,再次落泪。
“老毛敢于涉险的精神尤其让我敬佩。12年了,他每分每秒都暴露在危险中。12年了,他对工作,对每一个管教对象负责的态度始终没变。”看守所医管大队同事孙立洪说。
与曾经的在押人员保持通信“我多做点事,社会就能多一分安宁”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具体简介【篇7】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