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事迹

时间: 福萍0 分享

他是“中国马拉松第一人”,体育运动给了张亮友别样的人生,他对马拉松的热衷绝对不是作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事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事迹篇一

他,被誉为中国马拉松鼻祖,中国马拉松第一人。新中国的第一场马拉松记录由他创造,新中国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也因他而促成。

这个人就是张亮友,安徽淮南人,现年95岁。

1956年,29岁的张亮友三次写信给当时负责国家体委工作的贺龙将军,建议在中国发展马拉松运动。

“我当时这么写,解放前外国人说我们是东亚病夫,现在解放了,别人能做到的事,中国人一样能做到。”在这三封信的推动下,新中国的马拉松赛终于拉开了帷幕。

1957年,新中国的第一个马拉松测试赛在安徽肥东梁园举行。比赛受天气影响,参赛选手逆风奔跑,当时的比赛场地凹凸不平风沙扑面,尽管面对这样恶劣的比赛环境,30岁的张亮友还是跑出2小时52分34秒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第一个马拉松比赛记录。

而这一成绩也被国家体委确认为新中国第一项马拉松纪录,张亮友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启跑者。

1927年出生的张亮友,是安徽淮南的煤矿工人。25岁开始,为了响应“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他开始练习长跑

据张老回忆,最开始每天5公里、10公里练习,从慢跑、近距离跑开始;后来逐步转变到快跑、长距离跑。

可由于没有科学的指导,独自练习的他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升。

1952年,张亮友第一次参加淮南市运动会,自信满满地报名了10000米长跑,没想到对手们都跑得飞快,到最后就剩他独自落后3圈。

旁边围观的吃瓜群众们就起哄,劝他别跑了,但张亮友不理会,硬咬着牙、红着脸跑完了全程。在场的市长都被他的这股子劲感动,夸他精神可嘉,还鼓励他继续练习。

在那以后他更加勤奋练习,跑圈不过瘾就去大马路上跑,还有一次偶遇市长开车经过,市长特意下车来鼓励他。就这样练习了一年后,再次参加市运动会拿了第二名,为自己争了口气。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张亮友一直在坚持跑步,所获荣誉无数:

1984年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7届世界老年锦标赛,中国队获得团体第三名;

1986年参加全省的运动会,取得了马拉松的个人第四名;

1988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国际邀请赛,并取得第六名的好成绩;

1990年,张老当选北京亚运会火炬手;

2008年,张老更作为奥运火炬手,参与了圣火的传递;

2016年11月20日,参加2016淮南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成为该届比赛中年龄最长的选手。

2019年12月18日,张亮友荣膺“2019十大品牌年度人物”;

2021年6月,以张老名字命名的“张亮友路”在梁园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自己跑,还带动他的妻子尚殿娥一起跑。1982年开始,夫妻俩就常常一起跑步,甚至携手参加国内各大马拉松赛事。

2014年,87岁的张亮友和82岁的尚殿娥夫妇2人用时7小时57分30秒携手跑完42.195公里,他们是全世界跑完全程马拉松年龄最大的夫妻二人组。

张老妻子还曾在北京马拉松邀请赛上拿到了老年组1万米的长跑冠军。

他们夫妻一起跑过的路程总和超过了5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如今,虽然年事已高,张老依然保持着每天凌晨三点半起床锻炼的习惯,早上或下午他都会和老伴尚殿娥在家门口跑个几公里。

回顾他这一生,处处彰显着对跑步的热爱。

“一开始是热爱跑步,但是没想到这一跑就跑了一辈子。开始的时候坚持下来是真的很难,后来当真的跑起来,跑步就带给了自己无限的乐趣。我虽然90多岁了,但这么多年来,没去医院吊过水,没生过什么大病,就是感冒发烧也很少。我年纪这么大,还在健康跑步,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一种坚持到底的马拉松精神。”

“要一直跑到心脏停止跳动那一刻。”谈到自己坚持跑步的动力,张老坚定地重复,想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运动,去鼓舞和激发他们强健体魄,加强体育锻炼,为国争光。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事迹篇二

张亮友出生于1927年,在12岁的时候就开始参加工作,当时正好日本人侵略中国,张亮友和同事们都经历了磨难,在解放之后张良友依旧在原来的大通矿井下干活,后来1956年调换了工作,开始到原谢二矿当调度员。在闲暇时分,他响应号召喜欢上了跑步,并且开始练习起来。

他每天在早上起床之后就坚持长跑,从5000米逐渐的加长,最开始速度比较慢距离比较短,后期速度逐渐加快,路程也随之增加。虽然每天坚持确实很难,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坚持下来了。

张亮友在25岁的时候,跑步速度比较慢。当时1952年淮南市运动会他去参加一万米长跑,当其他人都到达终点的时候他还有3圈的距离,很多人都在嘲笑他,但是也也未曾理会,最终坚持了下来。

张亮友表示虽然被人们嘲笑,但是自己并不想放弃,后来天天在马路旁边跑步,后来第二年他又去参加淮南市运动会,他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后来在1955年的时候,张亮友参加了上海举办的全民运动会,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33分的成绩获得了男子组一万米的冠军。

后来在张亮友的建议和努力下,中国大陆在1957年12月22日第一次举办了马拉松测试,这场比赛在安徽举行,张亮友也凭借2小时52分34秒6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中国第一个马拉松纪录。

后来经过漫长的调查、考量之后,马拉松在1959年成功确认为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张亮友不仅一直在马拉松的道路上努力前行,还在不断的促成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和成长,他对于我国马拉松事业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现在张亮友和他的妻子年岁已高,但是他们依旧坚持天天长跑,也经常参加各类的马拉松项目,他们在2014年一起分别为87岁和82岁的他们参加了最后一次马拉松长跑,并且最终花费了7小时57分30秒到达终点,并且还成为了世界上跑完马拉松的年龄最大的夫妻。

像张亮友这样将一件事情坚持做了一辈子的人真的不多,这也更能体会到他的难能可贵,不过因为长跑让他的身体十分健康,这也是意外收获吧。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事迹篇三

跑步是一项简单有趣的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项深受大家喜爱的运动。跑步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享受生活,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跑步的行列当中,跑步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跑步是一项大众运动,它不限年龄,不分性别,只要愿意跑,谁都可以成为一名跑者。

我国是体育大国,在世界体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跑步界也小有成就,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跑者。在这些优秀的跑者当中,有一位跑者的资历最高,成就最大,他94岁已经坚持跑步近70年,被称为中国马拉松第一人,他就是中国最逆天的跑步大爷张亮友。

提到张亮友,相信不少朋友都会对他发出疑问,因为他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都太过陌生。别说跑步圈外的人,就连圈内的很多人都不认识张亮友,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他。那么,张亮友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他真有那么厉害吗?接下来本文就来详细介绍,带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位传奇的跑者。

张亮友1927年出生于安徽淮南,回顾中国历史我们就知道,那是一个极度贫穷和落后的年代,张亮友也深受其害,他年仅12岁就进入“大通矿”工作。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有一次张亮友听到有人称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小小年纪的他悲愤交加,于是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强身健体的种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张亮友还是留在“大通矿”工作,这时的他开始尝试跑步,并呼吁大家一起跑步。22岁的张亮友说:“因为解放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所以全民都要增强身体素质!我不光要自己跑,我还要给贺龙将军写信,建议他举办全国马拉松比赛,咱中国人就得跑起来。”

1952年,25岁的张亮友正式开始进行跑步训练,不过由于那时跑步缺乏科学的指导,张亮友平时的训练大多以自我摸索为主,所以他的训练异常艰苦,但是张亮友从不放弃,从几公里到上百公里,他都一如既往地坚持着。终于,在国家的重视和张亮友的坚持下,1957年12月22日,我国的第一场马拉松赛在安徽正式诞生。

在这次马拉松赛中,30岁的张亮友最终以2小时52分34秒6的成绩顺利夺冠,创造了中国第一个马拉松纪录。从成绩上来说,拿到现在张亮友的这个成绩只能算是普通水平,然而,张亮友的成绩在当时已经足够令国人骄傲,他的名字也将永远载入中国马拉松史册。

从那之后,张亮友就开启了他的马拉松生涯。在随后的诸多世界马拉松大赛中,张亮友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从1998年到1999年,张亮友两次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老年运动会,并且夺得一金一银。1990年,张亮友担任北京亚运会火炬手,2008年,张亮友又成功在北京奥运会中传递奥运圣火。

值得一提的是,张亮友的夫人尚殿娥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马拉松跑者,可以说张亮友的坚持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他夫人的支持和陪伴。2014年,87岁的张亮友和82岁的尚殿娥一起携手跑完了全马,共用时7小时57分30秒,他们也由此成为了迄今为止全世界跑完全马当中年龄最大的夫妻组合。

跑者精神在张亮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有一句名言:生命不息,跑步不止,会一直跑到心脏停止。确实,张亮友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他至今都在坚持跑步,从1952年至今,他已经坚持跑了69年,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所跑的路程可绕地球8余圈,令人惊叹。

生命在于运动。张亮友是一位真正的跑者,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跑者精神。张亮友是我国跑步界的佼佼者,他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年轻人学习,在此,我们也要为他点赞。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事迹篇四

清晨5点,93岁的张亮友牵着老伴的手走出家门,到公园步道上迎接新一天的阳光。这样的习惯,他已坚持多年。

从颠沛流离的“逃荒童工”到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工人老大哥”,从中国马拉松“拓荒者”到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从年少的居无定所到现在的四世同堂……回顾一生,经历巨变,张亮友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曾经的苦痛,让他更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从“逃荒矿工”到“马拉松拓荒者”

张亮友是山东枣庄人,出生于1927年,对于童年,他只记得:“那时候真穷啊,太饿了,就想吃口饱饭。”

12岁时,张亮友逃荒到安徽淮南,成了一名矿上“童工”。“动不动就挨打,手脚慢一点就要被打,每天不挨两棍子都不行。”那时的张亮友从来不敢想,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张亮友下了早班就和工人们聚在一起听广播。一个班次的上百名矿工,因为一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而高兴、激动。

“翻身当家做主人成了‘工人老大哥’!”张亮友说起那天的心情,不断重复着“高兴”两个字。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张亮友响应号召,每天跑步上下班。1952年,张亮友参加了淮南煤矿职工运动会,在1万米的赛场上落后所有选手,但还是坚持跑完了比赛,获颁精神鼓励奖。

此后,张亮友更加坚定地练习跑步。1955年,他获得了安徽省的1万米长跑冠军,同年在上海全民运动会1万米长跑比赛中获得金牌。

获得金牌后,张亮友被同行者“拖去了”上海新华书店,让营业员给他拿了本“讲跑步最长的书”。于是,一本马拉松的书便到了张亮友手中,意外开启了他的马拉松之旅,也让他成为中国马拉松的“拓荒者”。

一念执着不断奔跑

“我没上过学不识字,就找人读给我听,按照书上说的,不断增加跑步距离。”张亮友按照书中所说的马拉松距离,自测了成绩,觉得能达到“世界前列”,便给当时的国家体委写信,建议在中国举办马拉松赛。

随后,有体育官员到淮南找到了张亮友,“我还有点害怕,生怕自己跑的距离不够,结果他们测量完发现我还多跑了300米。”张亮友笑了起来。

1957年,张亮友参加了在合肥市肥东县举办的安徽省马拉松赛并获得冠军。后来,在由全国田径理论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田径运动百年》中,是这样描述:“合肥举行安徽省马拉松测验,张亮友跑出2:52:34.6的成绩。”这也是中国早期有记载的马拉松成绩之一。

跑,成了张亮友之后人生的关键词。

1984年,张亮友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7届世界老年锦标赛,并获得团体第三名,“中国人也能在国际比赛上拿牌!”张亮友说到这里十分得意。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张亮友担任火炬手,跑了三四十公里,把火炬从淮南传到了蚌埠。

2008年,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81岁的张亮友,经过一个月的考试、测验,取得了作为奥运会火炬手的资格。当火炬手前一晚,张亮友兴奋到半夜都睡不着,第二天早晨7点半集合,“我5点就起来把衣服穿好,系好鞋带,早早去等着。”张亮友说,他觉得自己那一天无比骄傲。

随着中国马拉松赛事日益发展,张亮友因参赛或被邀请,在厦门、上海、郑州等全国多个城市留下了足迹。而全民健身,也成为中国人的共识。

从“一人茅草屋”到“四世同堂乐”

张亮友不仅一直“跑”到了今天,还带动老伴尚殿娥和他一起跑。每个不下雨的清晨,张亮友都会和老伴尚殿娥一起走出家门开始晨练。

曾经由于身体不好才开始锻炼的尚殿娥,渐渐爱上了跑步,并参加了女子长跑比赛和马拉松比赛。退休后,他们喜欢到各地去参加马拉松比赛和活动。“退休金都用来买车票了,但只要站在赛场上,就有劲、就高兴。”尚殿娥说。

2014年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是张亮友和尚殿娥的马拉松告别赛,他们在这里完成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全马。主办方根据情况,让他们从早上5点提前开始跑。7小时57分03秒,是张亮友最后一场马拉松的成绩。

一路“跑”来,张亮友从跑步爱好者,成为奥运火炬手;从“马拉松拓荒者”,变成“马拉松热”的见证者;从孤身一人,到现在四世同堂儿孙绕膝;从一间十平方米的平房,到住上了孩子给他买的120多平方米的楼房……

张亮友坦言,70年前的自己从未想过现在能够拥有这样的生活。

“以前在美国比赛时,看到小汽车特别激动,现在看看中国的路上,到处都是小汽车;以前没几个人买得起手表,现在手机已经普及;以前不少人都是文盲,现在有的家庭能出好几个大学生,我的重孙女还是从英国留学回国工作……”张亮友一口气说出了好多变化。

“这70年,真的不敢想,变化太大了!”一生执着于跑步的张亮友,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国家发展的“快车道”上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路。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事迹篇五

张亮友,1927年出生,安徽人,经历了抗日战争,12岁参加工作。

1957年,中国第一个马拉松赛事在安徽省肥东梁园举办,比赛受天气影响,参赛选手逆风奔跑,当时的比赛场地凹凸不平风沙扑面,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30岁的张亮友跑出2小时52分34秒6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第一个马拉松比赛记录。这个成绩被国家体委确定为中国马拉松赛第一个最好成绩,载入史册,从此开创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先河。

92岁他一生跑了三十几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1952年至今,他坚持跑步67年,而他最好的跑步搭档是他的老伴---86岁的尚殿娥。

20世纪30年代,别人坐着马车去县城,他跑着去

小朋友,你为什么跑步啊

因为有人说我们是东亚病夫

我不要做东亚病夫,我得跑起来,强身健体

去掉东亚病夫这个羞辱的名字

看见没 天上有片云 追上它

50年代时,张亮友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

别人骑自行车上班,他跑着去

大哥,你为什么跑步啊

因为解放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所以全民都要增强身体素质

我不光要自己跑,我还要给贺龙将军写信

建议他举办全国马拉松赛

咱中国人就得跑起来

看见没 天上有片云 追上它

1957年12月份,在张亮友的老家安徽

举办了中国第一次马拉松测试赛

张亮友获得冠军,并创造了中国第一个马拉松纪录

2小时52分34秒6

在奔跑中,张亮友度过了自己的前半生

终于有一天,他不再是自己一个人跑了

一二三四,老伴,跑起来

叔叔,你为什么跑步啊

为了老伴的健康

老伴,为了健康跑起来

啊,我跑不动了

这人啊,得跑起来,你的哮喘病再不跑能行吗

那这天天跑步身体就能行了

那当然

自从我跑步之后啊,身体跟得病这词就不挨着了

可是我跑不了那么远

没关系,咱慢慢来,这人啊,就得跑起来

看见没 天上有片云 追上它

张亮友的妻子尚殿娥曾经一直被哮喘的病痛折磨

跑步几年后,哮喘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而且在爱人张亮友的感染下妻子也热爱上了长跑

并在1988年获得国际元老马拉松半程赛的冠军

从此之后,二位老人每天携手奔跑

儿子,还有五公里马上到公司了

爸,我不行了,实在跑不动了

你们啊,现在好多上班族都是亚健康

现在整个国家都在国际舞台上加速奔跑

你们年轻人相当于国家建设的大腿呀

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身体,得跑哇

妈,我实在跑不动了,你管管我爸

老头子,你不能让儿子天天跑步去上班啊

看,还是我妈心疼我

你也得让他跑步下班

妈,我心好疼

跑跑就不疼啦,这人啊,就得跑起来

看见没 天上有片云 追上它

在张亮友的鼓励下全家人都爱上了奔跑

今年已经92岁的他一生奔跑了32万3640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8圈

然而这个数字对他来说还远远没有结束

因为到今天为止,他仍在奔跑

......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事迹篇六

据众多媒体报道,中国马拉松第一人,都是合肥的张亮友。包括央视都做过相关报道,而且以张亮友的获奖证书为镇馆之宝的合肥蜀山马拉松文化博物馆,也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开馆了。

张亮友的故事是这样的:

1957年前后,张亮友开始多次给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写信,问他国家为什么不举办马拉松比赛。(信是找下井工友代笔的。)虽然均收到了回复,但是结果不太理想。主要意思就是说,新中国刚成立,没有相关的人才。而且也缺乏相关的规范等等。

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的信件,时隔六十多年,一封都没保存下来。不过,两三年前在央视节目中,贺龙的秘书还说起这件事,为此央视专程过来采访了张亮友。

针对国家体委的种种疑虑,1957年3、4月间,张亮友和几名长跑爱好者在淮南蔡家岗进行一次马拉松测试。测试的距离是“我自个量的——用30米皮尺,量了一天”。

在写给贺龙的第三封信中,张亮友附上测试赛的线路图和起终点照片,“还给他戴大帽子,说你不要看不起中国人,我们不是东亚病夫了”。

这次他没收到回复。但是过了半个月左右,1957年12月18日这天,国家体委派来的两个人,外加安徽省体委的三位,一起到淮南谢二矿,指名要找张亮友。

这些官员向他详细询问:你们跑的起终点在哪儿?线路怎样?第二天就赴实地丈量核实。张亮友心里七上八下,生怕丈量结果有出入,自己跑少了。“结果量的距离多了300米。”

12月22日,一场正式测试赛在合肥市肥东县举办,赛道是从梁园镇跑到店埠镇。

参赛者总共有20人,就在公路上跑,体委官员骑摩托车跟随监督。当时没有柏油路,全程都是砂土路面,张亮友他们一路吃灰。

回忆比赛时的情形,他说自己只知道拼命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是我写信给贺龙的,现在他派人来了,我得好好表现,证明给他们看。

这就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最终张亮友以2小时52分34秒6(平均配速4:05/km)夺得第一,创下中国第一项马拉松国家纪录。

“第二名成绩三小时多,也是谢二矿的,是我徒弟;前三名都是我们淮南煤矿的。他们平时和我一起锻炼,让我带跑。”

证书上的日期是12月23日,因为那是组织者第二天回省体委制作的。

据新华社相关报道:在由全国田径理论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田径运动百年》中,是这样描述:“合肥举行安徽省马拉松测验,张亮友跑出2:52:34.6的成绩。”这也是中国早期有记载的马拉松成绩之一。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事迹篇七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

因为挑战一个个不可能而变得精彩

61年坚守,只因心中的信仰

92岁高龄,书写一部长跑的史诗

有一位老人,他跑了61年马拉松,92岁的高龄,每天还会和爱人早起跑步十几公里,别人眼里的不可思议,对他来说,却是日常。他就是来自安徽的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先生。

张亮友先生出生于1927年,12岁便参加工作,工作之余,张亮友先生响应号召喜欢上了跑步,开始了伟大的跑步生涯。这一跑,就改变了他的人生,也影响了中国马拉松的历史进程。

张亮友先生创造全国马拉松记录的历史性时刻

26岁,淮南市运动会一万米长跑赛上张亮友先生获得第二名;

28岁,上海全民运动会上荣获冠军;

29岁,张亮友先生给当时负责国家体委工作的贺龙将军写信,建议办中国马拉松,后来贺龙将军亲切地表扬了张亮友,并下令在1957年在安徽省肥东梁园进行了中国第一次马拉松测试。

30岁,中国马拉松开办,张亮友先生荣获冠军!也是在这中国第一次马拉松赛中,他创造了中国的第一个马拉松记录,从此开创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先河,为我国马拉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张亮友先生获得了无数的荣誉。

张亮友先生用61年的岁月,书写了一部绚烂的长跑史诗,被誉为“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在悠悠岁月里收获灼灼战绩,不忘中国马拉松事业,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中国的选手拿下马拉松的世界冠军!张亮友先生作为马拉松运动的明星人物,深受媒体关注,中央电视曾多次邀请他进行节目拍摄。

张亮友先生与其夫人尚殿娥女士的爱情,见证了“你陪我跑步,我陪你变老”这句话,1982年尚殿娥女士在爱人的带领下也开始长跑。这一跑,就携手跑了37年,现在虽然都八、九十岁高龄,还是每天早晨开心地一起奔跑。

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是张亮友先生对马拉松事业的初心坚守,他动人的事迹值得学习,永不止步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弘扬。安徽名流作为合肥市马拉松运动协会指定体检机构,特意为张亮友先生及夫人尚殿娥女士准备了一次全面健康体检。在公司领导的陪同下,二老一起来到安徽名流,体验名流高品质的健康服务。

张亮友先生是马拉松运动史上一个闪亮的符号,执着于自己所爱的事业,毕生追求健康的精神与名流的企业精神不谋而合。

目前,张亮友夫妇也是全世界年龄最大的“马拉松夫妻”,两人年龄加起来179岁,张老告诉我们,他的长寿秘诀就是多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感谢张老对祖国体育事业的伟大贡献,祝福这两位最可爱的跑友永远健康开心快乐,愿时光不老,健康常在。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事迹篇八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是很难让人相信的,一个93岁老人还带着88的老伴,坚持每天早晨一起跑13公里。

这个93岁的老人就是创造中国第一个马拉松记录的人张亮友,他88岁的老伴叫尚殿娥。

中国第一个马拉松纪录是怎样创造的?

张亮友,山东枣庄人,1927年出生。天生就喜欢长跑的他,小时候就爱好长跑运动。上小学的时候,别人走路去县城,他跑着去县城。长大上班后,别人走路去上班,他跑着去上班。

上世纪50年代,他在淮南煤矿当工人。由于对长跑运动的热爱,他连续3次向当时的国家体委去信,建议中国组织马拉松比赛。1957年,国家体委派两名工作人员到安徽省进行调研立项,并最终得到了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批准:确定在安徽肥东县店埠镇进行一次马拉松测试赛。

这次比赛,成为中国第一次马拉松比赛。

张亮友以2小时52分34秒6夺冠,成为创造中国马拉松纪录第一人。被国家体委确定为中国马拉松赛第一个最好成绩,载入史册。从此,拉开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序幕。肥东县也因此成为中国马拉松的“发源地”。

张亮友回忆,当时“跑马”条件很差。他是穿着布鞋跑的,“跑道”是乡下的土路。

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跑马”?他说:“为了让中国人去掉‘东亚病夫’的称号”!

42年每天坚持跑13公里怎么坚持的?

创造中国第一次马拉松纪录,张亮友没有就此止步。一边工作的他,不仅自己天天坚持跑步,还带着比他小5岁的妻子,天天坚持跑。

2014年,已经87岁高龄的张亮友和82岁的老伴尚殿娥,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两位老人用7小时57分30秒,携手跑完42.195公里。他们又创造了历史记录:他们是全世界跑完全程马拉松年龄最大、成绩最好的夫妻二人组。

时至今日,已经90多的张亮友,还带着老伴每天从凌晨3:30开始跑步,每天坚持跑完13公里,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有人给他们算了一下:两人42年携手跑了5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圈。

天天坚持跑步两位老人的身体怎么样?

90多岁了,每天还坚持跑13公里,身体怎么吃得消?针对这个问题,张亮友和老伴给予准确精细的回答:

张亮友老爷爷说,他一生没有住过一次院,没有挂过一次吊瓶(打点滴),血糖5.7至5.8,血压120/75。

快90岁的尚殿娥老奶奶说,跑着跑着她的哮喘病好了,身体健康了,感觉越来越幸福!

难怪,这两位老人每天都能够坚持跑完13公里。张亮友还说:“我们要手拉手跑到底,跑到心脏不跳为止!”

2019年10月20日,时隔61年,安徽肥东再次举办马拉松赛事。张亮友再次到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他执意捐出了组委会给他的1000元交通补贴。

响当当的“徒弟徒孙”是怎样带出来的?

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张亮友带出了跑马界两个响当当的“徒弟徒孙”。

徒弟魏普龙,被跑马圈里人誉为“马拉松文化的传教士”。在部队锻炼多年、身体刚刚的他,很早就了解张亮友跑马经历和事迹。他,成了张亮友的大徒弟。

2013年,已经61岁的魏普龙参加了上海全程马拉松。2014年,他把老母亲留下的房子卖掉,创办了合肥市马拉松运动协会。43天后,他在日本大阪马拉松比赛中,跑出了3小时58分的个人记录。2016年入围中国跑界最高荣誉——中国马拉松跑步人物,成为跑马圈家喻户晓的人物。2018年,他创办了中国首个街道级马拉松文化博物馆。在世界城市马拉松发源地——美国波士顿参加比赛,他跑出了3小时40分的好成绩。他跟着张亮友师傅学习,创办了跑马协会,收徒弟带学生。

梁晶的巨大潜力吸引了魏普龙,被收为徒弟。为提高训练,梁晶住进了魏普龙的家。梁晶不断刷新纪录:2014年,在首届济南超马比赛中以149.51公里的成绩夺冠,刷新国人12小时超马最好成绩。2017年,夺取24小时杭州超马冠军。2018年在八百流沙极限赛中再次夺魁。

163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