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杨孟飞航天领域的道德模范事迹

时间: 奕玲0 分享

在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中,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出现在大众眼前,其中就包括杨孟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杨孟飞航天领域的道德模范事迹一览,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杨孟飞航天领域的道德模范事迹

杨孟飞航天领域的道德模范事迹篇1

人生在世,有人选择“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有人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有人选择“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59岁的杨孟飞显然是后者。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30多年来一直在航天沃土上耕耘,直到2020年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完成,他和研制团队一起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创举,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

“对我来说,这一刻是梦想成真了。”杨孟飞说。

小时候受父亲影响,杨孟飞痴迷数字,喜欢打算盘。随着指尖飞快地滑动,复杂的数字计算在瞬间得到准确的结果,他心里大呼神奇,自此与“计算”结下不解之缘。

凭着对数字计算的浓厚兴趣,杨孟飞上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当时还十分陌生的计算机专业。他积极研读国内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成果,为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1982年,年仅20岁的杨孟飞大学毕业。

“如果能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空间探索中去,将自身所学知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杨孟飞下决心考研,顺利考入隶属于航天五院的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学习空间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从此迈进航天的大门。

在此后30余年的峥嵘岁月中,他屡次提出创造性方案,解决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诸多难题,从星载计算机研究室的一名研究人员逐渐成长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副院长,并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熟悉他的人评价,杨孟飞不喜欢空谈,更多时候选择只做不说,治学科研皆是以务实而论,虽“胸有凌云志”,却能“待以平常心”。

2011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时任五院副院长的杨孟飞决定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担任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

嫦娥五号任务刚立项时,杨孟飞把相关专业文献和材料几乎都看了一遍。他是学计算机控制的,却研学了热控学、机构学,甚至高温火工品专业的知识。十几本厚厚的专业书籍,摞在一起差不多两尺多高。

五院的科研人员说,嫦娥五号飞控任务20余天,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和年轻设计师一样在飞控岗位上。特别是在采样封装阶段,他4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在科研最前线与探测器设计师并肩作战。

太空探索是国际科技尖端领域,每攻克一个难题,都意味着一次跨越式的挑战。1992年夏天,杨孟飞第一次到发射场执行任务,为提高返回式卫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他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技术方案,确保了卫星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这套方案后来在神舟飞船的发射中再建奇功,确保了飞船在太空自在遨游,顺利返航。

面对嫦娥五号这一我国迄今为止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杨孟飞要突破不少首创性技术,他经常通宵达旦,不断提出并完善方案,“技术要吃透、产品要见底、过程要受控”。

身边的人说,杨孟飞总是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逼着研制人员把问题想透彻,做到真正可信。以至于在嫦娥团队中流传着一句笑谈:如果谁能够经得住杨孟飞“7个为什么”的“灵魂盘问”,那就过关了。

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嫦娥五号整个研制队伍也烙下了他的性格印迹——脚踏实地,不迷信、不盲从。团队里的年轻人说,每个周末,杨孟飞院士都尽量到专业实验室,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实验,狠抓功课和报告,逐字逐句修改、批注。

从2007年嫦娥一号奔向月宫、中国人开启向月而飞的征程,到如今嫦娥五号落月并采样返回成功,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但杨孟飞却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说,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

作为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的负责人,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他的目光早已聚焦到下一次重大宇航任务上。

“面对浩瀚宇宙,我还有更多的目标要去实现。”杨孟飞说。

杨孟飞航天领域的道德模范事迹篇2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孟飞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

作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领军人才之一,杨孟飞有着鲜明的科学家性格,既低调务实,又敢为人先。他把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三十余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航天沃土上,在空间飞行器系统和高可靠控制计算机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创造性成果,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痴迷“计算”到加入航天

杨孟飞生长于人杰地灵的红色湘江畔,受父亲影响,从小就痴迷于数字,喜欢打算盘。随着指尖飞快地滑动,复杂的数字计算在瞬间得到准确的结果,杨孟飞心里大呼神奇,自此与“计算”结下了不解之缘。

凭着对数字计算的浓厚兴趣,他大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那是刚恢复高考不久的时代,计算机科学刚刚引入中国不久,技术上非常前沿。杨孟飞认为,“国家给予了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去学习研究这么先进的技术,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种幸福感成为他潜心钻研、孜孜以求的强大动力。

1982年,年仅20岁的杨孟飞大学毕业。“如果能够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空间探索中去,将自身所学知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于是,杨孟飞下决心考研,顺利考入五院502所学习空间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从此迈进航天的大门。

在此后30余年的峥嵘岁月中,他屡次提出创造性方案,解决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工程的诸多难题,以赤子之心在航天强国建设的征程上默默奉献,他的身上闪耀着航天人智慧和情怀的光芒。

再忙都要有规律地学习

杨孟飞属于那种“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只是不喜欢空谈,更多时候选择只做不说,治学科研皆以务实而论,虽“胸有凌云志”,却能“待以平常心”。

2011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时任五院副院长的杨孟飞决定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接下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的担子。

杨孟飞严于律己,工作再忙碌,他都会坚持有规律地学习。他始终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并坚定地用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探索科技前沿问题,勇攀科技最高峰。

嫦娥五号任务刚立项的时候,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把相关的专业文献和材料都看了一遍。他自身是学计算机控制的,可却认真研学了热控学、机构学甚至高温火工品专业的知识,十几本厚厚的专业书籍摞在一起两尺多高。

生活中,杨孟飞对物质方面的要求一向不高。出差的时候,他经常是一个人背着包就走,到了对方单位也婉拒接待,与技术人员一起吃个盒饭就开始工作。要是正巧赶上周末或者节假日,他就自己到街边饭店吃,绝不给对方单位添麻烦。

工作中,杨孟飞更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他经常半夜下了飞机就直奔研制现场,跟科研人员一起开展技术研讨,或者查看项目进展情况,第二天又继续忙碌。嫦娥五号飞控任务长达20余天,他与普通设计师一样在飞控岗位上紧张地忙碌着,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特别是在月面采样封装阶段,他4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与团队并肩作战。

杨孟飞十分注重人才培养,每周末都尽量抽出时间到专业实验室教书育人,亲自带学生。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嫦娥五号研制队伍脚踏实地,坚持以实干创造新业绩,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他的培养下,一支具有爱国精神、国际视野、能打敢拼的科研团队挑起了中国深空探测的大梁,一步一个脚印向着任务成功的目标不断前进。

七个“为什么”的灵魂盘问

太空探索是国际科技尖端领域,每个难题都是一个重大挑战。1992年夏天,杨孟飞第一次到发射场执行任务。为了提高返回式卫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他创造性地提出“三机冗余TMR/S可变结构高可靠控制计算机容错方案”,确保了卫星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为中国航天事业解决了一大难题。这套系统后来在神舟飞船的发射中再建奇功,确保了飞船在太空自在遨游,顺利返航。

杨孟飞从小就有一股韧劲,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全力做到最好。嫦娥五号是我国迄今为止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要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携带样品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等一系列壮举,研制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突破这些首创性技术,杨孟飞经常通宵达旦,不断提出完善方案,解决任何可能存在的瑕疵。他对每个环节的质量都要求极高,“技术要吃透、产品要见底、过程要受控”,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总是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逼着研制人员把问题想透彻,做到真正可信。研制团队中流传着一句笑谈——如果谁能够经得住杨孟飞“七个为什么”的“灵魂”盘问,那就过关了。正是他这种追求完美、要做就做最好的“见底”精神,确保嫦娥五号按节点完成了研制工作。

然而,受发射推迟的影响,已经准备出厂的嫦娥五号又要进行长期贮存,这是从未遇到过的特殊情况。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杨孟飞带领团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想,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逐步探索出一整套贮存、测试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确保了嫦娥五号在经历长达3年多的贮存期后依然能够完美飞行,为后续再遇到类似情况提供了科学参考。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这是在人类探月史上,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创举,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

此刻,杨孟飞依然保持了一贯的低调,很少接受媒体的报道,他的目光早已聚焦到下一次重大宇航任务上。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道路上,杨孟飞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始终凭借“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推动我国在星际探测新征程上走得更稳更远。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面对浩瀚宇宙,杨孟飞说:“我还有更多的目标要去实现!”

杨孟飞航天领域的道德模范事迹篇3

嫦娥五号探测器带着月壤从月球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探月60年来,由中国人完成的一项壮举。为了获得这些珍贵的月球样本,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和他的团队整整奋斗了十年。杨孟飞表示,“实际上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是有难度也要去奋斗。”

十年磨剑,杨孟飞团队和全国一千多家合作单位,超过一万多名科技人员一起突破了嫦娥五号11大项几千个关键技术环节。从当年一个刚刚踏入航天领域的青年,到如今成长为我国自主培养的空间技术专家,杨孟飞用三十余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杨孟飞感慨地说:“当时我的导师张翰英研究星载计算机,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接触航天了。从老师身上,我看到爱国、敬业,的确是一个无我的精神。就做事情,不太关心自己会得到什么。”

在节目中,杨孟飞介绍了中国的探月工程下一步计划:在探月工程三期“绕、落、回”完成以后,我国准备实施参与探月四期的任务,目前实施方案论证已经完成。探月四期要经过三次任务,也就是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的任务,为我国建立月球科研站做准备,包括选择在月球上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址、建基地、研究智能机器人等。

谈到一路走来最重要的依靠是什么,杨孟飞表示,首先是国家的力量、爱国的情怀;第二是创新的驱动,要敢于创新、大胆创新;第三是做事要坚持,要把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都做到。

杨孟飞航天领域的道德模范事迹篇4

杨孟飞,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孟飞是我国空间飞行器系统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以炽烈的报国情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工作,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后收官之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赤子情深献航天。1982年,年仅20岁的杨孟飞大学毕业后,又考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此后30余年科技攻关征程上,他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方案,解决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的诸多难题,从星载计算机研究室研究人员,逐渐成长为专家型管理人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在我国航天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默默奉献耕耘。

2011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杨孟飞担任“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他在极短时间内,几乎把所有相关专业文献和材料都看了一遍,厚厚的专业书籍,每一章、每一页他都用心学习过。他十年如一日扎根科研一线,带领深空探测研制团队潜心科研,面对关键技术多、任务难度大、实施风险高等难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只为圆满完成“嫦娥五号”任务。他经常半夜下飞机就直奔研制现场,与同事一同开展技术研讨,第二天又继续忙碌。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开启奔月之旅。飞控任务20余天,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飞控岗位上紧张忙碌,特别是采样封装阶段,一直坚守,与大家并肩作战。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创举,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作为整个任务的核心工作人员之一,杨孟飞保持着一贯的低调,早已把注意力聚焦到下一次重大任务上。

杨孟飞荣获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突出贡献个人等称号。

杨孟飞航天领域的道德模范事迹篇5

杨孟飞院士作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十年如一日,扎根科研一线。

嫦娥五号飞控任务二十余天,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特别是在采样封装阶段,他整整两天没有休息,始终在科研最前线与一线设计师并肩作战。

160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