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

时间: 福萍0 分享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7篇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篇一

9月6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发布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安文军入选,随甘小教一起看看有哪些教师入选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教书育人,就是我最幸福的事”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安文军

9月1日清晨,农田里薄雾渐渐散去,太阳升起,距离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城80多公里的明花乡许三湾村醒了。在被玉米、洋葱、番茄包围着的明花学校,记者见到了开学前正在忙碌的安文军。

戴着眼镜的安文军总是带着笑容,可说起话来语调铿锵,他说:“我读书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给我这个山里娃教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爱、品格和勇气。”

安文军决心要像自己的老师那样当一名好老师。

乡亲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生于斯,长于斯。

1993年,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的安文军,毕业后毅然回到了家乡。

那年8月,安文军被分配到人人羡慕的区教委工作,可他认为做老师就要上课,就要到学生中去,在多次申请下,2个月后,祁丰学校成了安文军教育生涯的第一个“根据地”。

祁连山下,几排低矮的土坯瓦房在寒风中伫立,教室里光线昏暗,火光微弱的煤炉旁坐着几名搓着手、哈着气的学生……安文军永远记得第一次来到祁丰学校的情景。

“夏天,火一样的太阳从千疮百孔的窗户射进来,刚好射在讲台那片区域。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得人如坐冰窖。”安文军说,即使条件再艰苦,只要看着眼神里充满纯真和渴望改变命运的牧区孩子,他便舍不得离开。

班里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这更让安文军很心酸,他暗下决心:“认认真真地上好每堂课,把山里娃教好,才是真本事。”

为练就过硬的教书育人本领,无数个夜晚,安文军点亮蜡烛,批改作业、查阅资料、撰写教研文章……1996年,他所执教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班会考平均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2005年,辗转两所乡村学校的安文军来到了明花学校。

乡村学校时常断电,到了晚上,安文军有时只能点蜡烛备课、改作业;乡村学校缺教师,他还常常一个人包揽了多门课程;一边照顾生病卧床的母亲,一边教学……即便再辛苦,安文军也总是笑盈盈的。

那段时间,每个学生家长都认识安文军——这个瘦弱的男老师在假期去遍了每个学生的家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安文军记得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如果有学生不来上课,他比家长还着急。

乡亲们从安文军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既是恩师又似慈父

简明科学的书籍分类,精准定位的摆放位置,整齐划一的标签高度,在明花乡的牧童之家里,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严谨准确到让人惊叹,小小的牧童之家,在管理员黄艳宁的精心打理下,井井有条、充满生机。

今年十九岁的黄艳宁,出生于肃南县明花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时因早产而导致脑功能发育不全,并引起肢体残疾。

因为不便去学校,从黄艳宁上小学开始,安文军带领的明花学校送教团队每周都会准时来到黄艳宁家送教上门,给她讲课,也和她谈心。下课了,黄艳宁都着急地询问下次送教的时间,等着安老师下次来上课。

看着黄艳宁对知识渴求的眼神,安文军在依依告别时心里浮现出一个想法:“如果无法继续入学,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呢,得给她指条生路。”

2018年,经过安文军的积极协调,以及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黄艳宁被聘请为牧童之家的图书管理员,她每天都会准时去书屋学习、管理图书;每天黄艳宁都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吸收知识带给她的营养和快乐。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把关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安文军对黄艳宁如此,对其他学生亦然。

学生小华(化名)和弟弟就是安文军时常牵挂的孩子。小华是一名裕固族学生,家离学校近80公里,平时交通不便、回家困难,加上父母又长期在深山放牧,只能定期托人捎带生活费和衣物,因此,小华和比自己小5岁的弟弟周末也住在学校。

每到周末安文军总是要到学校来看看姐弟的寄宿生活。一个周末,安文军快到学校大门口时,看见学生食堂的窗户里正在不时飘出烟雾,附近弥漫着烧焦的味道。安文军以为是食堂厨师忘记关闭液化气引发了火灾,便匆匆提着灭火器来到食堂,隐隐约约看到烟雾中有两个孩子的身影,他一边大叫:“快捂住口鼻,爬在地上!”一边挥舞着双手冲向趴在地上的两个孩子,用胳膊一边一个夹到了门外通风处,两个孩子早已经被油烟呛的睁不开眼,哇哇大哭。他急忙打来了清水,帮孩子们清洁眼睛,又从宿舍里拿来眼药水,滴到孩子们发红的眼睛里……

经过询问,他得知炊事员有事临时外出,小华和弟弟想溜进食堂模仿炊事员给自己做饭才引发了火灾。安文军在批评了他俩的行为后,又忍不住心疼起这两个孩子。

这件事之后,安文军便毅然主动担负起周末照护十几个不同民族、无法回家的住校生的饮食起居。孩子们生病了,他就第一时间带去看病就医、打针吃药;孩子们缺乏文具和生活用品,他主动帮他们去买;寒暑假放假那天,看着孩子们坐上回家的班车安文军才能放心……

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安文军严慈相济,从帮助住校生做饭洗衣,到教会他们生活自理,在点点滴滴中教会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专业与责任,缺一不可

向学生传授知识,需要专业和责任心。这个准则一直在安文军30年的从教生涯里践行。

平时,安文军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将生活中的点滴、教学中的困惑记录到小本子上,闲暇时与同事讨论,撰写教学随笔,进行自我反思;订购教育教学书籍,潜心学习,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在培训学习中得到专家、名师的指点,助推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安文军语言幽默风趣,讲课犹如讲故事,学生总是能够被轻松代入课文无法“自拔”,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得又快又好,效率极高。安文军的课堂充满了探究学习的氛围,他让学生自我管理,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在轻松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学生学得又快又好,效率极高。

现已在明花乡政府工作的学生郭冬芝回忆说:“听安老师课是享受,做安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乐趣,跟安老师聊天更是一种快乐。”

安文军还将爱与感恩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爱、感知爱,充分发挥语文课文立德树人的作用。

“虽然学了很多专业理论,自己也总结了教学方法,但总感觉对于农村学生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安文军坦言,城乡学校有客观差距,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活力,他一直在反思。

在一次城区学校的公开课上,看着讲台上老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的信息,安文军恍然大悟,农村孩子学习刻苦,但缺乏开阔的视野。

为此,安文军一方面为学生们购买课外书,通过书籍架起了解世界的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另一方面钻研和思考如何通过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形式和资源。

2020年的春天,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春天变得格外特殊。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战“疫”,安文军虽然有28年教学工作经验,但是上网课还是头一回。

为了做好线上授课,安文军做了两手准备:一是把30分钟线上课上出彩。从教案编写到课件制作,从知识点整理到概念标注解释,从录视频、开直播,到设计学习、线上批阅、重点点拨……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做得仔仔细细;二是通过一边上网学习,一边请教熟悉电脑操作的儿子,让网络授课和在线批作业这些新技术,变得不那么吃力。

清苦生活让一拨拨老师来了又走,而拥有许多荣誉的安文军却成了坚守者;从教30年来,安文军所教学生超过3000人,他们奔赴各行各业,遍布天南地北;

“事实证明,知识能改变命运,我的学生做到了,我也做到了。”从青春年少到中年沧桑,回望从教的30年,安文军感慨万千地说。

2022年,安文军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篇二

27年的教育生涯中,她以实干彰显着教育本色,用大爱传承着教育特质。在中职教育中,她不放弃每一颗蒙尘的星星;在援藏支教中,她将满腔的热血和青春撒播在雅砻大地。她让每一颗星辰闪闪发光,每一位学生熠熠生辉!她是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艺术教师马丹。她的实干,换来了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最美援藏教师”、入选“中国好人榜”……但这些荣誉,远不及她点亮的那片星空耀眼夺目。

让更多的星星闪耀天空

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时,马丹手捧着“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一等奖”的奖状,以这些用努力换来的成绩,她可以顺利进入专业艺术团体,成为舞台上闪亮的星星。可是她知道,只有一颗星星的天空不会美丽,满天繁星才会让天空更加灿烂,所以她拒绝了湖北省歌舞剧团伸出的橄榄枝,毅然走进了武汉市旅游学校的大门,成为了一名中职学校教师,立志让更多的星星闪耀天空。

武汉市旅游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学校,学校以“人人讲究礼仪”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处处提倡礼仪文化。作为形体课兼礼仪课的教师,马丹将这一点贯穿到教学中,以“尚礼、塑形”作为教学目标,以“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二十多年来,她通过美化学生的形体来美化学生的心灵,擦亮了无数曾经暗淡的星星。

2011年昕薇模特大赛华中地区冠军谭思敏就是这些星星中的一颗。谭思敏进入旅游学校之前,是一个很多人都不能接收的“非主流”。马丹刚刚接触到她时,觉得这是一颗蒙上了灰尘的小星星,但她相信只要假以时日、细心擦拭,孩子一定会光彩夺目。她带着谭思敏加入了学校的艺术团,帮她训练形体,教她礼仪知识,带她参加各类活动,慢慢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树立了自信心。渐渐地,谭思敏有了很大的改变,整个人都变得积极向上,学习上也主动了,直至夺得2011年昕薇模特大赛华中地区冠军。

在马丹的教育理念中,每朵花都有享受春天的权利,每个蓓蕾都会张开笑颜,作为老师,绝对不能抛弃他们,而应该扶着这些青青幼苗,茁壮成长。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拥有一项专业技能很重要,但是让他们拥有一颗积极善良的心更重要。为此,马丹努力寻找各种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孩子们关爱他人、关爱社会。2006年,她所带的学生即将参加实习,看着这些衣食无忧、大手大脚的孩子们,她不禁有些担心,这些“娇宝宝”能体会社会生存的不易,能坚持完成一年的实习吗?当时,恰好有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一个名叫“衡川”的孩子严重烧伤,在武汉治疗。于是,马丹决定让全班同学为严重烧伤的“小衡川”义卖报纸捐款。

当时有一些学生不理解:捐款就捐款,为什么非要我们去卖报纸呢?马丹对他们说:“一个不懂关心别人,不懂得回报社会的人,是没有任何魅力可言的。我要让你们拿自己流汗挣来的钱捐款,让你们懂得什么是关心别人,什么是真正意义的献爱心。”

那一次,孩子们都很争气地参加了义卖活动,当他们捧着自己劳动挣来的钱来到医院,为全身都裹满了绷带的“小衡川”交住院费时,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医院出来后,孩子们围着马丹说:“老师,我们懂了,我们是幸福的,但是我们的幸福并不是自己的双手挣来的,今后,我们一定会自食其力。”“老师,用我们自己挣来的钱帮助别人,我感到特别开心。”

孩子们的话让马丹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些学生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情,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这些星星已然开始放射出丝丝光彩。

选择援藏就选择了奉献和担当

2016年8月,作为党员教师的马丹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成为首批国家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教师中的一员。

马丹是一名艺术老师,心中充满着对美的向往。那时的西藏对她而言,是一片神秘而美丽的圣土。带着领导的嘱托、家人朋友的关爱,带着对西藏大美的向往,马丹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奔赴雪域高原、祖国边疆教育的一线,来到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担任校团委书记,兼任音乐教师。三年期满后,为了履行对藏族学生的承诺,她申请继续留藏工作,担任湖北省“组团式”援藏办公室主任,继续在山南市东辉中学任教,并兼任学校二支部副书记。

初到的马丹,身体经常出现不适,流鼻血、胸闷气短、心悸难受、夜间失眠等症状时常发生。但她没有退缩,而是强忍着身体不适,坚持到班级里给学生们上课。她主动向身边的老师学习藏语,通过各种方式自学,全面了解当地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底蕴,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生活、进入了工作状态。

在援藏以前,马丹已经是专业领域内知名的艺体教师,到了当地,她发挥自己的特长,对教育倾尽心力。她多次受邀在全西藏自治区进行“名师示范课”的展示交流,帮助当地教师提高艺术课的教学水平,她参与的多项切合西藏教育现实需要的自治区规划课题,帮助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原上的太阳晒黑了马丹的皮肤,她从肤白貌美的丹顶鹤,变成了黑黑瘦瘦的小黑鸭,爱美的马丹也会对镜自怜,但几年的援藏教育经历却让她的教育信念历久弥坚: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爱的教育。

当看到部分藏族学生因家庭生活和学习困难面临失学,马丹拿出工资,资助了6名学生近万元。尼玛拉姆是一名孤儿,她是马丹在义务辅导山南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时注意到的,马丹细心帮拉姆补课,用爱慰抚拉姆孤独的心灵,在西藏自治区2019年艺术高考中,拉姆以绝对高分通过了艺术专业考试。多吉罗布、罗亚卓嘎两名学生也在马丹的帮助下,成绩突飞猛进。

在马丹努力帮助这些孩子的时候,她的儿子也面临高考,但马丹实在抽不出多余的时间给儿子,只能每天通过电话“问候”一下。今年,在高考的最后拼搏时刻,马丹又失去了至爱的父亲。因为一直在援藏一线工作,她连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只能在空空的床铺前,痛彻心扉地向父亲致歉……

“选择了援藏就选择了奉献和担当”,这是马丹骨子里的执念,她将无私的大爱播撒在这片高原。

去年的教师节,马丹收到了学生次桑给她留言:“老师,您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人,因为有了您,我的人生出现转折,您是一位认真负责、关爱孩子的好老师,我很欣赏您,或许我不是您最中意的学生,但您却是我终身感谢的人。正是您使我学会该如何长大!”这一句句的真情,正是马丹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因材施教让星星闪耀高原

与一些关注分数的老师不同,马丹没有把焦点放在孩子的成绩上,而是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她更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孩子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面对藏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容易厌学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之外,马丹一直在探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径。当地的孩子能歌善舞,却只能自娱自乐,让他们登上更大的舞台,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是马丹一直在努力做的。

在湖北省援藏工作队、教育局和学校的支持下,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马丹创建了充满藏文化特色的西藏首支“舞蹈啦啦操”队。顶烈日、战寒风,操场上、小路边,她带着这群孩子练基本功,跳民族舞。2018年7月,这支“舞蹈啦啦操”队代表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获得冠军。这24名孩子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走出了西藏,站在全国的舞台上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西藏学生的青春风采,他们也第一次看到了内地的发展与光彩。这支啦啦操队伍把浓浓的雪域风情带到了内地,在全国的舞台上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其成绩得到《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西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可是这些成绩,都比不上学生对他说:“老师,原来高铁这么快啊!”“老师,飞机可以飞得好高啊!”“老师,大海真的望不到边啊!”……走出高原,登上了更大舞台的孩子们,每个人的眼睛都在发亮,也让马丹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她用自己心中的火种,点燃了这些希望之星,让雪域高原繁星满天。

2019年第35个教师节是马丹终生难忘的日子,由于援藏教育工作创新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她首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聆听了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那一刻,从未曾有过的、至高无上的光荣感,从她内心冉冉升起,她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是一名成就显著深受师生喜爱的援藏教师。同时,她也从中读到了对援藏教师的要求,读到了党对教育工作者的重托。

带着这份嘱托,马丹全力以赴,在2020年第二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以“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身份再次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她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和发扬光大。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高,来自坚守。这或许是对马丹的完美诠释。从擦亮蒙尘的星星到点燃希望的星辰,马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篇三

张先庚,女,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三十二载从教路,从临床教育到教书育人,从科研攻关到社会服务,张先庚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理念,聚焦立德树人主线,践行顾明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信念,创新提出“五爱五尽”家校情怀和“五大强校”战略,张先庚作为中国卫生健康教育事业的践行者、改革者与引领者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首届“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等27项荣誉,被学习强国、中国人口报等5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为国为民初心,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教育事业中,忠诚担当、善谋敢闯、为民务实、大爱无疆,书写了新时代卫生健康教育者奋斗追梦新征程的巾帼华章,展示了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形象。

担当有为 做改革职业教育的攀登者

张先庚从小就树立了用爱心和知识温暖服务社会的信念。1989年7月,她成为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名临床护士和护理实践教育者。她言传身教的指导众多实习护生用仁爱与专业开启护理职业生涯。1996年,张先庚脱下了燕尾帽,拿起了教鞭,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高护专业第一位专任教师。面对无团队、无教研室、无课程体系的“三无”现状,她迎难而上,构建起涵盖“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完整教育体系。她先后作为院长和教授,带领团队将学科建设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护理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因张先庚在高校教育业绩突出,于2015年通过选拔到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和教授。当她离开成都中医药大学时,师生含泪送别:“您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学习榜样,我们很舍不得您。”刚到学院,面临部分领导职工观念落后、能力不足、工作推诿、人才流失等重重困难,她积极践行黄炎培“爱业乐业”精神,创新提出了“五爱五尽”家校情怀,提出“五大强校”战略,走改革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全面推动学院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

学院离家很远,张先庚每天奔波路途近3个小时,为高效推动学院转型发展,几乎每天工作时长达16-18小时,双眼时常布满红血丝。她常说,每一名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只有她们成人成才,才能不辜负每个家庭的期望。在她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很快转观念、重创新、求突破,实现了教学、科研、育人等多项工作快速发展,仅用3年时间就顺利实现了从中职到高职的转型升级,连评审专家都惊叹学院的跨越发展。2021年,张先庚事迹入选四川省“庆祝建党__周年—党的女儿”宣传活动。

仁爱奉献育桃李,言传身教传师德。张先庚一直乐于为学生授课,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的使命追求,即使管理和学术研究任务繁重,仍然以三尺讲台为乐。她激励广大学子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爱”的能力,做到“心有大我、行有大德”。学院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入学成绩普遍不理想,对未来迷茫,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她就常找学生谈心,言传身教,引导大家厚植家国情怀、培养使命担当,在为病人的奉献中收获快乐与幸福。多年来,她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成才,尤其厚爱与资助贫困学生。一位来自癌症家庭的学生,父母半年时间里相继去世,家庭贫寒,为了照顾弟妹,临近毕业却想休学。张先庚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次从思想上引导她把贫困和不幸当做人生成长的磨砺,并资助她渡过难关,重燃她和家人的希望,帮助她顺利毕业参加工作。她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爱的种子。她培养的学生遍布全世界,有的成为护理领军人才,有的成为扎根西部基层卫生主力军,尤其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涌现出“抗疫巾帼英雄”佘莎等一批典型人物。

率先垂范 做躬身社会服务的践行者

现场进行艾灸、拔罐、刮痧、TDP电磁波治疗等传统中医特色健康诊疗……一些闻所未闻的高科技治疗手段走进村民的视野中。

张先庚院长又一次带领调研队来到了基层服务。这一次,她们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镇班佑村调研考察了村卫生室,对康养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随后,在行业专家张先庚教授和姚永萍副教授的亲自示范指导下,学院医疗专家、部分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及学院若尔盖籍毕业生一起对农牧民开展健康指导及义诊。她们根据就诊农牧民身体状况,细致检查、分析病情、专业治疗,通过健康知识讲座、现场咨询指导、发放专门印制的《川护健康宣传手册》等方式,科普了健康卫生常识和疫情防控知识;聚焦大骨节病、包虫病等高原地方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对农牧民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全面提升了当地农牧民卫生健康知识水平。现场接受健康服务的农牧民喜笑颜开,现场气氛格外热烈。

从小立志服务社会的张先庚对贫困地区具有特有的情怀与牵挂。2017年9月,她首创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人才“1134”模式改革,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壤塘县牵头组建了以学院毕业生为主的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她作为专家和队长,聚焦农牧民健康问题,创新构建“政—校—行—企“四位一体联动扶贫模式,将每月15日确定为志愿活动日,走村入户对农牧民开展健康宣教、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医保健技术等健康服务。她带领团队每年多次到现场指导健康服务,线上线下齐上阵,全面提升志愿者思想境界和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深耕高职教育的院长,张先庚教授带领团队始终秉承黄炎培“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理念,践行“手脑并用、敬业乐群、爱国爱民、无私奉献”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创新提出了“五爱五尽”家校情怀和“五大强校”战略、教师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培养“四有川护生”理念,牵头组建了新冠疫情抗疫志愿队和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在学校治理体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多项突破,业绩凸显,为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她先后获得了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四川省三八红旗手、首届“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四川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校长、成都市大中学校十佳青年教师、成都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四年来,在张先庚的影响和带领下,志愿者们无怨无悔扎根高原,坚守健康扶贫攻坚第一线,成为当地一支“思想素养好、知识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留得住、干得好”的健康服务志愿队伍。得到社会、政府、农牧民广泛赞誉,被称为“高原最美格桑花”,成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与健康扶贫典范,并多次在省内外志愿服务大赛中荣获金奖,被学习强国、中国人口报等3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如今,她正带领团队将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在全国推广,全面助推乡村健康振兴战略。

2020年,在疫情最严峻时刻,张先庚作为队长立即组建了以学院教师为主的130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爱心志愿服务队”,身先士卒,大爱奉献,创建“政、行、校、社、医”五位一体联防联控,带领团队硬是在3天内熬夜编写社区居家防护手册6本,她带领队员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排查、疑似病人转诊、隔离监测和心理疏导。大家不忍她整日劳累便劝她休息,她坚定地说“我是教授、队长也是专家,现在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尽全力去服务”。她带领团队在社区抗疫中募集40万元中药香囊,完成重点疫区返蓉人员入户医学观察2332人、体检服务6279人次,守护了24万社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中国教育在线、家庭生活报等2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追求卓越 做改革创新的引领者

科研创新是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近年来,为响应社会老龄化加剧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张先庚将研究方向聚焦“一老一小”特色。她牵头主持的四川省护理专业“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对全省青年教师悉心指导,帮助年轻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凝练发展方向,提高科研教学能力与水平。同时,免费为贫困与革命老区培养师资,取得了较好的辐射引领作用。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省级护理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张先庚更是以身为范作科研攻关带头人,在卫生健康领域取得多项重大创新与突破。截至目前,她牵头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医养结合重大研发计划子项目1项,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一等奖等研究成果奖23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26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268篇,牵头多项省内外卫生健康评价考核标准与体系的起草和制定,引领卫生健康行业发展。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先庚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日后的工作规划。“未来,我将带领团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勇向前:一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筑牢师生理想信念根基,着力培养有信仰、听党话、跟党走、有情怀、敢担当、下得去、干得好的时代新人。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职业教育法为准绳,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聚焦“双高”计划学校建设,聚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走好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赶考’之路。三是继续坚守教育与卫生报国初心,勇担职教改革使命。在职业教育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时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努力做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行者、改革者、引领者,奋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助力健康四川、健康中国战略,以优异成绩迎接__胜利召开。”

忠诚执着守初心,不畏艰险担使命。32年初心不改,她怀揣赤诚之心,不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32年砥砺奋进,她敢于勇立潮头,带领学院发展破浪前行;32年守正创新,她坚持专业为民,践行社会服务时代使命。张先庚把事业当生命,把奉献当信仰,把责任当使命,把学生当家人,展现了理想坚定、师德高尚、学识扎实、仁爱奉献的“四有”好教师形象,用大爱诠释新时代卫生健康教育人的初心使命,不愧为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篇四

在肃南县明花乡,一提起安文军的名字,对他的感人故事街头巷尾无人不晓。

安文军毕业于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现任明花学校教研室主任,他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坚守在哪里,先后辗转4个乡村学校30年,每到一处,他都脚踏实地,用自己青春和爱心,呵护着孩子们的颗颗心灵,为牧区教育努力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乡镇骨干教师”“甘肃省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等;2022年被选为甘肃省第十次四党代会代表,一个个荣誉称号,是他辛勤耕耘的见证,更是对他工作最中肯的评价。

初心方始,执着坚守

1990年高中毕业的他,毅然报考了师范院校,他的愿望就是当一名优秀教师。那个还在懵懂少年时代的他就十分羡慕自己的老师——他们高深莫测,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他们行为举止儒雅得体,彬彬有礼。带着这份敬仰,他走进了合作师专的大门。199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肃南县祁丰区教委工作,可他认为做老师,就要上课,到学生中去实践,为此他多次去找区教委主任,要求到学校工作,在课堂上锻炼自己,区教委领导看到他说的那么认真、诚恳,就批准了他的申请,派他到祁丰学校任教。从此带着对教育事业的这份爱心,在乡村教育的讲堂上,一站就是30年,从班主任、教研组长、小学校长、中心校政教主任到教研主任,他无怨无悔,尽最大努力履行自己工作职责。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接任了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据了解这一班学生思想波动极大,许多学生“叛逆”行为严重,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条条框框的约束,课堂纪律极为松懈,上课睡觉的、不完成作业甚至与教师顶撞的现象很普遍。面对这样一班孩子,他心存忐忑但更多的是自信。记得他第一次走进教室时,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随着一声“起立”,站在他面前的是一群“大姑娘大小伙”,个头几乎和自己差不多,且小伙子们已是“胡不拉查”了,有几个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另外几个女生还交头接耳,发出“吃吃”的笑声,当时,安老师定了定神爽朗的向他们问好后说:“原来你们是我的同龄人呀!”一句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气氛顿时轻松起来了。以后的日子里,他在和学生的相处中严慈相济,课外活动他常常带领精壮的小伙子们踢足球、打篮球,挥汗如雨,甚至和这群喜欢篮球的孩子观看球类赛事,谈论球星,同爱赶时髦同学学唱流行歌曲,周末和学生到田野综合实践活动,渐渐地,他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哥们”。

在工作中他善于“换位”思考,发现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大胆任用班上最调皮、让老师们头疼却有很强的号召力的刘某为班长。当时很多教师、家长都提出异议,安老师力排众议,鼓励刘某说:“我相信你,大胆放手干”。在安老师支持下,刘某开始约束自己,钻研学习,积极组织全班同学参加学校篮球赛、歌咏比赛,并取得全校第一,第二年全班24名同学全部顺利毕业。高中毕业后刘某参加招干考试被录取,成为班里第一个参加工作的人,他逢人常说“没有安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1998年,学校高中撤销,安老师被调整到初中部带初三,当时班里有位女生王某,是单亲家庭,非常自卑,不合群,经常迟到,不愿上学,安老师经常找他谈心,让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利用节假日家访,获得家长的支持,并在王某生日那天晚自习,安老师买了蛋糕、水果来到教室,让同学们把桌子摆成四边形。给王某戴上生日礼帽,点上蜡烛,全班齐唱生日歌,每位同学为他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此时王某激动的大声说“谢谢老师和同学们,我一定好好学习”,从此,她变了,学习更勤奋了,初中毕业顺利考入普通高中。

安文军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很少请学生进办公室说事,即便是有学生屡犯错误,他也总是轻声细语点到为止,让学生在自我反省中受教育,约束自己,安老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成了孩子们良师益友。当年这个班中考取得了全县前列的好成绩,他本人也被评为“肃南县优秀班主任”。

九年之后,他调入明花学校,接任了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明花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家长大都在外打工或做生意,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学生,平时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安老师吃住在校且明花又是他的老家,他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经常走进学生家中,和家长一起干些农活,在聊天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等情况,回来后分析研判,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熟记于心。对孩子们的点滴成长,他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由衷的欣赏。

2003年,他调到莲花小学任校长,学校十来个孩子,且他们的家都离学校一公里以上,早晨到校后一直到下午放学才可以回家,中午在学校只能吃点干馒头,安老师看到这种情形,很是同情他们,处处提供方便。每当冬季来临,安老师早早起来,教室里生好火炉,打好开水,给寒风中来上学的学生一份温暖,中午安老师给学生熬一壶奶茶或开水,让他们有一顿热饭吃。日常生活中带他们看病、买药对安老师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与时俱进,潜心治学

安老师在教学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自主学习,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源自于一次赴外联校教研活动,在那里他接受了新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的问题牵着你的鼻子走,不要把你的问题强加给学生”“课堂容量的大小,不是知识容量的多少,而是思维量的大小”,他的课堂都充满了探究学习的氛围,学伴互助,互帮互学,对此,他陷入了深深的颠覆性的思考,问题一定出在老师身上,如果说以前是以量的积累——题海战术达到熟能生巧的应试目标,那么现在应转变为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才是真真的智慧。从此,他的教学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对于初一起始年级的教学中,首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其次在课堂上,耐心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把不懂的问题作为教师要教的内容,大胆尝试,坚持不懈,往往到了第二学期,学生们便开始会学语文,学得轻松起来,安老师也教得轻松起来了。安老师还制定了“勇当小老师”“以优带差”“结对子”的学习策略,倡导互相学习、学伴互助、互相竞争的学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老师采取分类布置作业的方法,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平时,他特别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经常订购教育教学书籍,潜心学习。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些老教师指点以及与校内外老师的交流,他终于走向成熟,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把积累的经验都写成教学论文,现有18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5篇论文获奖。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忘对年青老师的带动和培养,有空常走进年青教师的课堂,探讨他们的教法,提出教学中想法和建议,鼓励年青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总结有效经验、解决教学问题、改进教学实践,形成“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的精神工作”的习惯和能力,他帮扶的朵文娟教师被评为省级农村骨干教师。他主持完成的三项课题为牧区学校学生习惯培养、心理健康辅导、理想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还参与了三项课题研究和一项校本教材研发。

创造条件,铸就梦想

2011年任政教主任后,负责学校乡村少年宫创建工作,以发展学校特色、培养学生兴趣为目标,少年宫相继开设了十多个社团,周四下午两小时实行“学习+展示”,被学生称为“快乐星期四”,每周学生都期盼着这一天早到来。社团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很多学生的特长发展,足球社团多次参加肃南县足球联赛获得优异成绩,并代表肃南县参加张掖市足球联赛;经典诵读社团参加甘肃省视屏大赛获三等奖;舞蹈社团与肃南吉思艺术学校结成美育援教联盟,定期开展舞蹈教学与展示活动。科技社团在他的指导下,五次参加张掖市科技创新活动获得10项成果奖。乡村少年宫特色活动的开展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甘肃日报、张掖日报、腾讯网记者先后对此进行特别报道。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展开,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自我,放飞梦想的平台。因此,学校被张掖市教育局评为“德育示范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快乐校园示范校”。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张掖市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获二三等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1月28日正值寒假时节张掖市出现新冠疫情,安文军老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不顾一家三口分离三地的局面,驱车赶到学校,接受寒假值班任务。接班以来,他坚持每天三次对学校门房值班室、教师公寓楼楼道进行消毒,清理校园垃圾,更换电子屏宣传标语,向乡政府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备学校师生在明花乡区域内异动情况,积极联系乡卫生院,申请防控储备材物资,向教育局汇报每日重点工作。坚持每天巡查校园及周边3次。对学校安排给他的5位外地返肃的监控教师,每天通过QQ、微信或视频了解他们每日的体温、生活等状况,安慰他们安心学习生活。帮助乡政府防控小组向学校周边群众宣传防控知识,帮助他们提高防控意识,并积极安排教师学习疫情防控的相关文件和常识。他这一待就是20天,没有怨言,没有提要求,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看到满脸稚气,不谙世事的孩子,经过自己的教育,变得成熟、变得懂事,成为爱学习、爱劳动,有道德、有理想的小伙子时,一种骄傲和幸福感就会荡漾在心底。他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篇五

不恋城市去乡村,不恋“官位”爱课堂。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一生信奉、两次选择,41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一以贯之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特色发展之路。

两度放弃进城,他甘愿做这样的“傻瓜”

1981年“五四”青年节,即将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现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的杨瑞清忐忑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决心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艰苦、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

在那个师范生还是“稀缺人才”的年代,留在城里分配到“好学校”显然是更加“理所当然”的选择。许多亲戚朋友劝告杨瑞清,“关键一步,影响一生,一定要慎重”,但杨瑞清意志坚决,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了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一所村办小学——五里小学。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当地人曾编过一句顺口溜:“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杨瑞清接手了二年级的一个班级,38名学生中有20名留级生。同是农村出身的杨瑞清理解这些孩子的不易:不是笨,而是学习条件差——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了才能到校上课。乱哄哄的课堂上,他从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乡村孩子上学不易,辍学也时有发生。杨瑞清主动要求从一年级起始班带起,但开学第一天,却有一个女孩没有来。当天下午他上门找家长,得到的只是一句冰冷的回答:“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家里需要她放鹅。”杨瑞清不愿放弃,于是每天放学后都赶到女孩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教她功课……一个月以后,家长被杨瑞清打动了,说:“这样的老师我真服了!”

一传十、十传百,“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遍了。村民们很感动,自愿集资帮助五里小学异地新建,学校请不起工人,村民们还出工出力。

如果说第一次放弃城市选择乡村,是出于师范毕业生对陶行知的崇敬之情;那么第二次放弃进城则是因为杨瑞清对乡村教育深深的爱。

工作两年后,已经小有名气的杨瑞清正踌躇满志想要让五里小学更上一层楼,一张调令打乱了他的计划,他被任命为江浦县团委副书记。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杨瑞清却带着些许迷茫和遗憾走上了新工作岗位。

工作条件好了,杨瑞清心里却总是空荡荡的,眼前挥之不去的是离开五里小学时,孩子与他告别的场景:一个个哭成了泪人,拉着自己的手一遍遍地问“杨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走”?

后来,村里老支书也坐不住了,托人给县教育局局长写信,希望能多分配几位像杨瑞清那样质朴又肯干的教师,把村里的孩子们教好。得知这件事的杨瑞清久久无法平静,思虑再三,郑重地向组织提出:“适合做共青团工作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就这样,当了4个月江浦县团委副书记的杨瑞清回到五里小学。

杨瑞清的举动导致有些人把他看成“傻瓜”。对此,他在日记中写下了陶行知的一句话:“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他这一做,就是41年。

立足乡村教改,与志同道合者共办行知教育

怎样才能让乡村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空有一腔热情显然不够。初来五里小学时,杨瑞清曾对学情做过深入分析:全村9个学段357个学生,小学阶段平均留级1.27年,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心,间接导致农村家庭负担增加。

怎么办?杨瑞清决定从陶行知身上找答案。

1981年,杨瑞清开设了行知实验班,提出了“学会赏识、扬长避短、促进迁移”的赏识教育理念,“想让孩子在哪个方面发展,就在哪里寻找闪光点”,教育要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杨瑞清认为,留级会让学生彻底丧失信心,于是提出了“小学不留级”制度。1985年,五里小学正式更名为行知小学,学校再也没有一个留级生,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该项教改实验后来获得了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成果一等奖。

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触动,杨瑞清将教学改革从教室延伸到了室外。乡村学校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却有着美丽的大自然和丰富的农村生活,这些都是杨瑞清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他带着学生,春天在乡间认识植物,夏天到河边捉鱼抓虾,秋天爬山,冬天玩雪……原本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学校也成为学生最爱去的地方。

乡村学校留不住人,上世纪90年代,学校一度走入困境。越是在困难时刻,杨瑞清越能体会陶行知先生的理念,“虽然没有高端仪器,但我们的资源也很宝贵,稻田很宝贵,荷花很宝贵,方圆百里的大山就在我们脚下。”杨瑞清说。

1994年,杨瑞清创建行知基地。在这里,杨瑞清初次尝试利用乡土资源,吸引城市孩子来学习农事。采茶叶、刨花生、喂牲口,夜晚的星空和篝火,吸引了许多城市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杨瑞清巧妙地将学农活动归为三类课程,一类是“体验农村生活”,粗茶淡饭,夜半行军,野外生存;一类是“学习农村科技”,让孩子了解种植、养殖、气象等在农村伸手就能摸到的科学技术;一类是“了解农村建设”,组织学生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如何出去打工。很多城市孩子表示,行知基地的活动对他们触动最大的是走访农民:农民的淳朴和善良、疾苦和希望都使他们感动,让他们思考。此后,杨瑞清又带领学校教师开发了生命安全实训课程、军训课程和奥林匹克课程等,在营地建设、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发社会关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的行知校园还完整保留着村小的面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现代化教学楼淡雅素净,现代气息与田园风光比邻,书声与鸟鸣相得益彰。300亩校园,3000名师生,曾经落后的村小,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幼儿园、3所小学、一所初中、一个基地于一体的国际化教育集团。

“如果没有行知基地的创立和发展,行知小学极有可能在布局调整中被撤掉,也就不可能得到新的经费投入,获得新生。”杨瑞清坦言,行知基地为行知小学的孩子争取到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条件。但更大的意义在于,行知基地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打开了一扇窗、一扇门。而随着基地的长足发展,杨瑞清的想法也越来越“高上大”了,他希望能与志同道合者“共办行知教育,共建世界学校,共育地球公民”。

践行立德树人,推动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是一位校友设计的,他当年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杨瑞清的鼓励燃起了他的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后来,这个“后进生”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现在已是副教授。杨瑞清“赏识教育”理念再一次被证实。

几乎每一个行知小学的学生都对杨瑞清心存感激和怀念。1986届毕业生王荫霞“重读四年级”倾注了杨瑞清太多的心血,这位荣获2018“南京好人”“中国好人榜”的优秀校友曾在很多场合表示,是杨瑞清老师在自己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此生无悔入行知》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行知学校给予我的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气质;2013届毕业生杨彩艳身患重病绝望之时,是行知小学师生和杨瑞清的关心帮她渡过了难关……因为他们在孩子心中投射了一束光,所以走上社会的行知学生普遍都很阳光善良、热爱生活。

在杨瑞清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每颗星星都用光和热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看到分数。”在杨瑞清眼里,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快乐自信、健康成长,才是小学教育发展的硬道理。

多年前,杨瑞清邀请一位农民丁跃生来学校种荷花,如今,丁跃生种出了1000多种荷花,每年有两三百万收入,还成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兼职教授,是行知小学送给孩子们的另一本活教材。杨瑞清把孩子看到的、学到的归纳为4个字:第一个字是“美”,每年5-11月,万紫千红竞相开放,景色很美;第二个字是“富”,看到种田也能种得那么富有,生活过得那么潇洒,孩子们非常羡慕;第三个字是“高”,高收入是来源于高科技含量;第四个字是“乐”,丁老师总是笑呵呵的,种荷花让他快乐,劳动致富更让他快乐。杨瑞清认为,这四个字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有人生观、价值观在里面,有理想在里面,有美感在里面”。

杨瑞清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行知学子,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人。

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评选,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践》获特等奖。此外,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生动的实践总结,杨瑞清撰写的著作《走在行知路上》被列入“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正式出版。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当代教育名家等十余种荣誉称号。

从五里小学到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带领师生用40余年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逆袭”之路。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对此评价:“行知教育集团这个经验很宝贵,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推动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和教育发展。”

步入行知教育集团,迎面便可看见一尊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塑像,校园环境清幽,碧水映荷,它们仿佛穿越时空,凝望着杨瑞清41载“行知路”上的欢乐与艰辛、付出与收获。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篇六

每一次备课,形成的是电视化的授课文案,而不是常规教案;每一次上课,是在电视台演播室,而不是学校教室;每一堂课,不再局限于教师板书、学生做笔记,而是声光电等新媒体新技术共同打造的“3D大片”;每一堂课,听课的学生不是几十人,而是百万、千万量级。

每堂课没有既定教材,却有袁隆平、钟南山、杨长风、杨孟飞等一系列享誉全球的授课嘉宾,授课内容天文地理、经济社会无所不包。

“没想到思政课这么好看!”“长知识啦!”……学习留言弹幕源源不断映衬着学生们内心的惊喜与收获。

这就是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郭晓芳创新打造的高精尖思政大课,累计学习人次超过12亿,好评热议不断,育人成效显著,做法被写进新华社“__”专栏。

一块屏幕,打开为党育人新天地

2015年11月,郭晓芳所在的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以下简称育英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基础教育网络联校授课校,对口帮扶宁乡的山林小学、苏家小学、白沙小学3所偏远农村学校。然而,一开始却“遇了冷”——学校里几乎没有老师报名参加授课。负责网络联校授课的教师,每周要多上两节课,且因上课需全程录像,相当于这两节课都是公开课。一无教研员指导,二无团队磨课,对教师挑战很大,因此主动报名者寥寥。

这时,郭晓芳主动报名。2016年春季学期,学校网络联校如期开班,郭晓芳将课堂搬到“云端”。第一节课,透过屏幕看到三四十张农村孩子纯真无邪的脸,郭晓芳落泪了。那时的她,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

“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父母的收入除了养家,还常常用于为贫困学生垫付学费、生活费。”郭晓芳说,“但我很幸运,父母都是乡村教师,周边村民家的孩子,基本都是他们的学生,我们家在当地很受人尊重。”谈及此,郭晓芳的眼眸亮起光芒,“大学毕业后,我成为大家庭里第10名教师。”

在城市从教日久的郭晓芳,通过网络联校看到这些偏远山村的孩子,联想到城乡教育差距,又一个愿望在心底扎了根——让城乡孩子身处同一课堂,享受同样的教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进教育均衡。此次“触网”后,郭晓芳愈加坚定了将网络教学进行到底的决心。

2019年,郭晓芳走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教育电视台承制的“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成为总班主任、总制片人。

这是一项从未有过的挑战!网络思政课不是“网络课堂+思政元素”的简单叠加,授课教师不能局限于懂互联网技术的思政教师或会融入思政元素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爱学生、懂教育、会上课,要具备声音美、发音准、仪态佳等出镜条件,须了解互联网、了解电视媒体,须多才多艺,还要有亲和力。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使命,促进全省近千万名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大责任。这样一堂课,如果不能走入学生心中,在线听课人数再多,也只是数字的叠加,而非育人实效的增强。

亲其师,信其道。怎样让学生“亲其师”,对教师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授课教师来说,难度更大——无法与学生面对面,镜头会放大很多细节......郭晓芳说:“这是我人生的一次全新开始,感受到更大的责任与压力。”

一堂大课,成为全省学生新守望

“我是接班人”是一堂思政课,但又完全有别于传统思政课。这堂课,没有教材,没有课程体系,没有教辅材料,没有面对面谈心。

面对这一全新的课堂呈现形式,郭晓芳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打破了学科门类的制约,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没有了教师的“在场”,这堂课就得在提升吸引力上做文章,真正抓住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

“他们喜欢怎样的偶像?我们又该为他们树立怎样的偶像?”郭晓芳寻思着,许多中小学生都是“追星一族”,但他们所追的大多是娱乐明星。“我是接班人”能否将行业翘楚、名家大咖请进课堂,让他们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这一想法冒出来后,一张授课嘉宾的图谱在她的脑海中慢慢浮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嫦娥五号探测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孟飞等名家大咖,相继走进“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成为“学科教师”,为千万名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这一切,恰恰是传统思政课无法企及的“教学宝库”,却又是广大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成长之盐”。但这“盐”,不好放。如何与各行业、各领域的名家大咖同频对话,同时又能从中小学生的视角出发进行访谈,让每一位嘉宾的课堂既专业又好懂,这是摆在郭晓芳面前的一门“必修课”。

“每做一个选题,都是一次深度学习。”与智者对话,与梦想同行,她一头扎进资料库中,苦练“基本功”。做劳动教育选题,她就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劳动的阐述,寻根溯源;再找来教育部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研究劳动教育之于中小学生的意义。做航天系列选题,她就潜心研读《孙家栋传》《钱学森传》等科学家的人物传记,感受其背后的家国情怀;她还从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等微信公众号里“恶补”航空航天知识。

每采访一位嘉宾前,郭晓芳都会在网上搜集嘉宾以往的访谈视频,仔细研究他是健谈还是少语,语速是快还是慢......嫦娥五号探测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孟飞是一个例外——网络上几乎找不到关于他的访谈视频。怎么办?直接奔赴北京采访杨孟飞本人,似乎也能完成任务,但郭晓芳不愿“凑合”。

2020年12月4日,就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从月面起飞的第二天,郭晓芳和她的团队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杨孟飞老家的地址,顶着寒风,直奔过去。虽然行程很紧,郭晓芳还是在出发前特意为杨孟飞的母亲精心挑选了围巾和帽子。到了湘阴老家,杨家人给郭晓芳说了不少杨孟飞的童年趣事:自小就是大家眼中的“神童”,受父亲是大队会计的影响喜欢打算盘,学习从不用家里人过问也能名列前茅……聊着聊着,鲜活的杨孟飞,就这么在郭晓芳面前呈现出来。

在北京采访杨孟飞的当天,郭晓芳为他带去了这份“特别的礼物”——用镜头记录下的湘阴之行。航天报国、久未归家的杨孟飞,看到记忆中母亲那双布满皱纹的手,看到母亲因儿子报效祖国而倍感骄傲的笑容,眼眶湿润了。走进“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是杨孟飞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的镜头里。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郭晓芳总是用自己的温情与善意,回报这些给予“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关怀与支持的人。

“大思政,活教材,要善用千万人民所谱写的时代篇章。”郭晓芳选择突破学科界限,打造“主题化”金课。每堂课围绕一个主题,融合思政、德育、心理、安全、生命、法治、劳动、科技、文化等内容,设计多层次、多场景、多角度的全新课程,为学生献上一道精神大餐。

“时”与“事”成为确定课堂主题的两条线索。所谓“时”,即重要的时间节点;所谓“事”,即正在发生的家国大事。每一个主题都是“思政 + 育人”的载体,每一个主题都是一扇洞察人生与社会的窗口。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

《强国有我》一课里,郭晓芳通过一代伟人的求学之路,告诉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融合起来,做有志气的青年;以“__”获得者艾爱国从骨子里生发出的刚强不屈的中国精神,告诉学生什么是有骨气的中国人。

“我想带给学生的课堂,绝不局限于某一门特定的学科,而是将家事、国事、天下事融于其中。”郭晓芳说,“主题化”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审视社会的多元视角,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熏陶自在其中。一堂网络思政金课,就这样成为湖南省千万名中小学生荧幕前共同的守候。

一场战“疫”,交出线上教学新答卷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生活原本的节奏。农历正月初三,郭晓芳接到湖南省教育厅的通知——全省中小学校延期开学,“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要承担起在线育人主阵地的重任,并明确开课频率从每月1堂调整为每周1堂。这意味着,2天出文案,1天完成录制,2天剪辑成片,最后2天送审播出。

第一时间,郭晓芳便紧张地投入到主题策划制作中:正月初三,搜集资料、设计教案、撰稿成文,“几乎忙了个通宵”;正月初四,拿出文案,呈送领导审定并获认可,“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正月初五,一大早,赶去湖南教育电视台录课,“忙并快乐着”;录课结束,又全情投入后期制作,“视频剪辑完,差不多到了凌晨三点”。

“剪辑素材时,常常是对着电脑屏幕,一看就是一整天。叫来的盒饭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已记不清是第几次。”在郭晓芳眼中,正是这份“较真”成就了“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精彩。

整个疫情期间,郭晓芳精心制作推出《在战“疫”中成长》系列课程,包括开设“老师说”“少年志”“乐学派”“云春游”等板块“致敬英雄”“致敬科学”“致敬生活”“致敬未来”等金课,为全省1000余万居家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引导全省学生在疫情环境下学思悟行、与国同在、与党同心、不断成长,被誉为最红“网课”。很多孩子纷纷在网络大课堂留言“哭了”“感动”“要努力学习,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周‘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播出时,我们母女俩都会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常德市鼎城区江南小学家长彭三英坦言,很多时候孩子被书山题海包围,忘了分数之外更重要的东西。“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恰好给了孩子一个仰望星空的机会。“这堂特殊的网课里所谈论的话题,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航天探秘,常常是我们家庭分享会的重要议题。”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所有看过‘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孩子,在他们未来的成长岁月里,能够永远记得这样一间特别的教室,记得这样一个课堂所给予他们的精神滋养。”郭晓芳说。

如今,“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三湘四水的每个角落,照亮千家万户的每个孩子。它穿过林立的高楼,越过蜿蜒的山路,传递温暖,撒播希望,梦想正在照亮梦想。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篇七

在安徽省霍邱县提到杨明生,老百姓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尊重这位乡土教育家。

杨明生1984年8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从大学毕业进入霍邱三中任教,再也没有离开过霍邱这个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留守家乡教育38年,先后担任霍邱三中教师,霍邱二中副校长、校长,霍邱一中校长。

38年来,杨明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还获得了中国化学会首届基础化学教育奖、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首届江淮好校长、安徽省首届教坛新星、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六安市“敬业奉献类好人”、六安市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六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受聘担任中国化学会第29届、30届化学教育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当选为安徽省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家乡教育的守望人

一段时间以来,在很多所谓的“人才”纷纷外流的时候,杨明生这位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奇才”,却甘于清贫,无怨无悔地选择了留守家乡教育,甘愿当一名家乡教育忠实的守望人。

1992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研究生班,当他看到学生和家长们那一双双祈求他留下来的那种无助的眼神,他毅然做出了家人反对、他人费解的惊人选择——放弃深造的机会。近几年,很多教育机构与学校向他发出担任校长或教师的高薪邀请,但他的一句话感动了很多人:我必须坚守在家乡,这关乎到我是背着钱袋子还是情感包袱过完后半生的问题。

38年来,他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他只有一个信念,要把他的教育理想与智慧转化为教育现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的劳累,他患上了多种疾病:甲状腺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胆囊炎、肾结石、胃溃疡、严重眼疾等。2002年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但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直到2020年发展为胸骨后甲状腺滤泡状恶性肿瘤,把气管压迫到直径不到6毫米,引起呼吸不畅,危及生命,才手术切除了近400克的肿块,术后仅休息两周,就回到了工作岗位。眼球玻璃体里的“飞蚊子”长期困扰着,但在他的考勤薄上却从没有因私请假的记录。每天,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最后一个回家,经常在黑暗中扛着自行车,数着楼梯台阶上下楼。

立德树人的践行者

近年来,社会上所暴露出来一些有关青少年教育的问题,引发了杨明生的深思,他深感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把霍邱一中作为立德树人的样本校,数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开展德育实践,并逐渐形成了今天他在霍邱一中全面践行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体系。

杨明生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把德育放在统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最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和育人导向。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杨明生悟出了很多有关德育的理论,如“德育就是育德,德育也是升学率”。每一届学生毕业,他都会语重心长对他们说,无论你们将来走到哪里,都要做到“三个不忘”,即不忘立德、不忘感恩、不忘家乡。他还提出,是非观是最为基本的道德观,育德要从分辨是与非开始,养成教育是最为基本的德育。他的养成教育观非常朴素,就是“要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有孩子形,要有学生样”。

杨明生提出,德育效果要通过有效的文化载体与活动载体产生持续的影响。他提出了“以文化人、以文育德”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校园无处不文化,校园无处不育德。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德育活动要体现仪式感,德育实践需要建模的德育工作新思路。他提出的“y=f(x)+a+b+c…”德育模型建构关系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践行,x是德育活动形式,德育活动无论在形式上如何变化,德育效果y都必须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一些德育活动的传统内容、规定动作a、b、c等必须保留。目前,霍邱一中已经为10余项德育实践活动建构了模型,并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推广应用。基于在德育实践中的很多创新做法和已经取得的成效,杨明生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德育专题教师,开发并讲授了《中小学德育的文化引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德育》和《中小学校长的德育领导力》等课程。

教育科研的引领者

从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杨明生就没有停止过教育科研的步伐,且一直笔耕不辍。1989年,他的第一篇文章《氧化还原小结》在《现代中学生》上发表,他兴奋地在杂志的扉页上写道,“这是我播下的第一粒种子,一定会生根开花结果!”那个时候没有电脑,他就在自己用白纸扎制成的手稿本上写出初稿,再一笔一划地抄写在稿纸上。9年时间里,他写满了8个厚厚的草稿本。他工作单位变化了几个,也搬了几次家,但这些印证着他对教育科研执着与坚持的草稿本却一直珍藏在他的书柜里。那个时候的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邮局,每一篇稿件寄出去以后,他都会在那个报刊发行之日到邮局去查询文章发表了没有。后来,邮局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怎么回事了,他一出现在邮局门口,他们就会直接告诉他准确的信息。截止目前,杨明生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与文章600余篇,其中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有7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中学化学》全文复印。

杨明生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他把这些问题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把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截止目前,他已经领衔申报了11个省级课题,其中有10个课题顺利结题。2013年5月,他去台湾铭传大学研修,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宝岛台湾,他没有时间去游览风景名胜,也没有购物,所有时间都用来参访台湾的高中了。他用所携带的全部台币购买了台湾地区3个版本的普高中化学教科书,回到学校后立即启动了“大陆与台湾地区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比较研究”课题,并获得了省级立项。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分别对大纲与课标、教材、化学用语、教学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仅仅在《化学教育》上就发表了9篇比较研究论文,并应邀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做了3场研究报告,一些观点与建议在教科书修订或编制过程中被采纳。

杨明生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一路汗水一路歌。由于他不懈的努力和十分接地气的研究,使他成为扎根于基础教育一线的化学课程论、教材论、高中新课程实验及课堂资源建设方面的专家,为我国的课程及教材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杨明生还对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潜心的研究,他撰写了大量的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方法,申请立项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安徽省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所撰写的研究成果报告之一《高中生活,从这里起步》专著,由黄山书社公开出版发行,并获得了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全省的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他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突出成就,1994年12月,杨明生被安徽省首批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8年10月,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4月,获批安徽省特级教师。2014年8月,被中国化学会授予首届“化学基础奖”,全国仅有10位中学教师获此殊荣。他连续担任中国化学会29届、30届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也是少有的中学化学教师之一。2021年8月,当选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2021年12月,从安徽省正高四级教师破格晋升为二级教师。

新时代育人改革的实干家

杨明生1998年8月出任霍邱二中校长。当年的霍邱二中社会声誉比较差,老百姓都这样吓唬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把你送到霍邱二中去。杨明生从任职的那天起,他就立下志向,一定要把霍邱二中带出薄弱学校的行列,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他带领霍邱二中一班人励精图治,克难攻坚,仅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使这所初高中学生不足900人的六安市有名的薄弱完中,一跃发展为拥有72个教学班和4500名高中学生并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示范高中,创造了六安市乃至安徽省普通高中办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杨明生在“经营”霍邱二中的过程中独辟蹊径,积极探索特色教育之路,创办美术特色班。令他最欣慰的是只要开设有美术专业的院校,都会有霍邱二中输送的学生,有一大批艺术天赋被挖掘出来的学生进入到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专业美院学习深造。同时,他还通过努力,使霍邱二中成为安徽省体育特色示范学校,创造了全省少有的特色教育办学奇迹,培养了以亚运会、全运会冠军胡青为代表的一大批体育杰出人才。

2014年8月,年过半百的杨明生临危受命,来到了他魂牵梦萦的高中母校——霍邱一中担任校长,他在就职演讲中说道,“ 30年前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作为霍邱一中学子,今天又回到霍邱一中,也许这样的轮回是一种巧合,但这必将成为我教育生涯的最后驿站。”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多年来杨明生的办学改革理念与文件精神高度契合。他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决不以牺牲学生的睡眠与健康为代价提高学生暂时的成绩”,“决不能通过加班加点取得暂时的分数”,并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同。他提出的“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备课抓起”的战略定位,并顶层设计的“一案三式”“一课三备”“一研三段”“一卷三批”等教学改革举措,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内化为“尚修德、善学习、重健身、会审美、爱劳动” 的学生发展与成长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观念更新和措施保障,让“五育”落地生根。他结合新校园建设提出的要把学校打造成为“花园、果园、植物园、生态园,学生学习的乐园和师生生活与发展的精神家园”已经深入人心,“六大园”建设初具规模。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努力,霍邱一中已经从百姓失望、生源外流的“重灾区”,一跃成为安徽省知名品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不仅有效遏止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生源外流现象,而且还出现了“生源回流、家长回乡”的良性发展态势,为霍邱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的先行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一张张证书,浸透了杨明生留守家乡教育奋斗的心血和汗水。一道道光环,镌刻了杨明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拼搏足迹。一项项成就,映射了一条勤奋者坚实的奋斗之路。一根根白发,谱写了一曲家乡教育守望者高亢的奉献之歌。杨明生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陶行知的一句话:人生为一大事来。用心办有爱的教育、有魂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把教书育人当成“一辈子”的大事,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用自己的行动点亮孩子的未来。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人物事迹3000字相关文章: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8篇

2022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10篇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材料10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材料(5篇)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人物介绍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人事迹心得5篇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个人先进事迹10篇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李粉霞事迹简介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15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