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黄大发“愚公移山”精神和感人事迹

时间: 福萍0 分享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大发“愚公移山”精神和感人事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黄大发“愚公移山”精神和感人事迹一

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已播出的剧集让人揪心。剧中,他人的质疑和中伤,亦父亦友的二伯去世,因顾及他人而导致妻子难产救治不及时,桩桩都是蚀骨之痛,却没有击碎他为村子修渠的决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20世纪60年代,在草王坝,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清水贵如油,“有水喝”成了所有人的愿望,“没有水”成为村子发展的最大阻碍。

草王坝是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里没有活水,特殊的地形也使得存水变得艰难。村民们心中有山神,有“天河”,却从未见过。生于斯长于斯,要做“大山的子民,不能走出大山,哪怕渴死也是天意”,村民们不知道山神何时显灵,在埋葬因缺水渴死的亲朋的同时,也只能继续向山神祈水。

在这片土地上,匮乏的不仅仅是水,村民们的愚昧与认命,也正因为他们思想大地上知识的干涸。“山高石头多”的绝壁悬崖,挡住了大山人出去的念想,也挡住了那“天外”的水。

黄大发,自小孤苦,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亲历亲朋渴死、饿死的他从小就想引水进村。在漆黑的山路中行走的黄大发,看到了党这盏长明灯,他有了更深刻的思想认识,想着靠自己的双手“破迷信,找幸福”。23岁的他许下“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踏上36年修渠的风雨路。

没有钱,没有技术,人力不足,修渠之路异常艰难。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发,带着修渠小分队,用脚丈量大山;没有钱,没有专业设备,他们用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一米一米地“开山挖渠”;但因为技术原因,修好的渠一次次被冲垮,有了渠也没能引入水源。渠垮了,黄大发修渠的坚持却没有被冲垮。

愚公移山尚有神力相助,黄大发修渠有的只是他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坚持。坚毅、不放弃,失败了再尝试,缺技术就学技术,黄大发坚守“引水”的初心,坚信党的领导是指路明灯,会带领他们找到生命源泉的“源头”。30余年,黄大发无私奉献,坚强乐观,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终将一泓清泉引入家乡。9400米的“大发渠”是生命渠,更是致富渠。这一路,黄大发始终践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9000米“大发渠”村中过,“天河”之水绝壁来。神话般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黄大发的“愚公移山”精神正是新时代的最强音。

黄大发“愚公移山”精神和感人事迹二

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策划指导推出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开播。这部以“__”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大片”,集中反映了黄大发同志用其一生的勇于担当、持续不息的奋斗践行着诺言,使穷山恶水的草王坝变成深山明珠,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广大党员当向黄大发看齐、学习,立足岗位苦干实干,做出一番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学习黄大发“为群众”的初心。

“我要求入党是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到底,帮群众当好勤务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怕流血……”黄大发同志在入党志愿书中郑重写下了自己的诺言。从青春到暮年,从青丝到白发,他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初心。广大党员向黄大发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那种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将群众的心越拉越近。要把群众当亲人,多与群众走动往来,同群众交真心、拉家常、问实情,近距离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以“面对面”换取“心连心”。要坚持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甘当“小学生”,拜群众为师,多向群众讨教思路方法,听取意见建议,争取理解支持,推动解决一批急事难事,办出一批好事实事,赢得群众的良好口碑、真心点赞。

学习黄大发“拿命铺”的坚毅。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我什么困难都不怕,带领村民们开渠取水。水过不去,拿命来铺!”为了改变草王坝村缺少生活用水,又缺少耕种用水的情况,黄大发同志主动挑起为群众解决用水难的重担,一干就是30多个春秋。这期间,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经历了女儿和孙子的相继因病离世,但他都是默默承受,从未言弃,终于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广大党员向黄大发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强化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有一股劲、一股气、一种拼命精神,对认定了的事情,哪怕经历千难万险、千辛万苦,也要一往无前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见成效绝不撒手。

学习黄大发“大家干”的智慧。

“要吃白米饭,就得大家干。”团结出凝聚力、出生产力、出战斗力,黄大发同志清醒地认识到,要改变村民的生活现状,光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协力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共同创造出美好生活。“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党员干部向黄大发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那种与他人同心同德、团结干事的智慧,在工作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率军者披坚执锐,执戈者战不旋踵。要坚持以身作则,始终秉持一颗公心,面对急事难事敢于打头阵,面对挫折困难敢于当先锋,示范带动身边人跟着干、主动干,做到带出好作风、带出生产力。

黄大发“愚公移山”精神和感人事迹三

以“__”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造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讲述了老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生命之渠的故事。广大青年干部要细品《高山清渠》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自觉向“当代愚公”黄大发看齐,让青春在基层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愚公精神。

树改革创新“丰碑”,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风雨无阻”。绝壁天渠映初心。黄大发曾说过,“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党来了,分给我土地,让我不再受饿挨冻。”黄大发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却感受到了来自党的关怀和远亲近邻的帮助,从小就亲身经历缺水、没白米饭吃的日子。于是,他就不相信“命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不断努力下,终于找到了水源,而且排除千难万阻,用时36年,终于在绝壁上凿渠,让草王坝的村民们终于有水喝、终于能吃上白花花的米饭。广大青年干部,要以黄大发为镜,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只要认定目标,无论多苦多难,都要一门心思扎根下去,把大事做圆满,把小事做精细,把难事处理稳妥,真真切切地能为民办实事。

树艰苦奋斗“丰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风雨同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草王坝村山高岩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蓄水非常艰难。没有水,村民的日常生活都非常艰难,吃水成了老大难,更别说发展生产了。为了摆脱这种状况,28岁就当上村支书的黄大发认识到,要想草王坝村的村民能有水喝、能有白花花的米饭吃,唯有修渠。为了修渠,他和大山等人无数次地去用脚丈量螺丝河到草王坝的距离;为了修渠,带领200多名乡亲,自己身先士卒到悬崖绝壁上放炮;为了修渠到附近的水利站边帮工边学习……历经36年,一条跨三重大山、10余个村民组、总长9400米的水渠全县贯通,用时36年,草王坝村民终于告别“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无数实践证明,要发展,必须埋头苦干实干,在实践中扛起责任担当,在实干中淬炼成钢。青年干部要在基层中坚持真抓实干,磨练自己、提升本领,不怕犯错、不畏修正、不忘反思,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基层实践工作,真正在基层实践中得到锻炼,做勤恳务实的“实干家”,争做新时代的逐梦人。

树自强不息“丰碑”,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乘风破浪”。“愚公移山就是为人民服务,让我再活一次,我还做‘愚公’。”黄大发村支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修渠成功后,他并没有停歇下来。为了兑现“带领村民致富”的诺言,黄大发把精力放在脱贫致富上,先后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良田,以前的穷山沟变成了旅游景点。修路、通电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创办学校让村里的孩子走出大山也不能落下。如今的草王坝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有机稻米、高粱、精品水果、肉牛、生态猪等,而且还发展了旅游产业,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大青年干部要以榜样为镜,深入基层既要“身至”“心至”,更要“行至”,与群众一起凝心聚力、乘风破浪,在新征程上永葆一心为民的公仆本色,携手并肩共筑“致富路”。

黄大发“愚公移山”精神和感人事迹四

7月16日晚,32集电视剧《高山清渠》在央视一套开播。该剧的主人公原型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一位被评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__获得者”和拥有“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称号的优秀共产党员,其感人故事、奋斗状态和奉献精神获得广大观众的称赞。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面对基层繁琐复杂的工作局面,我们基层干部要仰望“高山的清渠”,深思“基层的奋起”,学习“黄大发精神”,当好“小学生”“老黄牛”和“领头雁”三种角色,做“多面手”“好把式”“蜘蛛侠”,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

以“小学生”的眼光仰望“高山清渠”的风景,在勤学好问、提升能力中奋起速成“多面手”。“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基层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唯有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不断调研了解地方实际情况,才能使工作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就像黄大发,当修水渠遇到技术难题时,54岁的他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几乎是文盲的他,用了三年的时间,从零起步,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一张图一张图地学习,最终成了“水利专家”。我们基层干部只有以“小学生”的眼光仰望“高山的清渠”,“活到老,学到老”。想干、肯干、用心干、努力干、团结干,才能干好。为了梦想、为了事业、为了发展尽快掌握实用的、先进的知识技术和本领,我们要学习黄大发身上始终闪亮的共产党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为民谋利终不悔的精神品质。

以“老黄牛”的实干践行“高山清渠”的精神,在攻坚克难、矢志不渝中奋起练成“好把式”。基层干部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人,面对人民群众的疑虑、困难和各种问题的时候,要像“老黄牛”一样,在攻坚克难、矢志不渝中奋起,苦干实干,“不用扬鞭自奋蹄”,自觉惜时地拼命工作,让群众深刻领会国家政策,充满必胜信心,要懂得“聚沙成塔”,发动群众一起干,一起树立信心,百折不挠。“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黄大发把在北京勉励大家的话讲给下一辈,让下一代接好上一代的班。我们基层干部要学习黄大发信仰坚定、品德高尚、心系群众、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情怀和风范,接过奋斗精神的“接力棒”奋勇前进。

以“领头雁”的风范传承“高山清渠”的奉献,在担当责任、争做表率中奋起勇当“蜘蛛侠”。“一生只为一渠”的黄大发同志,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多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引水渠,结束了附近几个村组长期缺水的历史;带领群众坡改梯、铺村路、架电线、建学校、搞养殖,一改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黄大发绝壁凿出万米渠,一心为民引水来,他就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领头雁”。除了心怀梦想和不懈坚持,他更可贵的是率先垂范,像“蜘蛛”一样绳拴腰间下悬崖的先锋精神。面对基层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基层干部要像他那样,勇于担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锤炼工作作风,争做履职尽责、无怨无悔的表率。“不忘记党,不忘记人民,不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这是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黄大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和情怀。黄大发的无私奉献和身先士卒值得我们基层干部永远学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基层干部都记住山高人为峰,不到长城非好汉,学习黄大发苦干实干的坚韧意志、勇于担当的模范品质和献身事业的崇高精神,以一心向党的忠诚、一心为民的担当和一以贯之的先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吧!

黄大发“愚公移山”精神和感人事迹五

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剧以“__”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贵州省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用艺术的形式讲述了“当代愚公”黄大发为改变家乡贫困缺水的面貌,带领全村人艰苦奋斗的故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大发同志为榜样,从“开山凿渠、志拔穷根”的动人故事中读懂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初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从《高山清渠》中读懂“一生只为一道渠”的恒心,用执着信念诠释“坚定信仰”。

“一锤锤凿、一钎钎撬……”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黄大发同志带领村民前后两次动工,历史36年建成了一座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生命渠”,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做出巨大贡献。在那个物资紧缺、技术落后的年代,黄大发以执着的信念带领群众一锤锤凿、一钎钎撬,跨越36年最终引得活水来,凭的就是“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的恒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从《高山清渠》中读懂“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苦练干事创业本领,在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中诠释对党忠诚和为民初心。

从《高山清渠》中读懂“要从天上引来水”的决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实干担当”。

“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拼尽全力,也要干成。”1962年,黄大发担任了草王坝村的村支书,面对缺水的难题,他下定决心要“从天上引水来”。在之后的36年间,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从实地考察到跟班学习,他总是冲在凿渠引水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早出工晚收工、穿草鞋上工地,日复一日不停歇,最终凿出了被乡亲们亲切称为“大发渠”的天堑之渠,彻底解决了草王坝滴水贵如油的历史。广大党员干部要从《高山清渠》中读懂共产党员的“实干担当”精神,坚信只有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下定决心、苦干实干、不懈奋斗,才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从《高山清渠》中读懂“壮志未酬誓不休”的雄心,用持续奋斗诠释“初心使命”。

“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草王坝村通水后,黄大发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近年来他又把精力放在脱贫致富上,先后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以前的穷山沟变成了旅游景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从《高山清渠》中读懂“为民服务”的初心,时刻将人民“置顶”,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用持续奋斗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奋楫前行。

黄大发“愚公移山”精神和感人事迹相关文章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学生作文5篇范文

最美奋斗者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2019最美奋斗者学习心得感悟优秀范文10篇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2021学习《榜样6》黄大发同志主要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精选6篇)

黄大发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21学习榜样6黄大发事迹心得体会最新

黄大发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高中《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5篇

黄大发“愚公移山”精神和感人事迹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大发“愚公移山”精神和感人事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5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