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党员的先进事迹精选范文

时间: 巧萍0 分享

作为党员,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一辈子跟党走,决不动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党员的先进事迹精选范文的范文,欢迎阅读!

党员的先进事迹精选范文篇一

梅新光,现任石门村党总支书记。该同志自担任村总支书记以来,认真履行村党总支书记职责,团结和带领村委、支委一班人,勤奋努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村风民风有了较大改观。

一、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不断优化党员队伍

一是加强支部班子自身建设。为提高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梅新光的带领下,村里制定完善了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分工、节假日值班等一系列制度。村干部的履职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村党总支对普通党员实行设岗定责制,将平时考核与年终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活动,分别设置了政治宣传岗、村务监督岗、扶贫帮困岗、纠纷调解岗、治安保卫岗、计生宣传岗等岗位,为全村32名无职党员搭建了发挥作用的平台。

三是抓好党员发展及教育工作。梅新光十分注重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发展优秀的年轻人入党,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突出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党员活动环境,梅新光上下奔走、不辞劳苦,最终筹措了20余万元的资金用于党员活动室建设。加强党员教育工作,严格执行定期上“党课”制度,让党员们始终不忘党性。

二、自觉践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村级民主

一是建章立制。搞好建章立制工作是加强村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村里事务无论大小,都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凡是涉及到村里重要决策如民政优抚救济资金的发放、农村危旧房改造户的确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事项,梅新光都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要求进行决议,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农村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坚持学习。农村工作是“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为了多为老百姓办实事,梅新光始终坚持学习,每次上面出了什么政策、法规,他经常是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并结合村里的实际,进行细化,不断推进村级工作的民主化。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梅新光始终以身作则,坚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在群众中树立了村干部良好的形象。

三、脚踏实地为民办事,不断满足群众需求

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几年来,梅书记始终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为老百姓致富找“路子”。“为群众办事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这是梅新光常说的一句话。石门村是山核桃主产区,但因地势偏远、道路险峻,过去很多农户家里辛辛苦苦收获的山核桃却因为交通不便卖不出去。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梅新光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会议,研究和讨论道路铺设问题。在梅新光的努力下,一条条“富裕路”铺起来了。目前,全村约有17公里的村组道路,基本实现了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同时,他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功能等平台作用,重点抓好中青年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让他们成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二是注重矛盾纠纷调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农村更是一个大家庭,矛盾纠纷不断。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梅新光始终做到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工作之余,总会看到梅新光骑着自己的摩托车穿梭在山林农户中,跟老百姓拉拉家常,做做思想工作,群众看到村干部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也就化解了。

三是关注村民的生产生活。群众利益无小事,梅新光经常深入百姓家中对困难户、老人进行摸底,发放补助资金,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政策允许,都尽心尽责地去解决。

到村工作多年来,梅新光始终把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本地经济和其它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知难而进,不等不靠,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树立了新时期优秀党总支书记的光辉形象。我们相信在他带领下的石门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党员的先进事迹精选范文篇二

如果站在你的面前,你看不出他与别的农民有任何不同,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他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不善言谈,甚至有点木讷。但在县乡以及附近地区,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能人。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脱贫致富点子多、帮助别人心肠热的人。在乡,有很多人曾经得到过他的帮助,也有很

多人经他带动脱了贫。

“我要让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家庭贫困,刚读完初中就辍学了,但辍学没有挡住他继续学习的脚步,贫穷没有压倒他不断进取的志向。他利用进城、串门、走亲戚等一切机会,搜集借阅书报资料,刻苦学习农业科技,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党的农村政策。他没有资金,要发展,只能靠一身力气,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想办法。9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推广地膜洋芋覆盖技术,组织了大量干部进村入户进行推广。当时,大多数群众对这项农业增产技术还持怀疑态度,抵触情绪很大,但他却主动试种了3亩,因为通过平时的学习他知道,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增产技术,特别适用于高寒阴湿地区。果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覆盖地膜的洋芋产量大大高于其他群众土法种植的,给周围的群众上了生动的一课,当年他将自己吃不完的部分卖掉,增加了经济收入。第二年,大部分群众看到了好处,都开始接受地膜覆盖技术。随着地膜覆盖面积增大,洋芋产量出现了大幅度提高,引起了洋芋价格下滑。由于增加了投入,价格却下降了,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看到这种情况,又在改进种植技术上打起了主意。他想,如果利用地膜的保温作用,把种植时间提前一些,那么新洋芋的上市时间也可以提前,利用干部群众喜欢尝新物的习俗,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于是,他购买了早熟洋芋品种,提前半个月开始播种。别的群众看了后,都问:“你这么做,能行吗?”他说:“我要让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想做个试验。”经过精心管理,当年他的洋芋提前上市,受到了、卓尼干部群众的欢迎。由于产品口感好,上市早,价格也比往年高,他的收入提高了20%。在他的带动下,种植地膜洋芋增产增收的群众越来越多,现在,洋芋成了一个品牌,销售范围扩大到了全州大部分县市,而他也实现了发挥土地最大效益的愿望。

“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手里逐渐积累了几千元的资金。从开始,他又动起了农产品经营的脑子。在经营项目的选择上,他考虑了很多。自己资金少,只能从本小利微的项目做起,而自己熟悉农业,搞农产品加工风险不大。于是,他作了大量市场调查,发现在当时的市场,从外地运销的食用油不符合当地群众的口味,而且质量也不高,甚至还有假冒伪劣产品,群众很不接受,有一部分干部职工托人从农村购买农民自己食用的菜籽油,根据调查结果,最后,他选择了菜籽油加工销售。他从当地群众中收购油菜籽,采用土法加工榨制,生产出了品质好、无污染的产品,打出了“绿色”牌。由于他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公道,还能送货上门,很快打开了销路,受到了、卓尼两县干部群众和餐饮业经营者的欢迎,一时产品供不应求,而且还有大量的预定,清油的牌子又打成功了。看到本地清油这么受欢迎,他就动员本村的其他群众一起干,增加收入。村民安元来、常祥娃等在他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几年来,已经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在加工销售菜籽油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个粮食收购市场。当地农民要出售家中的余粮,有三种选择,要么自己运到县城去出售,要么售给上门收购的小商小贩,要么以物易物,直接换成了生活日用品。这几种交易方式都对农民不利,使群众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卖不上好价钱,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使当地群众少受损失,增加收入,他于在乡政府驻地上寨村开了一家“益农粮店”,给群众承诺收购价始终高于县城粮食市场价格,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受益。三年来,仅粮食让利一项,他就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2万多元。现在,当地群众有余粮,都愿意出售给他,连附近乡镇的群众也吸引过来了。“益农粮店”还担负着三农服务点的任务,为群众提供农药、化肥、良种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

对他的做法,乡亲邻居有不少人想不通,认为他傻。但大多数群众都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是大家做人的榜样。面对大家的赞誉,他却说:“我靠党的好政策走上了富裕路,现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带动一方乡亲是我的职责”。

“挣钱干什么?做些好事我心里舒坦!”

生活改善以后,始终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一直在默默地关心和帮助别人。每到春季,他拉运群众急需的化肥等农资产品,以保本的价格向群众出售,每到冬季来临,他就拉运取暖用煤,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对一时没有现金的群众,他就欠账销售,而且从不主动讨要,保证群众的生产生活所需,几年来,困难群众的欠款累计达到了1万多元。

他不仅关心群众的物质生活,而且对群众的文化生活也积极参与。,村里举办篮球邀请赛,他主动出资500元。在比赛期间,他还为本队的队员准备了大量的食品饮料等,全力支持球队的比赛。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专程从新城请来了摄影人员,对比赛的实况进行了拍摄宣传。通过举办比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全村群众的团结。

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正在青海务工的他却心系灾区,通过手机短信与乡党委书记马清泉取得联系后,委托妻子把1000元现金捐到了乡政府。从青海务工回来后,他又缴纳特殊党费200元。他常说:“过去我家里穷,生活困难,受过不少人的无私帮助,现在生活好了,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别人。挣钱干什么?做些好事我心里舒坦!”

“党给了我幸福的生活,我要一辈子跟党走”

由于经常务工做生意,他的眼界更加开阔了,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全凭党的富民政策好。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增强致富本领,希望通过不懈努力,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党作更多的工作,为群众更好的服务。7月,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理论,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自己。当他在青海久治收到乡党委发来的全县农牧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学习宣传资料后,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就提前结束了工作,于5月21日返回村里参加学习。利用10天时间,系统的学习了乡党委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影像资料,按照要求补写了学习笔记,撰写了题为《理想是不灭的灵魂,信念是行动的指南》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他看清了__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险恶用心,更加明确的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藏区人民幸福的生活。他在心得体会里这样写道:“是党给了我幸福的生活,我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一辈子跟党走,决不动摇。”

党员的先进事迹精选范文篇三

王乌山,男,汉族,初中文化,出生于1955年,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美山村第三小组组长。作为一名村干部,他勤奋敬业,从不服输,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感与责任感,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提升自我素质,引领农民党员紧跟步伐

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的基础上,身先士卒,积极组织本小组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武装党员的头脑,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工作能力,提高自己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和坚定性,为群众致富奔小康出谋划策,逐步推进本小组经济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他还以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宣讲学习,使广大群众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够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

二、解群众纷忧,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多年来王乌山始终把给群众办实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多次走进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生活状况,收集群众意见,努力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给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他还是全村闻名的“和事佬”,村民们发生了邻里纠纷、田地纠纷甚至家庭矛盾,都爱找他来调解。王乌山在处理纠纷时,从不武断,在公正公平的原则下,更有一套独特灵活的方法:他把矛盾放在一边,先摸清矛盾双方的性格,然后和两方分别详细了解情况,分别做工作,最后作为中间人,将双方叫到一块商量,矛盾往往迎刃而解。调解打架斗殴,摆平家务事,他成了法庭的“编外调解员”,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为广大群众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

王乌山经常帮助年轻村干部解决土地纠纷。作为一个农村党员,王乌山知道,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好农村土地纠纷,就是维护和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也是衡量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关系农民对我们党的信任。他在处理这类纠纷时,一贯坚持一个原则:土地不能撂荒。这个原则,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称赞,在解决一些有可能造成土地撂荒的纠纷的时候,经常能得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三、身先士卒的领头人,奋战新村建设第一线

村里有事,王乌山总是吃苦在前,以身作则。在2010年美山村老区山区建设中,他积极主动承担工作,从一开始的勘察、拆迁,到后来的施工、验收阶段,他都奋战在新村建设的第一线上。

王乌山办事沉稳、果断,在今年的老区山区新村建设过程中有一段路,须要经过部分村民的田地,那几个村民有意见,要补偿,但是修路已经势在必行,如果再浪费时间,就好浪费掉上好项目的时机。王乌山跟村民说:“就用我的田地来补偿你们吧,不要阻拦修路!”路通了,大家都尝到了甜头,那几个村民也主动放弃了补偿。

王乌山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每次开会,他从不会只说好话,而是有意见就提,有建议就讲,毫无保留。

一路走来,王乌山党龄16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从25岁起,应了一辈子事,从不吃群众的,不喝群众的,公公道道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说:“咱们的党是好党,党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充分发挥党员、党组织的作用。”他认为,只有把农村党员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党组织的凝聚力才能大大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扩张、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大幅提高。

看过“党员的先进事迹精选范文”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党员先进事迹精选范文

2.党员先进事迹精选

3.学习党员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4.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3篇

5.党员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33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