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薪酬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薪酬调研报告1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的《xx市开展20xx企业薪酬调研的工作》要求,我区人社局高度重视,特聘用、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此次企业薪酬调研工作。从5月15日开始前期准备,一直到6月5日和6月8日对我区内企业的两次结束,在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之下,调研工作得以有序展开,圆满完成。
一、基本调研情况
这次薪酬调研工作市里提供了251家企业的样本初始名单。其中,经过工作人员的电话联系,对于已注销、无法取得联系、拒不配合及不属于我辖区的企业,及时上报给市里并进行替换,我区共替换了131家企业。
在确定了样本企业后,我队立即着手把样本名单分工到个人,并逐一将培训时间、地点电话到各企业联系人。并充分贯彻落实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利用最短的时间把培训事宜通知到位,同时把各企业参加培训的人员名单逐一确认以保证最终企业人员的到场培训。最终在我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6月5日和8日顺利组织完成了样本企业进行薪酬调研软件的使用培训工作。
培训结束后,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每人负责50家企业,专门跟踪联系各企业的薪酬调研人员,认真指导企业进行数据填报,同时督促企业按时报送调研数据。最后,我队对数据进行、审核后,于6月11日将全部数据上报给市里。
二、调研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初始样本企业的确定不够合理。我队在确定样本企业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或是不属于区辖区内,或是已经注销的;还有的企业有多家分店,但总店不在区内,而该企业的名称同时出现在我区和别区的名单上;同时,还有部分企业是多年没有业务的近似于空壳的企业。
(二)部分企业态度恶劣、拒不配合。在联系企业参训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比较配合。但还是有部分企业联系人态度恶劣,有的直接表示不会配合调研工作,有的则表示每年都抽取他们参加薪酬调研,占用了他们的人力物力。
三、对今后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及时更新企业信息,科学确定样本企业。在薪酬调研工作开展前,部门应当及时更新各区的企业信息,对于变更住址、已经注销的企业及时进行调整和替换,对于有多家分店的企业,应当避免该企业同时出现在几个区的名单上。
(二)对拒不配合调研工作的企业加强走访。对于此次调研中态度恶劣、拒不配合的企业,我队应在日常巡查中,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巡查、走访。对发现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不及时整改的进行处罚。对没有发现问题的企业对其进行企业薪酬调研的,以便今后薪酬调研工作的顺利展开。
薪酬调研报告2
前几天发布了《苏州高新区企业薪酬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xx年,该地区企业的平均薪酬调整幅度为9.5%。其中,经营者调薪最高,为11.3%;在员工流动性方面,吸引员工的首要因素是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比例较继续上升,达到54.1%。员工跳槽原因中,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居首位,占48.6%;从薪酬结构来看,也比较合理。高管年基本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有所下降,一线员工有所增加,反映出区域内企业薪酬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企业福利方面,传统福利的覆盖面更广。
据悉,《苏州高新区企业薪酬xx年度调查报告》历时6个月,共协助调查136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占82.1%。主要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制造、软件服务、医疗器械、新能源五大产业,分别占39.8%、24.1%、9.6%、8.4%和10.8%。本次薪酬调查参与企业的构成反映了高新区转型升级的变化:(中国)总部企业数量在从20.5%增加到25.0%,上市公司数量从13.9%增加到19%,而分支机构规模从19.6%收缩到7.1%,证明更多的公司在高新区注册并扎根。此外,传统机械电子企业比例下降,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企业数量分别比增长5.1%和9.9%,也反映了高新区产业的变化。
运营商调薪最高,薪酬结构更合理
据报道,在薪酬调整幅度方面,在,高新区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92%进行了薪酬调整。数据显示,xx年,该地区企业平均薪酬调整幅度为9.5%。各级调薪幅度中,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为11.3%,专业技术人员调薪幅度为9.5%。预计各级薪酬增幅将略高于去年,运营商增幅为12%。xx年,企业平均薪酬调整幅度将提高到9.7%。
从薪酬结构来看,与相比,高管年基本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从91.8%下降到79.8%,而一线员工年基本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从58.9%上升到63.9%,反映出该地区企业的薪酬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加合理。
新员工比率高于员工离职率,公司的发展前景成为吸引员工的首要因素
报告显示,在,企业新员工平均离职率为38.4%,员工离职率平均为29.4%。新员工的比率高于主动离职率。其中,欧美企业和日资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达到14.6%,而高科技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为20.2%。在员工离职率上,运营商的离职率高于其他级别,其次是销售人员。经理及以上人员基数小,离职率高于其他级别。
吸引员工的主要原因中,良好的公司发展前景占54.1%,良好的工作环境占45.9%,充分的福利保障占40.5%,有竞争力的薪酬占27.0%,员工合理的晋升渠道占21.6%。员工自愿离职的原因中,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居首位,占48.6%,缺乏晋升机会占23%。
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福利政策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
调查显示,高新区企业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数据显示,除住房公积金外,59.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补充住房公积金,33.3%的企业为员工提供租赁补贴,15.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住房补贴,6.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一次性住房补贴。在企业福利设施方面,71.4%的公司提供员工食堂,57.1%提供免费班车,33.3%提供员工浴室,28.6%提供健身运动场地,还有一些提供医疗所、心理咨询室、宿舍等,均高于去年。
员工休假方面,69.0%的公司在法定休假之外,还为员工提供福利假,天数一般在5天左右。75%的公司选择推迟法定年假,11.9%的公司选择取消年假,15.5%的公司选择打折。选择折年假的企业中,35.7%选择折3次,11.9%选择折2次,3.6%选择折1次。在员工健康方面,95.2%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体检,85.7%的企业每年提供一次体检。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21.4%的企业将为员工提供子女教育基金,这反映出高新区企业的福利政策正在变得更加人性化和多样化。
薪酬调研报告3
从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中心了解到,最新出炉的苏州高新区20xx年企业薪酬调研报告显示,去年,高新区内企业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为9.5%,较20xx年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
其中,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为11.3%;在员工流动性方面,吸引员工的首要因素是良好的公司发展前景,且较去年继续上升,达54.1%,而在员工跳槽原因中,薪资缺乏市场竞争力排在第一位,比例为48.6%;从薪酬结构来看,也更趋合理,高管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有所下降,而一线员工有所上升,反映出企业的薪酬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企业福利方面,传统福利的覆盖面更广。
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薪酬结构更趋合理
据了解,20xx年度苏州高新区企业薪酬调研报告共耗时6个月,协助调研企业累计达136家,其中,外资企业占82.1%。主要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制造、软件服务、医疗器械和新能源五大行业,占比分别为39.8%、24.1%、9.6%、8.4%和10.8%。
本次薪酬调研的参与企业构成折射出高新区在转型升级中的变化:(中国)总部企业数量从20xx年的20.5%上升到25.0%,上市公司数量由13.9%上升至19%,而分公司规模有所收缩,从19.6%下降为7.1%,证明有更多公司在高新区注册扎根。此外,传统的机械和电子企业占比有所下降,而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企业的数量分别较20xx年增加5.1%和9.9%,也反映出高新区行业的变化。
据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中心工作人员繁文介绍,在调薪幅度方面,20xx年,高新区92%参与调研的企业都进行了调薪。数据显示,20xx年,高新区内企业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为9.5%,较20xx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各层级调薪幅度中,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为11.3%,专业技术人员为9.5%。
预计20xx年各层级薪酬增长都略高于今年,操作工增长幅度为12%。20xx年企业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将会有所增长,达9.7%。而从薪酬结构来看,与去年相比,高管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从91.8%降到79.8%,津贴与变动薪酬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一线员工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则从58.9%上升为63.9%,反映出区内企业的薪酬结构进一步优化,也更趋合理。
部分企业为员工提供五天福利假期
报告显示,20xx年,企业新进员工率平均值为38.4%,员工率平均值为29.4%,新近员工率高于员工主动离职率。其中,欧美企业和日资企业员工离职率平均达到了14.6%,高科技企业为20.2%。而在员工层级流动率中,操作工的流动率要高于其他层级,其次为销售人员,经理层及以上员工基数小,流动率也高于其他层级。
在吸引员工的主要原因中,良好的公司发展前景占54.1%,良好的工作环境占45.9%,充分的福利保障占40.5%,有竞争力的薪酬占27.0%,合理员工晋升通道占21.6%。而在员工主动离职原因中,薪资缺乏市场竞争力排在第一位,比例为48.6%,缺乏晋升机会的比例为23%。
据调查,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高新区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数据显示,除住房公积金外,有59.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补充住房公积金,有33.3%的企业为员工提供租房补贴,有15.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购房补贴,6.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一次性购房补贴。
在企业福利设施方面,提供职工食堂的公司比例为71.4%,提供免费班车的公司比例为57.1%,有33.3%的企业提供职工浴室,有28.6 %的企业提供健身/运动场所,另有部分企业提供医院/医务所、心里辅导室和宿舍,而这些数据均较去年有所提升。在员工休假方面,有69.0%的公司除了提供法定假期外,还为员工提供福利假期,天数一般为5天左右。
在未休完的法定年假处理方式中,有75%的公司选择顺延,有11.9%的公司选择作废,有15.5%的公司选择折现。在选择将未休年假折现的企业中,有35.7%的公司选择按3倍折现,有11.9%的公司选择按2倍折现,有3.6%的公司选择按1倍折现。在员工健康方面,有95.2%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体检,有85.7%的企业提供体检的频率是每年一次。
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21.4%的企业会给员工提供子女经费,这些都反映出高新区企业的福利政策愈加人性化和多元化
薪酬调研报告4
“北漂”回老家后能否走上“人生巅峰”
二三线城市加速争抢一线城市人才
更多人把一线城市当跳板
“跳板论”是最近在一线城市工作不满五年,没有获得户口,也没有购买住房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中越来越得到认可的一种择业观。
“跳板论”认为,“大城市锻炼,小城市发展”是面对当下一线城市房价高,薪资增长缓慢,而二三线城市人才需求旺盛状况的一种选择。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北漂”蠢蠢欲动。新兴市场人才匮乏加薪抢人才。
近日,由专业人力资源机构中智上海发布的全国薪资调查显示,xx年中国一线城市的实际薪酬增长在8。3%,企业呈现谨慎态势。
预计xx年将延续放缓的态势,调薪幅度约为8。2%。经理、管理层收入增长下行趋势明显。报告认为这可能是受国企深化改革对高管限薪政策的影响。同时,一线城市应届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起薪水平差距缩小。
上海应届本科生起薪最高,为人民币4578元,广州最低,为3990元;硕士生起薪上海、北京、深圳在整体水平波动不大,相较之下,广州与整体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博士及以上起薪,在北京和广州水平较高,均超过1万元/月。这说明大城市的人才需求正在向更高端流动,中低层次需求被压缩,导致薪酬增长乏力。报告分析认为,随着企业往内陆迁移,二三线城市的发展进程加快,加上国家对二三线城市人才吸引和招商引资方面的利好政策,使得二三线城市的人才争夺继续升温,薪资也持续较高幅度增长,尤其是xx年,中西部二线城市的实际调薪幅度较大。
人才管理服务商科锐国际近日公布的《xx年企业薪酬调研报告》也显示,二三线城市预期xx年薪酬涨幅为9。0%,高于一线城市;非管理层薪酬涨幅为10。3%,同样高于一线城市非管理层。相比一线城市8。3%左右的薪酬增长,二三线城市中最抢眼的是成都(9。9%)、西安(9。7%)、重庆(9。7%)、武汉(9。5%)。
生活成本高企催生“跳板论”
长沙某医药行业民企主管招聘工作的副总经理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他也曾经在北京工作过6年,两年前回到老家长沙,他认为,一线城市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对于一些医药企业来说,一线城市企业结构相对高端,对经济环境变化很敏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后,一些城市企业薪资增长也会有所放缓。而且,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快、高素质人才多、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随着薪资增长的放缓,这些原本的负面因素就会给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人形成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的非本地生源的大学生,交通、房租、吃饭成本都在攀升。
去年刚刚从上海回到南昌某电台工作的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毕业生王静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上海工作每月房租2500元、电话上网费500元、交通500元、吃饭买东西3500元,再加上每年回家的火车票,一个月7000块钱的工资能维持“月光”就已经很不错,有时候还需要家里接济。她说,回到南昌后,每月5000元的工资虽然比上海有所减少,但是毕竟家里已经在南昌给自己买好了房子,不用再交房租,现在每月能存下xx多元,加上刚刚发的2万多元年终奖,春节后打算贷款买车,而这在上海是想都不敢想的。她还对记者说,“ 5000元的月薪在南昌属于中高水平,这得益于我之前在上海的工作经历,回到南昌后我用在上海学到的东西开办了新的节目,也在短时间内做到主编一职,所以我认为年轻人毕业后在大城市锻炼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记者采访发现,房租和吃饭已经成为一线城市“北漂”一族的主要压力,综合记者采访的12位大学毕业五年以内人员的回答发现,他们的吃饭成本和房租成本每年上涨10%~20%,平均占他们收入的40%~60%,“月光族”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不到一半的人需要家里不时地“接济”一下。而买房对他们来说,也不太可能。一是房价太高,即使家里能拿出首付,那么以后每月面临高额月供会让他们压力倍增;二是很多一线城市的限购措施,也让他们暂时不能获得购房的资格。“只有全款买得起房的同学才想着永久留下,我们这些人每天都在想着什么时候可以离开。”三年前毕业于北京城市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王凯对记者说,“听说,我老家湖北那边有很多人在做电子商务,我打算趁过年的时候回去看看,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不回北京了。”
跳槽有风险人生需谨慎
资源一定会流向更需要的地方,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未来区域不平衡发展必将被打破,而多极化的发展氛围也会在中国形成。“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接触过很多从一线城市回到老家的白领,他们重新在二三线城市创业、工作,有成功,但也有失败的。”段立新说。
中国的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温差都可以相差50℃,更别提不同城市的市场环境与文化。“欧洲人曾经说过,中国的地区差异比整个欧洲都要复杂。准备要回到二三线城市的人才有很多问题必须考虑清楚。”
二三线城市有不同于一线城市的游戏规则,如不太重视服务,契约精神比较差,所以,在工作以及与同事交往中,就不能生搬硬套一线城市的模式。
更关键的是二三线城市可能没有一线城市所拥有的完善的生态链作为支持系统。“还是以医药研发为例,如果一个研发人员在上海张江高新区工作,那么,他的公司附近经常会有高端的科学家讲座,如果他感兴趣可以随时加入、探讨;如果他想找投资人加盟自己的项目那更方便了,张江有很多投资人在寻找可行的项目;而在研发过程,张江附近还有很多公司提供研发的设备、实验室。”
因此,段立新建议,不管是“跳板论”还是“逃回北上广”,最重要的还是青年人选择最适合的、最能释放自己才华的空间。
薪酬调研报告5
对比XX年参与企业构成来看,折射出该区域在转型升级中变化明显。其中,高新区(中国)总部企业数量从XX年的20.5%上升到25%,上市公司数量由13.9%上升至19%,而分公司规模有所收缩,从19.6%下降为7.1%。传统的机械和电子企业占比有所下降,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企业的数量分别较XX年增加5.1%和9.9%。
XX年,有92%的参与调研企业进行了调薪,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为9.5%,较XX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各层级调薪幅度中,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为11.3%,专业技术人员为9.5%。预计XX年各层级薪酬增长都将略高于XX年,操作工增长幅度为12%,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将会增长9.7%左右。
从薪酬结构来看,与XX年相比,高管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比例从91.8%降到79.8%;一线员工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则从58.9%上升为63.9%,反映出区内企业薪酬结构更趋合理。
新进员工率高于员工离职率公司发展前景成吸引员工首要因素
该报告显示,XX年,企业新进员工率平均值为38.4%,员工离职率平均值为29.4%,新进员工率高于员工主动离职率。其中,欧美企业与日资企业员工离职率平均达14.6%,高科技企业为20.2%。在员工层级流动率中,操作工的流动率要高于其他层级,其次为销售人员。
在吸引员工的主要原因中,良好的公司发展前景占54.1%,良好的工作环境占45.9%,充分的福利保障占40.5%,有竞争力的薪酬占27.0%,合理员工晋升通道占21.6%。在员工主动离职原因中,薪资缺乏市场竞争力排在第一位,比例为48.6%,缺乏晋升机会比例,为23%。
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
政策更呈多元化与人性化
为更好地吸引与留住人才,高新区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
数据显示,除住房公积金外,有59.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补充住房公积金,有33.3%的企业为员工提供租房补贴,有15.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购房补贴,有6%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一次性购房补贴。在企业福利设施方面,提供职工食堂的公司比例为71.4%,提供免费班车的公司比例为57.1%,有33.3%的企业提供职工浴室,有28.6%的企业提供健身运动场所,这些数据均较XX年有所提升。
在员工休假方面,有69%的公司除了提供法定假期外,还为员工提供福利假期,天数一般为5天左右。在未休完的法定年假处理方式中,有75%的公司选择顺延,有11.9%的公司选择作废,有15.5%的公司选择折现。在选择将未休年假折现的企业中,有35.7%的公司选择按3倍折现,有11.9%的公司选择按2倍折现,有3.6%的公司选择按1倍折现。
在员工健康方面,有95.2%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体检,有85.7%的企业提供体检的频率是每年一次。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21.4%的企业会给员工提供子女教育经费。
薪酬调研报告6
据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发布的20xx年才市供求情况预测显示,20xx年是广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州已明确了重点建设“一江两岸三带”,与之相关联的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都会保持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会不断加大。而金融业、化学/医药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也会继续通过提高薪酬来吸引、留住人才,预计薪酬增长率都会在10%以上。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高速发展,让电商领域及周边相关行业,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其中物流业人才缺口首当其冲。近两年来,京东、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领头羊企业,发展速度惊人,这样的发展速度必然加大了人才需求,无论是电子商务领域的专业人才,还是商品采购、快递物流等电商相关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都有告急趋势,年后物流仓储行业也形成了第一波招工小高峰。
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物流人才凤毛麟角
目前物流业正处于产业地位的提升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期和物流强国的建设期。物流业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支撑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物流人才的多少和优劣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年鉴(20xx)》指出,一方面,我国物流市场庞大,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对物流操作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我国物流涉及从业人员约为两千万人,物流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增加10万个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随着信息技术、自动仓储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及相应设备大量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并具备一定技能的物流操作人才。比如,在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快并且相对的地区,如上海和北京,大专以上学历的物流从业人员占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约占21%和19%,其他地区的这一比例更低,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美国奥尔良大学一项为期20年的全美物流职业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物流业管理者中,92%具有学士学位,41%具有硕士学位,22%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由此可见,我国物流人才的状况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物流业对现代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
物流行业薪酬不断增长,但离职率也较高
从20xx年起,物流行业整体涨薪就远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这样的势头从20xx年开始趋缓,但仍呈现行业独有的特点,即基层涨薪幅度高于中高层。根据众达朴信发布的物流行业薪酬福利调研报告显示,在细分行业中,快递行业的快递员涨薪幅度,平均值为16.8%,高分位值甚至超过25%。当然与涨薪幅度相对应的是,快递员也是离职率较高的岗位,平均主动离职率在30%以上。
随着物流行业连年高幅度的涨薪,其行业整体薪酬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全行业平均水平。在20xx年以前,物流行业年薪过10万元的中层并不多见,但如今,物流行业专业经理的年薪范围为10.3万~20.5万元,高分位值已经超过了20万元。而部门经理和总监层级年薪范围分别为18.5万~38.4万元和32.4万~76.8万元,均超过了全行业的平均水平。
近年,“快递员月薪过万”的新闻不仅在行业内引起反响,成为吸引人才的“噱头”之一,在行业外也引起了职场人强烈的共鸣。“蓝领超过白领”、“学历无用论”等话题成为了热点。其实,月薪过万的快递员在企业中不是没有,但确实是小概率事件。根据众达朴信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xx年~20xx年,快递员平均月薪中位值和高位值分别为5250元和7858元。看似光鲜的收入背后,是超负荷的工作时间和几乎没有停顿的工作环境,快递员离职也主要是因为这些原因,这也确实给用工企业敲响了警钟。
物流行业急需四类人才
据悉,物流相关行业包括:快递业、国际货代业、运输业、港口经营业、仓储业、部分产品加工承揽行业、分拣包装行业、物流设备维护行业、商检部门、咨询服务业等。这些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学习物流工程或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而是更广泛的专业人才,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英语、法律、交通运输、计算机等人才。
从物流行业具体需求来说,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企业物流人才;二是物流企业人才;三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四是物流研究人才。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指企业中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如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报关员、配送人员、客户关系管理员等。这些人员必须熟悉物流行业,同时掌握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物流企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营销。至于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主要是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并且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规划人才。
薪酬调研报告7
一、
1、本次薪酬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2、薪酬调查的对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性质、规模、目标等);
3、薪酬调查的范围与方法
4、本次调查计划与成员分工、完成时间
二、
1、调查对象的薪酬结构与薪酬制度(包括货币薪酬与非货币薪酬各项);
2、职位描述与任职资格条件;
3、被调查员工(样本)情况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工龄、年龄、职位,学历等;
4、将薪酬调查结果图表化
三、分析调查结果,并结合调查对象实际提出可行性建议;
注意:
1、人员分工明确并可记录;
2、报告简洁,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3、附某公司薪酬调查报告模板如下,仅供参考;
薪酬调研报告8
一、研究背景与基本情况
供电所是电力公司服务客户的最前线,在公司中扮演着“基本作战单元、为民服务的最前沿、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的重要角色。在全省范围内,供电所用工占了全省供电企业用工总量的42%,用工成本占全省总量的21%。目前,供电所已经为超过2929万户客户提供服务。供电所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成效。同时,供电所的任务十分繁重。以湖州公司为例,近三年来,供电所的客户数增加了71200户,增幅达到了10.3%;线路长度也增加了618公里,增幅达到了8.2%。但是,供电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少。比如人员供需矛盾大,湖州公司近三年来人员减少了46人,降幅达到了8%,50岁以上用工占比高达33%,即将面临大量退休。此外,供电所还面临着隐性成本大的问题。仅以湖州公司农电工人工成本1亿元,业务外包成本达到20xx万元为例,这些是成本监审中的重中之重。在基层人员紧缺、成本空间不断压缩的大背景下,供电所集中面临着唤醒沉睡资源、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难题的挑战,因此,对供电所开展激励机制研究格外有意义。
在此背景下,公司与湖州分公司联合成立研究小组,对所辖的市区供电所进行了全面的“麻雀”式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创新的“全口径用工、全成本管理”的薪酬包干管理机制,实现了更加高效和精准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薪酬包核定的内涵范围有待拓展
原薪酬包干只考虑了全民职工和农电工的绩效工资,而对于业务外包人员的人工成本却被视为公司隐性人工成本。这一点引起了巡视巡查的关注,并且也影响了组织的有效益发展。因此,有必要将“大人力资源”,即包括全民职工、农电工和业务外包人员在内的全口径薪酬成本纳入包干范围进行管控。
(二)薪酬包核定的结果导向有待增强
原以实际人头数作为供电所薪酬核定计算基础的做法,使得供电所自然具有争取人员配置的冲动,不利于推动供电所人员挖潜增效,也将内部人员调配、用工计划管理等责任上移,不符合划小核算单元经营理念。因此,应更强调以业务量为基础,真正落实“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劳动定员体现业务量基础,可以作为薪酬包核定的依据。而由于国网定员标准较浙江仍存在差距,同时未考虑影响作业效率的部分内外部条件因素,定员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目前各供电所人员劳动效率(人员劳动效率=定编人数/实际在岗人数)平均值为122.7%,最高值达到138.9%,最低值为111.5%,因此有必要对定员结果进行合理调整。
三、总体思路及成果
本研究以“首创”精神为指引,聚焦基层痛点难点问题,运用“唤醒的资源是最优质的资源”等三个理念,基于多维精益管理研究成果和划小核算单元理论,以湖州公司为试点,以权限下放和自主经营为机制改革主线,首创全口径、全成本“”薪酬包干管理机制,将供电所直接用工的绩效薪酬和业务外包的人工成本进行打包,核定给基层供电所并下放内部分配权限,构建“大人力资源”管理格局。
以权限下放、自主经营为机制改革创新主线 ,即将权限下放、自主经营作为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推动各经营单位根据业务和市场实际创新经营。 一定即以定员为基准 ,根据核算单元经营业务量定员核定包干薪酬,计划全口径用工、全成本范围的薪酬包干(为简化行文,以下使用的绩效薪酬包干、薪酬包干等同此概念),夯实经营单元“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管理基础。 二挂即挂钩劳动效率、挂钩绩效结果, 挂钩劳动效率是适应业务规模的变化,建立与业务增量动态挂钩的机制,实现包干机制的持续正常运作。挂钩结果是挂钩包括组织绩效、组织效能等在内的多维质效 评价 结果,不仅关注目标结果,同样关注投入产出效率,推动公司人工成本向经营效益效率更优的单位倾斜。
四、主要做法
(一)以定员为基准的薪酬包干初核
首先, 明确绩效薪酬包干范围,实施“大人力资源”全口径薪酬成本包干。一方面,将全民、农电工与供区业务量相关的生产服务绩效奖金纳入供电所绩效薪酬包干范围内,包括原月度绩效奖、月度安全奖、量化工分奖金、台区电费考核奖、台区线损考核奖、台区抢修服务考核奖、加班工资、一定年度绩效考核奖等。另一方面,将与业务外包公司约定的业务外包人员部分人工成本纳入“”薪酬包干范围。
根据修正后的定员数,结合现状分别计算各供电所全民、农电、业务外包用工的需求量:
某类用工定员=某类用工现状人数/全口径人员现状数×供电所修正定员
最后, 结合分类用工需求量和直接用工人均绩效工资水平及业务外包标准人工成本水平计算薪酬总包,并将总包下达给各供电所。总包下达后,在管理模式、管辖面积等没有发生大幅变化的基础上,原则上年度薪酬总包保持3年不变。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充分赋予供电所在总包范围下的自主管理权限,下放人事任免权、内部考核分配权和外包用工的淘汰建议权,充分给予供电所对外包业务考核权。
(二)与劳动效率挂钩的薪酬增核
为了适应业务规模的变化,我们鼓励基层员工积极承担职责,探讨并建立与业务增量相关的薪酬激励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一机制将根据业务增量动态调整薪酬总额,从而引导员工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最终选择营业总户数和线路总里长作为业务增量挂钩的关键指标,建立增量核定模型年底结算,给予各供电所因承担更多工作而分享更多的绩效薪酬。
营业户数增量奖励额=户均奖励单价×净增户数
配网增量奖励额=线路回长奖励单价×净增配电线路回长
(三)与绩效结果挂钩的薪酬增核
构建多维经营质效评价模型,全面反映组织绩效产出结果与过程,与供电所签订《供电所绩效考核承包责任书》,建立考核结果与包干额的挂钩机制。
一是 构建多维质效评价体系。多维质效评价是以组织绩效考核为主,以组织效能评价和周边绩效评价为补充,三维一体组成。
多维质效评价得分=组织绩效考核得分×80%+组织效能评价得分×20%+周边绩效评价得分
其中组织效能评价以最大化投入产出为目标,从经营效能、运营效能和人力管理效能三个层次构建。周边绩效评价体系组织荣誉积分、员工成长积分归集而成
组织考核评估分别从自我改进、相对领先两方面评价,组织考核得分=效能改进考核×50%+效能领先考核×50%
二是 实施薪酬包干挂钩激励。各供电所月度绩效薪酬实施月度预发,与月度组织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后在年底进行增(减)结算。年度使用多维质效评价结果对年度绩效奖进行增(减)结算。
每个供电所的月度绩效薪酬包核增(减)额(结算)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该供电所每月绩效考核得分总和减去100乘月份数,再乘以单位绩效得分奖励单价,最后乘以该供电所核定用工数。
各供电所年度绩效薪酬核增(减)额(结算)=(供电所年度质效考核得分-100)×单位绩效得分奖励单价×供电所用工核定人数
根据供电服务公司的绩效薪酬核增(减)结算规则,我们将依据业务外包考核评价情况与业务外包公司进行结算。具体而言,我们将参考绩效表现来制定薪酬计划,并根据实际业绩对其进行调整。同时,我们也会与业务外包公司进行积极沟通和合作,以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四)联动考核深化供电所内部分配
为支撑绩效薪酬包干机制的有效落地,推动组织考核与员工考核的联动,形成压力的精准传递。 一是 将供电所所长和技术人员绩效奖金与供电所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二是 指导供电所优化班组人员工时积分激励机制。指导各供电所根据工作时间、技术要求、安全风险、艰苦程度等用定额分值的形式,对供电所主要工作任务进行量化计分。积极推行积分晾晒,每周公布积分,每月公开绩效考核结果,推动考核过程公开透明。提升月度绩效在年度考核占比,要求与工时积分挂钩的供电所人员绩效奖金占比达到60%以上,并与员工培训、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
五、结论及建议
(一)主要结论
一是 实现机制的创新,形成首创研究成果。首创业务外包人工成本纳入包干范畴,打破工资按人头分配的方式,体现两个挂钩精准激励,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全面改善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效率。
二是 实现资源的唤醒,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湖州公司对用工、薪酬、成本等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提升了使用效率。在供电所之间,人均包干总额差距达到19.22%,体现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在供电所内部,下放自主管理权限,对员工的考核结果“数字化”,员工月度奖金的最大差距在50%以上,体现了“干好干坏不一样”。在辖区内业务量同比增加9.4%的情况下,劳动用工净退出8人,外包成本压降5%;但通过机制的改革创新,其线损下降4.6%;平均抢修时间缩短48.89%,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 实现价值的创造,助推战略目标落地。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推动人力资源从“结构缺员冗员并存”转为“弹性适配人事相宜”,使干得多干得好者拿得多拿的安,推动价值链健康正向循环,为全面支撑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湖州公司年内建成省公司“五小+”示范供电所9个和暖心驿站12个,1个服务案例入选浙江省竞跑者案例,半年度“获得电力”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二)相关建议
“全口径、全成本”的薪酬包干机制操作简捷,实践性强,建议将其向更广范围推广。
一是建议将“”的绩效薪酬包干机制在全省供电所推广,提升供电所基本作战单元的战斗力。
二是建议逐步将企业内的划分单元进行细化,包括变电、输电、营销等专业领域,以提高人力成本资源的配置效率。
薪酬调研报告9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网络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对市场薪酬报告的分析。在网络问卷调查中,我们邀请了1000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从业人员参与,他们涵盖了医疗、金融、教育、科技等多个行业。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得到了大量有关薪酬情况的信息。同时,我们还通过个别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了一些具体企业和员工的薪酬情况,以便更好地把握实际情况。
调研结果与分析
行业差异
首先,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明显的薪酬差距。在高新技术和金融行业,由于工作压力大、技能要求高,薪酬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在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薪酬相对较低。这种差异主要受到行业特性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地域差异
其次,地域因素也对薪酬水平产生了较大影响。一般来说,一线城市的薪酬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这主要是由于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较高,企业为了留住人才不得不提高薪酬水平。而一些发达地区的县镇企业相对来说支付的薪酬就偏低。
职位差异
此外,不同职位之间的薪酬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高管、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通常拿到的薪酬明显高于基层员工和普通职员。这与不同职位所需的技能、责任和贡献程度密切相关。
综合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综合建议:
1. 针对不同行业和地域的薪酬差异,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薪酬标准,避免因行业或地域问题造成员工流失。
2. 对于不同职位的薪酬差异,企业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
3. 针对目前一线城市人才流失的情况,可以适当提高二三线城市的薪酬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去当地就业,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薪酬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薪酬制度需要与时俱进,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进行调整。希望本次调研能够为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薪酬调研报告10
为了解同行业企业的工资水平及薪酬现状,根据总部相关要求,对保定市秀兰物业、新一代物业、卓正物业、华中物业及宜家物业共五家同行业公司进行了薪酬调研工作,现对调研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一、本次调研主要通过招聘网站和向朋友咨询渠道进行,因保定市大多数企业通过网络招聘时薪资待遇大都登记为面议,故本次调研信息并不全面;
二、薪资架构构成: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奖金+补助;
三、根据调查发现,保定物业公司组织结构、人员配置较简单,大多都无主管和经理级别,即助理直属项目经理管理,只是个别公司设立工程主管/经理、安保主管/经理,其他部门均直属项目经理管理,另外,大部分物业公司客服助理除负责来客接待、投诉、回访、报修等工作外,还担任收费员一职;或者出纳兼行政工作等情况。
四、经过调查,部门企业员工薪酬以每年每人200元的幅度增长,还有部分企业持零增长状态,只是最低工资低于保定市最低工资标准时方才增长。
五、经过调查,以上几家同行业物业公司目前并未实行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尚未健全。
薪酬调研报告11
一、调研的目的
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调整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的薪酬体系,吸引更多优秀人家加盟,人力资源部自xxxx年xx月xx日着手绽开薪酬调研工作,并于xxxx年xx月xx日全面完成薪酬调研任务。
二、调研对象
1、公司内部员工
2、同行业500强列表中前100家企业
3、同行业与本企业有竞争关系的10家企业
三、调研方式、渠道
1、收集、查看政府部门发布的薪酬调查资料。
2、托付询问公司调查。
3、对本公司流淌人员进行调查了解
4、开展问卷调查
四、调研结果分析
1、整体状况分析
(1)本企业所属的行业总体薪酬水平较上一年度增长%,纵观最近几年的薪酬
调查结果,整体薪酬水平呈稳步增长趋势。
(2)本企业所属行业上一年度平均薪酬水平为元,本企业平均薪酬水平为元,
高出市场的平均薪酬水平。
(3)本企业关键岗位或核心人才的薪酬管理上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薪酬结
构设计不太合理。
2、重点调查对象薪酬状况分析
依据薪酬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将调查的同一类薪酬数据由高至低排列,再计算出数据排列中中间位置的数据,即25%点处(一家)、50%点处(六家)、90%(三家)点处。
五、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通过以上薪酬调研与公司目前薪酬状况比较,本公司应从如下两方面进行薪酬薪酬管理工作的改进。
1、依据企业经营效益适时地调整本企业的整体薪酬水平。
2、结合外部薪酬水平状况及本企业实际状况,对关键或重要的岗位部门的薪酬水平与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薪酬调研报告12
一、报告说明
1、调研背景
2、调研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专业薪酬机构发布的应届生薪酬信息
1、全国GDP增长率/薪酬增长率
2、不同地区企业薪酬差异指数
3、不同性质企业薪酬水平差异指数
4、不同规模企业薪酬水平差异指数
5、调整薪酬因素统计分析
6、不同企业性质毕业生起薪点
7、不同学历毕业生起薪点
8、不同类型毕业生起薪点
9、一线城市应届生起薪分析
10、非一线重点城市应届生起薪分析
三、相关行业主要企业应届生起薪
1、相关行业主要企业应届生起薪
2、互联网企业薪酬情况概述
3、百度、腾讯、阿里内部的级别和薪资待遇
四、标杆企业或同行企业的应届生起薪数据
1、标杆企业或同行企业应届生起薪
2、标杆企业或同行业企业工资条构成
3、我公司应届生薪酬政策现状
五、总结与建议
一、 调查目的
为了留住或吸引优秀人才,为重新制订应届生入职薪资以及制订8月份调薪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企业的官方对外网站中的招聘信息、各专业招聘网站、人才市场上发布的企业招聘信息、各高校就业信息网上的就业信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的薪酬数据、求职者的相关个人薪酬信息。
1、20xx-2014年全国GDP增长率/薪酬增长率
2、不同地区企业薪酬差异指数
3、不同性质企业薪酬水平差异指数
4、不同规模企业薪酬水平差异指数
5、调整薪酬因素统计分析
6、不同企业性质毕业生起薪点
7、不同学历毕业生起薪点
薪酬调研报告13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的《市开展20xx企业薪酬调研的工作方案》要求,我区人社局领导高度重视,特聘用、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此次企业薪酬调研工作。从5月15日开始前期准备,一直到6月5日和6月8日对我区内企业的两次培训结束,在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之下,调研工作得以有序展开,圆满完成。
一、基本调研情况
这次薪酬调研工作市里提供了251家企业的样本初始名单。其中,经过工作人员的电话联系,对于已注销、无法取得联系、拒不配合及不属于我辖区的企业,及时上报给市里并进行替换,我区共替换了131家企业。
在确定了样本企业后,我队立即着手把样本名单分工到个人,并逐一将培训时间、地点电话通知到各企业联系人。并充分贯彻落实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利用最短的时间把培训事宜通知到位,同时把各企业参加培训的人员名单逐一确认以保证最终企业人员的到场培训。最终在我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6月5日和8日顺利组织完成了样本企业进行薪酬调研软件的使用培训工作。
培训结束后,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每人负责50家企业,专门跟踪联系各企业的薪酬调研人员,认真指导企业进行数据填报,同时督促企业按时报送调研数据。最后,我队对数据进行汇总、审核后,于6月11日将全部数据上报给市里。
二、调研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初始样本企业的确定不够合理。我队在确定样本企业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或是不属于区辖区内,或是已经注销的;还有的企业有多家分店,但总店不在区内,而该企业的名称同时出现在我区和别区的名单上;同时,还有部分企业是多年没有业务的近似于空壳的企业。
(二)部分企业态度恶劣、拒不配合。在联系企业参训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比较配合。但还是有部分企业联系人态度恶劣,有的直接表示不会配合调研工作,有的则表示每年都抽取他们参加薪酬调研,占用了他们的人力物力。
三、对今后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及时更新企业信息,科学确定样本企业。在薪酬调研工作开展前,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更新各区的企业信息,对于变更住址、已经注销的企业及时进行调整和替换,对于有多家分店的企业,应当避免该企业同时出现在几个区的名单上。
(二)对拒不配合调研工作的企业加强走访。对于此次调研中态度恶劣、拒不配合的企业,我队应在日常巡查中,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巡查、走访。对发现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不及时整改的进行处罚。对没有发现问题的企业对其进行企业薪酬调研的宣传,以便今后薪酬调研工作的顺利展开。
薪酬调研报告14
一、调研的目的
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调整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薪酬体系,吸引更多人家加盟,人力资源部自20xx年xx月xx日着手展开薪酬调研,并于20xx年xx月xx日全面完成薪酬调研任务。
二、调研对象
1、内部
2、同行业500强列表中前100家企业
3、同行业与本企业有竞争关系的10家企业
三、调研方式、渠道
1、收集、查看政府发布的薪酬调查资料。
2、咨询公司调查。
3、对本公司流动进行调查了解
4、问卷调查
四、调研结果分析
1、整体情况分析
(1)本企业所属的行业总体薪酬水平较上一增长%,纵观最近几年的薪酬调查结果,整体薪酬水平呈稳步增长趋势。
(2)本企业所属行业上一年度平均薪酬水平为元,本企业平均薪酬水平为元,高出市场的平均薪酬水平。
(3)本企业关键或核人才的薪酬管理上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薪酬结构不太合理。
2、重点调查对象薪酬状况分析
根据薪酬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将调查的同一类薪酬数据由高至低排列,再计算出数据排列中中间位置的数据,即25%点处(一家)、50%点处(六家)、90%(三家)点处。
五、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通过以上薪酬调研与公司目前薪酬状况比较,本公司应从如下两方面进行薪酬薪酬管理工作的改进。
1、根据企业经营效益适时地调整本企业的整体薪酬水平。
2、结合外部薪酬水平状况及本企业实际情况,对关键或重要的岗位部门的薪酬水平与
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薪酬调研报告15
分阶段提高薪酬水平的方法。对于客户企业希望重点加以保留的优秀员工,应当尽快提升其薪酬水平,否则将可能产生人才的流失。对于薪酬水平大于此区间最大值的岗位,可以考虑以较小的幅度提升在岗者的薪酬水平。对于那些薪酬处于较高水平而又具有很好工作表现的员工,可以考虑将其晋升到较高的职位上去。
根据职能类别进行划分时,相较年度基本现金收入、年度基本补贴收入,年度浮动现金收入和年度基本福利收入在年度总薪酬中的所占比例在不同职能类别间的差异性比较显著,其中,年度浮动现金收入下,经营管理类最高达20.1%,运营管理类最低至11.6%,相差9个百分点左右;年度基本福利收入下,投资分析类最高达24.6%,经营管理类最低至15.5%,也相差9个百分点左右。
中国水务行业个人薪酬福利
受访者填报信息显示,水务企业员工中拥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基本福利的占比大,均在80%以上,其中享有社会保险一项福利的受访者比例达92%。50%以上的受访者享受饭补以及过节费,接近一半的受访者享有带薪年假及通讯补贴。三成以上的受访者享有交通补贴和实物礼品;两成以上的受访者享有住房补贴、考勤奖励;接近两成的受访者拥有补充商业保险、其他补贴;还有8.6%的受访者享受旅游补贴。
中国水务行业薪酬福利现状、问题
中国水务行业职能等级2至等级3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跳跃阶段,从等级2晋升到等级3,员工的薪酬福利会有一个非常显著地提升,这也意味着水务企业意愿支付更高竞争性水平的工资来招揽并留住等级3以上的人员,企业用工成本随之增加。
中国水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整合时期,结构性供需矛盾不可避免。一方面,企业需要具备较高技术能力或一技之长的专业型人才,以及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整个行业的高水平人才供给在短期内不会大规模增速。快速增长的企业用工需求与短期内人才供给滞后的之间的矛盾比较凸显。
由于人才供给不到位,企业可能会为了快速增长的业务而高薪挖角,这种现象在水务
行业不乏案例。另外,企业提供的高薪往往远远高过企业实际支付能力,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的成本压力。人才供需、薪酬合理性、企业成本之间的矛盾问题在中国水务行业人才管理中比较凸显。
中国水务行业薪酬福利发展趋势
随着竞争、高水平人才增加、行业薪酬信息明朗化,水务行业人才供需结构会趋于合理化,人才能力、薪酬、企业成本会趋于合理化。
热点岗位将紧随水务市场发展。再生水领域,北京、上海等规模城市的人才需求有望提升;污泥领域,广东、江苏、辽宁等省份有望成为近几年人才集聚地,而工业废水治理领先的河南、湖北、山东、河北等省份也将是人才需求集中地。以污水厂厂长职位为例,如需完成污水处理规划,未来几年中国需要建成近4万座污水处理厂,这意味着存在大约4万个污水厂厂长的岗位需求,第三方力量有望推动合理薪酬体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