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工作报告>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2)

时间: 琢妤916 分享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篇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展开 “十五”目标任务胜利完成

  2005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和省人大《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部署产生积极效应。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实现了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6487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0亿元,增长20.3%;外贸进出口总额542亿美元,增长13.9%,其中,出口347亿美元,增长18%;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2.3亿美元,增长17.2%;财政总收入786.83亿元,可比增长20.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31.85亿元,可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8‰。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三农”工作力度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继续实施有效支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6%。粮食总产量715.18万吨,水产品总产量605万吨,造林更新总面积207.3万亩。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全省安排25.29亿元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制定实施林权证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流转等配套措施,全省11602个村明晰了产权,占应改革面的99.5%。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13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6.65亿元,增长28.8%。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建成6500公里。水利“六千”工程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3%。实施土地整理19.49万亩,新造耕地2.5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和动植物检疫体系初步建成。加强培训指导,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

  (二)工业带动作用增强,服务业水平继续提高。制定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集聚,壮大产业集群。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3.5%,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1%。电子、石化、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9%,拉动全省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实施循环经济“251”示范工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6%。成功举办第三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促成3021个项目与企业对接。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2个、中国驰名商标54件、国家免检产品141个,均居全国第5位。建筑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11亿元,增长11.1%。金融保险业运行良好,旅游业继续增长,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物流、商贸、信息、中介和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加快。

  (三)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建设成效显著。制造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1%、55%和50%。民间投资增长22.8%,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2.6%。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重点建设用地有效保障,新开工重点项目90个,比上年增加64个。全省189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0亿元。与上年比,重点建设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重点建设中工业项目投资所占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赣龙铁路建成通车。邵三高速公路春节前将投入试运营,标志着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全线贯通。龙岩坑口和泉州南埔电厂一期、福耀浮法玻璃、百宏差别化纤维、厦门腾龙特种树脂等项目竣工投产。福建炼化一体化、液化天然气总体项目、泉州船厂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福州可门电厂一期、宁德电厂一期、厦门嵩屿电厂二期、省主干电网等项目加快建设。温福铁路全线动工,福厦铁路、泉三高速、浦南高速开工建设。厦深和龙厦铁路、永武高速公路、平潭海峡大桥、泰山石化中转码头、中华映管等离子显示器等一批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或核准。向莆铁路、厦漳跨海大桥、福建核电一期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利用外资质量提高。“大通关”机制进一步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加快建设,重点口岸查验部门试行每周7天工作制,通关效率不断提高。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由省级财政统一负担政策有效落实。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45.1%和22.8%。新批福州、福清和泉州三个出口加工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区获准扩区,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正式运行,莆田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通过国家验收。全省新批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94个,合同外资50.1亿美元,分别增长8%和76.5%。全年外资企业增资额达29.9亿美元。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平稳发展。投洽会、海交会、商交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成效明显。

  (五)闽台合作进一步扩大,闽港澳侨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省六个对台工作小组组织协调力度加大。制定闽台产业对接规划,积极开展行业性对台招商活动,新批合同台资18.3亿美元,增长92.1%。两岸光电、软件行业建立协作关系,台资企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成功举办旅博会、花博会、台交会、纺博会、鞋博会。闽台贸易持续增长,率先实现直接登岛办展,对台贸易额47.66亿美元,增长9.4%。积极办好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全省,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设立台湾农产品营销中心,台湾水果首次以零关税方式进入我省。福建居民赴金马旅游顺利启动,实现武夷山与阿里山、大金湖与日月潭等旅游资源对接。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开播海峡卫视,举办闽台民俗节庆活动和两岸交流论坛,建设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两岸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我省沿海与金马澎地区直接往来和海上试点直航进一步拓展,厦金航线客流量突破50万人次。厦门新增为两岸春节包机航点。两岸三地关系更加紧密,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联手海外招商,金融、旅游、现代物流等合作取得新进展,新批合同港资38.5亿美元。闽澳商务、中小企业、旅游文化和服务业四项合作继续深化,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侨务、外事工作得到加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新的侨力资源继续拓展。

  (六)有效应对各种挑战,齐心协力战胜困难。面对5次暴雨洪灾和7次强台风袭击,我们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超前部署,科学调度,合力抗灾,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扎实推开,受灾居民春节前可搬入新居。面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及时启动预案,从容应对,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防控工作,生产生活秩序井然。面对严峻的出口形势,加强外经贸预警监测,及时制定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各种贸易壁垒,增强企业扩大出口的信心。面对原材料能源供应紧张,强化采购、运输和调度,加强指导服务,有效保证企业正常生产。

  (七)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积极推动高新技术研发,10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全面实施,一批科技项目列入国家计划,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开发取得新进展。筹建两所本科院校,新组建13所高职院校,全省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突破40万人,高考录取率达70.9%。18个县(市、区)达到国家规定的“双高普九”标准。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整顿医药价格秩序,医药费用增长势头得到初步控制。文化精品创作力度加大,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继续改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保护。泰宁被确定为世界地质公园,“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和“福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积极推进。群众体育广泛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在十运会上获得17枚金牌,创历届最好成绩。福州和厦门地区大学新校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大剧院、省广播电视中心等社会事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人事、编制、气象、防震、测绘、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实施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新增泉州宝洲二期等5个污水处理、晋江垃圾焚烧发电厂等7个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主要水系水质和城市空气质量良好。

  (八)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和除烟叶以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全省农民受益27亿元,人均减负103元。全省城乡94.6万人享受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实行农村低保家庭子女和“三类”残疾学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开展高校贫困学生助学工作,12.4万名学生得到资助。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完成年度目标的122%。城乡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启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补助415个困难乡镇、村“两委”和城市社区居委会,确保工作正常运转。“造福工程”新搬迁2万人。每个村至少有1个卫生所的目标基本实现。对农村农技员、乡村医生、计划生育协管员实施政府津贴。通过劳务派遣等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8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廉租房制度顺利启动。清理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完成计划任务。民政、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九)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安定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监督,执行人大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全年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573件、省政协提案727件。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虚心听取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认真落实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年提请省人大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2项。“四五”普法目标基本完成。政府绩效评估和政务公开全面推开,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广泛开展学习郑忠华、张仁和等先进典型和“爱祖国、爱福建、爱家乡”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深化,厦门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福州市、三明市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平安福建”深入建设,治安防控体系继续强化,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力度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依法依规处置信访问题。强化责任制和各项管理措施,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深入开展“双拥”和军警民共建活动,驻闽部队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海防、人防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2005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五”计划的胜利实现,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高出目标1.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343元,年均增长8.7%。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3%和13%。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0亿元,超过1949—2000年的投资总和,投资率由2000年的28.8%提高到2005年的35.8%。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6%,高出目标12.6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49亿美元,超额完成年均40亿美元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7%,高出目标4.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1%,实现预期目标。“十五”发展的成就突出表现在:

  产业支撑更加凸显。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7.0∶43.3∶39.7转为2005年的12.7∶48.6∶38.7。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形成60个制造业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4%。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三大产业带初步形成,四个重点产业逐步壮大,九类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增强。

  基础设施显著改观。新建高速公路865公里,累计通车里程达到1210公里,基本建成“一纵两横”主干网;新增铁路159公里,铁路营业线里程达1630公里,赣龙铁路的建成打通了我省第四条铁路进出省通道;建成一批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港口吞吐能力超亿吨,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7位;连城机场建成使用,民航空港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发电能力714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达1758万千瓦。“数字福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电话交换机容量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互联网用户达319万户,全省建制村实现村村通电话。十大防灾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县级以上城区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统筹能力逐步增强。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居全国第十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九位。专利授权量22090件,居全国第八位。教育“两基”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调整组建普通高校47所,高考录取率提高20个百分点,全省已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56个。文化发展步伐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市场经济秩序趋于好转,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完成阶段性目标。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救治机制初步形成。五年新增山海协作项目3200多个,总投资超过360亿元。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明显。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连续15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计划指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建成投产一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重大项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名列全国前茅,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体制机制更具活力。深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拓展空间、集聚合力、改进服务、推动落实。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简政放权,赋予县(市)更多的审批权限,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深化企业改革,制定保障工业用地政策,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扩大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政策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化政府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干部驻村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取得成效。加快投融资、财税、价格、流通、社会事业、城市公用事业等配套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2000年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4868元、1210元。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41.5%提高到47%。城市建成区面积比2000年扩大43.6%。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25.5和40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尤为可喜的是,“十五”期间,我们立足于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和全国发展大局,做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形成了“四个推进”的指导思想、“四个基本”的目标任务、“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全省上下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海峡西岸”写入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使这一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我们多年的愿望变成现实,全省上下欢欣鼓舞,海内外反响热烈。中央文件第一次明晰海峡西岸的界定,第一次明确海峡西岸是个地区,第一次凸显海峡西岸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独特作用,第一次强调支持海峡西岸的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对福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和支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海峡西岸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十五”发展的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政府努力工作的结果,是全省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在此,我谨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全省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为福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中央各部门及驻闽机构、驻闽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福建建设与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工业总量不够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二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资源约束和人口、环境压力比较突出。三是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差距,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五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保障、预防、处置体系不够完善,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社会治安仍不容乐观。六是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有待加强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跨越

  “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制定好“十一五”发展的规划蓝图,对于指导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请大会审议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总结了“十五”计划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十一五”的宏观环境和发展面临的挑战,围绕省委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和各项措施。

  “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按照“四个推进”、“四个基本”、“四个关键”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把福建建设成为促进祖国统一的前沿平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创新型省份,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这一总体要求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突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符合中央要求和福建实际,是“十一五”时期我省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握“八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坚持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为民惠民利民。这“八个坚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现了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基本要求。

  《规划纲要》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态势,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突出强调发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闽东北、闽西南两翼,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两岸三地联系,逐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和基础设施,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规划纲要》确定了我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力争更快更好;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000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200亿元;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海峡西岸经济区九大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这一目标是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着力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建设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和沿海蓝色产业带,积极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到201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条件,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加快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重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壮大经济总量。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发展重化工业,在产业集聚中调整优化结构,在自主创新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三次产业健康发展。到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9∶51∶40,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提高制造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提高能够引导带动产业壮大的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建设福厦沿线国家级信息产业制造基地、湄洲湾和厦门海沧石化基地,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38%以上。坚持陆海联动,以滨海城市和陆域经济为依托,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为突破口,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海洋产业发展,有效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形成海岸、海岛、近海、远洋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到2010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8%以上,推进我省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

  (三)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崛起。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排,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把港口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重要港湾的协调整合力度,完善港口功能,重点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和福州、湄洲湾(南、北岸)主枢纽港,积极发展宁德港、漳州古雷港,形成现代化的海峡西岸港口群。加快建设以港口为依托,连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国道和省级干线公路的综合交通通道。完善空港发展布局和机场配套设施。推进福州、厦门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建设。到2010年,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3亿吨,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2500公里和2000公里。把电力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加快电力结构调整和电网建设,新建全省500千伏大环网,电力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形成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数字福建”建设应用水平。

  增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中小城市为基础的综合规划体系,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2%。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增强城市群的产业集聚能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增强城市群的承载能力。发展城市社会事业,增强城市群的服务能力。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资源,提高城市群文化品位。发展区域城市联盟,推动产业协作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激发活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闽东北和闽西南两翼的发展,促进与两个三角洲紧密对接,向内陆腹地纵深推进,实现互动联动、共同发展。

  (四)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改革增活力,努力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提升民营经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九大支撑体系建设的投融资新机制。

  以开放促发展,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提升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排头兵”作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创新引资方式,提高引资规模和质量,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闽投资。“十一五”期间全省年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亿美元以上。稳定外贸出口扶持政策,提高口岸通关效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妥善解决贸易摩擦,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承包工程和境外加工贸易。

  (五)以“五缘”促“六求”,扩大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利用闽台地缘近、血缘亲、文缘同、商缘广、法缘久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动闽台交流交往,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和辐射效应。采取有效措施,密切闽台经贸联系,加强闽台制造业特别是信息、光电、汽车等产业和金融、贸易、物流等服务领域的合作,使我省成为对台产业合作的重要基地。推动两岸直接“三通”,扩大对台试点直航和直接往来成果,使我省成为两岸交往的重要通道。扩大旅游双向对接,推进闽台旅游线路互联、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使我省成为两岸旅游合作的重点地区。拓展农业全面合作,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使我省成为两岸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重要集散地。促进文化深入交流,发挥我省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加强载体平台建设,健全和落实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两岸三地合作交流,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创造合作商机,扩大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和闽澳四项合作的成效。

  (六)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省建设,做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粮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质量和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耕地面积稳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上。健全防灾减灾体系,重点加强江海堤防、蓄水调水、水库除险保安、渔港(避风港)、沿海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防控、灾害性气象预警救援、地震和地质灾害预警救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平安。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力争在相关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坚持教育优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职业教育,重视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到2010年初中、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80%和25%以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增强人才和智力支撑。着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形成设施先进配套、市场繁荣有序、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新格局。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疗环境,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积极发展体育事业。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视察及专项调研。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加强村民自治和社区民主建设。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实施妇女、儿童发展两个纲要,做好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持发展慈善和残疾人事业。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深入建设“平安福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稳妥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落实“四个关键”,做好2006年各项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是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前进的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坚持“四个推进”,把握“四个基本”,把“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的要求落实到今年的各项工作中,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1%;外贸出口增长12%,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亿美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5%。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激发活力,创新举措,以“活”开拓发展之源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筹谋划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步骤、政策和项目,使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围绕稳农,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落实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安全责任,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200万亩。围绕支农,整合各类财政性涉农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集中力量推进标准化农田、江海堤防、大中型水利设施除险加固、中心渔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发挥农村农技员(兽医、林业技术员等)、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协管员、计划生育协管员、乡村医生、治安调解员等“五大员”作用。扩大乡镇“三农”服务中心试点,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植物疫病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控,做好农、林、水产病虫害防治工作。围绕强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推广新肥、新药、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具,提高农业组织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水平。实施“百龙千亿”工程,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和开发,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规模,突出抓好40个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培育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引导农户与市场对接,促进农产品流通。围绕活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乡镇机构、县乡财政体制、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各项配套改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民负担出现反弹。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广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创新商品林采伐管理,规范林权流转,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和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

  加快产业集聚,增强工业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实施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专项规划,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积极拓展电子、石化、汽车、造船、软件、光电、制药等一批项目组团。强化煤电油运调度,突出抓好省百家重点企业和工业新增长点项目的跟踪服务,从生产要素供给、基础设施和外部协作配套条件等方面支持项目建设和企业扩张。有效落实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改造提升钢铁、水泥、造纸、食品、纺织等行业的骨干企业。加快构建技术、金融、行业协会等服务体系,抓好电机、模具、纺织、陶瓷等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建设。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加大研发投入,抓好环保、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研发项目,推动自主开发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6·18”平台,促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成果与企业对接。扶持品牌,叫响品牌,搞活营销,开拓市场,推行质量标准体系,再创一批规模化、集团化、区域性的名牌,打造产业名市、名镇。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重组步伐,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全面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稳妥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激活消费需求。依托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重要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国际大型物流企业,推广先进管理经验,促进物流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扶持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培育流通龙头企业,加快“万村千乡”工程建设,开拓城乡市场。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和设施建设,推出一批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等线路。进一步发展各具特色的生产性和生活性中介服务业。继续落实激活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各项政策,发展适合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各类房地产。清理各种抑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改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放心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完善外经贸支持服务体系,提升对外开放活力。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继续由省级财政统一负担,出口奖励政策保持不变。壮大民营外贸经营主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拓展新兴出口市场和海外营销网络,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完善外贸出口预警监测机制,采取一厂一策、一品一策等措施,支持出口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努力增加有效进口,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办好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经贸活动,发挥“福建国际投资促进网”和外商投资项目编码管理系统的作用,做好重点招商领域项目的编制和推介工作,着力引进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区域总部、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引资步伐。对外商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实行重点跟踪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充分发挥保税物流园区和区港联动的政策效应。实现新批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完善重点口岸查验部门每周7天工作制和电子通关工作,加快大通关建设。

  灵活务实拓展闽台合作,加强闽港澳侨经济交流。支持台商投资区和台资企业相对集中地区的发展,主动承接台湾机械制造、信息产业和光电产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吸纳研发机构和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进一步拓展沿海地区与金、马、澎直接往来。以厦门增设为两岸春节包机新航点为契机,推动闽台空中直航、邮件互换和电信直达。落实台胞落地签注5年有效政策。加强口岸服务设施建设,做好迎接“三通”的各项准备工作。拓展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工作成果,构建两岸一体旅游线路。办好涉台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争取更多闽货入岛展销,扩大对台小额贸易,开展对台劳务合作。推动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促进闽台农业科技和项目对接。密切闽港、闽澳经贸合作,继续推动联合招商,争取金融、旅游、物流、人才等领域合作取得新突破。做好侨务工作,以项目为载体,充分利用华商和闽商网络,重视华侨新生代的作用,引导海外侨胞来闽投资。

  (二)突出和谐,注重协调,以“和”提升发展之势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抓紧修编中心城市规划,推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加快进出城快速干道建设,完善市区路网。加大城市堤防、排涝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抵御洪涝灾害能力。加强中心城市之间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等方面协作。积极培育中小城市,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坚持挂钩对口帮扶制度,健全互帮互促机制。深入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输入教师、医生、科技人才计划,扶持培育一批重点骨干项目,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海岛、库区和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认真做好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完成土地整理30万亩。强化水能资源的科学开发与管理,重视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闽江“北水南调”、九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前期研究。提高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和集约开采水平。建立健全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落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财税和价格政策。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和城市内河污染治理。强化对重点企业污染源的治理。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力度。继续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注重水土保持,加强水源地、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提高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能力,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大力推行“三结合”,完善扶持措施,促进计生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着力构筑和谐社会安全网。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推进劳务派遣市场化、社会化,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力争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家庭“一户一就业”活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探索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率。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努力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推进“五险统征”试点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做好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继续建设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办好惠民实事促进社会和谐。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缓解县乡(村、居)财政困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杂费,继续实行农村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助学体系。推行省、市、县级医院挂钩帮扶所有乡镇卫生院,实施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试点范围,千方百计降低群众医疗费用,对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实施医疗救助。对农村“五大员”实行政府津贴。继续推进“造福工程”。抓好“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水利“六千”工程。开展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完善“福建三农服务网”。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继续开展“学英雄、见行动”和“爱祖国、爱福建、爱家乡”活动,大力弘扬“三平”精神。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互助友爱,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信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

  加强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家属。完善国防动员机制,强化国防教育与宣传,支持驻闽部队和武警部队战备训练、后勤保障,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和海防、人防工作。

  (三)盯紧抓实,求实求效,以“实”打牢发展之基

  扎实推进重点建设。保持合理的投资建设规模,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工业项目投资占重点建设投资的比重。安排省重点项目402个,总投资5468亿元,年度投资675亿元。重点项目中工业项目221个,总投资1717亿元,年度投资253亿元。加快温福和福厦铁路、浦南和泉三高速公路、炼化一体化等在建项目进度,开工建设厦深、龙厦、向莆铁路和永武高速公路、三个LNG燃气电厂等项目,争取开工石狮PTA、厦门PX、德盛镍合金、南纸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福建核电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坚持以规划带项目,编制实施海峡西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等34个专项规划,策划、生成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完善省重点项目分级分类管理与考核办法,统筹安排建设用地、供水供电,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把提升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围绕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重点在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推出一批适合民营企业投资的具体项目。定期发布民营投资项目信息,做好各环节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服务民营企业的助手作用,加强行业协会、同业商会建设,引导民营企业提高综合素质。鼓励民营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建立部门协调制度,指导和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增强海洋开发实效。制定并实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厦门港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继续研究推进其他重要港湾的实质性整合。加快建设嵩屿港区一期、江阴港区集装箱等大型专业化泊位,配套建设深水航道、疏港公路和铁路,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发展壮大港口物流业、临港工业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矿产能源业、海洋制药业等新兴产业,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实行海洋功能区划管理制度,严格入海污染物排放,治理和改善海域生态环境。

  壮大财政金融实力。大力培植骨干财源,坚持依法治税,强化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确保重点支出,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的力度。严格预算管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稳步扩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完善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财政和审计监督,规范财经秩序。加强政银企合作,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落实我省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合作协议,促进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双赢。

  (四)珍惜人才,营造氛围,以“人”构筑发展之本

  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项目集聚人才,以事业吸引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以机制激励人才。允许试,鼓励闯,支持上,使各类人才有所作为、脱颖而出。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继续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强博士后站点建设,完善闽籍院士专家联系制度,加大复合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全年新增党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12万人。推动职业培训市场化,全年新增35万名技术工人、4500名高技能人才、8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实施人才市场“1211”工程,拓展人才中介服务领域,扩大两岸三地人才交流,积极引进智力。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改革工资制度,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优化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空置校舍处置工作。突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适用型技术人才。重视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课改”,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强人才需求预测,进一步结合社会需求、企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抓好福州、厦门高校新校区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考录取率保持在70%以上。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完善民办教育分级管理办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发挥领军人物作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开展重点领域优先主题的攻关。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力争更多科技项目进入国家计划。推动科技资源整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提高产学研合作实效。发展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促进工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抓紧培养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军人才,在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形成人才梯队和研发团队。充分发挥企业家、专家在技术创新和推广中的关键作用,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工作。

  优化人文环境,促进文化振兴。制定并实施建设文化强省的政策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扶持一批有实力、有市场、有品牌的文化企业。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印刷发行等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会展、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培养一批名家大师和文艺尖子,鼓励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开发文化资源,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基层文化设施,活跃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举办全省第二十三届戏剧会演,争创“五个一”工程奖作品和国家舞台精品剧目。促进理论创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好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办好第十三届省运会和第十届省全民健身节,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四、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必须提高效率

  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落实是重点、责任是关键、效率是保证。我们要主动接受党委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切实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必须着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效率。自觉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强化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监督,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自觉把转变职能作为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把勤政廉政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政府机关、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监督,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抓好纠风工作,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开解决问题的会,发有实际内容的文,倡导精干、高效、务实的作风。

  必须着力提高服务发展的效率。用好项目带动这个抓手,创新项目生成机制,使好项目成为工作的着力点、发展的突破点、财税的增收点,形成各级各部门扑下身子抓项目、齐心协力促项目的工作局面。把好规划这个龙头,强化海峡西岸概念,树立经济区整体发展的意识,使之贯穿于省、市、县(区)各级的发展规划中,促进城市群、产业群、交通网的合理布局和加快发展。抓好产业导向这个关键,不拘泥于本地区固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优势,主动靠大靠优靠强,借智成势、借力兴业、借梯登高,加快壮大产业总量和经济实力。

  必须着力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有效落实惠民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从实际出发,多办、办好惠民实事,切实解决基层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效落实便民措施,加强政府机关直接面对群众和企业的“第一道门槛”的效能建设,推行电子政务,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严格限时办结,真正方便群众、方便企业、方便投资者。有效落实工作责任,有了责任心,就会有激情、有办法、有合力,就不会懈怠,再大的困难也能努力去克服。各级干部都要做有心、用心、尽心之人,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负其责,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必须着力提高实际运作的效率。注重拓展空间,作为的空间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要吃透上级精神和本地实情,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推出促进发展的新举措,支持各类有市场、有效益、可持续、有发展冲动的企业有效扩张,让他们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注重抓好细节,细节反映作风,细节体现态度,细节牵动全局,细节决定成败。要脚踏实地,力戒浮躁,细化任务,增强合力,从眼前能够做、自身应该做的事情做起,通过积极有效的战术战役一步一步地实现宏伟的战略目标。注重解决问题,各级干部要勤于动脑,精于业务,善于出活,做有效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称职领导、称职干部,树立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推动工作、为民负责、公正廉洁的形象。

  各位代表,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长期不懈、锲而不舍的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省人民,共同谱写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篇章!

下一页更多关于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

190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