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山政府工作报告(3)
关于佛山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一年工作回顾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佛山市委决策,在市人大及其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再创新的成绩。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为“十五”计划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预计107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绝对值为当年价,增长率按可比价计,下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3万元,增长10%。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税收总额231.96亿元,增长2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3.31亿元,增长39.9%;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3845元,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5920元,增长4.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30.83亿元,增长9.3%。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初见成效。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公有经济加快了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发展效益得到提高。非公有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业增加值362.74亿元,比重达67%,非公有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集约化和合理化程度逐步提高,三次产业比重为6.4∶53.2∶40.4。农业在结构调整中有效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全市农业总产值135.4亿元,增长4.8%;农村经济总收入2248.82亿元,增长15.9%。工业结构调整有新进展,一批优势行业得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得到壮大,一批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得到提升。全社会工业总产值达2365.63亿元,增长17%,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5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19.1%。第三产业发展层次进一步提高,传统行业开拓出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旅游、保险、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第三产业增加值436.06亿元。增长10.8%。
内外贸实现有效增长。积极鼓励消费,调整消费结构,促进了假日经济、会展经济的发展和大额消费的增长,顺德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和国际家电博览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85亿元,增长11.1%。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经贸活动。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拓展国际市场,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全市出口总值63.6亿美元,增长10.8%。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26.97亿元,增长14.1%。外商投资活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15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9.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97.5%。
各项改革全面推进。企业改革进一步到位,全市镇以上公有应转制企业转制面达到85.3%,其中涉及产权制度改革占80.5%,并抓好了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和完善,新体制和新机制的优势逐步发挥,企业活力得到增强。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公有资产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公有资产授权经营有效实施。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得到巩固和扩大,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救济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市场就业机制和再就业援助机制的建设,促进了再就业。全面实施机构改革,市本级和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各市、区机构改革正在稳步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推行了干部交流轮岗和竞争上岗制度。
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加大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力度,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各类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41家。产学研合作取得新成果。与国内外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项目近300个,一批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办事处,建立研究院和有特色的研究开发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加强,全市专利授权量和申请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加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实施各项科技计划有新进展,全市213个项目列入各类科技计划。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坚持以应用为龙头,加快“信息市”建设步伐,推进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尤其是南海市信息化建设得到江泽民和朱□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掀起了全市信息化建设的热潮。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达55.5%,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
拓宽多形式社会力量办学路子,创办了一批实验学校。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调整教育布局,教育资源得到合理优化并充分利用。巩固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优质教育,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7.1%以上,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比例达到35.2%,南海市被授予“全国‘普九’先进地区”光荣称号。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市已从小学三年级起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开设远程教育,我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正逐步建立。
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加大投入,完善和建设了一批交通、能源、通讯、环保、水利等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德胜大道五沙路段、佛陈公路扩宽改造工程、三水大桥立交等工程圆满竣工,迳口主干公路主体工程基本建成,谢边和雅瑶枢纽立交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南海东西二线、三山大道、南北五线紫狮段等新建、扩建工程全面开工。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完成电网建设改造项目22项,供电能力进一步增强。电话通信网、计算机数据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基础网络已覆盖全市城乡,全市因特网与省的互联带宽达到2.5G。市区文华路、文化广场、城南碧水工程建设和市区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水西南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加快,全面启动了汾江和佛山水道以及三水西南涌等一批河流污染的整治,收到了初步成效。2001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76亿元,加快了一批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和达标建设,提高了防汛能力。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选择了11个具有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的中心城镇优先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在重点地区、重点市场和重点行业,开展了打击制假售假、走私贩私、逃税骗税、逃汇骗汇等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清理整顿医药、卫生、文化市场秩序,规范建筑、土地市场秩序,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大地方金融资产清收力度,金融运行平稳。金融部门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9.9%和6.3%。加强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重点的严打整治斗争,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对“”痴迷者的转化工作,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我市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单位”和“广东省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
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以创建文明法治社会为目标,全面启动“四五”普法教育,以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的普法教育深入开展,全民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坚持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水平得到提高。推行政务公开,探索建立关系民生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咨询和听证制度。在市政府机关开展“高效优质服务”活动,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部门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工作效率、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积极清理与加入世贸组织不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审计监督,提高了依法理财水平。坚持向人大及其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全年收到议案、建议和提案290件,全部办理完毕。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以学习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在全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以提高市民现代文明素质为目标,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等宣传教育。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新涌现出一批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窗口、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坚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传统历史文化,文化设施建设和功能配置得到加强。稳妥推进城镇医疗卫生、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推行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佛山市第五届运动会,顺利承办了第九届全国运动会部分比赛项目,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少生优生,提高人口素质,完成了省下达人口计划指标任务,全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9.39‰和4.56‰,计划生育率达94.16%。拥军、优抚、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市连续第五次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城”称号。与此同时,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老龄、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01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政府及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克服困难、与时俱进、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禅部队、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不旺,农民增收不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任务重;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保持出口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成果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全社会就业压力增大;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政府工作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社会治安环境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弱势群体的社会扶持力度仍需增大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二年工作意见
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六大将在今年召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全面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做好新一年政府工作,对于巩固和发展“十五”开局的良好势头,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关重要。
2002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稳定、安全、灵活、多元”的方针,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信息市”为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把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体制和科技创新,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开放水平,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先走一步。
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农业总产值增长3%,工业总产值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出口总值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7‰(省下达顺德市为8.6‰)以内。
新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思路,乘势而上,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时机,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变压力为动力,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
一、 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把握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主动全面做好各项应对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增强全社会按国际惯例办事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清理与世贸规则不相适应的政策措施,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法制环境。加快政企、政事分开,推进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尽快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有效利用外资。进一步开放外商投资领域,加快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抓住国际资本调整投资结构的有利时机,以吸引国际大财团、跨国公司投资为主要目标,以引进主机制造业为重点,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坚持把引进外资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与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相结合,与整体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能力相结合,加大利用外资特别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鼓励外资并购公有企业。建设好高新区、软件园、工业园区,使之成为吸引外资的环境良好、配套齐全的载体。按照产业发展导向,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三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等领域。做好“以商引商”工作,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投资关联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群。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发展网上招商和专业队伍招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做好引资项目的推介服务工作。
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利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发展远洋直接贸易,优化出口市场结构,重点是在巩固香港、欧盟、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同时,引导企业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及东欧、中东、非洲、拉美、印度等新兴市场。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纺织品、服装等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发展对外服务和技术贸易,培育外贸新增长点。积极推广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快培育多元外贸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建立境外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认真推行口岸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口岸执法部门的协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改善消费环境,拓展国内市场。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方针,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清除各种限制消费的障碍,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消费新热点,重点是促进住宅、汽车、旅游、非义务教育和信息、社区服务消费。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西北、西南和东北等新兴市场。推动企业把开拓市场与经贸合作活动结合起来,组织企业参加佛山陶瓷博览会以及省举办的第二届珠江三角洲和山区经贸洽谈会,探索投资型、品牌型、资产型、科技型等新的合作方式,提高合作层次,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鼓励民间投资,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引导、推动民营企业从家族式管理向合作制、有限责任制等管理模式转变,鼓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放开个体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土地使用、信息公开、技术服务、融资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创造平等竞
争环境,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尤其与外国资本实现资本联合,推动民营资本结构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鼓励民营企业推进品牌、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的整合,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经营方式,提升发展规模和档次。
二、深化和完善各项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加快公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劣势企业中退出,向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集中,提高控制力和发展效益。加大资产重组力度,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加快劣势企业有序退出市场。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公有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积极推动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和健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权责,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者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快经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探索与企业经营绩效挂钩的经营者分配方式。完善资产经营公司和授权经营公司管理架构,加强对公有资产的监管,落实公有资产经营者责任制、财务总监制、产权代表报告制、企业经营决策失误追究制和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制,确保公有资产保值增值。
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实施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集团。优化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实施名牌产品带动战略。扶持现有名牌产品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各市、区要根据自身优势,加快电子、家电、家具、纺织、服装、食品、建材、小五金等特色行业的发展。同时,重视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稳定和发展中小企业。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险金征缴工作,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社会保险统筹步伐,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增强其保障能力。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保证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持。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摆到突出位置,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业等措施,多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快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完成市本级和乡镇机构改革基础上,抓好各市(区)行政机构改革工作。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改进审批方式,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完善对审批行为的制约机制,加强审批后续监管。
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加快建立方便快捷的政策发布和信息查询、决策咨询制度,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改革行政机关运行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大力推行财务集中结算制度。改革投资体制,建立投资约束机制和风险承担责任制。同时,还要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规范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一步调整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培育和推广名优品种,加快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技术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发展外向型农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扶持和发展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支持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南海市食品畜牧集团、佛山新广农牧有限公司、广东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南海环球水产批发市场等农业龙头企业及培育对象的发展,使龙头企业连接千家万户,扶持和带动农民致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储运服务,搞活农产品流通,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产加销有机结合的经营体系。加强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促进科技兴农,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采取有效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六字方针,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建设,重点抓好堤围的安全达标和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完善提高农村股份合作制,加强农村各项管理。在已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地区,积极稳妥地探索和推广固化股权和股权流动的有效方式,不断增强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活力。推广西樵民乐村经验,促进农村管理信息化,搞好村务财务公开。抓好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村委会班子建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自治。
四、 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实施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努力提高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来我市建立研究院和研究开发中心,加快合作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抓好一批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建设,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继续培育和发展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技术创新和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拓宽科技融资渠道,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对电子信息、绿色智能家电、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扶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多方式支持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改造,推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食品、中药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提高。继续办好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实施专利申报,对发明专利进行资助。指导企业运用国际规则保护知识产权,发挥专利、版权、商标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
积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落实好优化人才环境的各项政策。拓宽招贤纳才通道,多途径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信息化人才以及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涉外经贸人才来我市创业。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潜能。办好经理人才市场在内的各类人才市场,有效配置人才资源。
五、加快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贯彻落实好江泽民和朱□基的指示精神,加快“信息市”建设步伐。进一步推广南海市信息化建设经验,以应用为龙头,以我市被确定为广东省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第一把手工程”来实施,千方百计将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化运作”的信息化建设运行机制。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的原则,完善电信网、广电网、移动通讯网、计算机网等四大信息网络,力争使基础传输网络的建设适度超前发展。
全面提高全社会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抓好佛山和南海两级政府“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办公业务网、办公业务资源网、公众信息网和办公业务信息资源库等“三网一库”,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推广南海市西樵区财务结算中心的经验和做法。今年要力争实现全市行政机关办公内网局局相联,市、市(区)、镇三级相通,同时全市行政机关外网水平有新的提高。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突出抓好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水利、防洪、气象和中小学教育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力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引导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进生产装备、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办好一批重点项
目,抓好光信息记录产品生产基地、数码多媒体广播产业基地和南海软件科技园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培育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业。
六、 以现代流通业为突破口,推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抓好中高级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对专业批发市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和发展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布局合理、集散功能强的中高级批发市场,争取在陶瓷、布匹、农产品、家具等行业形成龙头。努力把这些市场建设成为连接城乡、连接产销、辐射全国的商品集散中心、流通加工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以我市的交通设施和通讯、传统商贸业优势以及制造业优势为依托,以信息网络为纽带,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抓好物流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培育和引进优势突出的连锁龙头企业,推动连锁经营向多业种、多业态方向发展。
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扩大第三产业发展领域。打破服务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力度,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大旅游体系建设,发展壮大旅游业。大力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放开搞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完善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培育发展非义务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
七、 加强财税金融管理,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规范财税收支管理,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稳步增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做好税收征管改革工作,建立以信息化和管理专业化为主的现代税收征管模式和机制。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退出对竞争性和营利性领域的投入,继续增加对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农业水利、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投入,改进财政资金对产业的扶持方式。加快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逐步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强化财政监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逐步推行委派财务总监和财务集中结算制度。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运行秩序。继续抓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农金会的资产保全和清收工作,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以及其他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提高金融信用水平。引导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八、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优化发展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以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为目标,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走私贩私、偷税骗税、逃汇骗汇等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整治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药品和食品、饮料市场。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和娱乐场所的管理。整顿价格和收费秩序,坚决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
进一步完善有形建设市场和土地市场,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建设工程交易行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信用环境。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和防火责任制。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坚持标本兼治,加快建章立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社会监督。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大力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和多发性犯罪,严厉打击“”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抓好治安防范工作,建立和完善治安管理长效机制,
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基层调解化解工作,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九、推进基础设施和城乡环境建设,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
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搞好高水平规划,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提高路网、电网、气网等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效率。今年要完成谢边、雅瑶枢纽立交工程,加快新澜石大桥、石南大桥连接线、高明二桥等交通设施以及市区文化广场、城南碧水工程等市政设施建设,继续抓好三水市、高明市村村通水泥路工作。结合广佛地铁、珠江三角洲环形高速公路和广珠西线南海、顺德路段三大工程建设,完善我市与周边地区交通网的配套衔接。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建设,配合做好西江输变电工程的实施工作,确保上半年农村住宅到户电价降到每千瓦时0.79元。实行基础设施项目法人招标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
努力搞好城镇规划与建设。加强对城镇布局的科学规划,加快形成组合有序、整体协调、优势互补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加快中心城市功能区建设,抓好中心城区的美化、净化、亮化和绿化。加强中心镇建设,增强中心镇的区域带动能力和辐射功能。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小城镇土地使用的有效方式。积极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搞好工业园区建设,推动镇村企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继续推广村民公寓建设,美化村镇环境。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城镇建设,处理好土地利用和保护关系。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解决内河涌水体污染问题。继续突出抓好汾江河和佛山水道的治污工程。抓好各地一批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中心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推广清洁能源。推动企业增强污染治理能力,依法关闭和改造一批重污染企业。重视抓好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和防护林带建设,加快完善城乡绿化体系。
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抓好顺德市、南海市和市区行政执法权相对集中试点工作,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加强城市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能。大力整治“城中村”,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章建设行为。
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发展优质教育。根据实际需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抓好对薄弱学校的改造,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努力办好8~10所省级示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继续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推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优化专业设置。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发展优质教育和远程教育。
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积极性。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鼓励中外合作办学,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公办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新体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行教师聘用制和教师资格制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十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认真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加强科普工作,反对迷信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增加投入,加强多功能文艺设施建设。实施精品战略,创作更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社会科学作品。加强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积极弘扬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化运行机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开展科学、健康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加强群众性体育场馆建设,提高公共体育设施使用效益,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争取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加强卫生、计划生育工作。加快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建设,推进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在发展非营利医疗事业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发展医疗卫生产业。扩大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坚决执行《药品管理法》,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遏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负担。重视疾病预防和控制,抓好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医德医风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和将在今年9月1日实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巩固低生育水平。切实落实各级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力度,突出抓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鼓励实行计划生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抓好国防教育和社会服务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抓好民兵预备役建设和人防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社区建设向深层次发展。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强化社区管理职能,构建新型的社区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推广市区普君街道办、城南街道办经验,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保障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继续抓好扶贫、助残、救济等各项工作。关心特困群众生活,妥善解决特困群众子女入学、住房、医疗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困难问题。
十二、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努力实施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行政、民主治政。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的监督,坚持政府向人大及其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执行落实好《佛山市人大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切实办理好人大议案、人民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意见,重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加快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继续抓好“四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以及过错责任追究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自觉规范各级政府行政行为,多渠道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重视信访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在政府机关继续深入开展“高效优质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加强调查研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基层和群众办好事实事。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和考核制度,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抓好业务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力度,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各位代表,做好新一年政府各项工作,对于我市完成“十五”计划,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迎接党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