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政府工作报告(2)
凤阳政府工作报告
凤阳政府工作报告篇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实开展“城镇建设提升年、项目建设攻坚年、社会管理创新年、文化建设加强年”活动,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全县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同比增长17%;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042元,同比增长20.4%;农民人均纯收入7911元,同比增长15%以上。
(一)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预计,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总数达78户。硅(玻璃)产业不断壮大。今年以来相继有确成硅化硅酸钠生产线、侨裕新型建材一期、龙泽源石英砂加工等一批亿元以上硅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以上硅(玻璃)企业发展到36户,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6%,预计全年实现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22%。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共投入技改资金22亿元,实施了华环国际烟草易地技改、中都水泥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等52个项目;爱尔思轻合金、润辉新型建材、斯特嘉汽车零部件、优优反光材料等一批非硅企业落户我县,其中,投资4.5亿元的龙源风力发电一期项目即将并网运营,投资23.5亿元的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共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4亿元,开工建设园区道路29条34.4公里,架设供电线路30.3公里,铺设给排水管网20.4公里,园区开发面积达2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206家。初步形成了以凤阳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为中心,以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小岗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浙商(凤阳)工业园、苏商(凤阳)科技产业园、大庙石英砂加工集中区、武店建材加工集中区为支撑的“三加六”产业发展平台。其中,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按照“四轴、两带、北园、南城”总体发展思路,初步规划15平方公里,启动了园区控制性规划修编和沿淮风景带、板桥河风景生态绿带两个专项规划编制,注册成立了凤阳凤宁投资有限公司,搭建了融资平台,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四个县级南北共建园区的前列。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认真落实全市“千名干部帮扶千家企业行动”,制定了帮扶行动方案,明确22名县领导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作为责任单位,深入我县120家企业,逐一了解情况、逐户制定帮扶方案,实行面对面指导、点对点帮扶,全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活动开展以来,共为56家企业及重点项目解决用地2480亩,为63户企业(项目)办理了用电手续,为各类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亿元,有力地保障了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
(二)项目攻坚成效进一步显现。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力以赴抓项目、增投资、保增长。开工项目明显增多。今年以来集中组织开工6批次59个项目,总投资94.5亿元,集中开工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多于去年;全年共新开工项目78个,总投资约130亿元。其中,开工建设省“861”计划项目23个,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39.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77.4%。开工建设市“661”行动计划重点工程2个,完成投资9.2亿元。确成硅化硅酸钠生产线、斯特嘉汽车零部件等10个亿元竣工投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争取项目成效突出。加大跑省跑部力度,一大批项目挤进了国家、省、市投资计划。全年,共争取国家、省、市级各类投资项目26个批次,争取各级资金达9.07亿元。引进项目成果丰硕。以落实全市“千名干部帮招千个项目行动”为抓手,相继在杭州、苏州等地举办了投资环境说明会,经常性的与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和台湾等地重要企业集团保持对接联系,开展了“春季突击抢签约”、“夏季会战抢开工”、“招商引资突击月”、“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攻坚行动”等活动,与杭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昆山洁宏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定投资协议;以第四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为平台,共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达56.2亿元。预计,全年引进项目50个以上、引资总额300亿元以上。谋划项目彰显后劲。通过“凭借资源优势引进项目、依托现有企业集聚项目”的基本思路,深度谋划了一批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共谋划编制项目600多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5个。
(三)三农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扶持力度,实现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新突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九连增”,总产达70.3万吨,同比增长4.5%。畜牧水产养殖全面增长,年末生猪存栏27.6万头,出栏39.5万头;家禽存栏288万只,出栏749万只;肉类总产量达4.9万吨;发展水产养殖水面16万亩,实现水产品产量4.2万吨。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通过引进新品种,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和畜牧、水产养殖品种进一步优化,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8%、95%、90%以上。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小区达359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6个、市级17个,位居全市前列。积极培育特色、高效农业,板桥、总铺等地的20万亩优质粳稻成为国内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的主要原料;小岗现代农业示范区千亩葡萄生产基地的品种进一步改良;总铺千亩蓝莓园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蓝莓种苗和蓝莓鲜果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认真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预计可新增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7家。农产品品牌创建成果丰硕,全县今年有3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得到认定、16个无公害农产品获得认证、2家企业4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大力推进林业“双百双十”工程,启动了四十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林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规模以上森工企业达4家,其中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2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新改善。重点实施了治淮骨干工程、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项目县、农村饮水安全等5大类40个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其中小农水项目县、农村饮水安全、花园湖排涝站主体工程已完工。投入1.73亿元实施了8万亩土地整治项目。全年共实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3类12个,总投资2125万元,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项目首次获得全省优秀等次。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各类农机具3500台(套),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10万千瓦,同比增长4.7%。
(四)城乡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按照“城当市建、镇当城建”的思路,深入开展“城镇建设提升年”活动,推进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城市面貌实现大变样。全年谋划实施了125项城市重点工程(含续建25项),总投资9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77个,已竣工48项,完成投资45亿元。县法院新区业务用房已启用,凤阳中学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一期、党校新校区、府城镇为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封顶;自来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新城区自来水增压泵站等一批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改革了环卫管理体制,实行了市场化运作,提高了城区卫生保洁质量;坚持市容管理与文明创建相结合,大力整治占道摊点、出店经营、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开展了东华路、禁垣南路“白改黑”及沿街门头店招改造;完成了市民广场、西华街北侧景观、滨河景观等绿化亮化工作。全年新增绿化面积46.3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7.5%。今天的老城区业已整洁亮丽,今天的新城区令人刮目相看,城市的整体形象有了大幅提升。美好乡村开启新篇章。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目标,全力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突出抓好“一镇三村”建设试点,小岗石马新区一期308套村民新居已全部建成;总投资2520万元的大溪河镇石塘村居民新区等美好乡村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设立了1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促进小城镇建设。启动实施了295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了大溪河、板桥2个垃圾转运站建设任务,全县有9个乡镇初步建立了“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农村卫生保洁体系。预计,全年新建居民新区30个、镇村道路20公里,修建下水道35公里,新增路灯450盏;城镇化率达44%。“畅通凤阳”取得大突破。合蚌铁路客运专线、蚌淮高速凤阳段已建成通车,蚌淮高速官塘出入口已开通。蚌淮高速至宁洛高速连接线、明徐高速公路凤阳段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我县境内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69.7公里,建设任务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总投资3.6亿元、全长16.6公里的合蚌路临叶路府城段改线工程加快推进;完成了宁洛高速至省道307连接线扩建改造主体工程,大庙至亮岗、武店至省道310、总铺至殷涧、岳林至殷涧县乡道路改造升级已基本完成,全年新改建县乡道路18条106公里。新开通凤阳至门台、板桥、大溪河、小溪河、小岗村公交班线。
(五)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加快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业水平,第三产业实力明显增强。文化旅游业取得较快发展。大力推进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占地242亩的地质博物馆及公园门区建设进展顺利,并通过国土资源部专家组验收,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投入5亿多元完成了明中都皇城内12万平方米的房屋征迁工作,明中都城遗址公园考古勘探、规划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投入1600多万元完成了午门修缮工程,明中都皇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1月份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投资1.8亿元的明钟楼复建及文化中心工程已全面启动。预计全年接待游客342万人次、门票收入381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1.8 %、30.3 %。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殷涧镇申报全省最佳旅游乡镇顺利通过验收,我县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研究中心授予“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称号。商贸经济取得较大增长。认真抓好家电下乡工程,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已达198家,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3万台(件),销售金额6亿元,补贴发放率达100%。“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顺利,已验收合格农家店286家,其中农资连锁店137家,百货连锁店149家,网点已覆盖16个乡镇(园区)、225个村(社区);“新网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全县经营网点已达350家。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800万美元,同比增长56%;实际利用外资7700万美元,同比增长53.8%。全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发展到52家。物流业取得较大进步。中盛灯饰产业园、奋祥钢材大市场、凤阳港二期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完成货运量2843万吨,货运周转量45.6亿吨/公里,客运量147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8亿人/公里,港口吞吐量370万吨,同比均有明显增长。同时,金融服务业也得到较快发展,成立了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凤阳凤宁投资有限公司;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7.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9.2亿元。
(六)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切实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年实施30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6.4亿元,同比增长28.8%;民生支出占年度财政总支出29.4%。就业水平稳步提升。全年新型农民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分别完成5117人和2612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217人,实现转移农业劳动力152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5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低于全市4%的控制标准,实现“无零就业”家庭目标。德力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企业”。社会保险事业长足发展。“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成绩突出,该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县人社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城乡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全年发放资金5348万元,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同比增长14%、32%,惠及了36796名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共发放供养生活费1383万元,集中供养率达到50%,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城乡医疗救助比例位居全省前列,全年发放医疗救助资金876万元,救助对象2704人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明显提速。开工建设安置房63万平方米,建成公租房、廉租房5.5万平方米;全年廉租房实物配租入住190户,发放租赁补贴400万元,惠及1330户低收入困难家庭。
(七)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全年教育支出5.8亿元,同比增长43.6%。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完成了12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总投资4.5亿元的凤阳中学新校区已基本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全年完成校安工程3.4万平方米,占年度任务的158%;首批投入校车55辆,开通线路47条,方便了部分农村小学生上下学。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基层医改成果得到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12月1日起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连续七年稳定在95%以上,2012年参合农民就诊171万人次、兑现补偿1.7亿元,县新农合管理中心被卫生部表彰为“全国新农合工作先进集体”。文体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县图书馆、文化馆、16个乡镇(园区)综合文化站、244个农家书屋实现了免费开放。县新图书馆、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完工;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正式启动,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投资300余万元升级改造了老体育场,新体育中心的选址、设计工作正在推进中;圆满承办了全国篮球俱乐部女子青年联赛、全国少年古典跤锦标赛、全国少年自由跤锦标赛等赛事。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步。全年共投入科研经费6500万元,专利申请313件,同比增长96%,授权142件,同比增长1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3件,授权8件。德力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获批设立的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信访工作机制,有效化解了矛盾,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平安凤阳”、“法治凤阳”建设,全年共依法侦破刑事案件540余件、查处调解治安案件3500余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法律服务健康发展。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人口计生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在全省率先建成计生“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被省计生委向全省推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较好地完成了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不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积极创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完成了65户企业改制工作,占全部任务的81.3%。实施了“企业一套表”统计制度改革,强化了统计基础工作。圆满完成县乡残疾人联合会换届。妇女儿童、共青团、工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志、对台、人防、气象、物价、档案等工作均得到了全面发展。
(八)新小岗建设进一步提速。围绕小岗村“两年大变样”、创建“美好乡村示范村”的目标,编制了小岗村1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谋划实施了32个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改革大道路面改造、大包干纪念馆绿化提标升级等10个重点项目;友谊大道综合改造、石马新区道路进展迅速;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改扩建、43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大包干纪念馆新馆建设、小岗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小岗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正在完善设计。成功引进并开工建设了金小岗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宝迪10万头原种猪养殖项目。成立了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小岗办事处、安徽国元农保公司小岗营业部正式挂牌运营,为小岗村快速发展拓宽了投融资渠道。建立了小岗改革发展创新奖励基金,并向大包干带头人发放了创新奖励资金。
(九)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一年来,我们坚持抓作风、提效能、树形象,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会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今年以来,向县人大会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35件,承办人代会代表议案1件、建议意见51件,政协提案133件,办结率均为100%。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沟通,以及通过市(县)长热线(全年受理投诉、咨询1100多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政府机关工作。坚持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法制度,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建立了县直部门和乡镇(园区)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集中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对40个单位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规范,简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限。打造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提升网络问政服务功能,全年发布各类政府信息5400多条,办理县长(部门)信箱网民来信1200多件,县政府网站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县级政府网站。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清理登记,重新核定了编制,规范了公务用车管理。开展全省招投标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创建工作,努力打造政府采购招标阳光交易平台,6月份,全省招投标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加强效能建设,开展了“54321”活动,建立了效能问责制度,对13名科级领导干部和23名工作人员进行了问责。全年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8项、政府性建设项目审计182个,公共权力运行监管得到强化。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取得这些成绩非常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及来凤投资兴业的各方客商,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省市驻凤单位,以及驻凤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凤阳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产业结构还不够优,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压力还比较大,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工作效能还需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党的报告对我国今后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必将进一步催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2013年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得更快。
2013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大力开展“园区建设跨越年、文化新城提升年、美好乡村示范年、社会管理创优年”活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为发展方向,围绕“扩大总量、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全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年计划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实现增加值3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以上,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以资源优势壮大主导产业。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完善矿权设置,规范矿山开采秩序,以优势资源引进优秀项目,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加快力诺3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确成硅化二期白炭黑、福莱特超白压延玻璃、东方光源光纤光缆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带动产业升级,早日实现千亿元硅产业目标。力争全年培育10亿元以上企业1-2家、纳税千万元以上企业5-6家。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提质。鼓励扶持现有硅(玻璃)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全年计划投入技改资金24亿元,重点支持德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7亿元高档玻璃器皿、安徽杜氏高科玻璃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只高档玻璃器皿全自动蒙砂烤花生产线等30个项目的升级改造。同时,积极发展以石英砂尾泥尾砂、建筑固体废料为原材料的新型建材等综合利用项目,大力扶持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类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鼓励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计划全年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以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招大引强与招商选资相结合,以重大项目引进为突破口,以硅基材料、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为主攻方向,逐步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迈进;坚持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大力实施“6321”工程,即60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3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2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1个50亿以上项目落户。力争全年完成招商任务200亿元。继续开展“千名干部帮招千个项目”活动,实行机关干部一对一帮办招商引资项目,切实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以做大载体推进产业集聚。转变园区建设思路,推动单一工业园区向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综合性新区转变。以凤阳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为中心,加快推进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小岗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浙商(凤阳)工业园、苏商(凤阳)科技产业园建设,尽快完善大庙石英砂加工集中区、武店建材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夯实园区产业发展平台。全年省级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招商引资100亿元以上,财税收入5.3亿元;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55家以上,投产23家以上。
(二)聚力强抓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主要抓手,主动谋划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加快建设项目,努力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在建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力实施“3663”工程,即:提升3个园区平台建设、夯实6个工业集中区、谋划实施60项重点工程、竣工投产30个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一是抓新上项目开工。加快推进核准备案、用地、规划、节能、环评等前期工作,保障开工条件。重点抓好珍珠集团总部、德力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经济大楼暨玻璃文化广场和施贝乐婴童用品以及配套产业园、福莱特超白压延玻璃、康师傅饮料、定远至凤阳高压天然气管线等新上项目建设。二是抓在建项目推进。倒排项目建设工期,挂图作战,加强督办,加强调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狠抓落实。加快华环国际烟草易地技改、爱尔思轻合金、确成硅化白炭黑、凤阳港二期、奋祥钢材大市场、台玻在线LOW-E节能玻璃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列入竣工计划的项目按时建成投产,尽快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抓竣工项目投产。对竣工项目实行分类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存在的问题,明确县级领导牵头,一套工作班子跟进,实行一企一策,分类予以解决。重点帮扶润辉新型建材、侨裕轻质复合墙板、斯特嘉汽车零部件、赛弗节能玻璃、盛源农业板桥公司优质稻谷加工等重点项目达产达效。四是抓项目谋划储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产业升级开发项目,依托骨干企业培育项目,依托园区平台引进项目,依托联合重组上新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着力扩大民间投资,谋划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努力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通过抓项目、争项目、跑项目等多种方式,不断壮大项目储备规模,全年谋划项目650个。五是抓项目帮办帮扶。进一步做好帮办帮扶工作,明确县领导牵头,分解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帮办人,全面协调帮助项目建设,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产。同时,继续加大土地指标争取力度,深入开展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理工作,把有限的土地指标优先用于大项目、好项目建设,着力解决企业用地难问题;积极整合政府优质资产,做大做强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三)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和科技服务,加快生态强县建设,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开展农业主导产业提升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力争实现粮食总产72万吨。突出抓好枣巷、黄湾、府城等12个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部级高产创建和总铺镇整乡建制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抓好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培育,力争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以上;抓好南美白对虾等生态养殖、湖泊网箱精养示范点建设,实现水产养殖面积17万亩。大力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活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信息平台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农业经营的科技含量。开展特色高效农业培育行动。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突出订单生产;到2013年底,蓝莓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扩大油茶、万寿菊、大樱桃等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推进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拓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努力建成千亩蓝莓、千亩万寿菊观光园。开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集成行动。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促进规模化经营,争取全年流转土地4万亩以上,全县规模经营大户达到450户以上;创新开展机耕植保、动物疫病统防作业等特色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试点,力争全县95%以上的行政村都有1个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年完成各类培训5000人以上,提高新型农民综合素质,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不断加快农机装备建设,新增农业机械4000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15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78%以上。开展农业基础强化行动。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2413处1556万方的冬修工程建设任务,确保通过省市检查验收。深入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实施,确保夏种前完成8万亩改造任务。突出抓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协调力度,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坚持防抗并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细化各类预案,确保抗旱不误农时,防汛不出问题。
(四)着力打造美好凤阳,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以美好县城建设为龙头,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大交通格局为纽带,推进城乡一体化,奋力开创美好凤阳建设新局面。继续完善规划体系。全面完成城市规划区内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规划编制,实现建成区控规全覆盖;加快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美好乡村规划编制,以及道路、给排水、绿化等专项规划编制。努力创建中等城市。以创建中等城市为目标,按照“建新城、改老城、抓创建、强管理”的思路,全年谋划实施100项工程,总投资不少于50亿元,推进“一城三片”建设。加快新城“西扩南进”,推进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抓好长秋路、月华路、右弼路等项目建设。突出老城改造,坚持拆改结合,加快背街小巷和农贸市场改造,优化城区路网,重点抓好商贸城二期、东华东路、蚂蚱庙等地块地段开发,尽快形成老城区新亮点。聚力开发门台、临淮片区,强力推进公共设施配套等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凤凰熙岸等项目建设。扎实开展“五城联创”。全面开展城市管理执法、公民素质等十项提升行动。完善数字城管平台建设,加强电子监管,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主要道路、重要节点绿化景观营造和新建道路的配套绿化美化,不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精心建设美好乡村。大力实施“13338”工程,重点推进小岗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突出抓好城区至韭山洞、城区至小岗村、凤阳工业园区至临淮关镇3条示范带和交通线(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可视区域)、边界线(凤阳与周边市县接壤区域)、连接线(县城与乡镇对接区域)3条风景线建设,完成30个左右中心村示范建设和80个左右自然村治理改造。加快城镇道路、给排水以及市政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城镇功能。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在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开展村庄整治,改善村庄生活环境。以农村沼气建设为抓手,巩固生态家园建设成果,2013年全县新增农村沼气池800口。加快构建“大交通”体系。稳步推进蚌淮高速至宁洛高速连接线建设;加快推进省道207、310凤阳段改造工程;加快合蚌路临叶路府城段改线工程建设,确保2013年底建成通车;启动县城至明皇陵高速出入口连接线建设。加快与蚌���市政道路对接建设,打造城际便捷通道。加快乡村道路建设,重点抓好武店至赵拐、武店至刘府建材专用通道等县乡道路改造升级。
(五)全面发展服务业,逐步壮大第三产业。坚持以商贸增动力、旅游聚人气、文化添活力,不断壮大第三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推进中盛灯饰产业园、奋祥钢材大市场、凤阳港二期工程、粮食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早日发挥效用;积极引进大型商贸企业;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和房地产业。完成农商银行组建工作,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在凤阳县设立分支机构,构建功能完备、竞争有序、运行安全的金融秩序,逐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力争全年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以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小岗红色旅游、钟楼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继续推进明中都皇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深度谋划明中都城遗址保护与遗址公园建设,完成考古勘探,做好规划设计。启动明皇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推进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小岗村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力争明皇陵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凤仪、帝城等星级酒店建设,确保年内形成接待能力。
(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逐步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做好土地利用年度规划,加强耕地保护,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用地,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合理高效利用土地,优先配置优势产业,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规范矿山开采秩序,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确保矿产资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鼓励发展节水农业,依法征收水资源费,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按照“堵疏结合、标本兼治、规范发展、提升质量”的原则,认真做好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制定出台石英岩石灰岩开采、加工、运输环节综合整治方案,并配套制定鼓励石英砂企业整合进入加工集中区、尾泥尾砂管理、矿区水系治理、矿山开采管理、矿产资源运输污染治理等方案和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区道路建设计划,淘汰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深入开展生态修复工作,逐步清理疏浚被污染的河流、塘坝,及时对露天采矿区、排土场、堆放点等区域进行环境治理和植被恢复。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对耗能大户预警调控,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土地利用和闲置土地清理制度、环境保护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增强环保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四是全力推进“四十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发挥财政奖补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努力建设一批规划起点高、规模大、档次高的造林精品工程,全面完成新增造林面积8.26万亩、森林长廊示范路段123公里,创建1个省级达标森林城镇,实现林业产业产值15.7亿元。
(七)持续改善民生,促进和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和谐。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完成9所公办幼儿园和13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确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5%以上。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参保,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确保基金运行安全。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谋划建设县救助站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困难家庭住房需求。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县人民医院新院建设。积极创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全力推进县新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确保201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加快推进钟楼文化中心建设,力争大剧院、小岗村文体中心年内开工建设;积极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2次以上,启动新体育中心工程建设,力争国家级青少年手球训练基地落户我县。加大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品1项,市级农业科技企业1-2家,培育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坚持求真务实、科学实干、稳定发展的总基调,着力在完善人口信息、提高早孕发现率、控制政策外出生、提升优质服务能力上下功夫,积极争创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体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继续推进“平安凤阳”、“法治凤阳”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推进县党政领导接待人民群众来访AB岗制度、“四长一书记”涉法涉诉联合大接访、领导干部包案下访活动,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推进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切实做好妇女儿童、共青团、工会、老龄、助残、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地震、消防、气象、档案和地方志等其他各项工作。
(八)抓好小岗村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争取省市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领导和调度,全力推进在建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明年8月底前完成所有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全力以赴办好两件大事:隆重纪念大包干35周年暨举办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争创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同时,按照“产城一体、功能复合、宜业宜居、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建设小岗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继续做好对金小岗农林科技、小岗宝迪等企业的帮扶工作,促进早日投产达效;支持鼓励村民自主创业,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增强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加强群众工作,推进村民自治,倡导文明新风,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民主和谐的新小岗。
三、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快建设学习、服务、法治、高效、清廉型政府。一是努力打造学习型政府。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精神的热潮。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正在推进的各项工作中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全县各项事业新发展。二是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积极履行政府的服务职责,切实提升服务质量,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努力打造法治型政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实施情况评价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行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四是努力打造高效型政府。继续推进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办实事,提倡讲短话、开短会、行短文,不断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加强政务督查、行政监察和绩效考核,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求,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权责明确、政令畅通的工作格局。五是努力打造清廉型政府。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切实规范资产处置、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行为。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凤阳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起点上,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肩负的使命伟大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下一页更多关于凤阳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