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工作报告>

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2)

时间: 琢妤0 分享

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篇2

各位代表:

我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开路、质量至上”理念,深化“一中心两基地”建设,加快城市更新,强化民生福利,罗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十二五”规划22项主要指标20项提前完成。区政府217项量化工作任务全部落实,圆满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着力稳中求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总量新突破、质量再提升。预计本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增长8%,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额97亿元,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增长9%;辖区税收(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突破356亿元,增长13.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65亿元,增长8.8%;进出口总额425.52亿美元,增长14.7%;实际利用外资9.25亿美元,居全市第二。内涵式增长提升了发展质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从92.7%提高到93.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大幅增长35%。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 20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6倍;万元 GDP 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下降7.0%、5.3%、3.0%,全年PM2.5平均浓度37微克每立方米,下降19.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0天。向存量要增量、向增量要质量、向质量要发展的工作要求推动城区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呈现“五位一体”发展新格局。依托“礼享罗湖”,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水平。以行业标准引领消费质量,“水贝?中国珠宝指数”发布运行、深圳钻石毛坯交易中心获批授牌,企业参与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23个,催生了一批罗湖标准、罗湖模式;力推“罗湖时尚之夜”等“礼享罗湖”系列活动58场,激发消费需求,塑造“时尚罗湖”。打造品牌“羊群效应”,引进知名品牌36家,总数166家,5家企业荣登中国连锁品牌质量50强,珠宝企业TTF进军巴黎;以诚信强化消费信心,“诚信联盟”集聚商户730家,增加46%,新增“48小时无理由退货”商户30家,总数61家,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获全市考核第二名。举办中国杯网球大奖赛等国际文体盛事,《罗湖?梦开始的地方》等宣传片在海内外播出。实体消费、虚拟消费、服务消费“三管齐下”力推消费规模再上新台阶。限额以上批零企业[1]商品销售额2049亿元,增长17.8%;电子商务交易额2100亿元,增长31.2%;重点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30亿元,增长25%。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正朝着标准、时尚、品牌、诚信和国际化“五位一体”的方向迈进。

互联网产业“四路并进”开拓发展新空间。设立3.2亿元的互联网产业基金,构建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的投资模式,实现政府对企业由无偿资助向股权投资的转变,首批遴选项目33个,引发企业强烈共鸣。加快互联网主题园区建设,建成中国(深圳)电子商务产学研基地、深圳(罗湖)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深圳国际珠宝电子商务产业园等5个主题园区,行业聚集雏形初现。强化电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互联网+商贸”、“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黄金珠宝”等新模式助推传统产业外溢发展,限额以上零售业网络零售额增长119.3%,高于全市6.2个百分点。龙头电商一达通升级为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和支付平台,跻身全国一般贸易出口企业三强。新增专业电商企业1561家,电商领域企业达7570家。形成了集聚发展、龙头领航、模式创新、规模突破的全新局面,为罗湖有限的产业空间开拓了无比广阔的发展机遇。

(二)着力城市更新,城区竞争力踏上新征程

城区蝶变步入快车道。年度新增计划项目7个,总数47个。新开工项目6个,在建项目24个,规划建筑面积约315万平方米,其中规划产业面积约215万平方米。城市更新土地供应计划完成率148%,居全市第一。城市更新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0%。梯次推进、多点开花、整体提速的城市更新格局业已形成,优质产业空间“放量突破”态势增强了城区发展潜力和后劲。

片区统筹、重点突破见成效。实行大运会指挥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五大片区[2]更新项目,笋岗-清水河片区列入全市13个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完成16个单元规划和中外运、华润笋岗冷库等4个项目专项规划编制,市政交通专项规划获批,建成项目6个,累计列入计划项目8个,在建项目5个,列入计划及建成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77万平方米,规划产业面积约235万平方米。片区通过更新实现土地整备,可收回建设用地10万平方米,用于公共设施配套;“金三角”片区中蔡屋围片区完成专项规划编制、湖贝片区全面启动拆迁谈判、深圳酒店片区项目一期基本完成拆迁补偿安置谈判;水贝-布心、深南东片区进入全面建设,金展国际珠宝广场完成20%,特力-吉盟工业区开工率达85%;莲塘片区国威电子等4个项目全部列入市更新计划。

机制创新、同步配套打造提速前进“双引擎”。突出产业规划、项目规划、招商引资同步推进机制,完成21个城市更新项目产业规划论证,深业泰富、富基大厦等新增产业空间吸引15家大型企业、总部企业进驻,城市更新成为助推总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强化更新项目与市政配套同步推进机制,规划建设配套市政道路28条、停车位2.7万个。地铁9号线顺利穿越大剧院-鹿丹村区间。完善市政配套加速更新项目建设落地。

(三)着力民生实事,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教育等九大类重点民生支出48亿元,占预算支出62%。“三公”经费下降60.8%,结余资金全部用于民生福利。

66个政府投资民生项目投入使用。莲塘保障性住房一期1000套如期建成。完成46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前期、45个小区排水管网改造主体工程。新增26个老旧住宅区开通管道燃气,总数133个。整治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边坡16处。疏解9个交通拥堵点。设立1135个临时停车位。完成65台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总数95台。新建33座可移动环卫工人休息室。升级改造24座集贸市场公厕。开展“洁净宿舍”行动。安排股份合作公司专项扶持资金1.2亿元。

创新开路,教育实现“有学上”和“上好学”双发展。强化“硬件”,解除供需矛盾,解决“有学上”难题。投入1.7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21所,挖潜扩班57个,新增中小学学位3360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22所,总数73所。优化“软件”,解决“上好学”需求。改革“家委会”,推行“校长组阁制”。加强对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翠园中学6名学生入选国家少年足球队。实施优质学校创建,支持桂园中学等12所学校实现五年优质化目标。6所中小学获评“市优质民办学校”,占全市五分之一。重点本科上线率20.42%,创历史新高。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杜小宜荣膺市“教书育人模范”奖;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高分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级验收。

改革突破,医疗卫生实现便民、利民、惠民“三提升”。以区人民医院绩效考核改革为突破口,解决区属公立医院管理和发展动力不足问题,促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区属四家医院门(急)诊总量373.5万人次,急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率89.63%,高出全市5个百分点,有效医疗投诉下降31.50%。建成全市首个肿瘤个体化治疗院士工作站,引进全国优秀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孙喜琢等高端医疗专业技术人才26人,群众足不出区可看名医。完成42个社康中心基本设备标准化配置和3个自助式健康小屋建设,门诊量达287.1万人次,增长7.9%;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29个、惠及家庭7.6万户,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创新“医养融合”模式,建成全国首家“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全面落实优生健康惠民工程,完成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考核目标。

服务优化,底线民生形成新特色、困难群体享受新福利。创推困难居民疾病救助办法,帮扶家庭178户。“大爱罗湖”获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突出贡献项目奖。“精神民生”打响品牌,服务群众5000人次。区福利中心二期新增床位702张,总床位1027张,获评“省特级社会福利机构”。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家,累计12家。促进8032名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充分就业社区达标率100%,“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安排经济适用住房198套,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难题。汕尾市、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156个扶贫项目落地。

标准提升,辖区地更净、城更美、百姓生活更舒心。着力打造“最干净城区”,全区推行“垃圾不落地?罗湖更美丽”行动,实现了市容环境和居民素质双提升。特级、一级保洁标准路面占市政保洁总面积90%,提高15.75%。创建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单位144个。绿色品质持续提升,城区主次干道、口岸区域绿化景观整体美化。建成生态景观林带11.9公里。天桥绿化覆盖率超63%。新建童乐等4个社区公园,总数119个。环保低碳特色鲜明,布吉河(罗湖段)实现全线截污。绿道总长达140公里。投放1000辆公共自行车。10条无灯非市政路亮灯。淘汰公务黄标车252辆。

底蕴增强,平安、和谐、爱心为罗湖发展注入满满正能量。机制创新夯牢平安基础,安全生产“一岗双责”[3]延伸至社区,组建社区兼职消防队39支,治理消防栓安全隐患879宗。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连续四年零死亡。110刑事警情7682宗,下降17.6%。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7.4%,打造“食品最安全城区”见新成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等殊荣纷至沓来,居民赖嘉河获评“中国好人”,民警陈文亮家庭荣登“中国好人榜”,罗湖在全国社会建设大潮中激起朵朵耀眼浪花。

(四)着力改革创新,构建政府现代化治理体系见成效

法治廉政建设纵深推进。试点部门预算“参与式预审”改革,完善政府投资民生项目评估论证机制,实现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对财政预算和政府投资的有效监督。推行诉访分离[4],涉法涉诉群众来信来访下降19.5%。首创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供货模式和外包服务评价机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透明度。创新政府物业产权集中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估定价机制。出台政府投资小额建设工程预选承包商管理规定,降低廉政风险。对社区工作站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派驻管理,实现社区会计核算专业化、规范化。设立物料管理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配置统一标准、集中采购、实物配发。区普法办获评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__荣获省银质纪念章。

职能转变效果显著。将207项行政审批减至96项,时限压缩40%,环节减少60.4%。制定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工作清单,建立行政事务准入制,明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岗位职责。出台全国首份环保“负面清单”,营造宽进严管的市场环境。建立商事主体监管信息平台,解除商事登记改革后信息难共享、执法不联动难题。设立社区基金,推广社区议事规则,强化居委会自治功能,实现群众对社区事务不愿管到积极管的转变。建立部门互评、服务对象参评的多维度绩效满意度评估体系。成立全国首支街道民兵反恐应急分队,形成城管执法、安保维稳、应急处突相互融合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为民服务效率提升。创设审批科,将部门内部审批业务集中到一个科室,让群众办事由“多次跑”变为“一次结”。设立政务办,试行户政业务预约,推出婚孕育三证同办,在社区启用38台社保自助服务终端和86台指纹印证机,方便快捷的政府服务得到群众点赞。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教育医疗等7个方面83个问题,清理整改超标办公用房5648平方米,顺利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群众满意”指挥棒作用更加突出。

(五)着力信息化建设,“智慧罗湖”焕发新活力

一流电子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实现协同办公平台全员应用,累计办件36万件。建成网上办事大厅,99%的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启动“织网工程”平台建设,建成居住人员信息自主申报系统。建成视频资源应用平台,对接协同办公平台。社区家园网向社区和移动终端延伸,成为省“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优秀案例。

信息惠民形成新的风景线。启动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着力构建电子病历和医疗惠民服务体系。启动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优质教育资源云。公安信息化平台获省公安厅通报表扬。扩建室内免费WIFI接入点2000个,自建室外WIFI接入点500个,累计接入AP6691个,实现公益性公共场所全覆盖,日均访问量9万人次,信息福利成为民生服务的新亮点。

过去一年,武装、民族宗教、港澳、对台、侨务、人防、档案、区志、后勤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驻区税务、市场监管、消防、交警、社保、金融、海关、边检、新闻、供水、供电、铁路、交通、邮政、通信、盐务、药监等机构,为罗湖发展作出了新贡献。面对“八项规定”制度紧约束,全区干部职工保持了砥砺前行的工作干劲和拼搏精神,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大家辛苦了。

各位代表,一年来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和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罗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单位、各位同志、各界人士和网民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增长任务艰巨。新常态不是不要GDP,而是GDP增速保持在中高速区间,突出特点是经济增长动力从依赖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辖区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和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总体上产业创新能力还不足,特别是以“三产”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等方面依然薄弱。加上辖区金融机构外迁,传统支柱产业黄金珠宝、文化创意增长乏力,互联网产业尚在培育成长期,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脆弱,需要全力以赴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集聚,以此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推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更新难以满足招商引资对产业空间的需求。城市更新是产业集聚和转型的主要空间保障,罗湖作为中心城区之一,相对于原特区外的城区,城市更新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随着特区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原特区外城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制高点的占领,我们原有的区位优势在日渐削弱,如果不开足马力,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势必将错失历史给予罗湖的机遇。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整体规划、配套不足。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整体谋篇布局存在缺失,诚信建设、文明礼仪和国际化水准总体偏低。新兴消费热点尚未形成,传统商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时尚消费、特色服务的优势不明显,酒店、旅行社、婚纱摄影、餐饮休闲与购物消费聚合联动不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特质不突出;交通拥堵仍然比较严重,城中村、背街小巷等区域脏乱差现象尚未根本消除,交通条件、城市管理的国际化水平较低,与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要求差距较大。

民生幸福还有诸多薄弱环节。受土地资源的紧约束,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随着居住人口的快速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居民群众的新期盼和民生工作的新要求,一些公职人员还存在着百姓情怀不深、亲民意识不强的问题,一些群众诉求如在建轨道交通和城市更新项目的扰民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居民幸福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2015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

区六届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改革攻坚、法治护航,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的新罗湖”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

2015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对深圳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化一平台”和“湾区经济”战略,坚持“创新开路、质量至上”理念,强化争当“改革攻坚、法治建设和质量发展”三个排头兵意识,全力推进一流法治城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新、小康社会、园林式先进城区和“智慧罗湖”建设,保持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圆满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区等方面创造新业绩。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本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商贸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下降3.5%、3.0%、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一)争当法治政府排头兵,推进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提升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城区建设的引领和示范,是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与保障。

深化行政决策改革。创新“开门决策”方式方法,拓宽财政预算预审范围,深化重大决策事前报告和重点工作及时通报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培养建立公职律师队伍。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制度。改革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强化财政资金审计监督,落实生态审计制度,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城管、环保、文化、安全生产等领域标准化执法流程。规范执法行为,建立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实现执法依据、执法主体等信息网上公开;推行智能移动执法,所有执法信息和文书实时上传,向社会公示并提供查询服务,实现执法过程全程留痕、在线监督。严格落实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和检查考核。试点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执法改革。完善执法对象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创新联合执法、协同执法以及邀请公证员、群众参与执法检查。

深化廉洁政府建设。全面推行行政审批、行政服务标准化。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强化法治导向。出台治理“懒政”措施方案和问责机制。加强政府职能部门职责履行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规则,推行部门内部考核。强化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完善违反“八项规定”的通报制度。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树立全民法治信仰。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教育,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创新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评选“守法好公民”,弘扬法治精神。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严格执法。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与司法程序衔接机制,持续深化社会矛盾治理,探索政策层面化解机制。推进物业管理整体规范和系统创新。

(二)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升级版

主动对接深圳发展湾区经济、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重大机遇,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战略目标、战术安排双升级。

打造湾区经济“一号店”。打造现代服务消费输出港。搭建平台,创新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对接湾区经济建设项目。依托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专门专业优势,完善配套,强化集聚。启动人民南旅游服务集聚地建设。打造都市消费集聚中心。深化“礼享罗湖”系列活动,立时尚、引潮流。增强万象城、东门商业步行街、笋岗工艺美术品集聚区、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等街区功能,奋力打造购物消费、餐饮休闲首选地。完善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便利快捷服务设施,树立一流口岸城区形象。强化“诚信罗湖”建设,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构建“领航灯”新经济体系。标准领航。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制定。助推贵金属标准联盟发展。推动消费领域标准创新,探索制定品牌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和商贸业服务质量标准。平台领航。推动深圳钻石毛坯交易中心正式运营。打造中国影视版权产业基地。紧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契机,打造“四新经济[5]”发展平台。高端领航。深化“水贝?中国珠宝指数”应用推广,推出黄金、镶嵌钻石周指数,打造话语权经济。推进招商引资高端发展,编制招商地图,引进总部企业3家以上,新增税收亿元楼1栋。强化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促进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构建区人才信息库。出台高层次人才政策。国际化领航。加强与香港合作,增进经济文化交流。深化区级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机制。鼓励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办好中国网球大奖赛、国标舞全国公开赛、深圳水彩画双年展。推进罗湖·斯百利网球学院设立。

增创互联网产业发展新优势。强化互联网产业基金投资引导,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龙头骨干企业。编制产业地图。完善互联网园区标识和公共配套,支持引进专业化运营团队,形成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的发展格局。探索建设创客[6]空间与服务平台,推动创新、创意、创业、创客融合发展。建设电商培训主题园区。构建智慧商业体系,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和虚拟消费中心建设。开通“礼享罗湖”微信公众平台支付功能。深化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

(三)精耕二次开发试验田,种出城市更新高产田

城市更新托举罗湖梦。要以城市更新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城市模式改变和公共生活服务提升,让罗湖再次引领城市发展风骚。

加快重点片区开发。开工建设8个城市更新项目,在建总建筑面积450万平方米,其中产业面积3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7亿元。推动笋岗-清水河片区11个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申报、20个市政交通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大力推进湖贝、蔡屋围片区专项规划方案审批。动工建设深圳酒店片区项目一期。

强化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坚持公共利益优先,整合交通网络、商业设施、公园绿地等城市要素,探索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推动地下空间向城区公共空间的转化。完善地下人行过街系统。规划配建10所改扩建学校地下停车场3万平方米。完成城区市政设施及管网系统升级改造研究、东门时代广场地下停车库及北斗路用地招拍挂。

深化制度机制保障。实施城市更新、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和引才引智四个同步推进机制,以产业规划引领项目规划,努力实现产业、人才双集聚。实施城市更新项目预招商、招商代理制,确保新增产业空间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强化城市更新指挥部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难题。落实区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调研督办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四)争当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排头兵,打造幸福包容先进城区

要以民生幸福为导向,聚焦民生热点难点和公共服务薄弱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以局部提升促进整体完善。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安排民计民生支出53.7亿元,增长11.8%。完成莲塘保障性住房一期1000套配租配售。推动康馨、黄贝岭村社会资本养老院建设。试点住宅适老化改造[7]。完成40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45个老旧住宅区安全隐患整治。更新改造60台老旧电梯。完成80个老旧住宅区管道燃气改造,告别老旧住宅区没有管道燃气的历史。

争当教育均衡发展排头兵。强化改革,优化软件。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家委会”建设配套制度,深化“开门办学”。探索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推进教师岗位聘任和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完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公民办校长校际交流机制。探索建立名师工作质量标准、教师退出机制。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养成教育[8],做到“一校一特色、一生一体艺”,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优化硬件,实施北斗小学等10所学校校安工程。推进2所小学新建工程。创建18所普惠性幼儿园。制定学校多媒体设备使用规范。推动学校红线内教师住宅楼外迁及教育用地整备。

争当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排头兵。推进区人民医院法人治理试点改革。探索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推动规划建设1家省级示范社康中心。整合医疗资源,规划建设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疗物资配送中心。引进5个以上知名专家团队,打造“名医诊疗中心”,推进“三名工程[9]”。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差异化、高端化发展。探索建立社康中心与三级医院、专科医院预约挂号及转诊服务机制。落实专家下社区制度。建立全科医师轮训机制。扩大社区“医养融合”覆盖面。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争当包容发展排头兵。深化“大爱罗湖”结对帮扶,努力做到幸福路上不让一个罗湖人掉队。健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第三方评估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60周岁以上无工作单位的户籍老人提供免费体检。推动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争创第十届省级双拥模范区。深化“精神民生”服务。办好“邻里相亲”、社区广场文化节等重大群众性文体活动。推进扶贫开发“双到[10]”和对口帮扶工作。完善“网上信访”平台建设,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争当社区自治排头兵。全面推进党政社群社区共治。出台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工作方案和目录。制定民生资金统一管理办法。深化社区体制改革,编制社区服务标准,实行社区居委会财务代管制度,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覆盖的双向考核机制,实现社区服务与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建立社区议事规则主持人库,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事务。培育发展和规范完善并重,扩大直接登记范围,放宽准入限制,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

(五)服务深圳打造国际化湾区名城目标,着力打造园林式先进城区

强化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营造洁净、美丽、有序的生态生活环境,提升城区品位和形象。

优化四大增量。增美,建设布吉河(桂木园段)滨水休闲走廊。建成绿色公园连接带。实施文锦路、怡景路景观提升工程。推动建设沙湾路绿道。推进地铁7、9号线建设工地永久复绿。增净,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和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规划建设200个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桩。增公共空间,推进罗湖体育休闲公园建设。建设罗湖体育中心室内网球馆、室外网球场。完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二期工程。增品质,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完成5座市政公厕艺术化改造和15条道路照明提升。

强化六大整治。整治水环境,推进布吉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第二阶段第一、二标段;推动洪湖污水处理厂建设;严管严查生态控制线内违法建设及非法经营;完成95个小区排水管网改造。整治噪声污染,强化执法,着力解决广场噪声等居民投诉集中问题。整治大气污染,落实黄标车淘汰奖励补贴办法;强化废气排放企业检查治理;完善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措施。整治交通拥堵,编制文锦渡口岸区域交通综合改善规划,持续开展交通拥堵点治理。整治城市“七乱[11]”,规范重点区域户外广告管理;深入推进“垃圾不落地?罗湖更美丽”行动,依托网络新媒体和社会组织加大垃圾减量分类宣传;深入开展“迅雷”行动。整治安全隐患,深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完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监测、安全预警与应急管控机制。在人员密集场所建立安全警示标识、应急照明设备和疏散指引系统。开展“美味罗湖?安全入厨”活动,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自律机制,着力打造“食品最安全城区”;推进药品监管方式创新;加强内涝、地面坍塌、危险边坡排查治理,增强城区防洪排涝功能。

(六)建设“智慧罗湖”,全面提升政府效能

突出大数据应用,提升电子政府智能化水平,扩大信息惠民服务范围,提升城区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深化一流电子政府建设。构建电子政府一级平台,实现所有应用平台组织身份、数据管理统一,形成一体化电子政府大平台。建成区级数据中心,构建政务大数据体系。完成协同办公平台二期建设,实现政府内部全业务在线办理与全程监督。完成“织网工程”平台建设,实现社会事件统一采集、集中分拨、全流程处置与监督。推进学位规划与预警、特殊人群服务等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对接业务平台数据与流程,实现权力在线监督平台对权力运行全程实时监督。建设公共区域电子监控点2819个,完成城中村“门禁卡+视频”系统建设。

强化信息惠民力度。加快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各类医疗机构数据共享、业务融合。加快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全区云端教育资源库。增强电子政务网站服务功能,推进民生服务APP应用。探索市民主页建设。优化免费WIFI选点,丰富“智慧罗湖”应用平台服务内涵,让居民享受更多信息福利。

各位代表,罗湖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苦干,以改革创新增活力,以法治建设增优势,全面提升城区综合实力和群众幸福感,为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的新罗湖而努力奋斗!

2015年主要指标测算说明

一、本区生产总值

罗湖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金融、商贸和其他服务业三大重点行业的贡献。初步预计:2015年我区GDP增长6%左右。第二产业增长3%左右,其中黄金珠宝业受国际金价影响,增速将继续放缓。第三产业增长6.3%左右,其中金融业受民营资本准入影响,竞争日益激烈,增速逐步放缓,预计增长8.5%左右。商贸业受汽车限购影响,增速将大幅下降,预计增长4%左右。其他服务业增长主要得益于重点企业,2014年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开始出现放缓势头,预计2015年增速将放缓至7.6%左右。

二、商贸业增加值

商贸业是我区的第二大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1年的19.9%提高至2014年的21.5%左右,主要得益于占商贸业增加值近九成的批发零售业较快发展。批发零售业的增长与汽车销售密切相关。2014年我区限额以上汽车销售增长6.9%,占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比重为10.1%。预计汽车限购后我区小汽车零售额将下降50%左右,商贸业增加值增速为4%左右。

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生产性服务业由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构成。预计2015年占生产性服务业八成左右的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将快于GDP增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将达8%左右。

四、固定资产投资

预计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00亿元左右,增长3%左右。

(一)社会投资方面,预计可完成75 亿元,主要包括:城市更新项目、房地产项目(不含城市更新类项目)和技术更新改造。其中城市更新项目预计可完成47亿元,主要包括银湖蓝山、深业物流中心、黄贝岭村旧村改造等项目。房地产项目预计可完成26亿元,主要包括淘金山湖景花园二期等项目。技术更新改造预计可完成2亿元。

(二)政府投资方面,预计可完成25 亿元,主要包括地铁7、9号线、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莲塘/香园围口岸、市慢性病防治院改扩建工程、区中医院莲塘新院、小区排水管网改造等一批市区政府投资项目。

下一页更多关于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187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