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调查报告范文3篇
毕业生调查报告范文3篇
在高职院校建立毕业生调查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将两项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安排调查时间,精心选择调查对象和采取多样化的调查形式,将就业指导工作延伸、渗透到毕业生调查的全过程,在促进毕业生调查工作深入开展的同时,提高就业指导的连续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毕业生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担了选择主体的巨大压力和竞争的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了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就业,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近期,我系组建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小组”,在南京市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的1000名大学生就业行为和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外企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2)大学生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一、调查方式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回收率为94%。
二、问卷内容设计
针对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依据、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共设24个选择题。(见附: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三、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10届毕业生。
四、调查分析: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
通过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五类:
因素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一个问题:你意向就业的地区是哪里。调查结果发现,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部分学生愿意去西部就业;大中城市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
22.6%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而77.4%的学生不愿意去,也就是说有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这比一般人想象的比例要更高些,因为西部地区并不等于农村地区,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显得落后,因此,6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由于学生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而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沿海地区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外企一直受到学子们的青睐。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消融,“党政机关”的吸引力较以前相比减弱,但仍有近1/5的学生选择了党政机关。究其原因,调查小组分析认为,除工作相对稳定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务员是个非常体面的职业。“高新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与我国近年来重视科技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密切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待遇有关。尽管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仅排在第四位,但仍然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之一。
调查小组分析认为,择业取向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个人因素如偏好、理想、能力等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因素比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等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因素比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经济景气程度等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则可以说个体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则可以说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大。从调查统计可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调查小组认为,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大部分同学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愿意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工作,愿意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工作。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的普遍性可以看出,一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因素二: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约束下,大学生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择业目标。大学生择业时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选择更具风险性职业的可能性增加。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收入相对较高,风险较大,富裕群体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外企”、“高新技术企业”,比其他群体高出3个百分点。而其他群体对收入一般、风险较小的职业选择概率较大,如党政机关、学校和科研部门等。
因素三: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从工作搜寻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是调查小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调查小组通过“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期望工资水平和搜寻成本”和“搜寻密度和搜寻广度”这三个方面,将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细化和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性别、专业属性的不同,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比如,男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因此,调查小组建议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定得过高,将会影响就业效率。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因素四:社会资本影响就业意向和求职行为
目前,大学生毕业时主要面临三种选择:就业、继续上学(包括在国内和国外上研究生)或不就业。调查数据显示,打算就业的毕业生占大多数,决定继续深造的学生也占据相当的份额,在做出这种选择前途的决策时,毕业生的父母及其家庭的情况对其选择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越高,毕业生往往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也就是说,积累了一定社会资本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继续求学提供稳定的经济资助。
调查小组同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更加偏好去企业单位。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相当显著,而母亲的学历和职业对毕业生这一选择的影响比父亲更为突出。可见,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就业意向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量多少的影响,而社会资本是开拓信息渠道的重要工具,可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竞争实力,增加求职的“砝码”。调查小组在研究中发现,有26.4%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仅次于招聘会(51.5%)和网络媒体(45.9%);12.3%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仅次于招聘会(39.7%),排在第二位;认为社会资本是自身竞争优势的学生占19.5%,而25.9%的学生可能由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而意识到社会资本是自己在求职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由此调查小组得出结论: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策。
因素五: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大学毕业生极化现象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小组还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区域和城乡分布不均衡,短期内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减弱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但从全局来看,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微观角度来看,它提高了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也对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市场机制已经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斜,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五、政策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就业指导
我国已采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自主创业等5项政策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一、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政府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两年。二、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提供税费优惠和小额贷款,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四、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五、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以上一些大的方面,就本次调查看到的具体情况,调查小组提出如下具体性的建议:
建议一: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整个就业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调查小组建议,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都已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的限制,但对于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则远非是无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已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若要再回到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另外,要降低大学生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
建议二: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加速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正逐渐增强。对于“大学生应该何时考虑就业”问题,有28.2%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45.8%认为应在三年级,11.6%和10.1%的学生分别认为应在一二年级。而对于就业指导来说,56.7%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开始。由此看来,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毕业生的,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调查中,大学生基本上能够适应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转变,但仍有16%的“不知道如何适应”或“不能适应”。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大学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在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的特色,要求指导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调查小组建议充分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
建议三: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家用人单位的老板公然声称:坚决不用大学刚毕业的人。在他看来,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毛病”太多,几乎不可用,以下是这位老板从应届毕业生身上挑出的主要问题,看法未免偏激,仅供参考:①期望值过高;②心理不稳定;③耐挫能力差这山望着那山高;④不愿踏实做事高骛远,不切实际。这个事例说明大学生还应该从自身入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调整自己以尽快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很小比例。 大学生应该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路子。有人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2002年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
建议四: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建议五:高校对就业不理想专业“动刀”、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 今年江苏高校增设的专业中,多数是新面孔。譬如江南大学的动画、信息安全,中国药科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南京财经大学的资产评估等等,这些专业基本是为应对社会需求而增加的。此外,电子、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土木工程等多年来持续热门的专业也备受高校青睐,原因是它们的高就业率。据一些高校招生负责人分析,今年各高校新增的专业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仍然追逐热门专业,另外,就是专业进一步细化。
高校新增专业要有超前意识,别跟热门专业“凑热闹”一段时间,南京部分高校相继传出将在今年“砍掉”一些就业不理想专业的消息,这其中包括一些往年招生火爆的专业。大多数的基础学科专业就业率都偏低,但不能说明它们不重要。在对市场信息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做到专业设置“提前半拍”,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合拍。 高校应该正面面对来自就业和招生的双重压力,因此让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挂钩,将有助于激励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做到围绕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任何一所高校都不愿意让一小部分就业形势不太理想的专业影响到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口碑,因此,高校针对市场需要,主动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是必然行为。
毕业生调查报告范文篇二: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也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发展到目前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重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招生质量和生源,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就业人数剧增等也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旧的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的藩篱在一次次的革新中被逐渐拆除,人才的价值为市场所发现,人才的潜力为市场所解放。大学生从过去的凤毛麟角成为现在的“寻常人家”。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行动,主动出击,开拓创新,采取了许多灵活的就业措施,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渠道,完善了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水平,在就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调查目的
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院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推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准确数据反馈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对我院人才培养方式的评价。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以及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 (一)抽样调查法 (二)主要调查方法
1.问卷法;2.访问法;3.座谈法;4.电话访谈法。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的评价
在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中,调查组共发出问卷近300份,目前回收的有效问卷201份,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整体印象较好,对其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给予了充分肯定。然而在评价中,认为其创新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座谈会和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培养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组织纪律性较强,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能吃苦,爱劳动,肯学习。业务知识有所提高,对职业的认识更加深入。有较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熟练,实际动手能力强。很多毕业生一专多能,手中持有多种技能证书或资格证书,能快速适应多种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在工作过程中随着学习过程增长,并在单位中发挥骨干作用。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协调能力不高。用人单位强调,不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其理论水平;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我院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等,使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同时,用人单位也对我院多年来为其输送了许多专业人才表示感谢。
(二)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
在对3500多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调查组收回有效问卷3008份,统计结果如下:
从上述统计可看出:相当一部分接受调查的毕业生认为我院的总体教学工作水平为B级——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73%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学生的学习秩序和自我管理为优良;近72%的毕业生认为我院的师资队伍状况、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教学管理制度、院系管理人员素质为优良;31%左右的毕业生认为我院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法为一般水平。
从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对能力的培养仍需加强。毕业生们一再强调,大学教育不应只是教会学生某项技能,而应重在“树人”。学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要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开启社会和知识大门的钥匙。
2.参与社会实践较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能力的锻炼。部分毕业生希望学校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实践中学习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3.部分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尽相符。毕业生反映,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程度一般,同时希望学校一定要保证基础理论课、核心课、主干课的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4.继续增加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方面的投入。 五、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综合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的问题和意见,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
1.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必须要由社会市场需求来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定位,必须要与社会市场的需求接轨。以此来制订教学计划,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制定培养模式。要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培养模式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才能受到社会真正的欢迎。
2.加大对学生“三个能力”的培养力度,提高毕业生“就业力”。学校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减少学校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用人机制之间的差距,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是其未来工作不可替代的基础,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年轻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素质,大学校园与社会毕竟有差距,甘于从低做起,提取经验,关键依靠的就是适应能力。求职能力,包括个人面试素养、前期准备工夫等,它不是一朝一夕“临时抱佛脚”可以换来的,而是要长年累月地积累和锻炼。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学校,而这三方面能力的高低就决定了毕业生“就业力”的高低。因此,学校应该加大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积极开拓各种途径,加大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力度,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层次。
3.积极引入企业文化,开展毕业生职前教育与培训 。很多用人单位感觉到,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职前教育与培训,特别是缺乏企业员工基础职业素质的培训,大学毕业生还处于一种半成品状态,而企业需要的是“真正有效人才”。因此,提高就业质量,给毕业生提供较高起点的就业前景,应该从一入学就进行系统教育。
4.建立科学的就业评估体系,客观地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就业率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建立科学的就业评估体系应提上日程。把就业质量,甚至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用人单位满意程度等纳入评价体系,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也能更科学地引导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调整学校的办学发展方向。
毕业生调查报告范文篇三: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我校毕业生的情况,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我们采取问卷的形式,对97~06届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与定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的评价、看重的毕业生素质、对学校教育的建议等共五个方面。
一、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与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与定位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使用后的评价和满意度,是非常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反映毕业生群体各方面情况是否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以及适应程度如何,还能够影响这些单位现在和今后是否继续招聘相关院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25%非常满意、69.4%比较满意、5.6%不好说·从用人单位层面看我校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与定位:89.2%准确合适,10.8%偏低,没有出现过高现象。结果说明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是比较满意的,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位是准确的。
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各方面的评价
1、个人品质方面
在所调查的用人单位中,评价为。较好。以上的单位对。遵纪守法。、。道德修养,诚信度”,。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这三方面均达到95%。对“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参加集体等活动”.“奉献精神。、。心理素质”均达90%以上。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评价很高,很多单位对我校学生在工作中的朴实和踏实精神给予了肯定。
2、专业素质方面
分别为80%和88.6%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知识面”为“很好”和。较好”。其原因是我校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学科交叉,增设不同学科选修课.增强实践实习环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到单位进行实地实岗的生产实习,较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拓宽了知识面.
3、基础知识方面
88.6%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为。较好”以上,有45.7%的单位认为学生的外语水平。一般”。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相关课程学习.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不成问题。虽毕业生大多能拿到英语四、六级证书,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仍欠缺,在听、说、写.译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在外语教学上应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特别要利用好专业外语与文献检索课程和科研实践及毕业研究锻炼学生的外文文献查阅、翻译和消化利用能力。
4、个人能力方面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为。较好”以上的情况如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均91.4%.。竞争与迎接挑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均80%。创新科研能力”60%,。13头表达能力’73.5%,。文字写作能力”76.5%,。学习知识,接受能力”94.3%.。组织管理能力”74.3%.。经营能力”65.7%。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理论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领导、应变、公关、交际、口头表达、写作等各方面能力,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 挑战。
三、用人单位看重的毕业生素质
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哪些素质呢?。比较看重。以上的方面和结果如下:工作负责踏实、敬也精神100%,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创新意识与勇气均为各97.1%,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应变能力各94.3%,竞争意识与挑战意识88.5%,人文素养82.9%,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经历和语言表达能力各80%,面试印象77.1%,政治面貌71.4%,文字写作能力,专业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懂经济与管理知识各68.5%,个人形象气质57.2%,技能考级证书(计算机,外语等)51.5%,学校声望45.7%。大学期间获得奖励29.4%,文体特长14.3%,生源户籍所在地5.7%。由此可看出,学校声望和户籍等不再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四、对学校教学的建议
在回答者中各项所占的百分率: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夹践动手能力训练,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培养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四项均100%。加强经济、管理知识72.2%,加强敬业精神教育66.7%,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加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均为27.8%。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五、调查结果的启示
1、加强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需要邪种。诚信为本。才智并举,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干不败之地。学校要精心组织多种学生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文娱、体育话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并注意与专业培养相结合。要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力求傲到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从中受益。建立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大学生科技活动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2、继续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素质教育是一项以知识传授、方法训练、能力培养和精神陶冶为实践内容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首先.要继续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其次。素质教育要从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放在首位,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的教育。第三,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接触、了解社会实际的过程中,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3、应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除了深化教学改革,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从入学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含艰苦创业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 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学校还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看了毕业生调查报告范文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