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领导讲话稿 > 综合讲话稿 >

领导干部培训班动员讲话(2)

时间: 佩珊807 分享

  领导干部培训班动员讲话(二):

  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决定举办这次全省扶贫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更好地结合湖南实际,以改革精神推进扶贫工作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接下来的两天多时间,同志们还将观看守盛书记、家毫省长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录像,接受中办、国办有关文件以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专业知识辅导。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入钻研、融会贯通,把学到的新精神、新知识、新收获带回去,推动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四个方面的认识,供同志们参考。

  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想,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党的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听取扶贫工作汇报,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指导,在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城镇化工作、农村工作等重要会议上,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去年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在甘肃主持召开西部开发和扶贫工作座谈会,年底还在赴陕西山区看望特困群众的火车上研究扶贫工作。汪洋副深入多个贫困地区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多次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为贯彻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中办、国办还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 〕25 号)。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强大武器和基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努力把中央的要求部署落到实处。

  1 、关于对扶贫开发形势的分析判断。 中央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实现了6 亿人口的脱贫,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特别是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 出了重大贡献。从湖南来看,经过不懈努力,贫困人口已由2010 年底的1006万下降到2013 年底的640 万,短短三年时间就实现了366 万人口的脱贫,实属不易。同时中央也指出,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扶贫开发仍然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很大。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 元的扶贫标准,到2013 年底,全国还有8249 万的贫困人口,其中湖南有640万,在全国排第三位。二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仍然较低。2012 年,我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 %。湖南51 个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67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8.7 %、全国平均水平的55.2 %;这51 个重点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750 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7.8 %。三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严重滞后。全国还有3917 个村不通电,将近10 万个行政村不通水泥沥青路,在连片特困地区还有3862 万农村居民和601 万学校师生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劳动力文盲、半文盲比全国高3 .6 个百分点。湖南贫困地区状况与全国差不多,尤其还有102个行政村没有通公路。四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难度特别大。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全国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具有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等共同特点,片区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7个百分点,帮扶难度特别大,脱贫成本非常高,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湖南的有武陵山、罗霄山2 个片区37 个县;另外我省还有3 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11 个省扶贫工作重点县,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我们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扶贫开发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一要坚定信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正如所说,“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我们要积极响应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发出的号召:“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二要真抓实干。要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扶贫开发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始终,到2020 年只是一个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克服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做好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2 、关于对扶贫工作意义的战略定位。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重视扶贫开发,把扶贫开发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我们加强这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一是指出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深刻指明了扶贫是关系我们党和社会制度的性质问题,把扶贫作为关乎我们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扶贫开发必须始终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为己任,从而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强调扶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强调要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把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摆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要全国如期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补上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这个短板,也就必须全力以赴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三是提出扶贫是两个“重中之重”。明确指出:“‘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这就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摆到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两个“重中之重”的思想,切实把扶贫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来抓,真正做到抓紧抓紧再抓紧,抓实抓实再抓实。

  3 、关于对扶贫改革创新的要求部署。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特别是针对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推进扶贫改革创新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和工作部署,为我们结合 实际推进扶贫开发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科学扶贫。在河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扶贫的理念和要求。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坚持科学扶贫,找对思路和路子,做好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二是精准扶贫。长期以来,底数不太清、情况不太明、指向不太准、针对性不太强是困扰扶贫开发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在去年湘西调研指导扶贫工作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这就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强化精准扶贫理念,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三是内源扶贫。扶贪开发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标志,是贫困对象是否具备了内生发展动力。在河北考察扶贫工作时还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这就提出了内源扶贫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内源式扶贫,从而不断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了把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的新要求落到实处,中央坚持从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这个顶层设计来入手破题,已经召开了有关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并出台了中办发〔2013 〕25 号文件予以指导,这个文件的核心内容,就是“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我省结合实际,也已印发了湘办发〔2014 〕8 号文件予以贯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一定要全面抓好这两个文件的贯彻落实,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用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关键一招”,努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创新发展

  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以改革精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创新发展,努力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扶贫战略、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不断提升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改进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发展。”“思路一变天地宽,出路一变发展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创新发展,首先要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改进创新,着力把握好“三个结合”。一是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这就要求把扶贫开发整体推进和精准到户结合起来。如果不进行整体推进,就没有大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改善,精准扶贫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实行精准扶贫,真贫对象得不到具体有效帮扶,整体推进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工作实践中,既要实行精准扶贫,突出重点,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又要坚持整体推进,加快区域整体开发,大力改善发展条件和环境。要突出把扶贫规划、城镇化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起来,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二是“输血”扶贫与“造血”扶贫相结合。应当看到,现实中还存在不少偏重“输血”扶贫、不重“造血”扶贫的现象,不仅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而且助长了一些贫困地区“吃偏饭”、“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在年初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我结合学习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想,强调的第一点意见就是要把扶贫的基点建立在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必须把“输血”扶贫与“造血”扶贫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依靠后者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在继续加大对扶贫开发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大力实施内源式扶贫,力口快开发式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提高扶贫成效。尤其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 精神,着力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充分挖掘内部发展潜力,不断增强“造血”能力。三是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相结合。和其他领域一样,推进扶贫开发同样要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基于市场经济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必须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在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同时,加快转变职能,推进简政放权,着力做好扶贫开发顶层设计,为市场主体参与贫困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运用市场的强大力量,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配置、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激发贫困地区的内在活力。有这么一种现象要特别引起高度重视:有那么一些地方,越是贫困,投资环境越差、办事效率越低、潜规则越多,出现这种“马太效应”,极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 、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这是现阶段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汪洋副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啃的是‘硬骨头’,趟的是‘深水区’,打的是‘攻坚战’,靠以往方式、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已难以奏效,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汇聚各方资源,采取综合举措,形成强大合力。关键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形成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扶 贫开发新体制机制。”必须按照中办发〔2013 〕25 号文件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贫困县考核、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6 项机制改革创新。在接下来的几天培训中,志群同志将对这个文件进行详细解读,这里我只就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简要讲一讲,这是当前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贫困人口的确定是抽样调查的数据,具体到村到户到人是不精确的,这就容易出现“有的地方该扶的没扶、不该扶的扶了,该脱贫的没脱贫,还没有脱贫的却‘被脱贫’了”的状 况;为此,中央下定决心要实施精准扶贫,切实摸清谁是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如何、为何贫困、怎样脱贫、谁来帮扶,然后逐户建档立卡,因户施策,把“大水漫灌”变成“精准 滴灌”,即节约资源,又确保实效。实施精准扶贫,湖南有一定基础,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守盛书记 (时任省长) 早在2011 年就提出要大力开展精细化扶贫,做到每户一本台账、一个扶贫计划、一名责任人。家毫省长也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要乘势而上,在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当前,要全力做好贫困识别、建档立卡、信息化动态管理等工作,真正摸清底数,为精准扶贫打好基础。

  3 、打造扶贫开发工作品牌。 这是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手段。在长期的扶贫工作实践中,全国各地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如广东的“双到”经验、湖北的“三万”活动、甘肃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等,我省的驻村工作队方式也搞了20 多年,搞得早,也搞得很扎实,取得了持续的成效。各地之间相互拿钱支持对方扶贫可能性不大,但创造的经验完全可以共享。我们要着力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工作品牌,重点围绕“拔穷根”、“换穷业”、“挪穷窝”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围绕“拔穷根”,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就是要对贫困地区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 (俗称“两后生”) ,采取发放贴息贷款或生活补助等方式,使他们通过2—3 年职业教育掌握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帮助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转移。这样既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又满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对合格劳动者的需求,可谓两全其美。二是围绕“换穷业”,大力实施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就是要对没有外出就业、年龄偏大、缺乏技能的贫困户给予一定额度、一定期限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扶持他们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更换穷业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资金额度可以是3.5 万元,扶持期限可以是2 、3 年。三是围绕“挪穷窝”,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就是要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太高的穷山恶水地方,结合新型城镇化中解决“三个1 亿人”问题,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挪掉穷窝。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我省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做了一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下一步要完善思路、办法,并赋予新的内涵,进一步做大做强,努力打造成扶贫工作知名品牌。这里要强调的是,对“挪穷窝”,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而不能事情都由政府包办。

  三、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打好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去年11 月3 日,在我省湘西调研扶贫开发攻坚时强调,“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我们要始终牢记的嘱托,以武陵山、罗霄山2 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坚持问题导向,做实这三件大事,突出组织实施扶贫开发“10 项重点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1 、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事求是发展产业。 目前,我省51 个扶贫重点县小康实现程度总体水平在75 %以下,实现的经济总量还不到全省的20 %。由此可见,发展不足是贫困地区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贫困地区的根本任务。只有抓住“发展”,才能抓住全部扶贫开发工作的“牛鼻子”。从事扶贫工作的同志,不能只有慈善的想法,还要有发展的眼光。就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找对发展路子,找准主攻方向,发挥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 ,积极促进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提升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力口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在发展生产过程中,还一定要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始终守住环境保护的底线,决不能把产业搞上去了,却让环境掉下来了。

  2 、紧扣民生这个第一目标,不断强化基本公共保障。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既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重要手段。中央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就湖南而言,这块任务还十分艰巨。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总体目标,真抓实干,扎实推进。要集中力量,统筹资源,大力改善道路、饮水、供电、房屋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教育、文化、卫生、信息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突出解决改善民生制度“碎片化”问题,让我省640 万贫困人口早日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3 、突出教育这个根本之策,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未来。为群众栽下“摇钱树”,养上“下蛋鸡”,只是暂时的扶贫手段,只有知识才能最终改变贫困的现状。因此,治贫必先治愚。正如所讲:“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我国自古崇尚“耕读传家”,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我们要充分认识教育对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要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推动教育投入、师资力量等向贫困地区倾斜,努力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扶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四、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开创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现在到2020 年只剩下6 年多,实现扶贫开发的既定目标,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扶贫开发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1 、抓好责任落实。 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大政方针已经决定,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已经明确,现在关键是抓落实,特别是要抓好责任的落实。中办发〔2013 〕25 号、湘办发〔2014 〕8 号两个文件都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特别是突出明确了“6 大机制改革”和“10项重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参与部门。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做扶贫工作的“明白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首要任务,主要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承担扶贫开发任务,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着力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特别要通过改进考核机制来推动责任落实。考核是个指挥棒,上面考什么,下面就集中精力干什么。长期以来,贫困地区与其它地区一样,政绩考核注重GDP ,导致这些地方把工作重心倾注在做大GDP 上而不是扶贫开发上。抓扶贫开发并不是不要GDP ,而是不唯GDP 。这次提出“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就是从主要考核GDP 转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特别是对扶贫重点县取消了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这样就能引导这些地方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从而增强他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心。

  2 、优化资源配置。 财政扶贫资金、金融信贷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资源要素投入贫困地区,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加快跳出贫困陷阱。近年来,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据去年审计署对6 个省区19 个重点县扶贫资金开展的专项审计,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情况普遍存在。同时,也还存在金融服务热情不高、社会参与力度不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来解决,切实优化扶贫资源配置,保障其有效利用。一要通过改革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来管好用好资金。在管好资金上,关键要做到“简政放权、公开透明、依法严管”。今年,我们将项目审批权下放到了县,省、市两级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规划制订和资金项目监管上,要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恶性循环。要加强扶贫项目监督,推进公开透明,让公共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对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在用好资金上,要重点解决负向激励、“撒胡椒面”等问题。针对以往扶贫资金根据“帽子”分配,结果减贫多了反而拿不到资金、谁也不愿意“摘帽”的问题,要探索引入竞争机制,对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多给予支持。要创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把凡适合市场、社会组织承担的工作交给他们来承担。针对目前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多口下达、分散使用,一些涉及面广的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要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形成合力,各记其功,各负其责’的原则,统筹整合好这两块资金,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二要通过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来推动金融扶贫。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户和企业 贷款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政策性银行没有基层营业机构,商业性银行因风险大、管理费用高而放贷积极性不高,互助、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没有发展起来。改变这种局面出路在于创新金融服务机制。要建立健全引导金融资金投向贫困地区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进贫困地区金融创新。扶贫开发仅靠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要善用杠杆原理,善于借力打力,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要鼓励商业性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加信贷投放。要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三要通过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来推进社会扶贫。过往的扶贫是政府包办的多、唱“独角戏”的多,社会参与的少,这样极不利于壮大扶贫力量。应当看到,中华民族素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关心扶贫事业、关爱困难群众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关键是要有好的机制和办法,让想扶贫的能扶得着,想捐赠的能捐得上。要搭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如设立扶贫济困日、创办社会扶贫网等,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帮扶农村贫困群众,努力形成社会大扶贫工作格局。

  3 、加强工作保障。 要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队伍建设。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和队伍的执行能力。对那些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予适当形式的表彰,并在任用上予以更加关注。二是夯实基层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过往我省通过驻村扶贫,成功地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下一步,要认真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全面规范驻村扶贫的目标任务、标准体系、工作方式等,建立驻村扶贫的政策支持体系和考核验收制度,通过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起来。三是营造良好环境。要切实加强扶贫工作宣传,积极宣传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工作成就、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开发事业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

  同志们,这次培训班虽然时间短,但很有必要,时机也很好,培训内容也很丰富。希望大家珍惜机会,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积极探讨,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最后,预祝这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130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