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经验>

个人得失与经验分享

时间: 巧萍1053 分享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失相伴相生,互相转化,这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个人得失与经验分享的范文,欢迎阅读!

  个人得失与经验分享篇一

  在环保局项目部从事安全工作以来,我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项目部同事的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济南市环保局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等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坚持“安全预防为主”的方针,履行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想着二十年的工作历程,即有成功的经历也有失败的教训,可谓得失相伴。得失之间便有了对干好本职工作的思考,以下就是我的一点思考总结

  1、公司提供良好的工作机遇,个人价值得有展现。 从1993年7月9日刚参加工作到2013年7月17日,整整二十年的我,以一个技校毕业生的身份来到济南工作,分别从事了钢筋工、水电工、专职司机,经历了种种坎坷和磨难,最终在在明珠项目开始从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真的非常重要,我在明珠项目上工作了两年,发现我身边的同事们都是边工作、边学习,通过考取各种全国注册的证书,既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水平,又在工作中得以应用,提高工作效率。有了这些证书不但说话底气足了,而且工作也有理有据。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怎能不发现与别人的差距,深深地体会到我存在对建筑业了解不足,专业水平较差,组织管理没有方法等很多问题。于是我立志要向他们一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弥补自己专业知识不足的损失。我相信这是一个可以改变我一生的机会,于是我坚定信念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坚持学习。

  转眼间我已经历了七个项目,从明珠大厦、龙奥中心、商河人民医院、三角地安置房、市公安局技术大楼、市气象局到现在的市环保局项目我已经能独立担任安全施工管理工作。总结过去的这几年,天宇为我提供了一个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我们就应该努力适应环境不断改变自己、锻炼自己,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

  2、得失淡然,切勿患得患失。

  回首这工作的20年,包括从明珠大厦、龙奥中心、商河人民医院、三角地安置房、市公安局技术大楼、市气象局到现在的市环保局项目的生活,得与失是我的每天都要经历的,有的人对得失很淡然,有的人对得失很在意,在得失之间平衡厉害,患得患失,非常痛苦。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才能神与形俱,尽终于天年,无疾而终,才是作为人的幸福。”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不能“恬淡虚无”,就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诱惑、太多的后悔,才使我们的意志陷于得失的重围中不能自拔,消耗精神,散其真气,最后事业未及成就而慌、生命不足半百而衰,可悲可叹!

  人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是非常辛苦的职业,尤其是在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现场环境差、工作强度大、个人时间没保障、人员混杂沟通困难……这都是对施工人工作的切实叙述。我们在这种工作环境中看似失去了很多,但在我看来有得就有失,有失亦有得,得与失之间的平衡点就是太极图中的玄,执中道不着两边,才是真得,才有道德。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才使我在环保局项目得以严格按照规范、流程组织管理安全工作,顺利处理现场存在的隐患和各类突发事件。比如在环保局项目中我发现了施工电梯安装位置不对,这就是我根据以往项目经验做出的判断,最终得以采纳并得到领导的肯定。借助在之前项目上对现场供水问题和塔机维修知识的接触,在环保局项目还有效的协助项目经理解决了施工现场提供自来水的问题;协调解决塔机、电梯安装、物料提升机等设备的安装、维修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尽我应尽的职责,当看到施工人员忙碌一天用上干净的自来水,塔机、施工电梯夜以继日的在工地上运转,我内心感到无比满足,也许这就是真正的幸福!

  3、由失而得,追求快乐的工作。

  人人都想无限的占有金钱,但同时我们失掉了健康,快乐,甚至是友谊,人性,我们虽得到了钱却失去了这么多人类最最宝贵的东西,岂不是更不划算吗?如果我们抛弃对那些不切实际金钱的追逐,我们将获得一种非常充实的,满足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是难于言表的,它从你内心的最深处流出,是慢慢地缓缓地充满了你的每一个细胞,让你感觉从未有过快感,而且这种快感持续的时间非常的长,想起来你就会感觉欣慰和惬意。

  虽然我不追求虚无缥缈的金钱,但我也有太过执着的地方。在日常的工作中,同单位领导、上级机关、施工队伍的交流比较多,工作过程中就有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于我的性格有时说话太直,必然出现摩擦。直言不讳不能说不对,但在有些时候应该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遇到问题一定先心平气和的分析、考虑,处理问题不能冲动,心平气和的说出自己的意见更容易能使别人接收。

  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身心地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让自己在帮助、协助别人的同时快乐自己,那样也一样会达到恬淡虚无的,你也就得到了快乐。其实,就是在我们得失之间,自己要执中道不着两边,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去想回报。你去想,也没用,你该得的一分也少不了,不该得的一分也得不到。你不去想了,回报自然会到你身边,这就是老子说的:“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

  个人得失与经验分享篇二

  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社会风云激荡,产生了大量的讴歌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爱国歌曲,这些歌曲脍炙人口,至今传唱不衰。先由初一年级激情演唱了《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起全场学生热烈的掌声,为比赛拉了一幕。然后由初二年级先后演唱了《中国人》、《龙的传人》、《东方红》、《歌 唱祖国》、《保卫黄河》等爱国歌曲,不时激起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赛后,党支部书记李满洲书记首先肯定了成绩,并小结本次比赛出现的一些新亮点,如:出现不同的唱法、队型及编排有新造型、整个比赛比较流畅,取得了一定效果。

  李满洲书记指出活动应着眼于未来,要体现成长性,使今后的活动越办越好,让同学们在参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但本次“党在我心中”歌唱比赛也有不足之处:

  一是彩排要求不到位,彩排工作做得不细,准备工作做得不细,如有一首曲目在比赛时领唱没有拿到话筒而不知所措,幸好工作人员及时处理。要求每次表演活动必须要进行彩排,衔接好每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

  二是观赛文明及纪律要求不到位,比赛现场出现了不文明的吹口哨现象。要求反思为何有检查人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要进一步相互尽心配合,合力则强,分力则弱,还要加强对观赛礼仪的培训。 三是对指挥的要求不到位。指挥是合唱的灵魂,要求对各班指挥进行培训,要教会指挥礼仪要求和基本技术要领,尽快提高指挥礼仪水平和技术水平。

  四是对参赛队伍要求不到位,多数班级做得很好,统一了服装,但服装穿法要求不到位,站姿要求不到位,有个别班级没有统一服装。要求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对参赛队伍的服饰礼仪、舞台形象等作出要求,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提高。

  李满洲书记还对活动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要求。

  赛后,陈校长要求广大干部认真总结此次活动的得与失,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努力实现以活动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要积极发动、组织师生参与活动,为建党九十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赛后,红歌比赛承办单位校团委总结了承办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建议学校加大物质支持力度,改善硬件条件。飞扬的歌声,回放着岁月的记忆;激昂的旋律,引领着创业的豪情。我们忘不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光明,忘不了雪山草地上红军战士们为了民族解放而前进的步伐,忘不了那开展生产大运动时斗志昂扬的号子,更忘不了解放军战士打靶归来时时的豪迈与喜悦。“歌唱祖国”是我们深情的流露,“团结就是力量”是我们坚定的信念的体现,凭着赤诚的中国心,怀着满腔的报国情,可敬的革命先驱们用他们的臂膀,担起了祖国创业的艰辛,他们积极奋斗的精神,必将帮助我们树立建设昌盛祖国的信心。

  个人得失与经验分享篇三

  —古劳中学“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一、背景与目的

  作为鹤山市初级中学教育的龙头,古劳中学有着辉煌的教学成绩。这一成绩凝聚着全体古中教师的心血和智慧,也更映衬着全体教师的无私奉献和巨大的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和劳苦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但是有没有更科学、更高效的教学之路?

  在传统课程功能上,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的引导。课改的目的在于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传统课程实施上,教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满堂灌”的现象较严重,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改的目的在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让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所发展,才是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当下,学生普遍的厌学情绪和辍学现象的存在,也迫使学校对教育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时间浪费和急功近利的现象,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教学行为表面化、功利化,造成虚假的繁荣、实际的无效。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低效和无效的教学行为,往往不是因为教师不负责任、懒惰造成的,连很多勤奋的教师也不断重复着低效的教学行为。其原因是教学行为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正本清源,回归教学本质。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不但要找到更新、更好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对教学行为进行重新认识,进一步认识教学行为的本质、作用,使教学行为更加有效。

  因此,如何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的本能尽可能多的释放出来,让学习活动尽可能符合教育规律、符合自然规律,如何让师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如何让师生健康幸福快乐成长,如何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一直以来都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据此,我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以建立高效课堂为目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但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新的改革和实验要纠正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而借鉴别人的东西也必须加强校本化,生搬硬套的”拿来主义”行不通。

  所以,学校决定先以2015届七年级7个班作为实验班级进行课堂教学的突破。为了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改革氛围,学校不以短期的考试成绩评价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力促他们能够积极稳妥、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当中。2015年9月,学校对7个实验班级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反馈分析,有96.7%的教师认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课堂实效的提高,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实践。至此统一了全体教师的思想,明确了课改的方向。自2015年开始,七年级七个班级全部实施以“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分为“宣传培训——探索实践——指导提高——典型推广——全面实施”等五个步骤。通过宣传发动和培训引导,使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开展课改实验的重大意义,提高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理论基础

  1、”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学习,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交流,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每个人选取不同的理解方式去认识事物,理解出来的事物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知识不可能直接转移,教师不能对知识进行直接灌输,相反,学生有再创造的能力,从他们接触到的话语或形象中,对知识进行整合、建构,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可见,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无法直接传递知识。

  在实验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先自主探究,面对问题时一起讨论,交流,聆听别人意见的同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便是借助他人完成对自己知识建构的过程。可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它也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3、“生本教育”理论

  “生本教育”理论认为,从”师本”转为”生本”,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支持、帮助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培养和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在高度尊重学生基础上对其进行充分补充、丰富和引导,由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转为”蹲”下来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互相关爱、幸福成长。

  三、组织与管理

  1、学校层面

  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课改领导小组,制订了课程改革三年规划,每一年依据规划再制定出详细的课改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古劳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在课改领导小组、学科组和实验老师的共同参与下,确定了《古劳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2、教研组层面

  (1)结合各科组实际制定了课改实验的具体操作办法,大家集思广益,分析优势,查找不足,统一思想。

  (2)召开科组课改经验交流会,示范指路。我校召开课改经验交流会,各个科组组推举1-2位教学有创新的老师进行经验介绍。此举在全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学校课改氛围日趋浓厚。

  (3)加强总结交流工作。学校领导和各科科长经常到实验班听课,检查实验班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每次由学校或科组安排公开课,科组老师都要集中评课,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同时要求实验班老师写出课改实验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案例、教改论文,并发表在校报《古韵》和其他教育报刊杂志上去。

  3、教师层面

  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是实验课堂的重要组织形式。班主任配合任课教师科学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各任课老师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习惯的培养等。

  四、过程实施

  1、统一思想,脚踏实地

  课改伊始,大家就达成共识:搞课改最忌讳的是搞花架子。为避免课改流于形式,参与课改的老师从三个方面做到切合实际:一是课改的问题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学实践,来自于师生的现实需要。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解决即成果;二是课改过程紧紧围绕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同伴互助,借助专家引领,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搞“档案式”、“材料化”的课改;三是课改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问题的特点、学生的现状、教师的素质等因素采用灵活有效的办法,课改形式因人而宜,因问题而宜,因大小而宜。

  2、宣传培训,更新理念

  (1)学习研讨,充分准备

  理念如果不能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东西,课堂改革创新就无法成为教师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行为,这种课堂教学除了会偏离方向外,还可能会形具而神失。课改前期,学校为全体教师订阅了《人民教育》2012年第3期“生本教育”专辑,要求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先行自学生本理论。在学年开学前,我们组织老师们集体学习研讨,分两次共派出25位老师参加全国“生本教育”理论研修学习班,连续四天分别召开备课组长、班主任、任课老师会议进行研讨,确定试验操作总体原则、规程(如班级管理、备课组管理、课堂基本原则和评价等),制定了《古劳中学启动“生本教育”理论学习与课堂改革实验试点工作计划》、《课堂改革实验基本原则》、《课堂改革实验班主任工作指引》、《课堂改革实验科任教师工作指引》。开学初,对课改班的学生进行了培训。

  (2)“走出去,请进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经验

  学校派出多批骨干教师到广州、深圳、河北衡水、山东昌乐、山西泽州等地进行学习、交流;多次邀请郭思乐、胡首双、高广方等教育专家来校作有关课改的专题报告,提高教师们课改的理论水平,为课改保驾护航;定期举行骨干教师课改经验专题报告、讲座和培训会,分享课改的实际经验;经常开展校内沙龙式讨论,让老师们相互交流体会、碰撞思想;开展区内联盟式交流,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与其他学校老师进行教学交流;借助《一中教坛》和“古劳中学教师交流QQ群”,围绕课改,让老师们及时互动交流。

  (3)典型推广,更新观念

  学校重视教师培训,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使教师在培训中完善自我,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学研究的排头兵。外出培训的教师返校后都要完成“一篇学习体会”、“一次学习报告”、“一节公开课”,切实把新思想、新理念带给每一位教师。为增强学习实效性,学校采取“骨干带动、群体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汇报、学科教师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每周根据各科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业务学习的专题,所有教师查阅大量资料,有重点准备,在研讨会上开展活而有效的交流,积极互动,更新观念。

  3、集思广益,真抓实干

  (1)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集体备课是课改的最有效途径,我校的集体备课本着“个人先有思路、小组集体评议、修改形成定稿、个人最后调整、课后深刻反思”的原则开展。其中最重要的过程是集体研讨,在集体研讨过程中,既有重点发言人,也有大家的集思广益,在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中,大家畅所欲言,重点讨论与交流教学的重难点、个人备课遇到的困惑等,进而产生思想与智慧的火花碰撞,分享集体备课的成果。

  每次集体备课后形成的教案定稿,都会被收录到学校网站的资源库中,这是经过不断修改完善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做,不但将本届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也为下届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大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效率。

  (2)每周一课,全组研讨。

  各教研组每周至少展示一节研讨课,授课教师提前一周写出教案和说课材料,全组参与讨论,课后评议进行首次研讨,然后异班再次执教,全组教师再次听课,再次评析、修正完善。该项活动促进了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师间教学思想的交流、借鉴,促使教师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促使课改向纵深发展。

  (3)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搭建平台,让老师们分享经验;勤于反思,让老师们形成习惯。开设课改报告会,让有经验的老师作专题报告。平时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时都要处处留心,寻找“反思点”,并及时记录。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坚持写反思的教师必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释然与欣喜。

  共享资源,建设教研共同体。各科组及时收集教师的优秀课堂感悟、教学随笔,形成案例,编入学校网站、校报,或者汇编专集,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对话与共同提高。

  (4)主题研讨,强化效果。

  以科组为基本单位,采取主题研究的模式,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每个科组在学年之初做好规划,每周的科组会议上,由一位教师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针对自己近期关注的教学热点,阐述本人的基本观点,提出疑问,组内其他成员对此主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相互支招,最后科组形成解决此问题的方法。这种时效性极强的研讨形式,改进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行为,有效地强化了课改的发展,从而解决了教研活动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脱节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教书育人的技能,提高了教育科研的时效性。我们重点研究了小组合作、小组管理、小组评价的问题,前置性作业问题,试卷如何讲评分析的问题等等。

  (5)课改督导,跟踪反馈。

  我校成立了古劳中学课改督导小组。督导小组定期与不定期对课改试验过程实施督导。深入到课堂听课,与授课教师直接交流课堂教学的想法;进入到各年级,收集课改实施的意见;参与学科组集体备课,关注教师团队的教学研究;走进班级教室,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全面、细致、多维度的巡查,把控课改实施的各个环节,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踪反馈,并以通报的形式发给每一位老师,保证课改正常有序的进行,为老师们提供实际价值的建议。

  在课改制度的落实和激励下,我校教师的课改行为逐渐由盲目变为理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肤浅变为深入。近年来我校教师逐步养成了这样的课改习惯:备课组每周至少一次同组备课,科组每周有一人上教研课,教师每周听一节研讨课,每课写一段教学反思,每月写一篇教学札记,每月进行一次案例分析,每学期上交一篇精品课教案和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4、小组合作,践行生本

  课堂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地方,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健全人格的地方。在课堂上,教师是“关注知识”还是“关注发展”,这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校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六个字:“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校围绕这个目标,通过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建立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中不但收获了知识,而且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越来越有责任感,课堂成为学生一种幸福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分组。“分组”是课改具有核心价值意义的特征。我校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平均分组,每5-6人分为一个小组。通过平均分组促进组与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每组有一个业务组长和一个行政组长,整个组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共同体。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组名,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口号,有自己文化和精神追求。

  (2)课前自主先学。先学就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们提出的口号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有了自主先学,教师课堂的任务就变为:明确目标,创设展现平台,营造氛围,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老师只需在关键的地方画龙点睛。

  (3)课初学习汇报。上课开始,由一名或者多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提出存在的知识问题,并对其他同学提出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4)课堂成果展示。“展示”是实验课堂的最大亮点。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展示这一“天性”,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和时间。我们的操作程序是: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教师要遵循“低入、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让学生步步成功,环环进步。展示时,组内分工要明确,要启动互帮、互助、互学机制,出现问题随时进行责任帮扶,不留死角。我们的观点是:要让学生多说多讲,多写多做,多思多疑。课堂中学生的“展示”无处不在:课前活动由学生组织、主持,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课中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上黑板展示、汇报,鼓励学生质疑、解答。这样学生在说、讲、写、做、思、疑这些“展示”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学生在展示中自信,在展示中进步,在展示中发展。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每一次展示都是学生进步的阶梯。

  (5)师生点评互动。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对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及时总结学习规律。评价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共同对展示内容进行质疑、评价,互学互教、生生互动,教师辅导答疑、及时总结规律,对学优生进行知识拓展、深化。

  (6)反思学习效果。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反思、总结、评价,利用相对开放、概括、规律性较强的题目检查课堂效果。

  (7)接受新的任务。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一是要考虑如何精心设计前置性学习的内容,二是要选择具有开放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与研究。只有向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带来探索的开放,继而形成思维的开放。科学的前置性作业的完成,使得课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与探索,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教师则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我校的课改实验课堂初见成效。

  五、成绩与效果

  三年来,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初见成效,管理机制运行畅通,师资队伍状态积极,教风正学风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改变,课堂学习活动安排明确具体,学习任务明确,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组织线索清晰;课堂学习活动中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学生状态积极,精神饱满,自信心强,课堂充满活力;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形成;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动手实践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教学改革打造了古劳中学的生态课堂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的师生交流状态,形成了师生、生生互动“全方位”的学习状况,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打破,“生生思辨、生本探究”在慢慢变成现实。学生的讲解或激情飞扬或思维缜密,他们自信大方充满活力;教师不再独占讲台,而是深入学生中间,有针对性的指导点拨,让“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

  2、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改革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学会了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学会了主动展示、自由交流、大胆质疑。学生已经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需求,真正走进了自主知识构建和能力生成的过程中,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改革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基本的素养得到了培养。

  3、教学改革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逐步提高,自主发展的意识增强。推行教学改革以来,我校很多教师也走上了省、市优质课评选获奖的舞台,尤其是我校青年教师何训强、黄光毅、王桂芬、甘成质等老师参加省、区的优质课比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多种荣誉,姜勇军、叶道立等获得区教育科研成果奖,周娜、云云、姜勇军、范波、唐杰等被评为广东省或者顺德区的骨干教师。

  4、教学改革受到了多方关注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走到了全区的前列,得到了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2013年,全国“生本教育”培训班80多人来我校观摩了高一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个学科的课,对我校的课改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校多次向罗定邦中学、均安中学、古劳中学实验学校四所联盟学校和省内各兄弟学校开放了课改实验课,得到了全体听课同行的一致好评;蒋蓓蓓老师应邀到湖南衡阳进行了“生本教育”的课改讲座和教学示范,赢得了专家和同行的充分肯定;罗日明、肖俊老师应邀到古劳中学实验学校进行了课改实验的培训;罗日明主任应邀为北滘镇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课改实验的课堂示范培训。

  六、不足与困惑

  1、基于认识和条件的局限,教师和学生对课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透彻,课改前期的准备还稍显不足,特别是学习小组的组织建设和规则意识的树立还需要加强和提高。

  2、多数教师习惯于教学模式的模仿借鉴或者直接就”拿来主义”,缺少主动的探究和研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没有固定模式,所以多数教师无所适从。一些老师通过听课进行机械模仿,导致形似而神无。例如导学案的实施。其实,导学案本身蕴含了教育理念和教学规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但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了它的实用价值,忽略了导学案蕴含的理念与规律,结果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

  3、大多数家长时时刻刻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忽略学生的生命体验、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以及这些因素反过来对学习品质和成绩的影响。不少家长认为,老师讲学生都不会,学生自己学、自己讲就能学会吗?学生自己学、自己讲,那还用老师们做什么?学校的宣传材料和动员交流的家长会都不足以改变家长的观念。因此,在课改成果真正显现出来之前,家长难以有耐心。所以,一方面,学校不妨把家长请进课堂,让他们亲身感受课改实验给学生带来的变化和对他们的影响;另一方面,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新闻媒体也应该广泛宣传报导,在社会上创造舆论导向,积极引领。

  4、学校环境的影响。随着实验的深入、对课改理念的不断认识、对教育教学行为的不断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初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操作层面”或者技术层面的困惑得以消解,问题也基本有了解决策略。但,课改实验的外部环境却没有从本质上发生变化,不解、误解甚至误会等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的课改在某些时候是一个人在战斗。

  郭思乐教授说,把成熟期的做法植入成长期的弊病,其实不是为了成熟的收获,而是成熟之障。也就是说,短期指标课堂,分数课堂,固定的本本课堂,因为离开了人本身,并不能有效地发展人,因而不能有效地取得终端考试的优良成绩,反而毁坏了高考成绩,这是教育之悲。我们需要以对人的生命成长的大气,来看待课堂,不拘泥于短期指标,而着眼于人的发展。

  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课改实验的老师和学生,仍然在短期指标、频繁考试、统考评价中惶惶恐恐,心神不安。在短期指标的压力下,课堂教学又回到了原形。不管怎样,满堂灌也好,师本也好,本本也好,短期之内的取得的成绩绝对胜过生本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操作层面的问题或者技术层面的问题确实需要解决,而且开展实验的老师、年级、学校只要认真思考,勤于实践,解开困惑并不难。但环境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只能是有其形无其神,甚至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进一步说,环境方面的支持不是一个实验团队内部可以解决的,是实验团队的操作层面之外的问题。

  教育只有有了平心静气的心态,才会有静待花开的喜悦!

  教育只有有了仰望星空的大气,才会有脚踏实地的充盈!

看过“个人得失与经验分享”的人还看了:

个人得失与经验分享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失相伴相生,互相转化,这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个人得失与经验分享的范文,欢迎阅读! 个人得失与经验分享篇一 在环保局项目部从事安全工作以来,我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项目部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108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