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发言稿
五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发言稿
家长会,是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契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发言稿,仅供参考。
五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发言稿【篇一】
各位家长,晚上好!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五(4)班的语文教师也是新任班主任,我叫刘静文。刚从毕业班下来接任这个班级。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这个家长会。今天晚上,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相信我们只要紧密地配合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
班里的大致情况刚才陈瑾琳同学已经介绍了,我就不在罗嗦了。我们知道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孩子的身体、心理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曾经有不少家长在我面前抱怨,说现在的小孩子难教,不知如何办好。今晚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聊聊。
据调查,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而易产生四种不正常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
一、攀比心理。有些家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动不动就批评、指责孩子,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处处都比别人的孩子强。这样做,易使自己的孩子产生自卑感和忌妒心理,并渐渐地丧失自信心。
二、补偿心理。有些家长由于小时侯没有好的读书环境,感到十分遗憾,因此往往会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其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自己孩提时代生活条件不好,现在便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高标准”的生活待遇,从而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三、放纵心理。一些家长在“娇惯要趁早,树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及社会交往不闻不问,而一味放纵,溺爱。溺爱往往出现在孩子的爷爷奶奶,一遇到什么问题“老黄伞”一撑,长此以往,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四、从严心理。有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和训斥,甚至逼迫孩子把日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用来学习。这样,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紧张之中,学习兴趣和记忆力普遍下降。
家长只有克服以上四大心理误区,针对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施以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那么如何使家长们克服心理的误区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上学期期末考试后,一位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不断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学习不认真,没有耐心,太粗心,做题很马虎,成绩总是上不去,不肯听父母的话……总之,在他的眼里,孩子一无是处。
正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当然,仅仅停留于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是不够的,那样做不但不能促使孩子进步,反而会滋生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尽管表扬和鼓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奏效的“灵丹妙药”,在看到孩子的“另一半”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才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添加剂”。也只有真正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才能从把孩子教育好的角度去真正地爱孩子,才具备同孩子的沟通的良好心理基础。
二,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在某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拨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谁知该大学生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拒绝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大学生四年中,他的衣服铺盖都是妈妈定期来到学校取回去清洗。
很显然,这位大学生是在父母的过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所谓过分保护,是指父母亲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像老母鸡护小鸡儿一样,始终将子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舍得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将子女活动的范围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过分保护会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首先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了,起码的个人生活都不会料理;第二是社会化困难,社交无能,无法与他人沟通、相处。第三是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心,自卑;第四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陷进持久的焦虑苦闷和抑郁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是缺乏道德情感,责任心淡漠,报复心较重,甚至具有盲目的进攻性行为;第六是性心理不成熟,对父母过分依赖,使爱心固定在父母身上,对其他任何人也不爱。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时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美国人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德国人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德国的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日本人教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日本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三,真正关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平时父母经常买些礼物送给孩子,可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他们除了礼物之外,其实更需要父母的爱。
(一)、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2、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不一定要在空闲时,你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等游戏,这样既不影响你做家务,又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词汇,岂不一举两得
3、和孩子一起外出。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上街购物,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性情。
4、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相到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二)、把你爱抚送给孩子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你的亲吻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可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把你的信任送给孩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适当参与你的工作,他们会对你有所帮助,并分担你的工作。所的孩子都喜欢与大人接近,并做大人的“事情”。让他参与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信任。他会做得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认真。
当你把你的时间、你的爱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就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
借此机会,我还想向各位家长提一些建议。
1、每天请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作业,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坚持不懈。
2、请督促孩子多背书,除略读课文外,都要求背诵。背完后请在课题后签名。
3、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每天与孩子进行亲切交流,和他们谈谈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哪篇新课文,知道哪些道理,今后打算怎样做,交谈时,要有耐心,不能简单粗暴。
4、定期与教师进行沟通,对孩子的优点、不好的习惯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可以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共同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我的电话号码是13570790395)
5、有时间常带孩子们接触社会、参加有益的社区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编手抄报、等,使孩子们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将和各位家长一道共同教育好孩子。最后共同祝愿您的孩子、所有的学子早日成才!谢谢大家的关临。
五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发言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我对各位家长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谢。因为共同的目的,我们才有这样的机会坐在一起,共同地讨论和交流一些关于我们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我这学期期中考后才接任的这个班,本学期的期中考试总体上不尽理想。班里总的情况是课外比较活,好动的孩子比较多。可是上课时,敢于回答问题的孩子却比较少,多数同学的学习习惯特别差,常常就是几个人在唱主角。但既然我接了这个班,那我就会尽职尽责地去教,争取让每个同学都有所进步,当然这离不开你们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在此,我希望家长们能做到:真正关爱孩子
(一)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2、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二),把你的鼓励送给孩子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我们要对孩子的缺点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你的拥抱,鼓励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可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把你的信任送给孩子
把你的时间,你的爱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
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
一说到关心孩子的学习许多家长一定会说我是很关心的,我每天都问孩子有没有做作业,在学校表现好不好,那是不是真正的关心呢我看未必.也许有的家长会说,题目我自己都不懂,叫我怎么教。 面对这些情况,家长应当怎样辅导孩子呢?
首先是热情支持、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看电视时,尽量控制音量,不干扰孩子学习;孩子学习用的文具,书籍要给他们随时添置.同时在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
其次是认真督促、.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的督促不能忽略.,当遇到孩子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时,父母就应劝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学习上来.
第三是仔细检查、.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但也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第四是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好功课.。
三、借此机会,向各位家长提一些建议。
1、每天请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作业,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坚持不懈。
2、定期与教师进行沟通,对孩子的优点、不好的习惯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可以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共同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
总之,我将和各位家长一道共同教育好你的子女,我们的学生。
五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发言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中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在新的学期里又一次见面了。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就像是“战友加朋友的关系”,一起来承担教育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的重任。在此,我真诚地感谢各位家长百忙之中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衷心地感谢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家长会,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认识五年级;二、本学期主要学习内容 三、本学期语文教学重点 四、对学生的要求
五、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
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进步!
让家长看到孩子有进步!
一、 认识五年级
各位家长都知道五年级是一个爬坡的年级,五年级的学生已被划分到高年级阶段,这意味着知识量的一个高增长,而且是为六年级毕业班冲刺做一个前序的准备工作,从以前我们的教学,仅仅在试卷卷面上,这一点以后家长只要留心观察对比就会发现——语数英三学科在难度上了一个坡,我是教语文的,也为他们的阅读理解捏了一把汗。阅读理解不仅难度加大,要求写的东西也突然一下子加大了,所以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一定要重视平时积累,积累不必要多,最好每天能熟读成诵。以前班上不乏这样的勤奋的同学,他们虽然勤奋,但是在作文、阅读理解上过不了关,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在学校抓紧基础的字词训练,而且在家还需要家长抽5-10分钟检测孩子的字词过关情况。要让孩子既能在课堂上说得出,又能在考起试来做得出来。
二、本学期主要学习内容
良好习惯的养成 阅读 写作 练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
三、 本学期语文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
写作
四、 对学生的要求
1. 每天早上要求学生完成当天的背诵内容。
2. 每天要求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做好预习。
3. 课堂上勤记笔记,积极动脑并发言。
4. 课后做好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5. 养成自己听写的习惯。
6. 推荐适合学生的读物,拓宽学生的视眼,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备注:
1. 以上几点中如有哪个同学完成不了,那周五就不能按时回家、周末还得多做一点作业。
2. 实行科代表竞争制。如果每次测试取得最高分者就是我们的语文科代表。
五、提出几点建议:
1.对待孩子一定要耐心,允许孩子犯错,并正视错误,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2、教育孩子养成学会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 。
3、重视他们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巩固和课内外阅读。
4、学生的周末作业家长一定要检查签名。
5、五年级作文要达到四百五十字左右,作文要一气呵成,不能上午写半段,下午补半段。所以家长在平时注意督促孩子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6、家长在家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安心、充分学习。 周末希望家长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关心他的学习。
我教这个班的孩子已经2年来,我明显地感受到了孩子学习方面的变化:学习积极了,与老师的交流也多起来了,作业主动了,知识容量也越来越大,对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这里不开你们在做各位的鼎力支持。
在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家长理解、见谅,敬请各位家长提出宝贵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有什么意见、建议、要求,希望家长们多和我交流。总之为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携起手来,相信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再加上同学们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有更大的进步。衷心地谢谢大家!
并借此机会祝愿各位家长身体健康!马到成功!
看过五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发言稿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