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范文3篇

时间: 浣静1289 分享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范文,供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范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一)情境创设:

  1.课件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

  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二)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

  (一)引导发现:

  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导学生得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1.教师质疑:今天咱们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请大家想一想:35+34应该怎样口算呢?

  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1)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汇报展示:教师有选择性的请几个代表说一说,完整的表述出每种算法,教师板书,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学生在汇报算法时,教师再将学生的口算方法的过程用思路图形式板书出来,如例题中所示。如果有学生是用想笔算的方法来口算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观察比较:

  (三)再次探究: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二: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1)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老师巡视指导。

  (2)独立口算,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过程,深层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的口算过程在草稿纸上表示出来。

  (2)展示过程:将学生列出的分步算式与过程的思路图结合在一起展示。

  (3)完整呈现,观察比较: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一)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1.课件分步呈现第(1)(2)两上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二)口算比赛。

  1.看谁能算全对:练习二的第1题。

  2.看哪一小组全做对:练习二的第2题。

  3.错例分析:教师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错题板书进行展示(不要说出出错孩子的名字)。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分别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错了。

  4.我是小小营业员:课件演示练习二的第3题:

  5.我是劳动小能手:课件呈现练习二的第3题的主题图。

  四、全课小结,促进内化

  (一)学生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师生共同回顾:

  板书设计:简单计算

  方法一:35+30=65、65+4=69

  方法二:30+30=60、5+4=9、60+9=69

  方法三:30+34=64、64+5=69

  小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范文二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复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

  2.重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提炼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把计算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175+62=   985-423=  259+148= 806-714=  325+464=  310-207=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3.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计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要连续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当作9来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时,重点突出加、减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巩固运用 1.课件出示教材109页1题中的表格及问题: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航线 里程/千米 北京——上海 1088 北京——成都 1542 北京——广州 1907 北京——台北 1729 北京——三亚 2541 北京——乌鲁木齐 2464   (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所求问题: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2)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一共飞行的千米数:1907+690=2597(千米) 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的千米数:2597-2541=56(千米) (3)检验以上两题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用差加减数(或减数加差),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4)根据表中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解答之后检验,然后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小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范文三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与计算起来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练习,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数学思考方面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解决问题方面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 教学安排

  两位数加两位数…………………………………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课前三分钟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35+34=69

  (1)35+30=65 65+4=69

  (2)30+30=60 5+4=9 60+9=69

  (3)30+34=64 64+5=69

  课后反思

  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11页例2,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

  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

  先算65-( )=( )再算( )○(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

  课后反思

  本堂课是让学生在能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减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尤其是退位减法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整节课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出多种算法。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虽然整节课体现了每个学生都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感觉教的很轻松,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改进:

  由于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在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练习量不够。我应多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也便于巩固加深。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例3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课前三分钟)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3 8 0

  + 51 5 0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

  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

  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

  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5. 5 0

  - 3 8 0

  1 7 0

  师介绍: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继续减。如550-380,个位相减为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个十,加上原来的5个十,是15个十,减去8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1后剩下4,减3,为1。

  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

  3.总结算法。

  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55-38=17,所以550=380=170。

  (2)百十个 百十个

  3 8 0 5. 5 0

  + 51 5 0 - 3 8 0

  9 3 0 1 7 0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但是在上课时就管不住自己,说的太多,有些等不及。原本准备让学生发现算理,总结方法,但实际没有那么理想。

  第4课时:估算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找近似数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填空(课前三分钟)。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5题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估算

  221+239≈400(人) 221+239≈450(人) 450﹥441

  220 230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对估算的意义不够理解。我在教221加239的和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许多学生都是算出准确数。我就引导学生说221和239接近哪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有一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快地说出来。因此,我觉得学生对估算的意义不够理解。

  2.学生估算的方法掌握不够好。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探索估算策略的多样化”。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大部分学生没有一点的估算意识,我只好把估算的方法教给学生,没有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估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

  1.课前三分钟

  学生主持,找出一些数的近似数。

  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 )或( ),再进行计算,取( )数还是( )数,要视情况而定。

  二、基础训练

  1.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2.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

  三、 拓展提高

  妈妈用500元买了几件物品,猜一猜她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件?

  故事丛书 裙子 电扇 电饭锅

  118元孙 134元 230元 248元

  反思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七、6、7、8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个别学生没有一点的估算意识,这有待于以后多练习、多强调。

  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举例说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口算(课前三分钟)指名学生主持。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课前作业处理)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课后反思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第7课时:练习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练习册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进一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填练习册

29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