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中国梦范文五篇
中国精神中国梦范文五篇
【导语】:当代中国精神就是以中国梦为现实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中介,以其海纳百川的巨大包容性,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以及各种有利于激发中国力量的时代精神。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中国精神中国梦的思想宣传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精神中国梦】范文一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当今中国,我们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党的领导,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人民事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绝不能削弱、更不能放弃党的领导。
坚持党要管党和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纵观我们党97年辉煌历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也是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挫折中奋起、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根本保证。面对“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各级党组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的重大政治责任,深入贯彻“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的基本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永恒主题,也是我们党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主线实现了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这蕴涵着对实现执政使命长期性、艰巨性的深远考量,昭示了长期执政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在路上、一刻不能停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忠诚干净担当,切实提高政治能力和执政本领,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厚植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五加二”总体布局。这一总体布局将长期沿用的思想政治建设区分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凸显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中的统领和首要地位;新增纪律建设,替代反腐倡廉建设,体现了纪律建设是治本之策,把纪律挺在前面的经验和要求;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回归了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律性;强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突出了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和斗争性,是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总体布局的调整和充实,使党的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关系更加清晰、布局更加科学、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根本点、关键点,对党的各项建设起到纲举目张效果。强调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思想建设的基础地位。强调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意思是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弘扬实干精神,推动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表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数量都非常庞大的执政党来说,提升质量、增强力量具有重大意义。
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或者叫总目标。这“五句话”既有各自丰富的内涵,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政治定力、使命担当,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彰显了我们党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彰显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立党初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原则、方针、主线、总体布局、目标,既指明方向路径又指出思路要求,既有具体抓手又有检验标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总要求、总遵循。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丰富内涵,紧密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好、建设得更强,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中国精神中国梦】范文二
马克思主义当然是政治的。它是为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而产生的,非政治的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过。至于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倒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才出现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官方性,是因为它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处于主导地位,从思想和理论上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代表国家意志和人民根本利益,岂能是非官方的意识形态?如果马克思主义成为非官方的、超政治的所谓价值中立的学说,倒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更应看到,在社会主义国家,如果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甚至在党和国家的指导地位被取消,那就是一条自我毁灭之路。因为,如果共产党抛弃或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必然接受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习近平同志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教训犹在,殷鉴不远。中国共产党决不会重蹈这个覆辙。
有人提出,回归马克思经典著作研究就是回归纯学术研究。这属于似是而非的说法。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性,正是源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政治性。马克思经典著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明确的阶级性,马克思是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而进行研究和著述。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这就决定了马克思经典著作不可能是非政治性的,因而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究同样是有政治性的。只要读读西方一些学者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断章取义得出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就不难发现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究完全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立场和态度。马克思经典著作是共产党人的思想武器,而不是超政治的“象牙塔”。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掌握和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列宁说过,建筑在阶级斗争上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公正”的社会科学的。一些人认为西方学者公正无邪,不偏狭于阶级,唯真理而求索。这实在是一种天真的善良愿望。相反,一些严肃的西方学者却不这样看,如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洛说:“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的倾向以及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但是,所有的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材料力学或化学分子结构的研究不同,都与上述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有关。”应该说,这是坦诚而真实的。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在当代西方世界,难以找到纯而又纯、非政治性的社会科学著作。例如,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等,哪有单纯的学术性而没有政治性?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就妨碍学术性,成为一些人妄图将其驱逐出学术领域的根据呢?
在一些人看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学术性,只有研究中外某个大思想家的著作才叫学术研究。这是对什么是学术的错误理解。对中外著名思想家的研究当然具有很高的学术性,需要专门人才进行深入研究,并正确诠译和解读其思想,以便继承其智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可以说,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中,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高度政治性,而且具有高度学术性,因为它是建立在揭示世界发展普遍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自己研究的学术性。恩格斯说过,“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他在讲到马克思《资本论》研究时还说过,“政治经济学不是供给我们牛奶的奶牛,而是需要认真热心为它工作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以毕生精力从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创造,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艰巨最困难的学术工作。他们留下的卷帙浩繁的著作和手稿,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应该说,对马克思和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即便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研究者,穷其毕生精力也很难全面掌握这个丰富的思想体系。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后,马克思主义研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不仅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理论家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而且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不管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不同意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都无法绕开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学术宝库,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座巍巍学术高峰。当然,并不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天然具有学术性。一门学说的学术性和研究者的学术水平是不能等同的。实际上,在任何学科中,研究者的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有高峰,有平原,也有低谷。每门学科都有大学者,也有成就一般甚至毫无成就的人。这无关学科的学术性,而是与研究者个人的资质、条件与努力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增强政治意识的同时,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研究和教学的学术含金量。很多有成就的研究者就是这样做的。只要不心存偏见就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和思想理论课的水平在逐年提高,出版的著作和学术论文的学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当然,与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仍需不断努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性问题。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有力回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提高人们正确理解社会问题和辨别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都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水平。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光凭口号是无济于事的,正如枪里没有子弹是不可能克敌制胜的。只有彻底的理论才有最充分的说服力,只有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才会掌握彻底的理论。真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来探索、作为一门学术来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苦功夫。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含金量越高、学术性越强,就越有说服力。如果说在专业课领域的一个错误观点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错误观点则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在每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必须旗帜鲜明、观点正确,而且具有学术含量,任何信口开河、打马虎眼都是行不通的。
天马行空,不知所云,不是学术性而是毫无价值的“废钞”。当前,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来说,真正称得上是学术研究工作的应具有双重特点: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立足现实,捕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遇到的重大问题。没有问题意识、不研究问题的所谓学术研究是没有价值的。二是对问题的研究、分析必须上升为理论。既然是理论,当然要运用概念,当然会有逻辑论证,排除概念和逻辑论证就不可能有理论分析。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专门论述过什么是理论研究、什么是理论家的问题。他说,“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可见,马克思主义研究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既是政治的、又是学术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提倡的学术性。
【中国精神中国梦】范文三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保证。地方党校承担着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重任,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积极发挥好在干部教育培训、全党理论武装、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淮安市委党校在提升思想引领力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打造党性教育新载体,提升思想引领强度。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校党性教育单元要加大力度、增加分量,安排足够时间,形成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改进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当前,如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是各地方党校共同面临的难题,各地方党校都在积极探索改进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近年来,淮安市委党校立足淮安特色红色资源,挖掘教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打造党性教育的载体,努力增强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比如,围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在校内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好干部教育馆,运用多媒体全面准确地解读习近平同志关于好干部标准的重要论述。该馆自2015年11月建成以来,已接待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干部培训近500批,获得学员一致好评。
搭建舆论宣传新平台,提升思想引领广度。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主流和非主流、先进和落后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保持党的思想宣传优势,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是党校提升思想引领力的重要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淮安市委党校紧紧围绕党校特点,充分发挥基本理论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报网电视、讲坛论坛等阵地,打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讲、解读全方位平台,及时有效地把党的声音传播开来,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
建设决策服务思想库,提升思想引领深度。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校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方党校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责任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中国精神中国梦】范文四
1、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推动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既取决于社会实践领域的发展创新,又依赖于思想理论上的发展创新。一个缺乏实践创新能力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缺乏理论创新能力的国家同样不可能步入世界强国行列。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共同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必须紧密结合才能不断推进时代进步。理论的创新发展来自于实践的创新发展,同时又必须在指导实践再创新的过程中受到实践的检验。也就是说,理论创新在服务于实践创新的同时也促使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反之亦然。因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不断地由特殊走向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的辩证运动,也是社会实践日益拓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理论和实践都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有生命力。任何生机勃勃的社会,都离不开实践创新,也离不开理论创新。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须臾不能离开创新性理论思维和创新性社会实践。
2、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表明,社会实践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思想理论大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思想理论的发展创新。从西方历史看,无论是古代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的辉煌,还是英法等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都离不开众多文化和思想大家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性思想和观点的推动。从中国历史看,我们之所以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并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前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的先人不但有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也留下了饱含创新精神的累累硕果。儒、释、道、法等各家学说,留下了丰厚的思想理论遗产,为古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一系列变化,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正面临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那就是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要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作出回答,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根据新的实践作出新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这样才能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进而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过程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3、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必须紧紧扣住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规定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和方向。不同历史时期理论创新的主题有所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创新的主题是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理论,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党成功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指导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践和理论创新的主题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致力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成功创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在此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并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必须牢牢立足社会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深刻揭示了理论创新源于聆听时代声音和回应实践需求的客观规律。实践孕育真知,实践检验真理。回顾中国共产党97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切感受到,正是因为我们党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党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历史。社会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要想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跟上新实践的发展,就必须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包括理论创新在内的各方面创新。
立足社会实践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关注时代新变化,走好时代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全局,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理论工作者都应该注意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5、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有着丰富理论创新经验的政党,又是一个善于领导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理论创新的政党。新时代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理所当然也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加强党的领导。
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新时代理论创新,必须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党领导和推进理论创新的一项指导性工作。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和推进理论创新,首先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样才能确保理论创新不走老路和邪路,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否定社会主义、否定改革开放甚至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潮、错误观点仍然在通过一些渠道不断散播,试图扰乱群众思想,干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摒除这些错误言论干扰,关键就在于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使得一切理论发展和创新都跟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发展的步伐,确保理论与实践互不脱节、协调共进。
【中国精神中国梦】范文五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呢?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之源,正如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一劳永逸的,红船精神也是具体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继红船精神之后,我们党在推进社会革命过程中,继续谱写着自己的革命精神史,不断形塑新的革命精神,使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形式由夺取政权向巩固政权、由武装斗争向和平建设转变,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最终任务和最高目标也没有变。正因为这样,毛泽东把我们党夺取全国胜利视作“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邓小平把改革看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认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一再强调全党在改革开放时期要坚持和发扬革命和拼命、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压倒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革命乐观主义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五种革命精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共产党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全党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由此可见,就革命性质和终极目标看,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也无论革命形式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都是革命者,永远都要保持革命精神,永远都要继承和弘扬作为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以红船精神为源的革命精神呢?一方面,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中,面对困难和挑战,共产党人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这是共产党人坚持和发扬革命精神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扬革命精神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要突出理想信念。要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二是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功成名就时,要做到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在承平时期,要严以治吏、防腐戒奢;在重大变革关头,要顺乎潮流、顺应民心,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就是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鱼水相依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发扬,激励着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发扬,党的革命精神与人民的民族精神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辉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革命主要采取武装斗争和剧烈的阶级对抗形式进行,就表现色彩而言,革命精神明显浓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革命主要以和平建设形式进行,人民范围日益扩大,人民内部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日益与广大人民的民族精神相融合。不管是建设年代的“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还是改革年代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都在保持红船精神底色的基础上,既体现了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也反映了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文化传统。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提炼和阐释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提炼和阐释,时常把党的革命精神与人民的民族精神相联系相并列。例如,在阐释伟大长征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又如,在论述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运用奋斗精神、战斗精神、进取精神、斗争精神等充满革命激情的词汇,还大量运用劳模精神、钉钉子精神、专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词汇,对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等传统革命精神作出新的诠释,进一步凸显了红船精神等传统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意蕴。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这“四个伟大精神”的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是红船精神在新时代转化为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全民族的伟大创造,是红船精神首创内涵发展的必然。全民族的伟大奋斗,是红船精神百折不挠奋斗精神的传播。全民族的伟大团结,是红船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奉献精神的发展,体现为党群团结、干群团结、军民团结、各民族团结,其中,党是伟大团结的核心。全民族的伟大梦想,是党的理想信念的现实表达,正是通过人民一个个现实梦想的实现,党的理想信念才转化为全民的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中国精神
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人民梦、民族梦、国家梦,更是我们共产党人始终未变的理想追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中国梦与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上海党的一大会址,瞻仰嘉兴红船,重温入党誓词,重申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进一步把实现中国梦与弘扬民族精神、红船精神等党的传统革命精神、当代中国精神相联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形塑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发扬,都是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向和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培育和践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领导日益融成一体,中国梦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导向,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日益相融。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下,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党的革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将日益融入当代中国精神,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
当代中国精神就是以中国梦为现实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中介,以其海纳百川的巨大包容性,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以及各种有利于激发中国力量的时代精神,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下,熔铸在一起,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是红船精神新时代意蕴的重要内涵之一。
中国精神中国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