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范文
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范文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既是重大理论课题,也是重大实践课题,体现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要求。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党委党建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委党建范文】一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现在的纪委监委是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出来的全新的纪委监委,这是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天然使命,必须更深一层、更透一些、更准一点,一心一意去坚守,一言一行去诠释,一以贯之去捍卫,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深学细悟 坚定信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凡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就能看清大局、找准方向,就能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凡是理论武装跟不上、思想根基不牢固的,工作就容易疲弱无力、出现偏差。这几年,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各级纪委监委实现“形”的重塑、“神”的重铸,根本上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还在不断发展完善。理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具有生命力,也最管用最有效,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最大。领会得越深入,工作就会越主动,效率就会越高。纪检监察工作的很多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都有明确的论述、鲜明的回答,我们思想上有什么困惑、认识上有什么不足、工作上有什么难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首要的、长期的政治任务,需要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不断加深对其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理解,植入心田、融入血液,只有这样纪检监察工作才能保持正确航向、始终充满力量。
学无止境,必须反复学、系统学、长期学。学习领悟的过程一般会经历认真学习、通读原文,入脑入心、遵照执行,以及融会贯通、正确运用三个阶段。大体上我们都处在学习的第二个阶段,想要做到融会贯通,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要走。在去年四川省委组织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持续用力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一次“更上一层楼”的有利契机。我们要通读精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章以及学习纲要和重要论述选编两个读本,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达到新高度,真正在脑子里把理论框架搭建起来,把平时工作生活中零散的感性理解转化为系统的理性认识,打通学习领悟上的“任督二脉”。学懂弄通是做实的基础前提,是第一位的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学习领悟不能断章取义、各取所需,必须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和活的灵魂,也才能融会贯通。
学思用贯通 知信行统一
学是为了用。信仰被践行才有意义,也才是真信仰。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是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就是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当前影响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问题中,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认识上的问题,是对形势任务认识不清、对政策策略运用不够的问题,根子还在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悟、实践运用不到位。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的、关键的就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自觉把“六个统一”和“五个必须”宝贵经验运用到纪检监察工作中,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深化规律性认识,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政治政策水平、攻坚克难水平。
践行贵在真信笃行,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败斗争不能退,也无处可退”等重要论述,保持革命精神、斗争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高压态势、稳惩治力度、稳干部群众对持续反腐惩恶预期的基础上,强化“进”的措施。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等重要论述,打通三者内在联系,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执纪执法全过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等重要论述,把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各项工作,坚决查处涉黑腐败及“保护伞”,深化“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铁必须自身硬”等重要论述,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保持谦抑品格,强化内部督察,警惕防范不作为和乱作为风险。
【党委党建范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出了教师与学生在思政课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战略方向和发力重点,对推进我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思政课是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直接关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大问题。思政课的立课之本不在于教授技能,而是触动、影响、提升学生的思想,它本身具有“又红又专”的特点。“红”是指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政课不仅要主讲政治,更要会讲政治。“专”是指思政课具有突出的理论性。思政课不是漫谈闲聊,而是应当有特定目标、有系统计划、有精准内容、有科学方法。只有将政治性与理论性相结合,思政课才能展现自身完整的意义。
遵循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是保障思政课实现政治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重要基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是思政课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所取得的规律性认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不同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课程中心论”等,教师主导侧重强调教相对于学的逻辑优先性,而学生主体则强调学相对于教的价值优先性,两者分别体现了思政课教学活动不同方面的特征。
贯彻教师主导,是因为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更有思想、更讲政治、更懂理论,因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都应当由教师来把握设定。贯彻学生主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学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大业。思政课的教不是简单的给予,学也不是简单的接收,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思想双向流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稳固的呼应关系,一方有所呼,另一方必有所应。这就要求在鼓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
思政课的政治性为教学过程设定了政治“航道”。思想在师生之间的双向流动不能随意任性、漫无边际,而是应当牢固坚持政治导向、树立政治标准、承载政治价值,让思政课充分发挥培育提升学生政治敏锐力、辨识力、洞察力、判断力的作用。
就思想的流动过程而言,教师是源头、学生是归处。因而,要贯彻思政课的政治性,教师就必须做到既能敢讲政治、讲得鲜明,又能讲好政治、讲出效果。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有意识、有原则、有技巧地讲授政治思想。“有意识”要求教师强化政治引导、自觉承担使命;“有原则”要求教师明辨政治是非、传播正确观念;“有技巧”要求教师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主动、及时担当、敢为有为,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准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思政课教学不能一教了之,也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中,教师的关注点不应仅仅停留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实际受益情况。同时,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困惑、理解偏差、错误倾向,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解答、引领、纠偏。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过程必须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政课的理论性为教学过程设定了理论“式样”。思想唯有以理论的形式流动,才能够全面充分地彰显真理力量、稳定高效地发挥化育功能、持续累进地获得内生动力。
一方面,思想以理论的形式流出要求教师必须强化自身本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进行深层次、跨领域、多视角的认识和理解,将教学内容挖深吃透。这就要求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明确教师的主导责任。
另一方面,思想以理论的形式流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总体与局部、主干与枝节的主次关系,注重讲授理论的基本观点、立场与方法,辅之以具体的知识、文本与案例,使得学生能够从根本上、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奠定理解内化进而自觉扩充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以教启,教以学成。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不仅是理论可行的,更是现实必须的。政治性与理论性共同塑造了思政课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
【党委党建范文】三
党的初心使命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纲领的集中体现,是党在新时期的目标追求和价值追求,是新时期党性的核心要素。党员干部要“永守初心、勇担使命”。
守初心、担使命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最高度的党性就是最大限度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人民性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政治立场问题。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是一个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政党,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可以说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
守初心、担使命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总要求,正是根据新时期党的建设任务以及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守初心、担使命”的目标要求和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党必须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线,以自我革命精神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另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直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是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同时也必然是实现“守初心、担使命”的根本保证。
守初心、担使命充分体现了党的时代性特征。一个政党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目标、面临的形势任务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对党员党性的要求也就会不断丰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新时代对共产党员党性的根本要求,是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个初心和使命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每位共产党员都要“守初心、担使命”,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并为之不懈奋斗。
守初心、担使命充分体现了党性的实践性特征。党性不仅写在党的纲领文献中,更是体现在每个党员为之奋斗的具体行动上。“守初心、担使命”重在行动和落实,是个实践过程,通过实践使党性生动化、具体化。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坚持照镜子、找差距,经常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对照改进作风要求,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必须坚持敢担当、抓落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保持斗争精神,自觉在实践中锻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