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范文
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范文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一、突出党的领导对改革成功的关键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实践证明,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在改革上坚持正确方向,有利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有利于改革涉险滩、闯难关、啃硬骨头,有利于统筹协调、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同时,也只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之下,才能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改革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另外,在改革的过程中,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在改革过程中的领导力和权威性,使党有能力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的历史重任。
二、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性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改革的方向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也就是说,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和必经之路,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三、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的需要和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把人民所想、所盼、所需、所求作为着力点,不断深化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国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树立问题意识的强烈针对性
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改革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都是基于现实问题而推进的,将问题作为突破口,逐步深入,寻找根源,剖析原因,探索路径,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例如,在出台改革举措上,强调要解决实际问题,聚焦体制机制顽疾;在部署推动改革上,强调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重点抓哪里的改革;在督促检查上,强调要在是否解决了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五、统筹改革全局的有机系统性
面对现实社会的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深化改革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努力将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各个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在改革中实现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全局性。我国改革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陆一体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等各个方面整体联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旨在实现社会协调发展。把握好统筹改革全局的系统性,就要在思维上始终坚持科学的辩证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充分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六、狠抓贯彻落实的工作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取得预期成效”,这充分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严谨求实的实践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作出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决策,而且狠抓改革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风。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督促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的落实提供了强大保障。
【思想宣传范文】二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如何从大历史观来理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可以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世界历史,从三个历史视角进一步深化认识。
从民族复兴史视角看,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复兴史。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割地赔款、生灵涂炭、积贫积弱。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为了挽狂澜于既倒,中国近代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谋求中华民族复兴,但最终都壮志未酬。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从此走上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浴火重生的上升通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97年的历史进程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三个关键词。“站起来”,是指中国共产党从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手中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之后,经过28年浴血奋斗,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富起来”,是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国家富强之路。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神州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活力,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迎头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提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开始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
从科学社会主义史视角看,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它与当时的世界革命运动相结合,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谷,“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然而,20多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终结,反而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事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其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先进性,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现代化史视角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场深刻社会变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最早的现代化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其后各种政治力量相继登台,尝试了各种现代化方式和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其间既有成功,也有挫折。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势如破竹的发展态势取得空前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功证明,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必须根据各国自身历史、文化和国情来决定。中国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历史发展有其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从以上三个历史视角和相应历史线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是中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必将大放异彩的新时代,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建成的新时代
【思想宣传范文】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对外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时代,外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之路。
与国际社会和平共处,运用底线思维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主张与国际社会和平共处。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中国现代化,中国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政治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内求发展,外谋和平,发展中国,也惠及世界。然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设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中国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必须坚守的底线、是不能逾越的红线。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运用底线思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外交有新的作为。例如,在国际社会旗帜鲜明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扎实开展涉藏、涉疆外交,加强打击“三股势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主权属我”原则,对菲律宾前政府挑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予以坚决回击,有效维护了中国在东海、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利益;同时,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具体争议,有效维护了中国近海局势的总体稳定。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觊觎他国权益,也决不放弃我国的正当权益,积极运用底线思维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发展全方位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中国倡导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把合作共赢的理念体现到对外交流合作的方方面面。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对国际关系发展演变产生深远影响。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以伙伴关系代替盟友关系或敌对关系,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突破。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并全方位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中国呼吁建立客观反映国际力量对比现实的全球治理体系、积极发展全方位全球伙伴关系。中国建立的全方位全球伙伴关系,具有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没有主从之分、阵营之别,不设假想敌、不针对第三方,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这是对结盟或对抗的传统国际关系模式的超越。中国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构建起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着力点实行对外开放
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同年,“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涵:“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共建宗旨、重点方向和核心内容等。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一带一路”,为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打造了新平台。“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惠及世界,促进世界经济再平衡,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再出发提供了中国方案。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政策沟通方面,中国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各国就“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议题共商大计,签署了系列共建协议。在资金融通方面,中国和有关方设立了丝路基金,创办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方面,中国与亚、欧、非等沿线各国,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深入开展道路、港口、管线、通讯、信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随着早期收获项目做实做大、经济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正在并继续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外交思想既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服务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一方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重要场合多次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提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系统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线图;2017年在日内瓦万国宫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由此可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思想宣传范文】四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一幅伟大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相辅相成、协同推进绘就的壮丽画卷。作为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坚强领导是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不断使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对党的领导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协同推进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是对改革开放4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的内在要求。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40年来,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开创新局面。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一幅伟大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相辅相成、协同推进绘就的壮丽画卷。深入把握伟大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之间有机统一的关系,对于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坚强领导是这场社会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发端的。当时,我们党之所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有内外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从我国自身情况看,“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潮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之所以能启动和推进,关键就在于党的决心和意志。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不是单一的、局部的改革,而是全面的、深层次的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触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是巨大的、革命性的、历史性的变化。这样一场伟大社会革命,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40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使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期间,不但国内情况错综复杂,而且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这场社会革命取得巨大成功,不但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
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伟大社会革命,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影响巨大而深刻。它不断使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对党的领导提出更高要求。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也是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历程。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取得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既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通过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单位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特别是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严重侵蚀着党员干部队伍。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都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面对改革开放对党的领导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党深入探索如何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许多重要思想,作出许多重要部署。比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继续进行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强调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十八大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出发,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明确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强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始终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也使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成为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坚持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伟大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之间的紧密关系,也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经验的深刻总结和丰富发展。
协同推进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要求党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进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果,得到这个伟大成果极不容易,必须倍加珍惜。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这也决定了党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重要论断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一切工作中去,贯穿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改革发展每个环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我们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不断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里尤其需要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一以贯之”是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而不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既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在新时代协同推进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建党已经97年了,尽管我们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但党内仍然存在着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我们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惟有如此,才能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才能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