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调研会上讲话
在城市建设调研会上讲话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前带养殖业,后促种植业,既发展了农户庭院经济,又改善了农民生活居住条件,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成效十分明显。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城建环保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建环保范文】一
概括地讲,池州这三年的城市建设,令人刮目相看。所有曾在池州工作过的人,来池州的第一感觉就是城市变化很大。这三年所取得的建设成果,相当于前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建设业绩,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建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意图,把规划实施好,这也是整个城市变化中非常突出的特点。
我和黄市长一起分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仅仅是做了些基础性工作,城市建设真正起步应从现在开始,一些大的项目、一些重点工程才刚刚打下基础,可以想象,未来三到五年池州市将会有更精彩的变化。今后我们应如何做好城市建设工作?
首先,城市的意识应进一步强化。强化城市意识主要是指强化规划意识,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强化人们在城市建设中遵循规划、服从规划的自觉性。规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众多专家、学者和领导同志的劳动创造,没有规划意识很难建设好城市。城市人口集中,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的中心和社会公共事业的中心,至少要能辐射所辖的几个县区,它同时还应是商业的中心、物流的中心、交通的枢纽,这才是一个完整城市的概念。既然如此,它的龙头和灵魂当然是做好城市规划、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这些年,规划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在做规划的热情上,但如何按照规划进行建设非常重要。这一点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前途和命运,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很多的。“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的观念应始终贯穿于每个搞建设同志的思想中,贯穿于每位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思想中,千万不能随意变动它。
其次,城市建设要注重夯实基础,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无论是国内城市建设,还是国外城市建设,都验证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否则看起来是从节约的前提出发,结果反会造成浪费。我觉得建委现在提出的铺设地下管网是非常正确的。现在正在铺设的两条自来水管线还是太细了点,到开发区是600~800mm的管子,到齐山是300~500mm的管子,可能难以适应将来大型建设项目的需要,如搞新城区和度假村等。我认为对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应当予以倾斜,适度超前一点。这样可以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城市建设应坚持以扩大新城区为主,改造老城区为辅的原则。池州的城市建设目标是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又是一个旅游城市,所以我觉得对老城的改造只能是尽可能还它的历史原貌,新城可以按现代的理念、思路和思维方式来做建设。
第四,关于开发区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开发区的建设理念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现在开发区一直留置的这一块地应如何妥善处理,看来作为新城区更合适点,它是我市新城区发展的唯一一块黄金地段。如果开发区的规划定位做不好,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将影响巨大。对主城区东移这一问题,我们的思想还应更解放一点,超前一点。
第五,关于几个重点工程和项目问题。我觉得几个大的事情,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把它拎在手里抓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清溪河治理、南外环建设和清风大道改建工程,这“两路一河”可以说是这二三年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把这几件事办好了,我们城市的框架就拉开了,品位就提高了。南外环开通以后,城市面积将进一步扩张。清风大道改建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一直比较关心,把这十几公里的路完全按城市道路的要求改建好,拆掉路障,装上路灯,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建好,那么这个城市将非常漂亮。城建部门和交通部门要联手建设清风大道,力争把清风大道建设得比九华山大道的标准更高。如果目前资金有困难,可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铺好主干道,但人行道、绿化带一定要设计到位。清溪河治理也应该这样,先贯通,再清淤、驳岸、绿化。总之,这三项工程一定要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希望城建、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联手打造,真正把好事做好。另外南门转盘的建设是规划建桥还是建园景,我个人倾向于建桥。搞园景显得太繁杂,功能定位不准确,这个问题会后再研究。
第六,关于几个公共事业项目建设问题。一个是公共事业设施,一个是公共交通,还有一个是公厕。这些问题应引起注意,可能它们在大格局中显得不太重要,但在方便百姓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基本功能,提高城市整体水平等方面都是非常实在的东西。比如公共事业设施,它包括文化、体育、文娱、卫生等方面,如果说道路、管网是城市框架,那这些就是城市的。所以我觉得在重视城市干道网的前提下,要创造条件,在最近二三年内,启动一项公共事业建设项目,如建一个体育场,或者建一个图书馆,否则城市的文化品位很难体现。还有公厕的建设也要跟上去。再就是公共交通问题。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公共事业,是政府的义务之一,不宜简单地把它推向市场。池州目前没有公共交通,没有公交线路,财政花点钱、贴点钱把公共交通搞起来,是很有意义的。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公共交通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城建环保范文】二
xx建市已三年了。几年来,我们按照一个中等城市规模的新池州市的总体规划去建设城市,做了多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在城市的规划、建设、投入、管理等方面有了一个全面的提高,一大批骨干性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还有一些在建工程正在实施,初步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为加快池州城市化进程,做大、做强、做美市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这样的结果取决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组织,同时也取决于建设系统的顽强拼搏、扎实苦干。实践证明,市建委班子包括整个建设系统是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队伍。如果每个部门都用这样的劲头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池州一定大有希望。当然,城市建设是一个“大合唱”,各个部门都从不同的职能角度参与其中,特别是今天参加汇报的交通、水务、环保等部门都有很大贡献。我们是在集中全社会的资源打造城市,真正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城市建设目前还是低水平的、适应性的,很大程度上还属于填平补齐的范畴,还没有真正进入高标准、高投入、大框架、大手笔的建设阶段,城市功能还有很多欠缺。也就是说,欠账很多,差距很大,任务很重,但前景看好,因此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看到不足和差距,不能有丝毫的盲目自满。希望大家更加励精图治,发奋图强,抓住机遇,明确目标,加大力度,趁势而上,力争今后干得更漂亮。下面,结合这次实地调研以及平时接触到、思考到的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研究。
一、关于城市化背景的思考
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去定位。这要从大的宏观背景上去考察、比较。山水园林城市全国都在搞,如何在同中求异,如何确定池州独具个性特色的定位,我看要体现这样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要打造的池州市,应是一个面向未来、奔向小康、走向世界的新池州。所谓面向未来,就是要眼界更宽广,不能固守在原来这个县级小市的基础上拼拼凑凑,而是要突破常规,按照这个城市的禀赋、要素、优势,来重新打造,组团发展,这也是跟当今全国乃至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潮流相吻合的。所谓奔向小康,就是城市的发展一定要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化的进程,也就是说,是否达到全面小康最终是看城市化的水平。所谓走向世界,是指我们既然要以九华山为龙头建成世界级的旅游胜地,那么这个城市的功能、形象,无论从开放的角度,还是从经济融入和外向接轨的角度,也必须达到这一水平。黄山提出要建国际性旅游城市,我们提这个口号现在还没有底气,但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要打造国际性的旅游城市。我们这个地区某些方面的要素、禀赋已经具备世界级旅游胜地的特质,它所依托的城市当然要走向世界。具体地说,就是要努力打造绿色池州、活力池州、人文池州、信用池州、数字池州。绿色池州就是突出生态,以生态立市;活力池州就是处处显示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要上去;人文池州就是要凸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至真至美的人文景观;信用池州就是以诚为本,讲究信用,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数字池州就是突出信息化带动城市化、现代化。目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速推进,“15+1”旅游城市峰会已先期接纳黄山。我们要看到这个趋势,同时还要看到沿江城市中池州较之铜陵、安庆等其他城市又具有更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些都给池州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加快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同时,把池州市区这个组团做大、做强、做美。通过组团的有机联结,拉开城市框架,最终把主城区做到50平方公里,成为最适宜人们居住、创业、发展的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城市。
二、关于城市的规划
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以山水园林为骨架实施规划,把池州建成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商贸、旅游中心,这个定位是非常明确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市域性的、对内的,是相对于池州市本身而言的;交通、商贸、旅游中心是辐射的、外向性的,做得好可以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还是要把城市规划搞好。现在虽然有了总规这个粗纲,但还要进一步细化、优化。搞好规划,思路上首先要考虑主城区边界在什么地方。总体来讲,这个城市的发展应以水为轴,跨河发展,对称布局。市区的四至范围实现“北江”(北濒长江)、“南山”(南倚齐山)、“东湖”(东临平天湖)、“西村”(西接杏花村),另外还要向西跨河扩张,向乌沙圩拓展,向东越湖扩张,扩至马江公路。按照这个思路,在城市规划上就要考虑北固、南移、东进、西连。这样,我们的城市就将由带状变成比较规则的对称布局。我们这座城市完全有条件凸现亲水性,一条清溪河,一条白洋河故道,北有长江,东有平天湖;而且还有山,有齐山、三台山,开门见山。我们的城市不需要象有些城市那样刻意地去显山露水,只要把青山清水、真山真水保护好,打造成秀山秀水、名山名水,这个山水园林城市的空间形态就到位了。这个概念,希望搞规划的同志好好研究。
同济大学固然给我们做了一个较好的规划,但不能被他们的规划思路所束缚,它仅仅是个蓝本,我们这里还有许多最生动、最鲜活的东西,要根据实际需要考虑进去,使规划更加细化、深化、优化。真正把规划打磨到符合城市发展定位的程度,这样的规划才是成功的规划。规划是永无止境的,过几年还要修编,水平还要不断提升。规划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建设的水平。因此,一定要强化规划意识,而且这个意识是辩证的、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
三、关于城市的特色
城市建设追求的目标一定要有个性,个性就是特色。要使走近这座城市的人们一看就知道到了池州而不是别的城市。池州滨江临湖,依山近水,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不可多得。建设独具特色的池州一定要紧扣山水作文章,以山为骨架、水为肌肤、生态为根基,文化为灵魂。要通过城市的建设把特色、个性支撑起来,体现出来。我们的城市建设不求最大,但求最佳,这里的“佳”就是要体现池州真正是一个天、地、人,山、水、城融合得最紧密、最自然,生活质量最优,可持续发展条件最好的生态园林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这座山水园林城市应是水在城中、城在园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是一幅立体的、动态的、飘逸的山水画,浸润着深厚的文化韵味,发散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四、关于城市的设计
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流水线作业。一般程序意义上讲是规划、建设、管理,我觉得中间还应加上设计这个要素。这是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整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城市规划从抽象到具象、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转换点,是工程科学与美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点。这里讲的设计是指城市概念设计,就是根据规划比如控规、详规和小区规划,结合实际,通过创新城市设计,把城市规划的科学、美学理念附丽在、融入在每个建筑功能单元上。如果说规划是原创性劳动,那么设计就是二度创作,某种程度上讲设计甚至比规划的作用还重要。目前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太注重设计,好象有了规划就能建设,这是一个误区。我们应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再招商建设的思路。每个建筑单体、公建单元,包括每个街景、城市干道交汇点、城市主入口的处理等,
都要体现高水平的设计理念,否则一切规划的概念都是抽象的而不是具象的,再好的规划也会在实施中变形、走样。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城市设计,真正把科学和美学结合起来,使规划变成美的形态,才能实现高品位、高标准。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我们城市发展的定位很高,如果不在设计上面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精打细磨,这个定位又怎么能体现呢?希望建设部门就这一问题多加思考、多加研究。
五、关于城市的生态
要重视研究城市生态问题。城市的林带、绿地、湿地、田园,包括水面、河流、山峦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比如说平天湖堤到九华山大道这四个平方公里到底应该怎样建设?大家包括外来开发商都很关注。我想应从长计议,把这一块城市不可多得的“肾”和“肺”保护好,留下来种树,建成城市森林公园,依山就势,保留它原来的水系、湖面,有效地发挥生态的屏障效应。九华山大道要形成半边街景建筑,半边森林生态,以突出山水园林城市个性。齐山脚下的水面要扩大,500亩太少,至少要扩大一倍。山水相映,城湖交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座城市就会更加清秀、妩媚、靓丽。再比如,南湖到长江路这一大片湿地又怎样去处理,也值得研究。生态的环境效益是巨大的,同时生态又是很脆弱的,容易被破坏,破坏了就很难恢复。对此,规划部门要认真研究,看不准的地方宁可放一放,在适当的时候再搞也不迟,千万不可匆匆忙忙去弄,要尽量减少决策性失误和建设性破坏。总之,要特别注意把作为我们立市之本、发展之基的生态保护好、利用好,真正发挥生态园林城市的最佳效应。
六、关于城市的管线
城市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先行,而基础设施又必须管线先行。我们现在的城市不是完美的,很多功能可以说是残缺的,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不完备,最大的空白是管线严重滞后,管线的规划都没有。规划部门现在能把这个问题提到规划议程上,我非常赞同和支持,要下决心把它搞好。管线建设是最基础的市政工程,如果搞不好,城市就很难发展好。在建设顺序上一定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管线,后路线。有条件还要加大对地下管线的投入。管线建设要集约配置,加大整合力度,按规律办事。管线的排列要科学,有条件的尽可能搞同沟埋设,一次施工,一次到位。绝不要今天搞,明天又重新来,群众最反感,同时也是重复劳动,浪费钱财。而且我们还要从做大组团城市,促进城乡统筹的全局高度,扩大管线延伸、辐射功能,实现城市各个组团之间的统一管网。
七、关于城市的交通
一个城市能否发挥功能,首要的就是依赖于它的交通组织是否合理,交通条件是否成熟。目前我们这个城市的交通功能还没有到位,表现为断头多,弯路多,出口不畅。要下决心在道路基础设施投入上加大力度,这是重中之重。具体说是四句话:打通卡口、接续断头、连环成网、四通八达。城市交通还包括水上交通,城建部门要尽快根据交通路网规划要求首先打通卡口,构建两个外环,拉开主城区道路框架。两个外环的建设要特别注意,一个是东部过境外环,这就要求马江公路的建设一定要加快推进,成为市区东部的过境公路,尽快使九华山大道成为主城区最漂亮的生态景观大道,这对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将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对池州港的发展也很有好处。再一个是市区南部外环,要超前考虑与高速公路的连接问题,不是南外环去连接,而是长江路和齐山大道去连接,否则我们的城市就没有出口,南外环就成了一个没有出口的内环。公路的出口本来就不多,一个往铜陵,一个往安庆,真正上高速公路就是市区外环这个出口,要好好谋划运作。交通问题是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包括三个组团间的快捷通道建设,要下决心按城市干道的标准来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
八、关于城市的住宅
房地产业是对GDP增长贡献很大的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大,要好好培育。依据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的定位,城市住宅必须体现出较高的生活质量、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鲜明的风格特色,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使池州成为让人们诗意栖居的最佳地方,因而,在住宅建设上就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非典”引起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重新思考。总的要求是要遵循大空间、低密度、小广场、多绿地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要成为强制性的技术标准。要坚持成片开发,避免零星开发,坚持规模开发与功能开发并重,绝不能单纯追求容积率而损害住户的最大利益。注意控制建筑高度和间距,一些地段房子拆掉了不必就地重建,留下来搞绿地,把最好的环境让给市民,让他们就近最方便地享受。大家都说要使池州成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不仅环境适宜人居住,建筑、住宅也要最适宜人居住,这才名副其实。二是要大力推广环保型、节能型的住宅,包括建筑材料都要有科技含量,都要符合现代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根据池州实际,适度超前考虑,保持一个高、中、低档住宅的合理结构。除了政府从关注民生,扶助低收入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政策出发,适当建一批廉租房外,原则上住宅市场应全部放开,不搞经济适用房,不搞集资建房,而是让市场机制来配置、调节住宅市场,来引导、培育居民的住房消费。
九、关于城市的绿化
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离不开绿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部分。池州作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山水园林城市,在城市绿化上更要做到高起点、高水准、高品位,超出一般城市的水平,达到创建全国园林城市的要求。首先,要转变思路,把抓园林绿化从作为单纯提供游览观赏项目和城市景观的装饰、点缀这样一个认识,提升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这样一个高度。通过处理好城市绿化问题,为城市发展提供永续利用的长效资源,向着城乡一体化、大环境绿化的方向转化,向着综合利用各类植物资源的方向转化。要注重搞好城乡结合部的绿化,使城与乡之间很自然地结合、很自然地过渡。其次,要特别注意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本质要求是城市的园林化而不是园林的城市化,一切为城市服务,为人服务,不是简单地用钢筋、水泥、石头堆砌一些生硬的“园林”,而是要贴近自然,师法自然,做到林在城中、水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在景中,城在树中、城在绿中,使人与自然相处得最和谐最亲近。第三,城市规划既要有红线控制,还要有绿线控制。这个绿化规划就是绿线控制,它和城市总规一样都要严格执行,红线到哪里,绿线随之延伸到哪里。所以我提出,要实行双线控制,只有这样绿化才能保证到位,才能足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第四,要坚持生物多样性、绿化树种的多样性,真正按园林绿化的自然规律办事。园林部门、城建部门和林业部门要联手操作,精心研究维持生态平衡的绿量,保证绿化树种的多样性,合理组配乔、灌、花、草的布局,改变目前市区绿化树种不丰富,绿量不足、绿色不浓、绿念不够的现状。园林绿化是门艺术,要作为景观来设计,作为精品来设计,使我们山水园林城市披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妆扮得更加靓丽,真正实现绿树环抱,绿水长绕,绿色满园。
十、关于城市的亮化
亮化工程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现代城市的夜景也是城市活力、繁荣乃至文化的缩影和折射。随着城市建设和城市文明的发展,城市亮化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从单一实用功能的照明,到追求美观功能的装饰,再到体现人文理念的景观。
池州的城市亮化才刚刚起步,怎样把晚上的池州妆扮好,这是个需要很好研究的课题。白天一个池州、晚上一个池州、山上一个池州、水上一个池州,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都要给人们以不同的审美享受。我非常赞同建百荷公园时提出的观点,要把亮化作为城市夜间景观来设计,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风格相呼应;注重整体设计,突出不同功能分区的亮化特点;要科学选择光源和色彩对比,使风格各异的各类灯饰组合成极富艺术想象、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城市风景线。这些好的思路要坚持,要越做越科学、越做越美观。在做亮化的同时还要防止视觉污染,该亮的地方要亮起来,该暗的地方要暗下去,什么路用什么样的灯,什么楼装什么样的灯,都要十分讲究。希望通过亮化工程的精心实施,真正打造出一个流光溢彩、火树银花的夜池州,变幻多姿、美不胜收的“梦”池州。
十一、关于城市的治污
一个城市犹如“进出口”公司。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如果不畅通、不循环,就会导致城市的瘫痪。所以在城市建设中垃圾的处理、污水的处理、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等,其作用不亚于建一批标志性建筑,修一片高档楼盘。它是最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也是最基本的城市功能。要严格按环境规划、城市规划的要求来实施,抓紧上马垃圾填埋场扩建及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争取明年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使之与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需求相匹配。我们这座城市水质最好,空气最净,如果污染问题处理得好,就将成为最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
十二、关于城市的文化
池州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彰显时代价值,体现文化底蕴,打造人文特色,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课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实质就是文化的创造力、吸引力、影响力。要注意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通过发掘、改造、包装,重新打造,真正体现出池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品位来。应该说池州人文景观、景点不少,有名山、古塔、古街坊,井多、门多、桥多,这些都是文化,都要很好地利用。要把保护性的恢复与再现性的恢复结合起来。今天看的秀山门的开发就很有韵味,下一步要搞好西门杏花村古井旁边那一部分的开发。在城市西部,要以杏花村复建为中心,形成旅游文化景区,集聚、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景点也要充分考虑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总之,要以凸现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为标准,建设好我们的文化名城。
十三、关于城市的经营
城市经营是个大课题,必须从资源的经营、资产的经营、资本的经营等方面综合加以研究。城市建设最紧缺、最紧迫、最紧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建设资金从哪里来?解决如何把建设资金用好、用活。城市经营绝不是简单的圈土地、卖土地。政府不仅要把土地盘活,还要考虑如何把很多有形无形的资产包括政府部门的特许经营权等,通过运用市场规律来进行运作。如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开放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引进外资、民资;组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公司等等。总体上讲,我们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陈旧的观念束缚着我们,需要大胆更新;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需要尽快破题。作为百废待举的新兴城市,我们更要大胆实行拿来主义,把国内外那些先进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借鉴过来,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运用。这样,我们的城市建设就可以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真正实现高起点的跨越式发展。
十四、关于城市的管理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城市能不能高效、安全、有序地运转,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关键看管理,这也是一个城市综合素质的体现。规划的管理、环境的管理、市政的管理、安全的管理、信息的管理、社区的管理,我们都要很好地研究。城市越发达,有机构成越复杂,它的安全隐患就越多,必须研究相应的管理对策。公共卫生问题,因为“非典”已经引起大家重视,这次美加大停电,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怎样应对突发事件,安全管理怎样跟上去,这些课题都需要去求解。另外还有信息管理问题,要下决心加大投入,把城市信息系统搞起来,以提高城市的运行水平、管理水平。这是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化、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门槛,也是打造数字池州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对这些问题都要认真深入地思考并作出相应安排,根据轻重缓急,逐步逐项实施。在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国家政策允许开放的领域要大胆放开,总的原则要求是,根据市政项目的功能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搞活城市资产,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城市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要做正确的事,而且要正确地做事。要抢抓机遇,抢抓时间,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努力把池州打造成为一个最适宜人们学习、生活、创业的城市,成为投资的热土、创业的沃土、生态的净土、安居的乐土。我相信,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万众一心,顽强拼搏,一定会使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再变强,十年更辉煌。皖江南岸一定会矗立起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化的新池州。
【城建环保范文】三
一、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今年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通过大家不懈地努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已初见成效。现在关键是要抓进度,也就是抓建设速度,必须确保完成今年1.5万口的建设任务,这是一个硬指标。这一点各县区都和市政府签订了责任书,要不打折扣地完成。今年建设任务如果不能顺利完成,将影响到明年计划的落实,甚至影响到整个生态家园示范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池州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市建设规划》已上报到农业部,按照规划要求,到2007年全市“一池三改”建设达到10.1万户,入户率达到30%以上。全市建成60个千池乡镇、500个百池村,贵池、东至、石台、青阳4个县区全部建成万池县。这个指标进度,基本上与全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的第一步发展目标同步。各地一定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自我加压,咬定今年1.5万口的建设任务不放松、不动摇,利用好年底前这二十几天时间,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科学实施,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千方百计抓好建设进度。
明年是生态家园示范市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建设任务同样是1.5万口,必须及早计划,及早安排。目前的工作基础和工作局面都是非常好的,特别是明年全国的现场会将在我市召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乘势而上,推动我市生态家园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新提高。要按照刚才祝安市长的部署,精心组织好建设工作。一方面要抓好国债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农业部项目要求实施到位。另一方面,在国债以外项目的安排上,要突出三个重点:一要抓好国、省道沿线的示范村建设。要按照“五个一”配套标准,集中连片进行建设,使之成为对外宣传池州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窗口。二要抓好五个重点。所有乡镇的敬老院、卫生院、政府机关、农村中小学校和村干部,都要把沼气池建起来,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三要抓好农村能人大户。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农村经济大户4000多户,有150多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这些能人大户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头脑,要把他们发动起来优先建,建成精品户,让他们不仅是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还要成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带头人。
二、确保质量,提高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水平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德政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要确保把好事真正办好,就一定要把握好建设质量,真正发挥效益。从目前整体情况看,各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项目布局问题。在项目安排上,部分地方分散不集中,没有连片,东几户,西几户,这样的
布局是形不成规模的。二是施工水平问题。“一池三改”不到位,管道、布线不科学。三是质量把关问题。部分地方单纯赶进度,质量把关不严,个别建设户存在建池后不能使用的现象。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认识问题。是迫于上级压力被动地完成任务?还是真正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来抓?各地各有关部门抓这项工作在认识上一定要到位,一定要在抓进度的同时抓好质量,确保工程建设实实在在地给农民带来好处,只有这样,广大农民群众才会真正拥护,群众的积极性才会充分调动。
首先,要提高设计水平。生态家园项目建设也有一个优化布局的问题。明年建设任务的安排,要抓好国债项目与其他项目的衔接,将生态家园项目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态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建、改并进,着重抓好配套完善,尽可能地集中连片建设,发挥规模效应,提高沼气在节本增效、改善环境上的整体效益。其次,要提高施工水平。要切实加强技工培训,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施工,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灶具、管线等产品,专业技术员要做到持证上岗,防止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各级主管部门要抓好质量监控,同时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沼气技术、设备,为我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搞好
服务工作。第三,要提高服务水平。要切实抓好建后的跟踪服务,尽快探索研究社会化服务的有效实现形式。随着生态家园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能源必将形成一个大产业,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服务管理体系。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立服务公司或服务站;也可以依托各级能源办,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统一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第四,要提高使用水平。要加强生态能源技术的普及推广,通过发放明白纸、小手册、实行技工跟踪服务等各种形式,加强生态能源技术的宣传和应用,提高农民对灶具的正确使用和沼气池的日常管护能力。
三、加强管理,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能否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管理。没有严格健全的管理,就不能保证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加强管理,既要注重提高管理水平,还要注重健全管理组织。今年建池的数量不少,部分地方已经出现了工程管理没有及时跟上的现象。随着工程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严格规范的管理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管理问题。一要强化项目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和严格《池州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农户登记表》制度,确保项目特别是国债项目严格按要求实施到位。二要强化质量管理。严格技术执行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检查、验收制度。要全面实行统一培训沼气生产工、统一安排持证施工技术人员、统一施工图纸、统一供应沼气配件、统一验收标准,包建、包维修、包使用、包赔偿,建池卡、验收卡、保修卡等“五统、四包、三卡”制度。
三要强化施工队伍管理。要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性地开展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开展技工比武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要严格施工人员的技能鉴定,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施工队伍。四要强化资金管理。对各类建设资金,要制定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集中各个方面、各个渠道筹集的资金,设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资金的专项账户,专款专用,根据工程实施的进度拨付资金。各地要结合本地情况制定资金使用
办法,确保专户专储,严防截留挪作他用,改变资金使用的性质与方向。项目资金的使用要定期张榜公布,确保生态家园建设资金的使用公正、公开、规范、透明,不让群众产生误解。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组织,依托各级能源办,逐步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管理网络,明确各级的责权,一级对一级负责,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我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四、切实提高效益,充分发挥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富民作用
建设生态家园,不能停留在沼气池上,必须跳出“就沼气抓沼气”的思维定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是要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要坚持创新,不断巩固、完善、提高工程的建设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建设领域,让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一要通过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要把工程建设与畜牧业富民、渔业增收计划结合起来,抓好品种优化引进、疫病防治等重点环节,发展千家万户的养殖,提高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要进一步提高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建设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基地,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同时要加快农户庭院特色经济的发展。依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推广多种模式,促进特色主导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的优化,依托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这个载体,把池州建设成为“长三角”的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二要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要抓好由此衍生的服性产业的发展,争取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要整合技术力量和社会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吸纳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生态家园建设。
对设备维修、技术更新、升级换代、沼气用具生产等问题,今后要逐步走上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同时要及时组织好技工劳务输出,向周边地区辐射,推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更大范围地推广和应用。三要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与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要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围绕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这个主目标,引导和推动农民对住宅、厨房、厕所、猪栏、道路等进行综合治理和改造,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加强农村精
神文明建设。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关键在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各级能源办,要切实把此项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摆上“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要适时地发现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地把问题解决好。特别是要及时总结基层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典型进行引导。要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对农民的服务,推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让这项工程的建设发挥出更大的效益,真正在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