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解为话题的讲话稿
理解,它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两代的之间,只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撞击出理解的火花,才能双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以理解为话题讲话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理解为话题讲话稿1
相信大家对“理解”这个词并不陌生,在字典中,它被解释为“懂,了解”,其实,它包含了很多方面。对知识,对社会,对国家都要了解。而我今天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部厚厚的书。”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的困难。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都努力去理解他人,我们一定能让人间更美好。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包括很多方面,也包含着很多内容:尊重,关心,宽容等。作为学生,我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师生之间的理解。有的老师不理解学生,不体谅学生。在电视上,我们也曾经看过某些学校的一位老师用教鞭敲了一个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结果那个学生成了脑震荡,这些不都是老师不理解学生的表现吗?当然,我们对老师也不够理解,一些老师批评学生,责备学生,但毕竟其初衷是好的,可我们却没有理解老师,不仅不改正自己的缺点,还产生逆反心理,埋怨老师,甚至采取一些报复行为。我们不理解老师育才切心的心情,我们不理解那些倾注着老师无限关爱的教诲,这不正是我们不理解老师的表现吗?总之,学生和老师之间应该互相理解,进行心灵的沟通,就让我们用理解创造更融洽的师生关系吧!
离开老师,从学校回到家中,我们不难想到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理解。虽然父母与我们朝夕相处,但有时也不能理解我们。他们把我们照顾得极周到,生活上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让我们吃好穿好。为了我们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他们包了一切的家务事,对我们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然而,这极不符合我们这一代人自主自立的心理。学习上,他们更为注意,作业要检查,考试都要亲自过目……对这些,我真想说:“父母啊,你们不理解我们!”但,我们对父母又理解了多少呢?当我们在灯下苦读时,他们陪伴至深夜,为了让我们不受干扰,他们连话也不敢大声说;当我们在学校上课,外面下雨时,为了不让我们淋雨,他们打着雨伞来接我们;当我们茁壮成长时,他们买来营养品给我们补充营养。而他们的两鬓已添上了几缕银丝,对这些,我们读懂了多少?我们对父母又理解了多少呢?实际上,我们和父母正站在那条神秘的“代沟”两岸。
只有用理解去架起一座金桥,才能展望更美好的明天。理解这词实际上最难懂,最深刻,我们只有共同努力去理解对方,人间才会更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理解万岁,不被理解又何妨?
以理解为话题讲话稿2
理解是夏日的清风,是冬日的暖阳,更是人成长历程中必备的素质。
时间不停的流过,世界不断的发展。同时,人也在不停的成长。然而,在成长的岁月里,你有多了些什么呢?高了点?是;成熟了点?是;力气大了点?是。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多了一份理解,一份理解父母的心意,一份理解老师的心意,一份理解同学的心意。
在以前,对于很多事我都不了解。所以作出了许多让父母、老师们伤心的事,说出许多让父母、老师寒心的话。
还记得那时,我在读小学四年级。当时学校旁边新开了一家游戏厅,红极一时。久而久之,我也禁不住游戏厅的诱惑,就一步一步踏进了堕落的深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第一次踏进游戏厅,感觉很爽。里面布置的风光华丽,有很多台游戏机哩!这里面“人山人海。”人的叫喊声、游戏机发出的砍杀声,还有摇杆的碰撞声,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向门外,好想要吞噬一切一样。我和同学毫不犹豫的交了钱开了一台机,杀了十几个回合,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回到家,一顿臭骂“扑面而来。”这根本没有用。之后,还是如此。
一次,正当我玩的开心时,我的耳朵好像被钳子夹住了一样,痛的不得了。就这样,我被就到了家里。他们说我,我就顶嘴。最后,“他们”打了我一耳光。我没有哭,只是狠狠地看着他们说:“从这样一刻开始我不再是你们的儿子,再也不会回来。”他们哑了,什么也没说,只是看着我,还有那只打我的手。我哼了一声就把门一甩出了家门。第五天,他们把我从姨妈家接了回去,也没说什么。从那以后,我不再打游戏,专心读书。
现在才知道,那天晚上,他们都哭了。知道这些后,我心里一阵愧疚,一阵自责。怪自己怎么那么不懂事,父母千辛万苦把我拉扯到这么大,我是他们唯一的希望,自己不学好,还顶撞他们。他们当然生气。现在回想起来,那是真的是太傻了、太不懂事了。爸妈打我、骂我是为了我好,我应该理解他们。要记住“世界上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只有不爱自己父母的子女。”
初二时,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打了我。打了也就算了,还在讲台上说我怎样,我父母怎样,他对我怎样?而我对他又怎样?我很反感,所以就处处和他作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在不断的成长。我渐渐的理解了那个老师的用心,他是恨铁不成钢才会打我的,为的就是让我醒悟、让我成钢。
人在不停的成长,在成长的岁月的磨难中,我多了一份感悟、一份理解。而你们又多了什么呢?
以理解为话题讲话稿3
“没想到又是她真讨厌”,“对啊,真是死性不改,以后我们都不要理她了。”听到同学们的议论,我的心里烦着一丝莫名的痛楚,她们正在讨论我的好朋友小静偷东西的事情。思绪又回到了昨天。
事情发生在昨天中午,我们都在宿舍睡午觉,随着阵阵吵闹声,我睁开了睡眼看到小静正在和小丽吵架,“怎么了?‘我下了床焦急地问道。“她偷了我的手机!“小丽愤怒地说道。”我没有,婷婷相信我好吗?“早上,我们都去上课了只有你自己在宿舍睡觉,不是你又是谁,难道是我自己故意藏起来陷害你吗?小丽大声说道。我沉默不语,小静跑出了宿舍,其实我明白小静是经常偷东西的,虽然我们是好朋友,我也不下一次的劝过她,我也都原谅了她,我整理了一下思绪,对小丽说:”找找看是不是掉到哪里了?“翻遍整个宿舍,最后的结果让我气愤不已,我在自己的床铺下找到了手机,谁都知道我和小静是同铺,不是她干的,那又会是谁?她居然栽脏给了我,我绝不会原谅她的陷害,绝不!
下午的课,我一直在想着中午的事,老师讲的什么我也没听进去,四节课过去了小静自从走后就没回来过,晚饭我只是草草的吃了几口,就回去睡觉了。翻来覆去整整三个小时我都没有睡着,满脑子都在想着小静会去哪里?有没有出事?她吃饭了吗?是不是回家了?其实我不得不承认我还是在意她的,所以我决定不再怪她,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我知道她的家庭条件不太好,或许她有什么苦衷呢?毕竟我们以前是那么的开心快乐,哭、笑、难过、沮丧的时候都是她陪着我度过了充满坎坷的初中三年。想到这里,我微笑着睡下了,明天我们还是好朋友,明天是一个新的开始。
上午第二节课,小静带着满脸愁容走进了教室,伴着同学们的冷嘲热讽,我想她会改过吧。放学后,小静刚要离开,我拉住她的手说:”一起去吃饭吧。“小静充满以后的看着我说:”你不怪我了?“我点了点头,小静感激的说:”对不起。“我抱着她说:”以后不要这样了好吗?”她含着眼泪点点头,我们又仿佛回到了以前的日子。我们还是好朋友。
同学们都不能理解我的做法,甚至有人说我傻,但我相信,我的这份宽容和理解,小静会明白的,她会变好得,我相信自己会打动她。不管以后的道路如何,我和她仍会一路同行!
以理解为话题讲话稿4
以前,我曾感到同学、老师、家长总是那么不能理解人,因此,自己有心里话也很少说,有一次在汽车上发生的事却深深地触动了我。汽车上,一位农村老人自认为认识路,没听售票员报站坐过了。年轻的女售票员一再向老人表示歉意,说她照顾不周,嘱咐老人以后乘车向售票员打个招呼;老人呢,却直说自己大意了。她下车了,两人互相谅解地一笑。
事情虽发生得平常,而我却无法平静。是啊!我们总在怨别人不理解自己,而自己又理解别人了吗?人在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坎坷和不平,这时候,他们所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帮助,我们只想到自己需要理解,而是不是更多地考虑到了别人也需要理解呢?
理解是相互的!当自己真正理解了一个人的时候,大家的心不是相互靠近了一步吗?这无疑也就增加了别人对自己的理解。现在不是都在说“理解万岁”吗?这个“理解”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人们最需要的是理解,自己得到别人的理解是幸福,最欢欣的,另一方面是自己要尽力给别人以理解,理解别人是最高兴的,最值得赞扬的。而第二方面更为重要,是更值得深刻认识,去全力做的。
理解是相互的!每个人都渴望理解,而对于它的给予也不应忽视。正因为自己知道它的价值,才更应明白它能给别人带来的一切。有些人离开温暖的家,用生命去换取我们安定的生活,只要我们说一声“我们理解你们”,他们就会感到无比欣慰。同样,当自己的同学,朋友有了不顺心的事,我们只要说一句“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他们就会得到安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的小事,如果我们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理解他也并故意的,或者体会到这时也许有些冲动,有些恼怒,彼此说些道歉、原谅的话,并报之一笑,还会因为“你碰了我一下”,“他踩了我一脚”而打架甚至动力使棒吗?
请相信吧,当你理解了别人的时候,也会得到别人更多的理解;你只有去理解别人,才能获得别人对你的理解,而当我们都能互相理解的时候,周围的一切会变得更可爱,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请多理解别人吧,因为,理解是相互的。
以理解为话题讲话稿5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像行星似的围着我们转。由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造成了他们对子女的种.种不理解。在生活上,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他们为孩子买来大量的钙片,口服液,每天逼迫孩子吃这吃那。在学习上,他们为孩子制定了“成长路线”,除了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外,又安排了各种辅导班,家教。考试成绩成了他们喜怒哀乐的催化剂,考好了,和言悦色,喜上眉梢,考砸了,大发雷霆,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为了掌握孩子的动向,有些家长隔三差五查看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私拆孩子的信件等等。(幸好,我没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恨不得永远将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下,锁在家庭的保险箱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失去了童真和童趣。语文课本中《羚羊木雕》一文,就向我们诉说了父母逼主人公要回了送给好友的羚羊木雕的故事。做父母的,为什么就不能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呢?
但从另一个方面说,我们对父母理解了多少呢?父母的爱子之心,爱女之情,我们又读懂了多少呢?夜深了,父亲把一杯热腾腾的牛奶送到孩子书桌,为了孩子的学习,父母电视不敢看,大气不敢出,陪孩子读书到深夜。这一切不正表现了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吗?
理解,它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两代的之间,只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撞击出理解的火花,才能双赢。《约翰。克利斯朵夫》里有这么一段话:“父母和子女之间要能彻底地推心置腹,哪怕彼此有十二分的相亲相爱也极不容易做到:因为一方面,尊敬的心理使孩子不敢把胸臆完全吐露;另一方面,有自持成长和富有经验观念从中作梗,使父母有轻视儿童的心理。”由于年龄不同,阅历不一样,父母与我们之间不可能取得完全一致。我们不可能强求父母去听流行歌曲,父母也不可能苛求我们去欣赏戏剧。
我们应该保持各自的喜好,而又彼此尊重对方,用我们最真挚的爱,在“代沟”上架起一座理解的桥。让信任和尊重和着爱的小溪在桥下流过,我们两代人毫无隔膜地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共同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