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美好国旗下讲话:良好家风为我指引前路
九月美好国旗下讲话:良好家风为我指引前路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家风是文化,滋养后代。家风正,父慈子孝,家庭和睦,邻里守望,英才辈出。父母言传身教,家庭教育勿忘优良家风。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一
父亲是个实在人,老实本分。一辈子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对我的影响确是一辈子的。
记得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为了生活父亲就去做些体力活拉煤车。说实在的一车煤几百斤又要装又要给人家搬,平房还好,碰上要上楼的。一车下来腰都要断了。为了多挣点,父亲一天要拉上好几车。夏天面对三四十度的高温,他的衣服总是湿了干,干了湿。每次回家父亲总是带着一身的汗味,可是父亲却从来不叫苦不叫累。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身体不好的奶奶按摩捶背,问这问那。全然忘了自己一身的疲劳。
对别人他有求必应,邻居大叔大妈找他帮忙他总是二话不说,提水、扫地、修水管、装灯泡。有时妈妈说她,别太累了伤身体啊。父亲总是摇摇头,说:“没什么。”父亲总是说,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问心无愧。
1993年的一个冬夜,工作了一天的父亲正准备休息,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原来是隔壁的王阿姨,父亲赶忙起床开了门看到阿姨一脸的紧张,王阿姨说她的儿媳妇羊水破了要生了,可儿子出差不在家。父亲听了二话不说,披上衣服就走了。冬天的夜晚零下四五度,还下着小雪,躲在被子里的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心想父亲太傻了!那天晚上父亲拖着他的平板车冒着雪,在泥泞的道路上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医院。医生说再来晚点大人小孩都要保不住了。几天后王阿姨和他的儿子拎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来到我家,感谢我的父亲救了他们母子我。看到阿姨和他儿子热泪盈眶、千恩万谢,父亲只是淡淡地说,没事,人没事就好啊!
我的父亲是一个走在马路上你可能都不会多看一眼的、平凡的人,但他在我的心中就是一座高山。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二
他的相机托在胸前,直直地立在那儿,目不转睛地看着父母在颐和园护栏前,来回交换位置,寻找着最佳拍照姿势,他的脸上没有丝毫不悦,反而流露着惬意的微笑。他对父母自然流露的这份爱,深深地打动了我。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也自然是和谐家庭的根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浑然天成,不加雕琢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似乎更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岁月的感悟,所以会出现“养儿方知父母恩”的后知后觉和“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在我和先生牵手的3年多的时光里,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先生孝敬父母的品质,也让我感怀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先生,恐怕我对待自己的父母,或许也是后知后觉甚至是充满遗憾,这更让我坚定与之携手的信心。先生在我俩相识之初就告诉我,他每年都要带着父母出游一次。第一次,我们四人同行去了厦门,在游览鼓浪屿时,年过半百的父母对这个充满浪漫情怀的地方,似乎总是提不起兴趣,我却饶有兴致地穿梭于小巷之中,流连于特色小店和美食之间,甚至为了一个小吃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先生则被我派去穿梭在小店里,帮我收集特色印戳。他的父母则远远地坐在花坛旁,等了足足一个小时。当晚,先生就跟我讨论这样的行程,是不是不适合父母?我们是不是只想着自己,而忽略了父母的感受?作为年轻夫妻的我们,我自然希望拥有两个人的时光,但我同样珍视并感动于先生对父母这份细致入微的爱。如今,每每制定自由行的目的地和吃住计划时,我们都会互相提醒,相互补充行程中没有为父母考虑到的细节;旅行中,会更加细心地照顾到父母的喜好。看着父母开心快乐,我和先生的情感也多了一分深沉的默契。
我感恩于遇到这样的爱人,他让我早早体会到“孝”带来的愉悦、平和。在这个小家,父母于子女的天然之爱,子女心系父母的孝顺之情,为我们营造了这个和谐、温馨的小家。我想,要构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推己及人、共荣共育的大爱之家,正是需要我们从共育和谐小家开始,秉承“孝”这一优良家风,以和谐小家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基,共同滋养出我们“大家”的和谐繁荣,枝繁叶茂。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三
“本然做人莫偏道”,是父亲这么多年来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打我们记事时,父亲就十分严肃地告诉我们兄妹三人,说这句话是上辈人留下来的,不仅是我们家恪守的家规家训,更是你们今后在生活中社会上处事做人必须遵循的道。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和苦乐人生,我们正是按照父亲嘱托的家规家训,守住做人的根本不偏道。
“本然做人莫偏道”,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用不掺任何杂质地本色去做人,规规矩矩走好应该遵循的道。父亲是这样告诫我们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在他担任领导职务期间,我们家并没有由此而享受到特殊的恩惠,一家祖孙三代依然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平房里。我们兄妹三人的工作问题,都是靠自己解决而没有得到照顾。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两个妹妹毕业后都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当时他是卫生局的政工科长,所辖的市级医院只要随便打个招呼,哪个医院不能安排个把人进去啊。可是手握分配大权的他并没有那样做。即使老母亲和两个妹妹再三恳求,他都没有松口和让步。直到等两个妹妹通过一番努力找到工作后,父亲才叹着气告诉她们,自己不能为了私欲忘了“本然做人莫偏道”的家规家训。
父亲的言行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当我走上管理岗位以后,更是不敢忘记“本然做人莫偏道”的家规家训。在工作中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我在单位里分管行政后勤,按好多人的说法是个肥差。说实话,我也想房子住得宽敞点,生活过得舒服点,但前提是靠我自己挣来的,“越雷池”犯规违法的事咱坚决不能干,因为一对不起培养自己的党和国家,二是对不起“本然做人莫偏道”的家规家训。
“本然做人莫偏道”,父亲的这句话始终记在我心里。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四
爷爷今年86了,党龄47年,先后4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其中有两次是在退休后在社区党支部中当选。党员的信仰支撑了他这一生,而他对信仰的坚定也影响了我们整个家庭。
爷爷很喜欢在温暖的午后跟我们讲他幼年时在岳阳老家放牛的日子。9岁的时候,有次放牛走得远,走过了平时就返回的山坡,下到了坡下面,就看到了草丛里躺着个野冬瓜。爷爷就跟见着宝似的,连忙摘了,抱起冬瓜赶着牛就往回走。爷爷抱着冬瓜刚进家门,就被我的曾祖母(爷爷的母亲)打了出来,曾祖母说:“哪里偷的就给我放回哪里去,跟人道个歉,不然你就别进家门了!”爷爷赶紧解释说,这个冬瓜是捡来的不是偷来的。
后来,爷爷17岁那年,参军离开家乡的时候,曾祖母对爷爷说:“清清白白的,才能轻轻松松的!”
爷爷吃了很多苦。现在日子好过了,但爷爷依然过得很朴素。爷爷说:“把家里五个孩子养大不容易。虽然那时候我在粮油公司工作,可是我没往家里偷偷运过一粒米、一两肉。我一心扑在工作上,一个家,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全靠你奶奶挑起来的。你奶奶能干啊,拿着我的20来块工资,把一个7口之家吃喝穿衣都解决了,自己的10多块钱的工资就全部给孩子们交学费,还要给老家的父母汇钱。”
到今天,客厅里贴的家训还是爷爷手写的:“兄友弟恭孝为先,勤俭克己戒骄奢,清白中正立天地,无私奉献报党恩”。
爷爷如一面旗帜,成为我们家里的精神支柱。他的思想在潜移默化着塑造着我的价值观。我越来越懂得他的信仰,他的纯粹,他的坚持。清清白白工作,轻轻松松做人。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五
每年回老家过年都要在火塘边烤疙兜柴火,那份属于父亲温馨的教诲,如温暖的火苗又悄然浮现在我眼前。
小时候,父亲告诉我,疙兜柴,就是树的根部,粗糙,厚重,盘根错节,似一个个形状独特的艺术品。村里人上山砍柴,把树疙兜一起抠出来,背回家,堆在屋檐口、脚楼下,阴干,天冷了,便搬出来烧。疙兜柴火经烧,放一个大疙兜在火塘里,一家人烤火不用添加柴便能度过几个寒冷的夜晚。疙兜柴在村里和苞谷、稻子、犁耙、镰刀一样,是村民生产生活必备的东西,有了它能便能省很多柴,这也是它获得人们钟情的原因。父亲说做人做事就应该像疙兜柴一样实实在在,没有浮华。
山里冬季寒气重,湿气也重,家家户户都烧疙兜柴。用于炊煮、取暖、除湿、熏烤,烧一堆熊熊燃烧的疙兜柴有时表示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山高路远,行路难,烤烤火,温暖一下身子。疙兜柴火边是一家人休息、聚会、纳鞋底、上鞋面、绣鞋垫的地方。老人、男人、女人、孩童看见哪家在烧疙兜柴火,便相互串门,围拢,坐下来,看着火塘里跳跃的火焰,仿佛一下子都找到了着落,谈论着山里山外的趣事、庄稼的生长。山里人从头一年霜降开始,到次年春分,桐子花开过,天气回暖这一段时间,都是在燃烧的疙兜柴火边度过的。
我、我的父母亲以及父亲的父母亲等,都是在燃烧的疙兜柴火边度过的。当我出生后不久,母亲便把我抱到火塘,在燃烧的疙兜柴火边,给我喂奶、洗澡,增加热量。在疙兜柴火边,我出了襁褓,长了乳牙,在老祖母的看护下在疙兜柴火边摸爬滚打。待身子骨稍硬些,便掏疙兜柴火里的红苕、洋芋吃。接着开始念书,夜里在疙兜柴火边就着一盏电灯写字、做算术,听父亲讲故事,我便入迷地瞪着那熊熊燃烧的疙兜柴火浮想联翩,半天回不过神来。
清晨,村庄里蒙着薄霜的小路向四面山岔抛撒出去。父亲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牵着牛,扛着犁耙,沿着弯弯的青石板路,消失在尽头。心为炊烟所系。傍晚,父亲又牵着牛,扛着犁耙,一脸疲惫地往回赶,拖泥带水的牛儿,喘着厚重的粗气,冷风像钢针一样穿过父亲单薄的肌肤,扎着骨头。在村庄的上空,父亲认得哪一缕炊烟是从自家屋顶升起的。牛拴进了牛栏,犁挂在屋檐口下,脚步声在石阶上响起。母亲拉开门,父亲一眼就看见屋里炊烟的源头,火塘里疙兜柴火燃得正旺,饭菜的香气飘了出来,找个凳坐下,先把腿脚上的泥水烤干,麻木的双手烤热,直到热力进入皮肉,进入肺腑,进入肝肠,进入骨髓,这才回过神来,全身的血液也流得快起来。父亲舒一口长气。母亲将做好的饭菜端出来,放在火塘边的小方桌上,一家人围在一起。父亲教育我们做人要勤劳,踏实,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烤着火塘里温暖的柴火,便想起父亲的教诲,熊熊燃烧的疙兜柴火将我和山里的孩子变得更温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