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故反思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质量事故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质量事故反思1
集团公司施工生产会议召开后,三公司在第二天迅速召开大会,全面传达集团公司会议精神。通过一整天的听和看,我作为施工一线的管理者,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在中国铁路迅猛发展的今天,同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国家经济扩大内需的大舞台上,落后就注定失败,失败就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作为三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也深感我们的管理确实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诸多事故案例最具说服力。听了领导罗列的一些安全、质量事故,心里是又气又恨,公司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句古话说的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我们每位领工人员都有很强的责任心,每位职工都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我想这些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分析起来有诸多原因,但最终我认为还是归纳到管理上,如果管理者使每个人都对安全、关键部位的质量都有深刻的认识;如果分工时按其所能,合理分配;如果超前预想、准备充分、关键部位卡死;如果奖罚分明、真正和经济利益挂钩,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如果大家凝聚一心……这些事故会烟灰云灭。
“不打无把握之仗”,管理者分工要因人而已,应根据职工个人的能力安排其作业内容,做到人员安排下去自己放心,关键危险源自己现场卡控,或者给带工者重点强调,早点名制度逐步落实到每位参与施工人员。在京九线商丘段我队职工胡克竣姚志刚带领放线各架设了120多公里承力索及导线,且架线进度也很理想,也没出现一起锚段放错或线放断及杂点的现象,还有杜德平一直在队上挖坑、打基储整杆,也未出现一起挖破电缆事故。对民工队的分工也同样道理,需要民工队补充时要择优使用,没有单独施工能力的队伍绝不能大包其工程,我们目前给民工队的分包其实就是工费的分包,并不是说给他们一划区段就不管了,其实民工队伍也是我们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还要对其严格控制,在商丘我是这样管理的:民工队里经我们实践考核确实具备代工能力的就让其带工,以减少职工不足的压力;对不具备单独作业能力的民工队伍绝不能放开施工。
否则,会添很多乱子,对力量薄弱的民工队伍要配备较强的带工人员,对民工头的要求和职工一样,对民工的要求和队上的合同工一样,民工头有条件的必须参加队上的早点名、晚碰头会,针对住宿分散的民工要定期安全培训、技术交底,为了能管住民工,队上制定了一套管理办法,如参与队上管理的民工先交安全员那里5000元的风险抵押金,发现现场一次一位不戴安全帽的罚款50元,监理报队上一次质量不合格的或未按标准操作的罚款200元,和带工人员顶撞或不听从指挥的罚款100元等。当然,我们目前面临的困难也很多,如材料到货不及时,工期短,带工人员少,线下单位制约等,但这些都不能充当我们发生事故的理由,领导说的很好,前期施工生产准备不足是造成最后大混战的主要原因,有句古老的格言“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仔细一想这话还是挺有道理的,上级要求的工期也许不是太科学,但我认为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要求缩短工期是有道理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这种特定的环境。
针对安全这方面我有一点小建议,安全工作如果只靠安全员来抓,一个队配备3个、4个都同样不会有好的效果,因队上有时一天分十几个作业面,他们不可能面面俱到,队领导必须做到四多“多讲、多查、多奖、多罚”,哪怕工作再忙都不要忽略此项,实践证明它是很有效的,安全员怕得罪人,也会顾虑到自己的工作开展,并且执行力度也不太强。20xx年在京沪线我队的安全员是胡克俊,其实他是兼职的,因每天他都投入到紧张的施工生产之中,那年一直到工程结束我队没出现过一起安全事故,这是靠什么?靠的是队领导白+黑地讲,5+2地查,不怕得罪人,直接和经济挂钩。我认为和经济连到一起的作用很大,20xx年在哈大线有这样一个实例:由于哈大是引用的德国先进技术,上部所有材料都是德国进口的,一天,我和德国一位工程师步行在车站检查,他指出线叉一头的一个螺帽不是进口件,我仔细看了半天果然如此,必定是作业人员安装时弄丢了,配了一个国产螺帽,我给他说螺帽也拧紧了不会有事的,他连说“NO、NO”,并强调一定要换掉,还说他们领导知道了会扣他工资的,他那时的月薪好像是人民币近20万,我一是佩服他的敬业精神,二是感觉他对自己的薪酬高度重视。
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我们的确应紧跟时代的步伐,近几年我国的高铁时速是突飞猛进,我记得铁道部一次、二次……六次大提速,那时也只不过达到160km/h,20xx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秦沈客专时速是200km/h,时隔几年,时速要达到350km/h、580km/h,光比较数字差可能大家都会发现“快快快”,但我们的思想有猛回头式的转变吗?我们的认识有飞快的提高吗?前些年我国的电气化设计、施工引进德国技术,法国技术,现在我国设计、施工水平已位居世界第一,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创新,大胆尝试,我感觉一点问题不出设计方恐怕也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安装、调试方更是一种考验,我听到有人提到两个疑问:一,高速列车入隧道口时的瞬间气流压力是多少?二,同一隧道内上下行两列车相遇时的瞬间相对气流压力是多少?这些是否会危及到行车安全?我想目前还没有现成的计算公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和多方单位、专家互学习、共探讨、多总结,只有想别人想不到的,才能做别人做不到的。
环境不会因人而改变的,我们只有学会适应环境,才得以生存、发展、辉煌,不管以前是轰轰烈烈,或是平平淡淡,但那毕竟已属于过去,有位伟人这样说过“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我们莫忘昨天的历史,深刻吸取今天的教训,共同描绘美好的明天!集团公司施工生产会议召开后,三公司在第二天迅速召开大会,全面传达集团公司会议精神。通过一整天的听和看,我作为施工一线的管理者,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在中国铁路迅猛发展的今天,同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国家经济扩大内需的大舞台上,落后就注定失败,失败就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作为三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也深感我们的管理确实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诸多事故案例最具说服力。听了领导罗列的一些安全、质量事故,心里是又气又恨,公司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句古话说的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我们每位领工人员都有很强的责任心,每位职工都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我想这些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分析起来有诸多原因,但最终我认为还是归纳到管理上,如果管理者使每个人都对安全、关键部位的质量都有深刻的认识;如果分工时按其所能,合理分配;如果超前预想、准备充分、关键部位卡死;如果奖罚分明、真正和经济利益挂钩,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如果大家凝聚一心……这些事故会烟灰云灭。
质量事故反思2
10月1日,公司在汊涧召开了安全质量事故解剖分析会,动员各级干部和全体员工深刻反思和彻底整改安全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迅速扭转当前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确保今年四季度安全生产,为十一五的圆满收官和十二五开好头奠定基础。针对目前的安全质量生产形式,本人应强化下几方面工作。
一、系统分析,查找原因。在10.1分析会上,工程中心、HSE管理科分别就今年发生的质量及安全事故进行了梳理分析汇报,形式与效果都较好。但本人认为,还不能停止于此,应对事故进行分类,组织相关部门、单位、骨干人员进行讨论,挖掘事故实质原因,提出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分门别类形成事故分析报告,提交公司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
二、规范标准,严格执行。HSE管理科在分析会上提出的3个反思题目非常重要,各单位和岗位员工要充分重视这几个问题的回答。通过回答:“存在哪些有规范标准,但实际未执行到位的?如何才能执行到位? 还有哪些缺失规范标准,按习惯做法存有安全隐患的?如何消除安全隐患?”这两个问题。第一,梳理出有标准未执行到位的,制定措施确保严格执行,消除安全
隐患;第二,对实际工作中缺乏标准的,抓紧补充完善,确保事事有标准。
三、加强培训,提高岗位安全技能。通过对事故原因的梳理分析,找出质量安全事故控制的关键岗位,加强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几年,公司生产规模扩展较快,部分关键技术岗位人员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这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但随着公司人员的增加,应一方面加大岗位动态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一方面加大针对性岗位培训力度,提高岗位安全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技能。
四、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公司《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已经印发,管理部门、各单位应严格认真执行。通过考核兑现,推动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的贯彻执行。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自己的管理考核职责,因日常考核不到位,形成安全质量隐患的,要承担相应的考核责任。
质量事故反思3
讲它是安全工作的难点,在于通过多年事故的分析调查,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事故比较多,占的比例大。且有时同类事故一再出现,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经济损失;给家庭带来了困难,本人遭受了痛苦。
讲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从习惯性违章中造成的事故分析,人的行为是主要原因。只有弄清、弄懂、弄通人为事故的重要原因,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前事不忘”。只有使职工深刻认识到事故给企业带来损失和危害程度,才能做到“后世之师”。因此,反习惯性违章已成为企业上下关注的焦点,理所当然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
我们所讲的习惯性违章是安全工作的难点,主要有“四难”组成。一是习惯一旦成性难改;二是在反习惯性违章中说到不一难行;三是管理疲软使反习惯性违章难成;四是按照作业程序感到麻烦,按照作业规程感到难。这四个难字似乎组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制约着“安全第一”方针的落实,死角漏洞长存不改,事故重复发生。所以必须加强反习惯性违章作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以追踪式的调查,研究分析后,从中找出解决这一难点的工作方法,习惯性违章思想和行为一定会被克服的。
何谓习惯?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养成的一种自然行为,但由于人们的家教、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不同,而形成的习惯有好坏之分,雅俗之别。良好高雅的习惯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幸福和愉悦,也会给家庭和企业带来良好的形象。坏的俗气的习惯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痛苦和灾难,也会给家庭和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习惯性违章是指这种习惯已形成顽固的且有一定破坏能力的行为。是与“安全第一”方针和企业规章制度背道而驰的,所以在反习惯性违章作业中,作好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显示意义,又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对企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重要作用。
一、之所以说习惯一旦形成难改,在于
1、不知道是违章行为;
2、自然不自然的违犯了;
3、自认为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对于这三种表现,必须从思想上弄清习惯与违章的关系,习惯与“安规”的关系;习惯与思想工作的关系。
1、习惯与违章的关系。凡是与企业规章制度相违背的习惯,均属违章习惯,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但由习惯到违章却是短暂的一瞬间。所以说习惯是违章的基础,违章是习惯的结果。违章作业出事故是必然的,不出事故是偶然的。因此,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运用超前教育的方法,去启迪职工的思想,使其必须树立坏习惯就是违章,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同时认清两者的关系是反向形的相辅相成。务必克服不以为然和侥幸心理,为铲除习惯性违章这一顽症打下良好的思想础。
2、习惯与“安规”的关系。习惯是一种随意性强的自然行为,安规具有强制性的硬性标准,束缚习惯“改邪归正”。两者有强烈的对立性。所以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运用对比的工作方法,加强规范性教育,任何事情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企业制定安全规定的理论基础,也是教育职工树立安全意识的有力证据。从直观上告诉我们人的行为要正,对安全工作要圆满完成,不能半途而废。通过对比法教育,使职工认识到坏习惯不改,难以执行“安规”的决定,而去掉坏习惯必须有忍痛割“爱”的决心。为反习惯性违章树立坚强的意志。
3、习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习惯是人们长期重复活动中自然养成的一种行为,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得到的。习惯不仅易守旧也会阻爱人们接受新事物。而且不良的习惯行为往往又是安全工作的对立面。反映到施工生产作业中又会导致因违章而发生事故。
思想政治工作是有组织、有规律、有目的地活动形式,两者有对立也有统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促不良习惯改正的有力武器,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对习惯这一问题的态度是:一方面利用良好的习惯,如爱学习,善于独立思考,多研究和工作勤快为典型,以榜样的力量,环境的影响,去制约不良习惯的行为。另一方面在根除不良习惯上运用渗透的工作方法,广开思路,加大说与教,做与改的力度,以整体教育到个别谈心,以竞赛活动到文体活动,从班组到岗位,从干部到每个职工,从家庭到厂矿。通过一条到全方位的多层次活动,目的就是给人一种力量,一种勇气,这种力量就是指在理解反习惯性违章以后所产生的一种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力量。这种勇气,就是指敢于正视自己,敢于痛改前非的勇气,使习惯性违章的思想及行为一步一步的化解。
二、之所以说说做不一难行,在于
1、说时严、做时松;
2、论事多、论因少;
3、奖的多、罚的少。
对于这三种认识上的行为表现,必须从思想上弄懂说与做的关系,事与因的关系,奖罚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1、说与做的关系。说是做的理论,做是说的实践,所以说做不
不一也是一种不良习惯,而且潜在的危害很大,会时企业养成疲软的作风,会使人失去人格的力量。如对习惯性违章作业的行为,说使严肃,讲使严重,制度严格,但遇到登高不系安全带,地面操作人员不戴安全帽,个别冷作和操作车床的女工不戴帽子,这种该穿的不穿,该戴的不戴的习惯都是
说做不一的表现。因此,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运用对症下药的工作方法教育职工,说做不一的主要原因怕得罪人或着就没有认识上述行为是习惯性违章的表现。所以在损失自己人格和损失企业信誉,效益以及对习惯的认识上下功夫。使之认识到不良习惯不除,事故难除;不良习惯不改,造成企业_面难改,指挥者的不良习惯会助长劳动者不良行为,从而激发职工互相监督,使不良的坏习惯成为众矢之的。把反习惯性违章的难行变成通行。
2、事与因的关系。事是因的结果,因是事的起点,从凡事有因引起这一理论依据说起,对于习惯性违章作业中引出的事故或未遂事故,不仅要论事,更要论因;因为从事上看,事故好象在一定时间中是孤立存在的,但从因上找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运用因果效应的工作的方法教育职工,孤立的事是不存在的,都是由因而起,避开因谈事,就会一事无成,只有以因论事,才有“后车之鉴”可惜。这是反习惯性违章中,以教训变经验的方法教育职工,使之遇事要查因,由查事后因变查事前因,也就是由教训成为经验变为由经验消除教训,把习惯性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3、奖罚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奖罚严明,合理到位,奖罚又是思想政治工作一种深化性的具体教育。平时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之一,然而在安全工作方面,特别是在反习惯性违章工作中,要贯彻并举重奖重罚的原则,姑息迁就就会后患无穷。所以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运用理,情,行的工作方法教育职工,对违章或安全上奖罚入情、合理,会导致以行。活生生的事例“创造”出反习惯性违章的理论根据,有根据的理论又可以再回到教育职工的实践中,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教育手段。从而使职工认识到奖法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正反两方面教育,产生再上安全生产新台阶的动力。
三、之所以说管理疲软难成。在于:
1、以情代管;
2、管的多理的少;
3、管理思想落后。
这三种思想行为表现必须从思想上弄通情与法的关系,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1、情与法的关系。情与法二者不能相代替,因为法是以铁的约束力,强制人的行为。情是以启迪的方式教育人遵章守纪。如对习惯性违章行为,也要进行法制教育,违章的思想是法制观念不强的表现,必须树立违章亦是违法的观念,对于违章事故依法处理,看起来无情却有情。然而以情代法办事看似有情却无情。这是因为感情是一种心理变化的展示,倾向性较大。运用不当,适得其反;运用得当,适得其正。所以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辨证的方法教育职工。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不良习惯的转化,而转化的条件中最主要的是情与法合力作用,因此,职工务必弄通情是一种爱护,法也是一种爱护,把两种爱护纳入反习惯性违章的轨道中,就会唤醒“沉睡”于习惯性违章中的安全意识,对克服作业中不良习惯有决定作用。
2、管与理的关系。管是理的基础,理是管的智囊,两者统一能提高一个单位或个人的技能和水平,两者分开适得其反,在企业是否在短期内或一个工程项目中,消除习惯性违章行为,是显示一个单位乃至领导的管理艺术。因此,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运用疏导的方法教育职工,使其认识到,管具有负责,干预和约束的含义,而理则是有组织,科学和艺术的功能,所以他们的合力对反习惯性违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管来自于责任感,理顺来自于紧迫感,没有责任感就不可能产生干预和约束的力量,用之于反习惯性违章作业中。没有紧迫心,九不可能促使严管有规律,高质量有成效的运转。这种疏导法会使职工产生一种理解,那就是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使反习惯性违章由要我反变为我要反和纠察别人变为我自查的自觉行动。
3、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管理是科学、技术、艺术三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管理在企业主要是对人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主要是人,所以两者的目的和目标是一致的,然而管理只能起外部的规定性条件,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从内部起质的变化,由此两者在反习惯性违章作业中,必须有严格的安全制度的制约和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两者同步同频,才能共抓高效。但在施工作业中常常出现一种朴素的管理方式,如“在家听老婆的,在厂里听领导的”。这种管理方式可能在一时一事中起到作用,但最终会使工人的安全意识有依靠领导的习惯,而领导也习惯于我说的话就是规章制度。这是一种习惯性违章在作祟,由此派生出视管理为循规蹈矩,视自说为灵活运用的邪理,是习惯性违章有了依靠的根基。
质量事故反思4
通过对公司这些质量案例学习,我深刻意识到质量控制对工程进度和公司效益的重要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充分吸取这些事故当事人的教训,端正自己工作态度,为以后质量控制积累经验。下面我就各个案例进行事故总结一下心得,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由于项目现场忙的时候,严格按着工艺流程步骤操作,我们常常会觉得有些来回麻烦或是死板,就不按规程制度或工艺流程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其实,这样做是存在严重质量隐患的,要深刻意识到这样做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和影响,不要图一时方便,为风机质量留下祸根。我们要做的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项目人员都应协同合作,做好调试记录,严格按照调试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调试,这样才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另外,我深刻意识到保质保量完成每个工艺环节对于确保风机质量的重要性,在以后工作中要杜绝“省了这么小的事儿没什么”的心理。要深知每个工艺环节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不要因为自己不懂其中的原理,就忽略其重要性,切莫让自己的“无知”铸成大错。就拿螺栓未涂固体润滑膏事件来说,在给螺栓打力矩时,由于没有按要求涂抹固体润滑膏,就会造成螺纹旋合处的动摩擦因数过大,那么我们在打完力矩后,螺栓预紧力是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这样,塔架安装质量也就大打折扣,还很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说,每道工序都有它存在的实际意义,我们在工作中要做的,就是学习和理解工艺流程中每个环节的理论意义,只有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这么做,才能真正主动严格按着工艺流程走,更好的完成每道工序,确保风机质量。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施工方人员都能按着我方的要求和指导完成安装的,那么,我方项目人员对施工方人员的有效监控,对确保工程质量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安装指挥工作中,项目人员要认真监控每一个施工环节,不留死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施工方人员工作不到位,而引发设备损坏的案例,避免公司财产损失时。
总结这些案例,我认为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多学多问,三思而后行,让自己深知每道工序都由它存在的理论意义,让自己深知每道工序对确保风机质量的现实意义,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知道怎样才能做好,更要深刻意识到每个小差错都有可能给产品带来不合格的后果。只有在工作中实际行动起来,多学多问,自己质量意识强了,控制质量的相关技能真正掌握了,与其他项目人员协同合作好了,保质保量完成了每道工序,才能确保风机质量,避免类似质量事故的而发生。
质量事故反思5
这世上总有些事在预料之外,结合近期发生安全事故,我车间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每一起事故的发生,也督促我们反思在工作中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为此,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查找不足,确保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为什么会连续出现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是否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想?出了事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从发生的三起事故我们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发生,它与违章作业、责任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管理有漏洞,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到位,工作放任自流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训,把心里的压力转变成我们工作执行的压力,将压力有效地传递下去。
一是要将“安全就是生命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职工“违章就是事故”的意识,做到工作、谨慎,时刻如履薄冰。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职工的思想中,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
二是要提高我们每名职工的安全认知能力。要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
三是一定要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慎之又慎,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去解决问题。
四是要重点部位重点抓。车间、班组、各职场都有不同的重点,自己分管范围的重点自己最有数,这就要求对各自的管理重点首先自己要重视起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保证重点部位管控到位。
五是要职能岗位职能抓。在技术业务岗位很,要做执行标准、带头遵守规程、规矩。查隐患、抓规范、不断揭示问题;做好事故的应急防范、应急处置;保证各种设备的运行率、完好率,动态地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事故的发生总会让人心痛,痛定思痛,找出根源,对症下药,才会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因此,深刻吸取此次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唤起每名职工安全想意识,做到每名职工不违章,不图侥幸、不怕麻烦,要按照标准、按照规范,实实在在地干好自己的工作。
质量事故反思6
一、车辆交通事故的概述
车辆交通事故是指驾驶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于交通有关的人员,因违反《_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酒后驾车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据事故数量统计交通事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位居第二位,这不得不让我们发出“车祸猛于虎”的感叹。从国内外专家对大量交通事故的分析研究中发现,因驾驶员的原因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占80%已上,而在人的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中,有40%是由于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不良所导致的,所以说,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交通安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驾驶员心理研究,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将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预防车辆事故的发生。部队更要把握驾驶员新时期的心理特性、实施有效的心理管理,才能搞好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
二、造成车辆交通事故的心理现象分析
第一,侥幸心理,即在开车过程中遇到可能发生车祸的情况,驾驶员不是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依赖偶然因素的出现而消灾免祸的心理。驾驶员怀着侥幸心理开车,有章不循,有纪不守,一次违章不出事,就会产生“违章未必出事”的侥幸之心。从而助长了驾驶员在出现事故隐患时不采取任何措施;也助长了驾驶员遇到危险不积极采取措施,而是一切“听天由命”。
第二,逆反心理,即当用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或偏离目标的行为进行纠正、限制时,有人就会产生一种自发的反向力,并在心理身上构成障区,形成一种对抗情绪。其主要表现:不情愿出车;争强好胜;卖弄手段。
第三,恐惧心理,又分空虚的恐惧心理、担心的恐惧心理和畏惧的恐惧心理三种。
第四,消极心理,是车辆驾驶操作优化的大敌,也是发生事故的祸根。有些单位的统计资料表明,由于驾驶员消极心理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半数以上。消极心理主要有:自满心理、麻痹心理和紧张心理。
第五,利弊心理,即驾驶员遇到事关利益的情况时迅速权衡利弊,采取相应措施的心理。正确的利弊心理能够在权衡利弊后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先人后己,公私分明,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行车安全。不正确的利弊心理对安全是极危险的。其表现在:动摇反复的心理状态、怕担风险的心理状态和“万全之策”的心理状态。当然,这实质上都是一种利弊心理的正常反映。
三、驾驶员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
第一,应急反应能力。这是指遇到意外事件时迅速做出准备处理或应付动作和能力;它类似于条件反射或下意识的行为。但是,相比之下,驾驶员的随机反应行为要复杂得多,这种行为不是生物性条件反射,而是建立在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冷静地心理情绪之上的操作行为。反应时间长,往往错失采取措施的良机,容易酿成事故。紧急制动中的反应慢就是一例。影响驾驶员反应能力差的因素有:驾驶员准备状态和适应水平因素;年龄和性别的因素;手脚差异的因素;情绪对反应的影响;疲劳和单调对反应的影响;环境对反应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第二,情绪不稳易波动。有些不良情绪确实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利境遇所引起的,但也有些不利情绪是则是因为人们对事情的真实情况不了解,盲目生长起来的。
第三,判断不正确。所谓判断不正确,主要是通过思考所作出的判断与实际情况不符。在驾驶过程中根据感知的材料,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道路的窄、软硬、前后来车的速度和企图、行人的年龄和动向,本车的技术状况、本人的健康情况及心理机能等,这些项目中任何一项判断有误,都会导致交通事故。对来车及行人的动向判断不准,或者自己车辆状况判断不准都会发生事故。驾驶员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判断不准也会出事,这种情况很多。
第四,意志不坚强。汽车驾驶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驾驶员承受着很大压力,许多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品质不坚强。其主要形式有:一是优柔型,就是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踌躇不前。在各种动机之间,在不同的目的和手段之间,不能当机立断,顾虑重重。二是顽固型,就是顽固执勤,对自己的行为不做理性的检查,而是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常常给人以错觉,看上去好像表现得很坚定,其实,他们只是承认自己的意见和自己的论据,并把它们当作信条来衡量自己的行动,而不去比较自己确定的目的和动机是否正确,自己提出的计划和方式是否合理。三是动摇型,即对自己的行动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不能按照自己的创见提出目的,找到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只有在受到命令或建议、得到提示或默许时才表现出个人的积极性,而且对别人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无论对于不对,都不加任何异议而全盘接受,很容易屈从于别人的影响而轻易地改变自己的决定。
四、预防车辆交通事故的心理学技术
第一,驾驶员的选拔技术。驾驶员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里选拔有着直接的关系,心理选拔是保驾驶员具有较高心理品质的重要步骤,因此,对驾驶员心理选拔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驾驶员心理选拔方法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五种方法,即:情景测试、心理测试、面试法、调查法、仪器测试法。
第二,驾驶员安全心理教育技术。
第三,预防事故的行为干预技术,所谓行为干预技术就是指减少或转化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的技术统称。
质量事故反思7
在质量月活动中,公司各级领导充分重视质量月活动,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公司质量月活动方案》,在公司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中大力开展质量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各分部主管、部门负责人为本次活动的主要领导,明确了分部主管质量月活动的工作任务,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活动方案。领导小组下设质量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质量月”活动的具体实施。
公司领导十分重视“质量月”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分部主管领导充分重视“质量月”活动,在公司各部门和员工中大力开展质量月活动;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人人参与、事事负责的质量月活动氛围。
“质量月”期间,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学习国家、省、市有关质量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学习《产品质量法》、《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技术监督体系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学习国际国内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文件,学习国际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文件,进一步增强了职工对质量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了质量意识和质量技术监督水平。
公司各分部领导结合本部门工作情况及员工的质量实际,对各自分管的部门、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形成了质量管理分析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工艺、施工、设备等各个方面,内容涵盖了质量、安全、技术、设备、质量、质量等方面,为各分部主管质量月活动开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公司质量领导小组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统筹协调和安排,各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均达到了预期预期的工作目标。
公司质量领导小组对各分部主管质量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汇总,并将各分部主管质量月活动的开展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质量事故反思8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产品质量是企业竞争的筹码,说白了,就是谁的产品好,谁就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
厂领导及车间领导对质量的非常的重视,制订了制度措施,使每个员工都与质量挂钩,生产中每个岗位,每个细节都对产品质量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每个岗位的操作工作如果不细心,就有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对于我们轧钢来说,质量更是重中之重,现在由于设备质量,轧机装配质量的不过关,对于一些规格的质量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存在一些无法避免消除的质量问题,每次我们都是逐步尝试去改变,去弥补,争取能解决问题。
对于每次出现的质量,车间领导都会讲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分析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避免质量事故的再次发生,班组也通过班前会对每个岗位的员工讲安全,将质量,将质量意识灌输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去,逐步使大家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人人抓质量的良好工作态度。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是我们的经济来源,企业的生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抓好产品质量就是对企业自己的责任感,让我们为之努力吧!
质量事故反思9
几年前,我在一家制药公司担任质量负责人。对公司发生的一起药品生产质量事故,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公司生产部为加快生产进度,在洁净厂房和生产设备清洁消毒不彻底、尚未拿到质量部出具的环境卫生监测报告且未取得QA清场合格放行的情况下投料生产,导致产出的一批头孢拉丁颗粒微生物限度超标。
事故发生后,公司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商讨对策。我提出,由于头孢拉丁受光照、温度、湿度、水分等影响极易遭到破坏,采取任何灭菌措施都无济于事。但为了减少损失,公司还是决定把这批物料运到北京进行辐射灭菌。事与愿违,经辐射灭菌后,这批物料颗粒外观发生显著变化,公司质量部在进行稳定性考察后得出结论——物料必须销毁。这次事故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如今,我仍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也经常会反思当年那起药品生产质量事故的教训。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国内部分药品生产企业把GMP文件只当作一种形式,一旦通过认证,便将文件束之高阁,GMP执行不力,直接导致岗位操作的随意,给药品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隐患。
“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就是说,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单靠事后把关必然会增加质量风险,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公众用药安全。因此,GMP管理的重心应由产品最终检验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在此,我想提醒同行们,在实施GMP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各种操作规程和管理规程的培训,严格执行各种GMP文件。尤其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物料、关键工序,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放行规程,决不能为加快生产进度而违反规定。要做到不合格的物料不得进厂;不合格的中间产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清场或清洁不彻底的生产设备不得投入使用;待验或监测不合格的生产环境区域不得投料生产;未经QA放行的任何工序不得继续;不合格成品不得出厂。
新修订的药品GMP今年就要发布实施了,其内容与原版相比有较大变化,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硬件、软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企业,要始终如一地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药品质量风险,对公众健康负责、对企业自身负责,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药品。
质量事故反思10
几年前,我任职于一家制药公司,肩负质量重任。一场药品生产质量事故,至今仍历历在目。
当时,生产部急于求成,洁净厂房和设备清洁不到位,环境卫生监测报告还没出炉,连 QA 清场合格放行都没有,就擅自投入生产。结果产出的一批头孢拉丁颗粒,微生物指标超标。
面对突发事故,我们召开了紧急会议。我知道头孢拉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使灭菌也无法弥补生产过程中的缺陷。然而,为了避免更大损失,我们还是决定将这批物料送到北京做辐射灭菌。可惜事与愿违,经过处理后的物料,颗粒外观大变样,品质无法保证。最后只能忍痛销毁,造成了数十万的经济损失。
时光荏苒,我现在仍然坚守在药品质量管理的第一线,回忆起那次事件,依然感慨万千。
有些药品生产企业把 GMP 文件当作摆设,认证过后束之高阁,这不仅会导致岗位操作随意性增大,更会给药品质量带来严重隐患。
“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这意味着,我们要把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预防上,而不仅仅是事后补救。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 GMP 过程中,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和管理规程。特别是涉及药品质量的关键物料和关键工序,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绝不能因为追求进度而违规操作。我们需要严格把控物料进厂、中间产品质量、生产设备使用、生产环境监测、工序 QA 放行、成品出厂等多个环节,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标准,以确保药品质量。
随着新版药品 GMP 的即将发布,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软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始终坚持严格的质量管理,不忘初心,才能真正保障药品质量,守护公众健康,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质量事故反思11
通过对《关于南昌分公司供胜利油田AP-P5质量问题的调查报告》的学习,作为一名质管人员,自己深刻认识到此次质量事故不仅从经济上给公司造成损失,更从信誉上给公司造成损害,而究其原因质管系统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质检作为产品流入市场前的最后一道关口,本应严格把关,但是在本次事故中由于个别员工责任心不强,麻痹疏忽,检测侥幸心理滋生,导致不合格品流入市场,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虽然事故调查已经告一段落,公司也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了相应处理,但事故所暴露出的问题及带来的教训需要每一名质管人员谨记,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为杜绝类似事件的再发生,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有序,我们该做到:
(1)加强员工质量观念及法治教育,强化员工责任心。顾客满意是企业宗旨,而好的质管就是保证客户满意的重要条件。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个别人员麻痹大意,对检验工作更是敷衍了事,编造检测数据,导致了不合格品流入市场,为公司带来损失。为避免类似事件,应加大对员工的质量观念及法治教育,强化责任意识,良好的责任心不仅是对公司更是对自己的负责,要求每个质管人员按标准、按规定、按程式准确操作,同时过程中要求每个员工相互监督,出具检测结果时更应实事求是,保证数据的真实可追溯。
(2)加强员工的业务技能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本次事件中,暴露出员工们的检测技术及异常处理的掌握不到位。为避免类似事情的重复发生,首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应定期组织对检测理论及实验操作的学习和培训,强化对实验设备仪器的认识与操作,特别是加强对于设备异常的处理技能的培训,保证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异常问题。其次,对于精密仪器不应仅让一人会操作,应至少保证两人会使用会处理异常,避免“将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避免人为故意带来的影响,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应定期对相关仪器进行检定校正,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及时校正、维修或更换,条件允许时保证备用设备,保障检测手段的符合性。
(3)完善制度。本次事件暴露出总部对分公司监督不到位,基本仅从月总结中对分公司进行了解。因此总部应加强对于分公司的督导力度,增加业务指导频数,及时与分公司沟通,及时了解各分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此外,落实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加强对员工业务工作的监督,完善奖惩制度,并将其纳入绩效考评。
作为一名质管人,通过这次质量事故,应明白:手中的样品检验不仅关乎自己的工作更关乎公司大集体的生存与发展,明白自身所担负的重任,加强自身提高在检验过程中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客户满意,让自己及公司的发展更美好。
质量事故反思12
x年8月31日,在我们碳素厂,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组装车间的相某等人在配合拆卸阳极导杆时,发现设备故障时并未上报,并违规操作,造成相某右大腿骨折。此次事故的原因很多,悬链钟不可靠,导杆受力不均匀,阳极钢爪存在内伤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还有一些主观上的原因:安全意识薄弱站在设备上违规操作,悬链小车控制失灵后没有终止作业,员工对非拆卸位拆卸阳极钢爪的危险性认识不够。事故发生后,合成碳素厂、公司安环部本着对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次详细的分析,对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经济处罚,同时针对本次事故对广大员工开展了一次安全教育。
作为一名带班班长,我认识到本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也给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给个人造成了无法弥补
质量事故反思13
不得不说,在市场萎缩、利润下滑的双重压力下,电气行业发展中质量缺失的“脓包”正在逐渐被挤破,净化电气工业行业质量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张纲表示,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经济规模已经世界第二,装备制造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由于总体质量水平不搞,创新力不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此前我国已连续七年成为出口工业产品被欧盟批评通报最多的国家,这种状况尽管有技术贸易壁垒因素,但是自身质量不高是重要问题,“中国制造”已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20xx~20xx年世界品牌价值咨询机构发布的品牌中,均没有中国品牌,而质量的缺失恰是最关键的要素。有专家分析,我国制造业的质量直接损失每年超过170亿元,对下游产业影响等间接损失超过10000亿元。
在期许与政策支持的同时,我们也不禁要考问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一味责怪政策机制是否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辩解。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细胞,企业自身本来就应该担当“全环节”负责,从原料环节、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一直到销售环节,无一不是企业责任,在任何一环上都不应放松警惕。这种责任体现在企业对自身产品质量的掌控上,不出现薄弱环节,从而埋下问题的隐患,也是对产品整体形象的责任所系。
任何一个“质量门”时间,从深层次看,都反映出电气企业在“快”市场下忽略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思维,缺少了对待产品质量如履薄冰的谨慎心态。
“有些企业在设备生产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如果是技术上的,都可以理解,但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如此,一些十分低级的错误的频繁发生,就是我们的制造态度问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装备办公室主任呼淑清认为,目前国产设备并不存在技术上的瓶颈,但做事情的态度却成了致命的弱点。“现在国内企业整体技术水平都有了提高,就更要在细节上精益求精,这样才能真正地与国外设备竞争。”
针对愈发严重的质量危机,业内专家建议,首先,企业需要转变观念,要从战略角度反思企业价值,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走向“价值”竞争,逐步树立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企业,要从客户角度反思企业存在的价值,明确客户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逐步从单纯提供低价产品转变成能帮助客户解决所关注核心价值的提供商,增加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来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
其次,通过内部在“质量、成本、交期”方面的优势的构建基础上,同时开拓新的附加值高的市场,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最后,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维持与突破,要走内涵型、精细化发展之路,关键的基础来自于内部
不论是政策的制定部门还是企业,再到员工都需要明确产品质量管理的理念。张纲认为,“其一,要优化理念,让质量是生命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让继续创新成为发展动力,增强原始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其二,要全面提升素质,实施质量素质培训的硬计划,完善激励机制,努力造就追求卓越的管理、技术队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实现可持续的质量改进。其三,强化服务,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其次,创建品牌,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做好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品牌策划、培育、维护、宣传等工作,逐步积累和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努力营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政府不能单纯的以罚代管,应实施一批促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表彰激励先进等政策。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质量信用为核心内容的实名制信息库,促进打假工作的常态化。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自我评价工作,通过不断完善评价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培育有条件的机构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分析,并向社会发布报告。
质量事故反思14
岗位工没把好质量关,犯错还隐瞒,导致质量事故升级!这等事怎能让人心安?
作为称重岗位的一员,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严格要求自己,实事求是地对待工作,增强质量意识。请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别让小错误酿成大祸;二是不可掉以轻心,抱着“混日子”的心态;三是严把质量关,例如挂标牌时要仔细检查每一包盘卷的质量;四是核对标牌信息,确保准确性。
经过这次事故的学习,我对质量有了更深的理解。质量观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对质量和质量问题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质量态度和行为方向。落后质量观只会阻碍产品进步,先进科学的质量观则能助力提升质量水平!
希望各位能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观念,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本质工作,为公司的质量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