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时间:
志艺942由 分享
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一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如何让孩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当学生感受到草地的美并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时,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随之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说:“草地的上空飘满了绒毛,随风舞动,像是跟我们捉迷藏呢!”有的说:“绒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说:“绒毛像个调皮的孩子,东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这片草地上还会玩什么游戏呢?”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我!”唯恐我不让他回答。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于是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此时的草地和最想对草地说的贴心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拿着笔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才华……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
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二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本组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本课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那么在设计本课教学的时候,我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以朗读为线,读中想象为主要的教学策略,突出语文课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内容的同时,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学生对草地、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首先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让学生想象阳光普照,草地上将会是怎样的美景呢?同学们闭上眼睛尽情的想想吧!有的说:“绿绿的草地一片生机,好象大绿毯。”还有的说:“阳光一照,这绿毯还能发光,上面就象绿宝石一样。”那我就接着引导学生想象:“那阳光照到草地上呢?”学生说:“草地就象戴上了皇冠,就象穿上了黄灿灿、亮晶晶的衣裳。这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了。“
学生通过读课文,大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我就用“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这个问题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时候,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俩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通过表演,学生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是蒲公英给草地带来的新装,因为有了蒲公英,草就有了神奇,美丽了,这是大自然美容师的功劳。怎样让学生走进草地尽情玩耍,找到发现的快乐呢?我抓住了教材的空白,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生活实际,尽情去领悟草地的金色之美。而学生的精彩语言远远超过平常之语。真可谓“给学生多大的舞台,学生就会给你多大的惊喜”。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想象永远是孩子们最乐意去做的,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学来兴趣盎然,教师就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同乐,教学相长。
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三
在教学的时候,我非常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珍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读自己的书.力求使阅读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我要求学生精读深思,切己体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分角色读描写哥哥(弟弟)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语句,边读边想象情景,边读边体会句子中哪些词教会你如何骗过哥哥(弟弟).接着,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本正经,使劲,假装打哈欠等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将生动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现于头脑中,并通过不同的表情,语气,动作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将自己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
对于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通过学生默读思考,小组内生生交流,全班对话,师生合作,自己解决草 地为什么会变色这一问题,并在合作探究中读懂课文,感受草地的有趣.
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着力让学生潜心品评,在多元解读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与文本对话.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在读中体会我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伙伴,姐妹……来爱.之后,再让学生动笔修改,创意阅读,把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这句话改一改(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 ),你会怎样改 从而真切体会到我对这片金色的草地朴实,真挚如同朋友般的爱,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关系.
非常可惜的是,我在这一课时的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能够突破繁琐的理性分析,导致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二,还是没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文中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没能及时让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要是我们在这片草地上会怎么玩 这片草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动笔修改时,也还停留在文本中的蒲公英成了我们 ,如果能跳出文本,改成从那时起,(什么植物)成了我们 ,我也和(什么植物)一起 ,一起 .那将会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多角度,有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在课文最后总结升华时,也只是停留在文中的我对这片草地的爱和草地给我带来的快乐,而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片草地的感觉.
三,对文本本身的钻研不够透彻,像为什么课题为'金色'的草地,而不是'绿色'的草地呢
不足即是起点,我会以这些不足为起点,在教学中继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