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浙江导游词>

浙江兰亭的导游词

时间: 文琼0 分享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座晋代园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浙江兰亭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浙江兰亭的导游词范文(一)

  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绍兴对外接待的当家景区之一。由于兰亭地理位置正好处于绍兴平原、水网地带与丘陵山区的接缘之处,山地景观与水乡风貌得到充分而和谐地体现,因此,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就是非常有名的风景游览地。兰亭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完全源出王羲之等风流人物的一次历史性雅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和修禊”。

  古人在每年的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祈求平安,常在水边组织修禊仪式,同时作为一种水边嬉戏的游乐。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组织“曲水流觞”活动。曲水流觞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击鼓传花式的即兴娱乐,不过曲水流觞比我们现代人多了一点自然,而少了一点人为控制,谁出节目,完全由水中漂着的觞来决定。淌水的小溪中有许多“港湾”式的小曲,从上游漂下的觞停在谁面前的“港湾”中,谁就得使出自己的绝活,或者事前约定的节目。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们约定的活动是即兴作诗,诗不成就得罚酒。当时参与修禊的四十二人中,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郗昙、王丰之、华茂、庚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华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等十五人各得诗一首。九岁的王献之等十六人诗句不成,各各罚酒三觞以助兴。王羲之将已成之诗汇编成集,并应众人之邀,乘着酒兴在集子之前写了一篇324个字的序文,举世闻名的《兰亭序》就此诞生。《兰亭序》也称“禊帖”,还称“临河序”,非但文采灿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绝,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也因此而成了历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圣之地和江南的著名园林。 兰亭地方不大,但非常雅致,主要的景观建筑有鹅池碑、兰亭碑、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右军祠、书法博物馆等。

  鹅池碑是一座三角形石质建筑,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写,称“父子碑”,又同是著名书法家,因此使此碑身价百倍。据传,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时,刚写好“鹅”字,就听到接圣旨的呼声,身居当地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搁笔接旨。其时正在父亲身边观看的王献之,忍不住提笔续写了一个“池”字。碑侧鹅池是纪念性建筑,除与鹅池碑相呼应外,还同王羲之一生爱鹅有关。王羲之喜欢看鹅,喜欢写鹅字,也喜欢养鹅,因此也就有了王羲之书写“道德经”换鹅的故事,凡是与纪念王羲之有关的地方大多有鹅池建筑。

  兰亭碑也称小兰亭,亭中碑刻“兰亭”二字,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御书。中间有断痕,80年恢复时,无论如何找不回两字之间的一小块碑石。虽然已经精工相接,但旅游者总是深感遗憾,喜欢以自己的想象在缺陷处用手指去弥补摩画,时间久了,“兰亭”二字中间的残缺部分似乎隐约重现,兰亭碑也就被人们戏称成了“君民碑”。

  曲水是留在地面上的一条弯弯曲曲小溪,流觞指的是漂在曲水上的酒杯,临水而坐,一觞一咏组成了著名的曲水流觞。可以说,没有当时王羲之等人的曲水流觞活动,就没有《兰亭序》的诞生,当然也不可能有兰亭如今这样的知名度,曲水流觞应是兰亭景区的灵魂所在。曲水畔,常有风雅之人仿古流觞。

  面对着曲水流觞处的建筑就是流觞亭,是纪念曲水流觞的场所,现建筑为清代所成。亭内陈列曲水流觞图、名家书作、当年曲水流觞所成诗文等。

  御碑亭在流觞亭之后,为八角重檐结构建筑。亭内有御碑高6.8米,宽2.6米,厚20厘米,重1.8万公斤,是我国最大的古石碑之一。碑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碑后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的《兰亭即事》。与前面的父子碑、君民碑一样,此碑被人们称之祖孙碑,同为兰亭景区的“三绝”。

  右军祠在流觞亭的东侧。右军祠结构巧妙,四周环水,水上建堂,堂中有廊,廊侧有池,池中有亭,亭旁架桥。祠内可观天、地、日、月、星五景,可赏唐、宋、元、明、清墨宝。右军祠常作为举行各种纪念和交流活动之地,尤其是书艺交流的重要场所。

  书法博物馆在御碑亭后,过溪流石板桥便是。博物馆占地10亩,环境十分幽静,是展示我国书法悠久历史和陈列中外名家作品的地方。

  天章寺位于兰渚山山脚,与兰亭隔溪相望。现在的天章寺因已毁多年,很少有人专程游览,但一些专业人士和兰亭有特殊情感之人,仍不忘前去实地浏览。

  天章寺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曾为越中名寺。天章寺建成时间远远早于现在的兰亭,是当时兰亭建筑的一部分。天章寺虽然被毁,但大势依旧,屋基完整,环境清幽,值得一游。

  兰亭处处成景,处处幽雅,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八十年代在日本当时很有影响的顶尖级画家高山辰雄曾经访问过兰亭,来绍兴的目的是为写生,原先计划三天的行程被延长至七日,其中有一个半天完全泡在兰亭鹅池的东侧草地上。那天,高山先生在兰亭之内转了一圈之后,对陪同人员说:“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让我们什么事都别干,静静地坐着享受吧。”他一眼就看中鹅池东侧一块不大的草地,席地而坐,一直到公园关门他才不得不起身回到宾馆。

  兰亭本身就是很有档次的园林杰作,而且是历史文化含量非常丰富的园林,但对到达兰亭游览的人来说,除欣赏兰亭的景观之外,最让人陶醉的还是兰亭建筑之外的大量的动人故事。

  浙江兰亭的导游词范文(二)

  兰亭,位于绍兴西南兰渚山,是中国浙江绍兴的重要文化古迹和旅游胜地。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王献之等40多位名士在此举办修禊集会,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而兰亭也因此而著名。

  晋朝的绍兴是一线大都市(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永和九年,会稽内史兼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42位国家军政高官在兰亭举行盛会,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名扬海内外,是著名的魏晋风流朝圣地、书法圣地。

  兰亭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王羲之的兰亭修禊和《兰亭集序》开启中国山水园林、中国山水文学、行书书法三大艺术门类,兰亭文化是魏晋风度和玄学思想的核心组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兰亭根据明嘉靖时兰亭的旧址重建,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重要的名胜古迹,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括:"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古代春天的修禊日),四十多位东晋的明星应东道主会稽内史王羲之的邀请,亮相于会稽山阴城的兰亭,饮酒、写诗、观山、赏水,魏晋以来显赫的家族差不多都到齐了:王家、谢家、袁家、羊家、郗家、庾家、桓家等。东晋旷达、清雅、飘逸、玄远的时代气质使得这次聚会完全丧失了政治色彩,哪怕组织者王羲之是会稽市长,哪怕参与者大多是会稽和建康的军政大腕。

  浙江兰亭的导游词范文(三)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流传千古。关于兰亭的称谓,清·于敏《浙程备览》认为:“或云兰亭,非右军始,旧亭堠之亭,如邮铺相似,因右军禊会,名遂著于天下。”

  此时,兰亭正在我们的面前,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写诗作画时的心境?

  一千六百多年来,兰亭地址几经变迁,

  当我们来到兰亭门前,便看见“鹅池”二字,这两个字各成风格,“鹅”字看起来有着南方人的秀气,而“池”字则显得象北方汉子南洋的粗犷,人称“父子碑”,据说是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共同书写的。忽见鹅池中几只白鹅悠然嬉游,颇有生趣。而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精髓就是从鹅的形体上,悟出书法的真谛。

  顺着小径前行,迎面的是一亭,一痕痕沉沉的历史的斑迹显现出来。内一石碑上书“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手书。西侧是“乐池”,临池有“俯仰亭”。东侧为流觞亭,亭内有“曲水邀欢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澄如镜,在竹影树荫下缓缓并带着轻快的节奏逶迤流过,流得那样洒脱自在。 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蝴蝶,几片沿溪而下的花瓣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当年,王羲之邀约41位文人雅士列坐曲水两旁,并在水上漂流起装有酒的“觞”(酒杯),水流时急时缓,觞也就时飘时停。觞停在谁面前,谁就得写一首诗。王羲之将所赋37首诗汇集成册并书写下了《兰亭集序》,从此历史登上了一个文人思想境界的巅峰。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兰渚山下,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早在1600多年前就是游览胜地。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文人墨客常来这里游览聚会。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

  三,书圣王羲之邀请当时的文人学士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来兰亭修禊雅集,曲水流觞,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

  第一行书”,从此兰亭的名声倍增,成为书法圣地好江南的著名园林,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现在的兰亭是

  清康熙年间根据明代嘉靖年间旧址重建的。1980年时又加以全面修复。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

  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

  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

  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来到兰亭,不妨让我来介绍一下王羲之。

  王羲之生于公元303年,山东琅琊人,卒于公元361年,葬于嵊县(今嵊州市)金庭,享年59岁。王羲之出生于书法世家,从小得

  到前辈书法家的指导。幼年时曾向他的姨妈,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博采众长,自辟蹊径,创造出研美流畅的新体。

  人们赞誉他的书法“如天上的浮云,如受惊的神龙”。]

  [各位,兰亭的第一部分是鹅池。王羲之爱好养鹅人所共知,故兰亭有鹅池一景以纪念这位大书法家。据说,山阴地方一位老道

  ,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他知道王羲之喜欢白鹅,于是就特地养了一群逗人喜爱的白鹅,王羲之路过,见白鹅羽毛白净,形

  态优美,不由得驻足不前,进而要求买鹅,道士说:“钱我不要,只要你写本《黄庭经》”。羲之欣然答应,笔走龙蛇,不过半日,

  经成搁笔,道士已把群鹅用笼子装好。这就是“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进大门,穿过修竹小径和淙淙小溪,迎面出现一座三角形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是兰亭中有关王羲之的第一块碑石

  。相传王羲之当年在绍兴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书写“鹅池”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搁笔下跪接旨。

  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大家看这两个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浙江兰亭的导游词范文(四)

  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绍兴对外接待的当家景区之一。由于兰亭地理位置正好处于绍兴平原、水网地带与丘陵山区的接缘之处,山地景观与水乡风貌得到充分而和谐地体现,因此,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就是非常有名的风景游览地。兰亭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完全源出王羲之等风流人物的一次历史性雅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和修禊”。

  古人在每年的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祈求平安,常在水边组织修禊仪式,同时作为一种水边嬉戏的游乐。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组织“曲水流觞”活动。曲水流觞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击鼓传花式的即兴娱乐,不过曲水流觞比我们现代人多了一点自然,而少了一点人为控制,谁出节目,完全由水中漂着的觞来决定。淌水的小溪中有许多“港湾”式的小曲,从上游漂下的觞停在谁面前的“港湾”中,谁就得使出自己的绝活,或者事前约定的节目。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们约定的活动是即兴作诗,诗不成就得罚酒。当时参与修禊的四十二人中,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郗昙、王丰之、华茂、庚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华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等十五人各得诗一首。九岁的王献之等十六人诗句不成,各各罚酒三觞以助兴。王羲之将已成之诗汇编成集,并应众人之邀,乘着酒兴在集子之前写了一篇324个字的序文,举世闻名的《兰亭序》就此诞生。《兰亭序》也称“禊帖”,还称“临河序”,非但文采灿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绝,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也因此而成了历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圣之地和江南的著名园林。 兰亭地方不大,但非常雅致,主要的景观建筑有鹅池碑、兰亭碑、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右军祠、书法博物馆等。

  鹅池碑是一座三角形石质建筑,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写,称“父子碑”,又同是著名书法家,因此使此碑身价百倍。据传,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时,刚写好“鹅”字,就听到接圣旨的呼声,身居当地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搁笔接旨。其时正在父亲身边观看的王献之,忍不住提笔续写了一个“池”字。碑侧鹅池是纪念性建筑,除与鹅池碑相呼应外,还同王羲之一生爱鹅有关。王羲之喜欢看鹅,喜欢写鹅字,也喜欢养鹅,因此也就有了王羲之书写“道德经”换鹅的故事,凡是与纪念王羲之有关的地方大多有鹅池建筑。

  兰亭碑也称小兰亭,亭中碑刻“兰亭”二字,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御书。中间有断痕,80年恢复时,无论如何找不回两字之间的一小块碑石。虽然已经精工相接,但旅游者总是深感遗憾,喜欢以自己的想象在缺陷处用手指去弥补摩画,时间久了,“兰亭”二字中间的残缺部分似乎隐约重现,兰亭碑也就被人们戏称成了“君民碑”。

  曲水是留在地面上的一条弯弯曲曲小溪,流觞指的是漂在曲水上的酒杯,临水而坐,一觞一咏组成了著名的曲水流觞。可以说,没有当时王羲之等人的曲水流觞活动,就没有《兰亭序》的诞生,当然也不可能有兰亭如今这样的知名度,曲水流觞应是兰亭景区的灵魂所在。曲水畔,常有风雅之人仿古流觞。

  面对着曲水流觞处的建筑就是流觞亭,是纪念曲水流觞的场所,现建筑为清代所成。亭内陈列曲水流觞图、名家书作、当年曲水流觞所成诗文等。

  御碑亭在流觞亭之后,为八角重檐结构建筑。亭内有御碑高6.8米,宽2.6米,厚20厘米,重1.8万公斤,是我国最大的古石碑之一。碑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碑后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的《兰亭即事》。与前面的父子碑、君民碑一样,此碑被人们称之祖孙碑,同为兰亭景区的“三绝”。

  右军祠在流觞亭的东侧。右军祠结构巧妙,四周环水,水上建堂,堂中有廊,廊侧有池,池中有亭,亭旁架桥。祠内可观天、地、日、月、星五景,可赏唐、宋、元、明、清墨宝。右军祠常作为举行各种纪念和交流活动之地,尤其是书艺交流的重要场所。

  书法博物馆在御碑亭后,过溪流石板桥便是。博物馆占地10亩,环境十分幽静,是展示我国书法悠久历史和陈列中外名家作品的地方。

  天章寺位于兰渚山山脚,与兰亭隔溪相望。现在的天章寺因已毁多年,很少有人专程游览,但一些专业人士和兰亭有特殊情感之人,仍不忘前去实地浏览。

  天章寺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曾为越中名寺。天章寺建成时间远远早于现在的兰亭,是当时兰亭建筑的一部分。天章寺虽然被毁,但大势依旧,屋基完整,环境清幽,值得一游。

  兰亭处处成景,处处幽雅,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八十年代在日本当时很有影响的顶尖级画家高山辰雄曾经访问过兰亭,来绍兴的目的是为写生,原先计划三天的行程被延长至七日,其中有一个半天完全泡在兰亭鹅池的东侧草地上。那天,高山先生在兰亭之内转了一圈之后,对陪同人员说:“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让我们什么事都别干,静静地坐着享受吧。”他一眼就看中鹅池东侧一块不大的草地,席地而坐,一直到公园关门他才不得不起身回到宾馆。

  兰亭本身就是很有档次的园林杰作,而且是历史文化含量非常丰富的园林,但对到达兰亭游览的人来说,除欣赏兰亭的景观之外,最让人陶醉的还是兰亭建筑之外的大量的动人故事。

  浙江兰亭的导游词范文(五)

  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圣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兰亭由此得名。

  东晋永和九年,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42位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并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兰亭也因此成为书法圣地。历史上,兰亭原址几经兴废变迁,现兰亭是嘉靖年间郡守沈启根据明嘉靖时兰亭的旧址重建,基本保持了明清园林建筑的风格。

  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赏

41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