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大全 > 浙江导游词 >

精选杭州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

时间: 文琼21297 分享

  杭州市浙江省的省会,位于浙江省北部,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由衷赞美。那浙江杭州导游词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杭州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六和塔导游词1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要去游览的景点是六和塔。六和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和保俶塔、雷峰塔和白塔并称为杭州四大古塔。六和塔耸立在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月轮山是龙山的支脉,因其形仿佛一轮明月而得名。

  观赏六和塔的全貌要走一段小小的山坡。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六和塔的来历。关于它的来历,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钱塘江里住着一个性情暴躁的龙王,它喜怒无常,常常使潮水涨落无定。江水泛滥,淹没了沿江两岸的屋舍良田,人民饱受其害。后来有个名叫六和的小伙子,发誓要跟龙王争斗,率众搬石填江,终于制服了龙王。从此,江边的荒滩重又变成了良田,年年五谷丰登,人人得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勇敢的小伙子,就在六和填江的地方,造起了这座以六和塔命名的六和塔。另一个传说是:春秋战国时,列国纷争,弱肉强食,当时七国中势力最强的秦国,常常借故欺侮邻近的弱小诸国。纵横家苏秦就往来游说于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之间,使六国和好联盟,合纵抗秦。据说当年这六国君主的结盟大会,就是在这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召开的,后人就在此建塔纪念。因六国联合,故六和塔又叫“六合塔”。这些虽然都是传说,但它表达了杭州人民对这座古代建筑的珍爱。

  其实,根据历史记载,这里曾是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钱弘俶听从延寿、赞宁两位和尚的建议,在此建塔以镇江潮。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六和塔”,指的是“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争,意和同悦”。

  这是佛教的六种规约。此塔建成后,就取“六和塔”之义,定名为“六和塔”。塔旁的塔院,也就称之为六和寺。南宋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改六和寺为开化寺。至于又叫六合塔,则取“天地四方”之意。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六和塔前。塔前有一座二龙抢珠的石坊。再看雄伟壮观的塔身为平面八角形。这座楼阁式砖木结构的塔,占地867平方米,塔高59。89米,外观13层,每两层为一级,实际塔内只有七级。每级之间,铺有螺旋形阶梯,回旋上升,可直登至塔顶。塔内还有南宋的石刻佛经。每层塔壁的须弥座上雕刻着花卉人物、鸟兽虫鱼等各式图案。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来到六和塔,在塔内每层各书匾额,第一层叫“初地坚固”,第二层叫“二谛俱融”,第三层叫“三明净域”,第四层叫“四天宝网”,第五层“五云扶盖”,第六层叫“六鳌负载”,第七层叫“七宝庄严”。塔内共有226级台阶,从外到里分外墙、回墙、内墙、小室四部分。各层木檐由下而上层层向上递减,使檐上明亮,檐下阴暗,一明一暗,衬托分明,宜于远眺,这说明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已注意到了登高远眺的艺术构思。在塔的每层檐角上还挂有104个大铁马,起风时,铁马会发生悦耳的声音。

  六和塔虽然是宗教建筑,但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据有关文献记载,六和塔初建时规模很大,塔身共有九级,高170米左右。据传此塔初建时,北宋建筑名匠喻皓参加了设计,他所著的《木经》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著作,书中对宋代建筑的结构、装饰、营造方式等,都有详细记载,六和塔就是按照《木经》的建筑方式建造的。六和塔顶上,当时还装有塔灯,在钱塘江上夜航的船舶,都利用它作为指示方向的航标。六和塔建成后,到了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就完全毁于兵火。现存的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开工重建的,历时11年,到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才全部竣工,但高度远不如前,只有七级了。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修建外部木檐时,光搭一个施工用的脚手架就花了三年时间。可见在当时技术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建造这样浩大工程是相当艰巨的。解放后,国空于1953年、1971年和1990年分别进行了三次大修,并在塔内装上扶手栏杆和电灯。六和塔自南宋重建迄今,虽经多次修缮,但整座塔身还基本上保持着南宋时期的风貌。

  六和塔还有不少文物古迹。塔后侧壁上有石刻镇海神像,是明代万历年间重刻的。塔左侧有“敕赐开化之寺”石碑,是南宋碑文。塔后高台上,有清乾隆皇帝游塔时手书的六和塔塔碑。另外,据《水浒》记载,梁山泊英雄花和尚鲁智深在南征后,因不满朝廷统治,就在六和塔“听潮而圆,闻信而寂”,死后葬于开化寺。那位在山东景阳岗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行者武松,后来也老死在这里。故旧时六和塔内,曾绘有鲁智深和武松的画像。最近,在月轮山上又建起了一座“中华古塔集萃园”,使前面的古塔与后面的塔群相映生辉,给六和塔增添了新的游览内容。

  游完六和塔,大家请往南看,这就是著名的钱塘江。江呈“之”字折叠形,所以钱塘江又名“之江”,“浙江”省名也由此而来。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江,古称罗刹江,发源于安徽省东南部休宁县的六股尖,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万平方公里。因钱塘江口阔身狭,至杭州湾后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气势澎湃的钱塘江大潮,全世界只有巴西亚马逊河的海潮可以与之媲美。钱江潮在每年农历8月18这一天最为壮观,最佳观赏地点在海宁县的盐官镇。

  大家再看,在钱塘江上有一座横贯南北的铁路公路双层两用桥,这就是钱塘江大桥。在钱塘江大桥未建立之前,过往行人都通过六和塔下的古龙山渡摆渡过江。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负责此桥设计和施工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学专家茅以升教授。大桥始建于1934年8月8日,建成于1937年9月26日,大桥全长1453米,分正桥和引桥两部分,共16个桥孔,15个桥墩。上层通公路、行人,下层通铁路,浙赣线、杭甬线都通过此大桥。建桥资金共花费540万两银元。钱江大桥建成后三个月,因日军逼近杭州,被近于1937年3月1日,才又重新修复通车。

  1990年,国家在大桥下游13公里处又建成了一座铁路公路平行的钱江二桥,总长度为3100米。1993年12月,钱江三桥的兴建已经动工。届时,我们再来登塔观江,看到的将是杭州外滩的一番新景象.

  灵隐寺导游词2

  各位游客“湖山昼明寺,明寺藏深山”作为杭州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千年古刹——灵隐寺。灵隐寺讲究山门开阔,以炫耀法门,而气势宏伟的灵隐寺却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中,就是到了寺庙前,也寻不出“灵隐寺”这个寺名。各位要了解其中缘由,我得先简要介绍灵隐寺的历史。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元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杭州最大的丛林寺院,也是全国十大古刹之一。佛教信徒素有“朝普陀必先经灵隐”的说法。据《灵隐寺志》记载,公元326年,印度来了一个和尚叫慧理。见这里山水奇秀,怪石嶙峋,很像印度的灵鹫山,认为是仙灵所隐之地,一时便在此建寺取名“灵隐”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灵隐第一殿——天王殿前面。大家请看大殿重檐下悬挂的两块横匾,一块“靈鷲飛來”是由近代著名佛教居士书法家黄元秀所提,而另一块“雲林禅寺”的匾额是清康熙皇帝的亲笔手书。那清康熙皇帝为什么要把“灵隐寺”改为“雲林禅寺”呢?据灵隐寺记载,清康熙28年,康熙皇帝在寺院主持谛晖法师陪同下一早登上了寺后的北高峰,之间寺院笼罩在晨雾之中,眼前云林漠漠,分外幽静,下山回寺后,触景生情,引用杜甫“江汉终吾老,云林的尔曹”的诗句挥笔写下了”雲林禅寺”四个大字,赐为寺额但300多年来,杭州人们从来没有承认过康熙的改名,大家还是叫“灵隐寺”。

  从看天王殿前两座经幢,刻于北宋开宝二年,是吴越国王家庙“奉先寺”遗物,宋时由迎珊移置于此,经幢也称石幢,是一种刻着佛名活经咒的石柱,是古代佛教标志物,作为镇邪祈福之用,下面请大家随我进殿内参观。

  灵隐寺自创建至今,重要的毁建有14次,历史上灵隐寺规模最大要数五代吴越时,当时全寺有9楼18阁72殿,僧房1300余间,僧徒3000余人。清代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巡游灵隐寺;乾隆皇帝也六次南巡到灵隐寺,足见灵隐寺在当时的地位。可惜后来,灵隐寺遭天灾人祸,破坏严重。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建筑化为灰烬。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灵隐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修复。现在灵隐寺的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藏经楼、华严殿等五大殿,两边有东西禅室、碑室、方丈院和五百罗汉堂建筑。实现了灵隐“还灵鹫之壮观,复名山之胜景”的梦想。

  杭州西湖灵隐寺导游词3

  各位朋友:

  我们的车刚经过苍松夹道的九里松,已到灵隐风景区了。

  灵隐景区背靠北高峰,占地约36.9公顷。整个景区由灵隐寺、飞来峰、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等组成,还流传着济公抢新娘,康熙皇帝错题云林寺等传说。我们先参观1993年新增添的“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游览飞来峰石窟造像时,我们还要钻一下青林洞,摸一下“济公床”,看看理公塔、龙泓洞,找一找“一线天”,然后看一看飞来蜂石窟造像中最大的一龛大肚弥勒佛。经过壑雷亭和冷泉亭后,便是隐在清泉秀峰之间的灵隐寺。灵隐寺的主体建筑分三进: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灵隐是杭州的旅游热点,游人很多,请诸位跟随我,游览后,不仅能使你感到“灵山、灵峰、灵水、灵鹫、灵隐”秀丽山水,使你欣赏到宋元石窟造像的精湛艺术,更让你为“西湖第一名胜”灵隐寺的雄冠而赞叹。

  大家请看黄色粉墙的照壁上写着“咫尺西天”四个大字,这就告诉我们只要再跨上一步,便到佛国世界了。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即公元326年,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比少林寺还早170多年(少林寺建于495年),是杭州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全国十大面,重檐翘角,上挂72个风铃,如遇风起云涌,风铃丁当作响,宛如天乐合奏。塔内供奉的药师佛可为众生消灾延寿,所以香客常年不断。据说,当年侯景突然兵变,太监也去抗击,留下柴火与米。梁武帝纵有菩萨心肠,却不知长明灯可以点火烧饭,最后终于活活饿死。鸡鸣寺旁有口胭脂井,因为南朝陈后主,他在位时间是583。589年,他因为贪恋酒色而导致国破家亡,最后携王妃投入此井,被后人称之“辱井”。鸡鸣寺和北极阁北面,是一块被称为西家大塘的水面,清末胥自修在此栽荷植菊,沿塘建园,名声大噪。后因战火,日渐荒芜。天长日久,胥西谐音,胥家大塘被西家大塘所取代。如今,这块被明末顾文庄夸赞的“水田村舍,世外桃源”的仙境已被高耸林立的楼群所代替,古貌换新姿。

  现在我们依女儿墙向下俯瞰,这一片掩映在参天大树中的幢幢墨绿琉璃瓦大屋顶古建筑,是南京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这里曾经是六朝最大的皇家园林华林苑遗迹和供奉关羽的武庙旧址,明代这里是可以容纳九千大学士的国子监的一部分。民国时,这里是中央政府的考试院。

  再向前走,我们可以登上木板搭建的观景台,让玄武湖尽收眼底。晚唐诗人韦庄在登临这段城后,曾在《台城》这首诗中写道:“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诗人在这里吟诗赏景,是不是给人一种身在图画中的感觉。大家请看:这里东界钟山,南临九华,西对清凉,环抱在群山之中的玄武湖,碧波百顷,娟秀妩媚,像一面清澈明亮的镜子,将“龙蟠虎踞”的古城映说。传说飞来峰有七十二洞,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湮没无考。而在东部和北部的几个洞壑中却布满了五代至元代的大批石刻造像。那艺术精湛的石刻造像,石缝中的奇树古藤,给山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飞来峰一带风景秀丽,可以称得上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无水不清。

  1993年,飞来峰旁又增添了一处新景观,这就是“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它借飞来峰山林之势,塑造了大足石刻、安岳卧佛、龙门、麦积山、云冈石窟、乐山大佛等代表不同地方、各个年代的佛像近万尊,大大丰富了杭州灵隐景点的文化内涵。

  现在我们去看看飞来峰东南侧最大的一个洞??青林洞。它因洞口形似虎嘴,又称“老虎洞”或“金光洞”。大家请看,在洞口上方有三尊小佛,称为“西方三圣”,是飞来峰现存有题记造像中年代最早的一龛,它雕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即公元951年,中间那尊叫阿弥陀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称无量寿佛、接引佛。两侧分别是他的左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再看洞口崖壁上有一龛北宋乾兴元年,即公元1022年雕刻的“卢舍那佛会”浮雕,是飞来峰中雕刻最精致的佛像。中间的卢舍那佛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能以光明普照众生,故名大日如来即佛光普照的意思。卢舍那佛头戴宝冠,身着袈裟,坐在正中的莲花座上,上举双臂做说法状。左面骑狮子的是文殊菩萨,牵狮的是拂森;右侧骑象的是普贤菩萨,牵象的是獠蛮;旁边还有四天王和四菩萨像及随身供养一共15尊像。这组浮雕,结构完整,主次分明,造型生动,场面热烈,颇有装饰味。洞内除了古代石刻,还有不少济公传说中的遗迹呢。我们前方这块酷似床样的岩石就是“济公床”。传说济公常隐在洞内喝酒吃狗肉,吃饱喝足了便在石床上呼呼而睡。再请人洞看看,这就是济公为救被飞来峰压住的小孩,用力顶开倒坍的石块而留下的“手印”,下方还有一顶济公戴的船形“帽子”。身后黑黝黝的小洞里,还有一张石桌,传说是济公吃狗肉的地方。

  看完青林洞,我们再去看看玉洞。此洞因洞顶岩上滴下的含有石灰岩溶液,呈乳白色而名,又因蝙蝠出没栖息,顶部呈蝙蝠状,又称“蝙蝠洞”。洞内曲折通明,有点像桂林伏波山下的伏波洞。伏波洞有宋代造像,玉洞四壁所刻20多尊真人大小的罗汉也都是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即公元1001年的作品。洞前这块岩石平台,称“翻经台”,相传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在这里翻阅过经书。此洞还有个名字叫“岩石室”,传说晋代道人葛洪的祖父葛孝先是在此洞修炼而得道成仙的。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理公塔。灵隐寺开山祖师慧理和尚的遗骨就埋在塔下,现塔为明万历十八年重建。塔旁有两尊石刻,一为佛母像,一为金刚手像。这是元荣禄大夫宣政院使脱脱夫人至元二十九年,即公元1292年出钱镌刻的。按密宗的传说,金刚手就是夜叉神,应是凶、怒、丑、恶之相,可这里看到的金刚手却头戴金冠,手持金刚杵,身围飞舞飘带,洋溢着天真的稚气,是唐宋传统风格同藏、蒙民族艺术相结合的特有风格。

  据专家考证,自北魏到唐代的佛雕艺术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自晚唐以后趋向衰落,而飞来峰的五代、宋、元造像,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起到衔接前后的作用。飞来峰造像起自青林洞,缘溪上行,经过灵隐寺,延伸到法云弄,在长约600米,宽约200米的区域内,共有153龛470余尊造像。现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而元代造像近100尊。飞来峰石窟是南方石窟的代表,与北方石窟比较有三方面的区别:其一,北方石窟的地质形成大都为花岗岩,南方石窟的地质形成大都为石灰岩;其二,北方石窟大都为唐代以前的石窟艺术,如敦煌莫高窟等,南方石窟大都为五代宋元的作品;其三,北方石窟大都是石窟造像,而南方石窟大都为摩崖石刻。飞来峰造像有三个全国之最:一是全国元代造像最多最集中的一处;二是雕造的对象从以佛为主体过渡到以罗汉为主体,成为全国石窟中雕造罗汉最多的地方;三是汉族地区供奉与西藏喇嘛教有关的佛像最多的地方。因此在中国石窟雕刻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196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面就是龙泓洞。你看洞口上方的如来、观音像,仪态庄重,面容慈祥,衣褶飘动自然。此洞因端坐一尊观世音像,又叫“观音洞”,大家抬头又能看到洞顶开一小口,可以直接看到天,俗称“通天洞”。看!洞顶那一大一小的自然石块的背影像不像送子观音?旁边是射旭洞。请大家抬头仰望黑咕隆咚的洞顶石缝间微露一线天光,这就是著名的“一线天”胜迹。

  飞来峰上造像艺术,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正前方对崖壁间那袒腹露胸,笑脸相迎的大肚弥勒佛了。大家一看是否也会“开口便笑”呢?他这一笑整整笑了997年了,这尊讨人喜爱的佛像正好雕于公元1000年,是浙江省奉化县契此和尚的化身。因他一手执布袋,一手挂念珠,所以又称“布袋和尚”。你看他那丰满的身躯,不羁的坐势,宽阔的天庭,那眉开眼笑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和智慧,摆脱了佛教仪规的束缚。石刻采用写实的手法,还将十八罗汉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天然岩壁间,起到陪衬作用,也反映了宋代作品结构完整,技法精练。这尊弥勒佛像是整个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翕,长9米,高2.6米,成为飞来峰造像的标志作品。面对各位来访的朋友,弥勒佛怎么不笑逐颜开呢?“眼前都是有缘人,相亲相近,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有道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看到他,天下事还有什么不难为之宽怀呢?

  杭州西湖灵隐寺导游词4

  各位游客,杭州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素有“东南佛国”之称。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灵隐景区。

  灵隐景区不仅有闻名全国的千年古刹灵隐寺,还有古代石窟艺术瑰宝飞来峰造像。这里名山胜水,名人逸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幽雅、秀丽,文化氛围浓郁的仙山佛国。

  请看这面写有“咫尺西天”的照壁。“咫”,是我国周代计算长度的单位,“咫尺”是距离很近的意思。就是说,从这里只要在往前迈一步就是佛国世界灵隐寺了。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景区游览。

  “飞来峰概况、青林洞”: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我们眼前的这座海拔仅168米的奇秀的小山风,就是苏东坡诗句中提到的飞来峰了。相传在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奇峰怪石,风景绝异,惊奇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时飞来?”因此后人命此山为飞来峰,又名“灵鹫峰”。还有人说,飞来峰是从峨眉山飞来,并流传着济公活佛抢新娘就生灵的故事。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其实飞来峰形成于地质史上的二叠纪时期,已有2亿年历史,是一座石灰岩山峰。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质地松脆,易受水蚀和风化,长年累月就 ......

  杭州西湖灵隐寺导游词5

  各位游客,杭州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素有“东南佛国”之称。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灵隐景区。

  灵隐景区不仅有闻名全国的千年古刹灵隐寺,还有古代石窟艺术瑰宝飞来峰造像。这里名山胜水,名人逸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幽雅、秀丽,文化氛围浓郁的仙山佛国。

  请看这面写有“咫尺西天”的照壁。“咫”,是我国周代计算长度的单位,“咫尺”是距离很近的意思。就是说,从这里只要在往前迈一步就是佛国世界灵隐寺了。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景区游览。

  “飞来峰概况、青林洞”: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我们眼前的这座海拔仅168米的奇秀的小山风,就是苏东坡诗句中提到的飞来峰了。相传在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奇峰怪石,风景绝异,惊奇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时飞来?”因此后人命此山为飞来峰,又名“灵鹫峰”。还有人说,飞来峰是从峨眉山飞来,并流传着济公活佛抢新娘就生灵的故事。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其实飞来峰形成于地质史上的二叠纪时期,已有2亿年历史,是一座石灰岩山峰。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质地松脆,易受水蚀和风化,长年累月就形成众多形状迥异的岩洞,大自然造就了“无石不奇,无水不清,无洞不幽,无数不古”的飞来峰。特别珍贵的是,在天然岩洞里和山崖上,布满了五代、宋、元时期的大批石刻造像。在长约600米,宽约200米的区域内共有153龛,470余尊造像,保存较为完整的有338尊。这些精湛的雕刻艺术品不仅给奇峰秀石增添了神秘色彩,而且是飞来峰成为我国石窟造像中的艺术宝库。 好,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叫“青林洞”,因洞口形似虎嘴,故又称“老虎洞”。

  请大家抬头细看,位于青林洞口上方的三尊大型佛像就是“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是佛教密宗中最高的神,左边是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这龛佛像建于公元1282年,是元代作品中最早的一龛。

  在“华严三圣”旁还有3尊小佛像,人称“西方三圣”,它雕刻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即公元951年,这是飞来峰所有雕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中间那尊叫阿弥佗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称无量寿佛、接引佛;两侧分别是他的左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这件作品虽然已经风化,但仍能看出五代时期精湛的艺术风格。

  让我们再看那洞口右边的崖壁上,是佛教故事《卢舍那佛会》浮雕,这是飞来峰中雕刻最为精致的作品。石龛里正中坐在莲花座上的是卢舍那佛,他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能以光明普照众生,故名“大日如来”。卢舍那佛头戴宝冠,身披袈裟,双臂上举,呈说法状,左右两侧骑在狮、象之上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还有四大天王和四菩萨像,再加上随身供养,一共15尊。龛外还有两个“飞天”浮雕,都是北宋乾兴元年,即公元1022年的作品。这组浮雕,雕刻线条非常细腻生动,很有现代装饰画风格。

35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