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河南导游词>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600字

时间: 郑杭0 分享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制度的初创和形制典范,集中体现了人类杰出的创造力,具有世界性价值。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1

来自祖国各地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本次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天地之中”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刘导,也可以叫我小刘。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参观“天地之中”各景点的奇特风光,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文化!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中岳庙。这座中岳庙原叫“中岳祠”,背靠太室山,位于嵩山东麓的黄盖峰下,这里群山环绕,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中岳庙始建于秦,历代均有扩建,其中清朝乾隆年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现在的庙制基本上保留着清代重修以后的规模,从中华门起,全长约6.5公里,是中岳中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

在中岳庙的众多文物古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站立在崇圣门四侧的四尊镇库铁人。这四个铁人有3米多高,铸造于宋治平元年间,形象高大威武,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守库铁人”,也称“镇庙铁人”。

接下来我们前往少林寺景区的少林常住院。何谓少林常住院呢?就是主持僧侣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少林常住院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同时也是少林寺的核心。

你们看,气宇轩昂的山门此刻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它是清代建筑,门额上的“少林寺”三个字是康熙皇帝的亲笔手书,落款处是“康熙御笔之宝”方印。山门殿台阶下两座明代雕刻的石狮,显示了佛门气派的同时,也起着镇邪的作用。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游客到来,因此人们还用“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无穷”这句话来形容弥勒佛。有“护法金刚”之称的韦驮菩萨在山门殿佛龛后方。瞧,他手持的金刚宝杵,是用来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的。

现在,我们即将踏入天王殿,它曾于1982年重建。殿外的两大金刚,唤为“哼”“哈”二将,负责守护佛法。大殿内分别是四大天王的塑像,又叫“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贫,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祈求下一年六畜兴旺,有所收成。

欣赏了这么多景点,相信大家一定为“天地之中”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惊叹吧!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拍照留念,游玩时请注意安全。

祝大家玩得愉快!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2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是本次导游,大家就喊我小林吧。接下来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天地之中”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位于是登封市告成镇,同周公测景台,周公庙一起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登封观星台在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登封“天地之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因此,观星台被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高台就是周公测景台。周公测景台是在此3000多年前周公测量天地之中的地方。为什么叫天地之中呢?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天是圆的,就像一个碗罩在上面。而余出来的部分就是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中间就是四海之内的中心是登封。这座台用青石制作,分台座和石柱两部分,石柱为表,台座为圭。游客朋友们,看我们的老祖先在3000年前就会利用圭和表来测量日影推算历法,这是他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他们多伟大呀!

现在映入我们眼前的这处景观就是观星台。它建于元朝(公元1267--1269年),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通过在观星台的实地观测,在公元1280年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却早了300年。这里面展示了圭表的实物,大家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一下,看看古人的“量天尺”是什么样的。

周公庙是纪念周公旦的地方,里面有周公的塑像,他是我国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

好了,就讲这么多,下面美丽的景致就请你们自己去慢慢游赏吧!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3

(大门)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观星台景区。观星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3公里告成镇北周公庙内。告成,即历史上所说的“夏都阳城”。它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山水环抱,风景宜人。

观星台景区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请看这尊照壁,它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上嵌“千古中传”石额一方。我们再看大门,两旁刻制一副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简要地说明了测景台和观星台“测影”和“观星”的作用。

观星台景区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七进,院内复制安装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我们现在进入庭院,跟观星台来个亲密接触。

(周公测景台)

我们面前这座石台,形状像“高”字,这就是“周公测景(音义同‘影’字)台”。测景台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验证四时、计年的仪器,古人称为“圭表”。“圭”是地面上设置的土堆,“表”是用来测日影的立杆。这座石圭石表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在周公测景台原址上重建的,其尺寸大有讲究,总高3.95米,下部的“圭”高1.95米,上部的“表”高1.965米,合唐开元尺子的8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部北边沿0.37米,约合唐开元尺1.5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从而算出当时测影所在地的纬度为34.3度,这一天的日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因此俗称此台为“没影台”。

周公测景台为周朝的周公创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后,他当摄政王,辅助武王幼子成王平定“三监”之乱,行封建,营东都,制礼作乐,建章立制,后又还政于成王,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孔子一生都崇拜他。他的言论多见于《尚书》。

古时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圆地方”。所以被尊为天子的历代帝王都敬天神,都要找到天地的中心,以便坐其中而号令四方。周王朝建立后,周公要移居中原,迁都洛阳,以便更好地统治全国。迁都是件大事,周公自然也要找“天地的中心”:一来好给迁都找借口,二来也为寻得准确的天文依据。古人认为,地球南北三万里,日中影长一寸即距离中心一千里。夏至日中,八尺高表影长不足一尺五寸之地,必为地中之南,表影越一尺五寸之地,必为地中之北,影长恰一尺五寸,则为地中。周公认同这样的观点。周公营建东都洛阳时,便到各地建起许多圭表,测日影,以获地中。周公测日影采用的是土圭,用石块于地上围一圆台,覆土平整夯实,形如斗,高六尺,曰“圭”。上面中央立八尺石柱,曰“表”。这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长度、计算每日时分、推算季节变换的一种传统天文仪器。观测活动中,周公发现他建在阳城的圭表,每到夏至这天正午,石座下部四周均看不到影子,符合“影长恰一尺五寸”之说,也符合他迁都的思想,即大喜,故命人在此堆土垒石作为标志,命名为“天中山”。周公还依据测影台的实地观测,确立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划定了春夏秋冬四时。这便是周公测影的由来。周公测影最大的功德是留下了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地遗址,也留下了“天地之最中”的标志。周公证得阳城为天地之中,于是中原地区被称为中国,豫州被称为中州,华夏民族被称为中华。中国、中华、中州、中原、中岳、中土、中央、中天等词语中的“中”字都由此而来。连河南方言也不说“好不好”、“行不行”,而说“中不中”。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一行和尚在此进行天文观测,命南宫说仿周公的`土圭木表,制换了石圭石表,并在台的表柱上刻下“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以示敬仰。

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公元1218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1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现存观星台创建于元朝初年,距今约七百年。它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室统高12.62米。顶边各长8米多,基边各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

台下北壁设有对称的两个踏道口,人们可以由此登临台顶。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

台上是观星和测景的工作场地。台顶北部的小室,据明代侯泰的《刻石记》记载,始建于嘉靖七年(1528年),距元初建筑观星台时已有200余年,这个小室,据说是为安放各种仪器和进行操作而建。

台体北壁正中有一凹槽,凹槽南壁上下垂直,东西两壁有明显收分,为此台的重要部位。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与台下的石圭是一组测量日影长度的元代圭表装置,因为它比以往的八尺之表高出5倍,故称为“高表”。石圭在台体以北下部,南端伸入北壁的凹槽,与直壁相距0.36米。自南至北由36方青石接连铺设的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高0.53米,北高0.62米,圭面水平误差甚微。上刻两条平行双股流水渠,深2厘米,宽2.5厘米,两槽相距15厘米。渠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有长条状泄水池,池两头有泄水孔。这种水渠,是用以测水平的天文仪表。

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比传统“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结构和测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当时建筑在元大都的高表据记载为铜制,圭为石制。表高50尺,宽2尺4寸,厚1尺2寸,植于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铸二龙,龙身半附表侧,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长﹑3寸粗的“横梁”。自梁心至表上端为4尺,自石圭上面至梁心40尺。石圭长度为128尺,宽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两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测量影长。为了克服表高影虚的缺陷,测影时,石圭上还加置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梁影。景符下为方框,一端设有可旋机轴,轴上嵌入一个宽2寸﹑长4寸﹑中穿孔窍的铜叶,其势南低北高,依太阳高下调整角度。正午时,太阳光穿过景符北侧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阳倒像。南北移动景符,寻找从表端横梁投下的梁影。这条经过景符小孔形成的梁影清晰实在﹑细若发丝。当梁影平分日像时,即可度量日影长度。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可能还有观测星象等设施。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4

各位游客:

我是本次导游,大家就喊我小林吧。接下来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天地之中”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位于是登封市告成镇,同周公测景台,周公庙一起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登封观星台在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登封“天地之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因此,观星台被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高台就是周公测景台。周公测景台是在此3000多年前周公测量天地之中的地方。为什么叫天地之中呢?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天是圆的,就像一个碗罩在上面。而余出来的部分就是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中间就是四海之内的中心是登封。这座台用青石制作,分台座和石柱两部分,石柱为表,台座为圭。游客朋友们,看我们的老祖先在3000年前就会利用圭和表来测量日影推算历法,这是他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他们多伟大呀!

现在映入我们眼前的这处景观就是观星台。它建于元朝(公元1267--1269年),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通过在观星台的实地观测,在公元1280年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却早了300年。这里面展示了圭表的实物,大家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一下,看看古人的“量天尺”是什么样的。

周公庙是纪念周公旦的地方,里面有周公的塑像,他是我国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

好了,就讲这么多,下面美丽的景致就请你们自己去慢慢游赏吧!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5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观星台景区。观星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3公里告成镇北周公庙内。告成,即历史上所说的“夏都阳城”。它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山水环抱,风景宜人。

观星台景区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请看这尊照壁,它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上嵌“千古中传”石额一方。我们再看大门,两旁刻制一副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简要地说明了测景台和观星台“测影”和“观星”的作用。

观星台景区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七进,院内复制安装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我们现在进入庭院,跟观星台来个亲密接触。

我们面前这座石台,形状像“高”字,这就是“周公测景(音义同‘影’字)台”。测景台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验证四时、计年的仪器,古人称为“圭表”。“圭”是地面上设置的土堆,“表”是用来测日影的立杆。这座石圭石表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在周公测景台原址上重建的,其尺寸大有讲究,总高3.95米,下部的“圭”高1.95米,上部的“表”高1.965米,合唐开元尺子的8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部北边沿0.37米,约合唐开元尺1.5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从而算出当时测影所在地的纬度为34.3度,这一天的日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因此俗称此台为“没影台”。

周公测景台为周朝的周公创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后,他当摄政王,辅助武王幼子成王平定“三监”之乱,行封建,营东都,制礼作乐,建章立制,后又还政于成王,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孔子一生都崇拜他。他的言论多见于《尚书》。

古时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圆地方”。所以被尊为天子的历代帝王都敬天神,都要找到天地的中心,以便坐其中而号令四方。周王朝建立后,周公要移居中原,迁都洛阳,以便更好地统治全国。迁都是件大事,周公自然也要找“天地的中心”:一来好给迁都找借口,二来也为寻得准确的天文依据。古人认为,地球南北三万里,日中影长一寸即距离中心一千里。夏至日中,八尺高表影长不足一尺五寸之地,必为地中之南,表影越一尺五寸之地,必为地中之北,影长恰一尺五寸,则为地中。周公认同这样的观点。周公营建东都洛阳时,便到各地建起许多圭表,测日影,以获地中。周公测日影采用的是土圭,用石块于地上围一圆台,覆土平整夯实,形如斗,高六尺,曰“圭”。上面中央立八尺石柱,曰“表”。这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长度、计算每日时分、推算季节变换的一种传统天文仪器。观测活动中,周公发现他建在阳城的圭表,每到夏至这天正午,石座下部四周均看不到影子,符合“影长恰一尺五寸”之说,也符合他迁都的思想,即大喜,故命人在此堆土垒石作为标志,命名为“天中山”。周公还依据测影台的实地观测,确立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划定了春夏秋冬四时。这便是周公测影的由来。周公测影最大的功德是留下了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地遗址,也留下了“天地之最中”的标志。周公证得阳城为天地之中,于是中原地区被称为中国,豫州被称为中州,华夏民族被称为中华。中国、中华、中州、中原、中岳、中土、中央、中天等词语中的“中”字都由此而来。连河南方言也不说“好不好”、“行不行”,而说“中不中”。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一行和尚在此进行天文观测,命南宫说仿周公的土圭木表,制换了石圭石表,并在台的表柱上刻下“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以示敬仰。

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公元1218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1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现存观星台创建于元朝初年,距今约七百年。它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室统高12.62米。顶边各长8米多,基边各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

台下北壁设有对称的两个踏道口,人们可以由此登临台顶。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

台上是观星和测景的工作场地。台顶北部的小室,据明代侯泰的《刻石记》记载,始建于嘉靖七年(1528年),距元初建筑观星台时已有200余年,这个小室,据说是为安放各种仪器和进行操作而建。

台体北壁正中有一凹槽,凹槽南壁上下垂直,东西两壁有明显收分,为此台的重要部位。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与台下的石圭是一组测量日影长度的元代圭表装置,因为它比以往的八尺之表高出5倍,故称为“高表”。石圭在台体以北下部,南端伸入北壁的凹槽,与直壁相距0.36米。自南至北由36方青石接连铺设的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高0.53米,北高0.62米,圭面水平误差甚微。上刻两条平行双股流水渠,深2厘米,宽2.5厘米,两槽相距15厘米。渠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有长条状泄水池,池两头有泄水孔。这种水渠,是用以测水平的天文仪表。

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比传统“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结构和测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当时建筑在元大都的高表据记载为铜制,圭为石制。表高50尺,宽2尺4寸,厚1尺2寸,植于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铸二龙,龙身半附表侧,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长、3寸粗的“横梁”。自梁心至表上端为4尺,自石圭上面至梁心40尺。石圭长度为128尺,宽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两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测量影长。为了克服表高影虚的缺陷,测影时,石圭上还加置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梁影。景符下为方框,一端设有可旋机轴,轴上嵌入一个宽2寸、长4寸、中穿孔窍的铜叶,其势南低北高,依太阳高下调整角度。正午时,太阳光穿过景符北侧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阳倒像。南北移动景符,寻找从表端横梁投下的梁影。这条经过景符小孔形成的梁影清晰实在、细若发丝。当梁影平分日像时,即可度量日影长度。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可能还有观测星象等设施。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今天给大家的导游服务到此暂告一个段落,其实登封观星台的风景远远不止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些,还有更多迷人的风光等着大家细细发掘游览。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安全,请大家千万不要在景区里乱扔垃圾以及乱刻字,谢谢大家。

最后,真诚祝福大家在登封观星台玩的开心,玩的快乐,再见!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600字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制度的初创和形制典范,集中体现了人类杰出的创造力,具有世界性价值。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导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2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