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景导游词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河南名景导游词。
河南名景导游词篇1
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众多,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巨大;区位优越,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农业领先,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发展较快,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潜力很大,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河南概貌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2014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共有森林公园11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3.3%。河南的生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197科、3830余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小麦、玉米、棉花、烟叶和油料等。动物418种,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23.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
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居前3位的有32种,居前5位的有58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自古以来,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商鞅、苏秦、李斯、刘秀、张良、司马懿、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僧一行,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司马光、褚遂良、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还有现当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革命先辈邓颖超、彭雪枫、许世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
河南名景导游词篇2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她位于郑州西北20公里处,处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是黄土高原的终点,华北大平原的起点。在这里,可以欣赏黄河的“悬、险、浊、荡、阔”等特征景区以中原第一岭——邙山为依托,北靠莽莽黄河,东临京广铁路,西望著名楚汉争霸古战场。景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现已开放景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五龙峰、岳山骆驼岭、汉霸二王城、星海湖、炎黄二帝等六大景区,分布着“炎黄二帝”“哺育”、“大禹”、黄河碑林、万里黄河第一桥、浮天阁、极目阁等景点。这里被誉为万里黄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炎黄二帝塑像
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地,天下龙的传人同宗、同祖、同源,欢迎各位女士、先生来到祖根地、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岸边、来到黄河风景名胜区,寻根拜祖!
现在大家参观的是景区的第一景观——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大家都知道,黄河流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开创中华文明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被敬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今天,海内外中华儿女仍以炎黄子孙自称,以炎黄子孙为荣。我们现在面前的这座山就是炎黄始祖结盟的同盟山。炎黄巨塑景点包括炎黄二帝塑像、广场和纪念坛三部分。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采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国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巨塑以黄河岸边的黄土为根基,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在我们身后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整个塑像融黄河、黄土、炎黄文化三者为一体,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艺术效果。今天大家看到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在1987年经海内外各界人士倡议和反复论证下修建的,从1987年倡议至开工建设,历经20年。对方案的设计五易其稿,先后召开了11次论证会,由国内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中华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开拓和创业的化身。整个塑像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其中毛石7万多方,景石3万多吨。巨塑内部为双子座楼东侧10层,西侧11层,实用面积8000平方米。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的母亲像高2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并肩矗立的二帝像是名副其实的巨人,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巨大的脸合在一起就有1000多平方米. 山体右下方是范曾教授为炎黄二帝塑像亲笔手书长达485字的长33米,宽3.3米《炎黄赋》碑刻。炎黄广场按中国传统手法,布置为中轴线。广场长500米,宽300米,从同盟山前一直延伸到黄河老滩,总面积15万平方米。相当于20多个足球场那末大。(60*90)。广场按地形分为三级,在一级广场正中安放一口巨型铜鼎,名为“炎黄鼎”,它是炎黄子孙瞻仰炎黄二帝的重要礼器。大家都知道,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炎黄鼎”由中国青铜器专家、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设计,鼎高6.6 米,重近20吨。炎黄鼎的造型既继承了西周青铜文化的传统,又具有现代青铜器的特色。鼎座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和***、邓小平、陈云的题字。鼎身饰有十二座高山,十二条河川,象征五千年中华文明山高水长,十二只飞凤翱翔在山川云天之间,显示祖国一派吉庆祥和景象。口沿下三对飞龙在天,意为今日之中华正在奋力腾飞。鼎座上的五十六条夔龙则象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
河南名景导游词篇3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风景名胜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最佳旅游时间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
区域分布
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8个县。
历史文化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殷”(今安阳),自夏而金的4000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3200余年。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猜您感兴趣:
1.河南八篇导游词
6.郑州市导游词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