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广西的导游词(7篇)
介绍广西的导游词(精选7篇)
广西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沿海自治区。因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而简称桂,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介绍广西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介绍广西的导游词【篇1】
桂林大榕树(千年古榕) 位于漓江风景区内,名“穿岩古榕”。为田园风光最佳处。阳朔城南7.5千米的高田乡穿岩村金宝河南岸,有一棵古榕树冠呈圆形,远望是一把绿色巨伞,近看盘根错节,叶茂蔽天。传为晋代所植,距今已有1500多年树龄。古树下,金宝河缓缓而流,明净如镜。
树围有七米多,高达十七米,枝繁叶茂,浓荫蔽天,所盖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虽然树干老态龙钟,盘根错节,但仍然生机勃勃。在电影《刘三姐》里,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传情绣球的。
古树下,金宝河缓缓而流,明净如镜。对岸有一座小山,中间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门,可以让人随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在榕树和穿岩之间有个渡口,人称"榕荫古渡"。在穿岩的临河处有一块石头,颇像一只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于是民歌唱道:"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清流。“榕荫古渡”为阳朔著名古景。
介绍广西的导游词【篇2】
景区介绍:
说是1959年发现并不很确切。因为在人们打开这个岩洞时,在它的石壁上看到几十则纪游题名,都是唐宋时代的,可见1000多前,它就被人们发现,并成为游览胜地,只是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它又被封闭起来。因此,把1959年的发现称做再发现似更确切。
芦笛岩于1962年开放时,因当时全国开放游览岩洞为数不多,而芦笛岩又比较瑰丽,因此一下子名扬四海,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芦笛岩洞内曲折上下,变化多端,洞内有大量的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并自然形成可以拟人拟物的自然景色。
七星岩是我国最早开放游览的岩洞之一。早在1700多年前就成了游览胜地,因此,洞中留下了不少题词。洞中有的景点的名称,如"大象卷鼻"、"狮子戏球"、"仙人晒网"等,从明代起,一直流传到今天。明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进七星岩考察。七星岩的游程约800多米,最宽处43米,最高处27米,沿内温度常年的摄氏20度左右。解放后经全面修整,铺设道路,装置灯光,游览称便。
介绍广西的导游词【篇3】
斜阳岛位于涠洲岛东南方向约9海里处(1海里约等于1.83公里),是由火山喷发堆凝形成,面积1.89平方公里。因为从涠洲岛上可观太阳斜照此岛全景,又因该岛横亘干涠洲岛东南面,南面为阳,故称斜阳岛。
斜阳岛上居住的人很少,约有290人,民风淳斜阳岛朴,村民多靠打鱼为生,夜不闭户,恍如世外桃源。
斜阳岛火山岩层壮观,溶岩景观奇特,岩石上有许多火山喷发时留下的圆圆的小坑,海潮过后,坑里蓄满了海水,在阳光的折射下,像一个个蓝色的宝石散落在岩石上,成了最美丽的点缀。斜阳岛的海水蓝的有点发绿,清澈见底,只要站在岩石边上就能看到一群群五彩斑斓的小海鱼。
斜阳岛上长满了相思树与仙人掌,仙人花四季怒放,仙人果常年飘香。
斜阳岛的美可以让你忘记时间、忘记杂念;斜阳岛的美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能用心去体会!
斜阳岛位于涠洲岛东南海面上,亦由火山喷发堆积形成,距涠洲岛9海里,距北海市区44海里,面积1.89平方公里。因从涠洲岛可观太阳斜照此岛全景,又因该岛横亘干涠洲岛东南面,南面为阳,故称斜阳岛。
斜阳岛上住着20__多客家人,岛民热情好客,民风民俗淳朴。岛上目前没设菜市场,没有小偷,各家各户捕捞回来的鱼,吃不完,就放在岸边海水里,随用随取。到斜阳岛来旅游,可欣赏到形似原始生活的情调。
介绍广西的导游词【篇4】
各位游客:
你们好!我是导游员,你们可以叫我__,今天我带领大家畅游象鼻山,在此,我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希望我的服务能给大家带来一段美好的享受。
象山公园地处广西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面积11。88公顷,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洞、岛、亭、台、坪、径、文物、古迹相映成画,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象鼻山又名象山,是公园的主要景点,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被人们美誉为桂林市的城徽。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弯如满月,穿透山体,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水月洞的幽奇迷纪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为宋代镌刻。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象山的东、西麓,艾有石级曲折百上。山顶平展,树木成荫,小径通幽;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塔高10余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形似剑柄,又似宝瓶,古朴凝重;游人立于山顶,神清气爽,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得古老而年轻的象山魅力独具。象山公园常举办各类花展,游人徜徉其中,但见山之奇峭、水之碧透、洞之清幽、花之娇媚,几疑身处仙境,流连忘返。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从滨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览象山全景,“象汲长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园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万年左右,地壳抬升,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位于象鼻与象之间通透圆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阳洞。江水穿洞而过,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诗赞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葱,竹篱茅舍掩映其间。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烟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视为桂林的象征,是中外游客最为神往的风景点。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文人学士属文赋句,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象鼻山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朝阳亭
在像鼻山水月洞内,始建于宋,亭已早废,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
象眼岩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互相贯通,高约2米,宽5~10米,长52。8米,呈扁长形,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悬崖峭壁,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半城山芭历历在目;从右眼远眺,江波帆影,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云崖轩宋代园林建筑。明张鸣凤《桂故》载:“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曰云崖轩。轩废已久。”根据方信孺《题云崖轩》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古云崖轩”的记述。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方信孺诗有“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普贤塔
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称“剑柄塔”,或“宝瓶塔”。该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宽3。3米,长约13。5米,面积44。5平方米。岩口面江,东向,呈条形封闭状态,是内凉、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有“千顷水光涵洞府”,“山窗寂静观周易”句,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
介绍广西的导游词【篇5】
广西玉林市鹿峰山风景区既有华山之险,又有泰山之奇,更有黄山之美。山上奇峰叠出,沟壑深幽,树木苍翠,一壁千仞,古藤直泻,鸟语花香,山回路转。使您遐想联翩,心旷神怡,既惊叹历史的天造地设,更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鹿峰山位于兴业以东,距县城18公里,鹿峰山自然景观特点主要表现为奇、幽、险、壮、秀五个方面,景区由龙泉岩和鹿峰山石林公园两大部分组成,人文景观主要有李宗仁屯兵遗址、北帝阁、华龙泉、华龙。
沿石级往上攀登,有一倾斜宽阔的大厅,地面涌起一从从石柱、石蘑菇,洞壁上有石帐、石帘,似舞台上的立体布景。再沿石级而上,又有一半圆形倾斜大厅,景物更加繁多,有如百叶窗帘,工整雅洁;有如绣花雕刻,千姿百态;有如田园阡陌,更有一处仙人床、仙人椅和几个仙人的脚印。
鹿峰山是岩溶石山,峰从起伏,草木茂盛,绿水青山,景色迷人。龙泉洞口就在山脚下,该洞由众多的喀斯溶洞及地下河构成,长1200百多米,洞内似一个旋转形大殿堂分上下两层,下层水洞中,一条清溪蜿蜒而流,弯弯曲曲约1000多米,水底为沙石,可淌水游览,溪水清澈,深不过膝。沿溪而行,景色万千,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介绍广西的导游词【篇6】
漓江属于珠江水系,发源地在桂林北面兴安县境内的猫儿山。猫儿山是史称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海拔2238米,号称中南最高峰,漓江由猫儿山下的涓涓细流汇集而成兴安县境内至今还保留着秦始皇时期修建的“灵渠”,它是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史称“兴安灵渠”,它把漓江的水和湘江的水连接起来。湘江在湖南境内,属于长江水系。大自然赋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无水不东流”是因为地球西部地形高,东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漓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谓“湘漓分流”、“相离而去”,漓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另外漓江的“漓”字,在字典里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漓江名称最佳的含义。漓江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起过重大作用,灵渠开凿之后,它沟通了岭南与中原的联系,对秦王朝统一中国的大业,以及对桂林乃至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有深刻的影响。
在前面右侧临水的山壁,有几根悬垂倒挂的钟乳石柱,它们形态嵯峨,形神兼备,仿佛像几条饮江的巨龙,它们的身子,隐藏在山壁内,只有龙头向着水面。第当春夏水涨,龙头便会吐出雨露。传说这几条龙是天帝派它们到漓江边来采集桂花香精的。很久以前这些山坡上长满了桂花,那冲天的香气直贯天宫,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为之震怒,于是派来了这几条神龙,要把这桂花的香气全部吸尽带回了天宫。谁知道神龙到了这时原形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它们不仅没有带走人间的桂花,反而引来了天庭的雨露,它们把雨露倾注在崖壁下的潭里,从此这个潭就叫沉香潭。沉香潭的水灌溉了漓江两崖的四方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的桂花树枝叶长得更加繁茂了,漓江八月两岸到处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们都把这片地方叫桂林呢!
介绍广西的导游词【篇7】
国家首批“信得过”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北海老城是北海城市的发源地,总面积0.4平方公里。始建于1820_年,全长1.27公里,宽9米,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近代建筑年鉴”。
这条街最大的特点是“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文化生活中西融合”。主要景点有东安马头、_礼拜堂、三皇庙、丸一药房、街渡口、治安告示碑、摇水井、永济隆、双水井、单水井、北海海关大楼旧址、大清邮政北海分局、宜仙楼、电报局旧址、房产界碑等,特别是北海老城历史文化馆、北海坭兴陶馆、北海明清木雕馆、北海水彩画馆等展馆浓缩了北海老城历史文化的精华,展示了独具魅力的老城文化底蕴。
北海老城国家4A级景区旗下北海老城历史文化馆位于珠海中路102号,该馆在梳理北海老城的历史脉络中,重现老城昔日繁华景象,展示老城独具特色的历史遗存,深度挖掘老城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示出一种缘海而生、伴海而兴、中西合璧的滨海古城历史文化底蕴。通过高科技多媒体、场景复原、实物等的穿插展示,以时间为横坐标,历史事件为纵坐标,以事带物,以物带人,将整个老城的发展历程完整的铺陈开来。
北海老城国家4A级景区旗下北海水彩画馆位于珠海东路181号,该馆由老街保存最为完好的岭南骑楼建筑风格的民居改建而成,重点介绍代表北海画派的十一名画家:蔡道东、张国权、张国楠、刘少华、张虹、包建群、吴明珠、吴志刚、黄小其、张济良、张斌等的个人精品展。
北海老城国家4A级景区旗下北海坭兴陶馆位于珠海中路20号,主要展示许维基先生所收藏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坭兴陶藏品,辅以13位坭兴陶大师的个人精品展,可堪称“全国独一无二”。
北海老城国家4A级景区旗下北海明清木雕馆位于珠海中路10号,馆内展品来自澳大利亚籍华人收藏家巫海先生藏品,主要陈列明清时期北部湾地区古民居中的建筑木雕及民用家具,这些展品主要采用了浮雕、透雕、圆雕等雕刻手法,展品雕工精湛,形象生动,是北部湾地区收藏古建筑木雕中数量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展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