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北京导游词>

北京水路导游词5篇

时间: 郑杭0 分享

北京历史上的水系发展历史,历史上知名的水利工程和史学著作中的典故和北京的 水域关系等。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北京水路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北京水路导游词1

只见李莲英心中有数,不慌不忙地说道:“太后息怒,请您后殿御览。”慈禧太后慢慢悠悠转到三世佛后,果见一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坐在莲花台上,此寺方丈住持,还有慈禧的文武大臣也都早在李莲英的安排之下,聚集在这里。与此同时,李莲英突然喊道:“老佛爷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爷!”

慈禧是何等聪明,见状便明白了一大半儿,但她仍故作不解:“你们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爷呀?”下边一片拍马屁之声:“就是迎接太后您老佛爷呀!”“您就是当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如今先皇晏驾,新皇尚幼,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民们请您垂帘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于水火之中啊!”把慈禧拍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连骨头都酥了。

自此,“万寿寺双佛显圣”的故事便越传越神,老佛爷这个称呼更是从万寿寺传遍京城,举国上下,都称慈禧为“太后老佛爷”。这为慈禧的夺权制造了不小的舆论声势。

据说这个观世音正是李莲英让人按慈禧的模样塑造而成的,如今拿来慈禧留下的老照片与佛像对比,还真是颇为神似。后来慈禧由于对此观世音非常赏识,还穿上了寺里方丈为她准备的观音衣服,李莲英扮作韦驮,俩人在这个佛像前照了张像,相片流传至今。

由此发迹之后,慈禧对于万寿寺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把她当成了自己的福地。光绪十四年起,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新修好颐和园之后,她为了方便自己去颐和园,又疏浚了一条水道。颐和园是三分山、七分水、一亩田。可谓山水结合,动静相宜。而慈禧坐马车去时,只能看到颐和园的四分之一。乘舟游幸就大不相同,远山似画、如入仙境,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而那条被称为“慈禧水道”的水系,就从万寿寺门前经过,万寿寺也就理所应当被选为慈禧出游的行宫。

据统计,慈禧一生曾32次去颐和园。按照慈禧太后出游的排场,这座万寿寺在光绪初年作为行宫标准也太低了。因此光绪一朝,万寿寺几次扩建,一度成为京西第一大寺。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开放的部分只是万寿寺原规模的一半,东路的许多房产还没有彻底腾退出来。不知道如果完全恢复,万寿寺会是怎样壮观的场景。

如今从万寿寺门前仍可以乘船行舟,并且路线全如当年慈禧行走的一样。而当年除慈禧外,只有阿哥、格格级别以上才可随驾乘船,游览景色。慈禧水道上“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秀美景色,老百姓根本无缘得见。清朝时甚至严禁百姓在此河道上垂钓、打鱼,据《清实录》记载,慈禧画舫经过时,两岸共有八旗前锋营护军7800人,步军兵丁6230人沿河护卫。甚至人们站在岸边观看都是滔天大罪,因为皇后和妃子的美丽容貌,百姓们看到了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是要被砍头的。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和慈禧几乎在同一天驾崩。国运衰则百事哀,因光绪皇帝曾被慈禧软禁在颐和园内,隆裕太后于1908年下懿旨:永不游幸颐和园。慈禧水道从此断航。

如今的万寿寺已变成了北京艺术博物馆。因此您来到这里,不仅可以享受到佛国风光,还可以尽赏北京地区出土或是流传的文物精品。展览主要包括历代书法和绘画,碑帖及名人书札,宫廷织绣,宫室瓷器,古代家具,历代钱币及玺印等。这里还收藏了上自宋代下至民国的古籍图书十余万册,可谓包罗万象。其中唐吐鲁番佛教布画、北魏鎏金造像、元代白瓷观音和乾隆捻线绣宗喀巴大师像等都是稀世珍品。而大殿内现正进行毛家湾遗址瓷片展览,自唐至明中期历时900余年的瓷器标本,无一不有。

上文提到的慈禧水道,如今花二三十元,都可享受到当年老佛爷的待遇。航行时间单程为45分钟,包括万寿寺、北京展览馆后湖、玉渊潭在内的几座码头,您可以就近上下船游览,前一秒看完老北京的美景,下一秒就是新北京,然后又梦回清朝,真是不亦乐乎。

北京水路导游词2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俗话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称为“后海”的北京什刹海历来是老北京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其环境优美,且民俗风韵十足,两百余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什刹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来越浓了,能看到老北京旧时民风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可就在这什刹海,依然能够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依然能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够咀嚼京味文化旅游节就要在这里开幕了。“游什刹海,看老北京”,品茗、荡舟、游王府、逛胡同,更有那纯正的京腔京韵,使什刹海大放异彩。

宋庆龄故居

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岸,府邸分为正院、住院、花园及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后建有醇贤亲祠堂一所,占地共约八十余亩。特别是府内的西花园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故居就建在醇亲王府的西花园,她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0__年,给这座古色古香的园林留下了许多痕迹,增添了不少亮色。

康熙年间,明珠的府邸花园正是坐落于此。园中假山、竹林、小桥错落有致,南楼前临水有“明开夜合”树七株,其中两株二百余年前的古木,据说是明珠长子纳兰性德亲手所植。年轻的纳兰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于此吟诗填词,今日立身树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眼前仿佛人影依稀,耳畔边似回响着当年的唱吟之声,“阶前双叶合,枝叶敷华荣”。后来明珠获罪,这府花园又被和坤所占,嘉庆即位后,花园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赐予成亲王,并特许成亲王引后海水入园。现在我们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亲王时修建的,平安石上“岁岁平安”四字便出自成亲王之手。光绪年间,这座府邸又赐给了“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其在成亲王府的基础上添改修缮,建成醇亲王府。

今天,醇亲王府已经成为什刹海边的一道风景线,众多的游人慕名前来,只为心中那一份对历史的眷恋和对古迹的景仰。

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后20__年是在什刹海西北隅护国寺街9号度过的,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716平方米。如今已成为人们缅怀大师的观光景地。

这是一座两进的北京小四合院。共有房屋37间。现有馆藏文件3万余件。正院保存故居原貌,会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原状陈列。

郭沫若纪念馆

千竿胡同往北大约30来米,前海西街18号,这里便是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居住过的地方。1963年秋天,郭沫若迁居此处,在什刹海西畔这座古朴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生最后14个年头。

走进纪念馆,草地上,郭沫若的铜像安坐在藤萝架前,双手轻轻放在膝头、目光平静而坦然。驻足绿荫下,闹市里久违的鸟鸣声,不绝于耳。

院内最为显眼的当数郭沫若夫妇亲手种植的银杏和牡丹,那些曾经与主人朝夕相处的一草一木,浸润在主人真诚与博大的情感世界中。人垂花门进四合院,东西两厢已辟为陈列室,以图片和实物展示着诗人、学者兼战士不平凡的一生。正房的客厅、办公室、卧室依旧是主人在世时的陈列。暖郎环绕小小的月季园,通向最北面的房间,正中的一间是郭沫若夫妇研磨书法的地方。伟人已去,故园依旧。一卷卷书稿,一幅幅书法佳作,保留着他的神韵。

广化寺

衣冠杂沓,车马骈阗的什刹海,历来是扎根皇城的佛教僧侣弘法结缘的首选之地。皆因梵刹林立,故名什刹海。什刹之一,饱经720__年沧桑的佛门古刹广化寺,坐落在鼓楼后西侧后海北岸的鸦儿胡同31号。广化寺坐北朝南,东临银锭桥,西傍宋庆龄故居,占地1.38万平方米,拥有殿宇329间,分中、东、西三大院落。整座寺院建筑严谨,僧房毗连,形成院中有院的建筑特色。寺内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

广化寺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三次修建,清宣统元年(1909)曾在此筹建京师图书馆,鲁迅先生曾在此任职。1920__年8月对外开放。1982年北京佛教协会成立并将会址设在此寺。1986年,北京佛教协会在广化寺西路祖堂内肇建了北京佛教音乐团,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演奏“京音乐”即佛教音乐,并培养后继者。如今,广化寺不仅是信徒们礼佛的地方,佛教音乐、礼佛仪式等也已作为一种文化,成为什刹海民俗文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刹品禅宗敬祠忆先贤

汇通祠

汇通祠也就是现在的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西海(积水谭)北沿的汇通河畔。元朝时期,这里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元大都城内、京杭大运河最北码头,漕运船只可直达这里。汇通祠坐朝南,有山门一间,歇山调脊灰筒瓦顶,石券门,棋盘木门两扇,前殿及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硬山调大脊灰筒瓦顶。后院有二层后罩楼,祠后原有一暗红色的巨石一块,通体花纹如云,叩之如铜。巨石纹路中隐约似有一鸡一狮,人们俗称:“鸡狮石”。

1988年9月27日汇通祠竣工。占地1100平方米的汇通祠按原建筑形式恢复修建。内有石狮、石亭、剑碑,假山叠石,错落有致,曲径路道,别具匠心,石壁洞岫,宛自天开。一座小岛重现人间,清水绕岛而过,随着湖水的流逝,仿佛又回到了久远而灿烂辉煌的历史。

北京水路导游词3

什刹海景区是指前海、后海和西海及其周边地区146.7公顷的范围,以什刹海命名,其四至范围大体是什刹海景区位于北京城区中轴线的西北部,东起地安门外大街北侧;南自地安门西大街向西至龙头井向西北接柳荫街、羊房胡同、新街口东街到新街口北大街,西自新街口北大街向北到新街口豁口;北自新街口豁口向东到德胜门,由德胜门沿鼓楼西大街到钟、鼓楼。景区中三海水面达33.6公顷(约占总面积的23%)。

什刹海景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占西城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历文上本地区曾建有王府、寺观、庵庙等多达30余座,现仍尚存10几处。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 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

什刹海34公顷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城市街区之中,依托水体,还有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也成为什刹海频具特色自然景观。号称“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在景区中具有典型意义。

什刹海地区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区内不少建筑年代久远,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己将该地区列为重点保护的二十五个历史街区之一。此外,在本地区居住着的民民少则居住了十几年、几十年,多则数代居住于此,形成了老北京淳朴热情的邻里生活环境。

什刹海景区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后海北沿的鸦儿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依托胡同和四合院,什刹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动,如放荷灯、泛舟游湖、宴饮赏荷、冰床围酌、大阅冰鞋等。至今,一些有生命力的民俗活动仍然在什刹海地区大量存在。如钓鱼、游泳、划船、赛艇、下棋、弹唱、消夏舞会等。 “胡同游”即活跃在这片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中。

“什刹海水上游”采用长7米、宽1.7米,依清明上河图中船形打造的古色古意的橹船作交通工具,从水路穿过银锭桥去宋庆龄故居、广化寺和恭王府花园。日落西山船行什刹海,游人点起纸河灯放入水中,灯浮水面沿船尾浮动,忽明忽暗灿烂一片,这一景象使人恍如回到唐宋年间的西湖月夜。

北京水路导游词4

元旦刚过,北京下了60年来最大的一场雪。1月5日下午,我乘动车从淄博返京,望着被白雪覆盖的红墙、绿瓦,以及不再映出倒影的京城慈禧水道,不由得对这座城市生出一份恍惚的疑问:这是人们熟悉的、冬天不冷的北京么?

几十年来,我到北京不知多少次,这次来,对北京留的印象是最独特的,大雪和寒冷使得这座城市回到了真正的古风之中,雪色之中少了浮躁之气,人们匆匆的脚步都是朝着温暖的屋宇。最庆幸的是,新年后我们不再受冻,办公室已从冰冷的慈禧行宫,搬到了近在咫尺、温暖如春的人济山庄摩天楼。

由于天冷路滑,元旦上班后我3天没有出宫。今天趁冬阳普照,天气转暖,我再次出宫,漫步紫竹院,满目皆是积雪和倒挂屋檐的冰钩子,好一派北国风光。最令人兴奋的是,我拍到了积淀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京城水系慈禧水道。

京城水系慈禧水道,可以说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旅游。说它古老,是说早在元代,这条河上就通行游船。历明、清,相沿700余年的历史。慈禧水道始于乾隆,盛于光绪。

从乾隆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去世,这200多年间,共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6位皇帝及慈禧太后走过这条水路,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水路游览颐和园可欣赏到乾隆皇帝营造的“东海三仙山”:凤凰墩仿瀛洲、团城仿方丈、南湖岛仿蓬莱。游船途经“天子四海”:凤凰墩仿太湖风光;景明楼仿洞庭湖风光;西堤仿杭州西湖风光;涵虚堂仿昆明池风光。

据悉,慈禧水道有“四趣”:其一是船趣。乘龙舟画舫或慈禧御舟,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其二是桥趣。可欣赏西堤六桥、绣漪桥;其三是水趣。可欣赏四海三仙山;其四是景趣。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

水道有清高宗弘历的御制诗所赞的八景:长河泛舟、绣漪画境、龙凤呈祥、景明夕照、西堤观桥、玉峰塔影、长虹引练、云外天香。

慈禧水道是慈禧太后每年夏天去颐和园避暑的必经之水路。光绪十四年起,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新修好颐和园之后,她为了方便自己去颐和园,又疏浚了这条水道。

颐和园是三分山、七分水、一亩田。慈禧坐马车去时,只能看到颐和园的四分之一。而乘舟游幸,远山似画、如入仙境,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

京城是天子之都,京水是皇家之水,慈禧一生曾32次去颐和园,多由此乘船。除慈禧外,还有光绪皇帝、皇后、珍妃及阿哥、格格等才可随驾乘船。慈禧水道上“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秀美景色,除清朝皇亲国戚外,没人看见过。

清朝时严禁百姓在此河道上打渔、行船,慈禧画舫经过时,两岸共有八旗前锋营护军7800人,步军兵丁6230人沿河护卫。人们站在岸边观看也是滔天大罪,因为皇后和妃子的美丽容貌,百姓们看到了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是要被砍头的。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和慈禧几乎在同一天驾崩。国运衰则百事哀,隆裕太后因光绪皇帝曾被慈禧软禁在颐和园内,于1908年下懿旨:永不游幸颐和园,慈禧水道从此断航。

1998年,市委、市政府把还北京碧水蓝天做为向国庆献礼的67件大事之一,下决心综合治理城市河湖,经过全市人民、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水利职工一年多的努力,总投资10个亿,使这次以环保为中心的水系治理大获成功。

通过这次疏浚河道综合治理,增加水面12万平方米,改善水面150万平方米,增加绿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古老的长河焕发了青春,再现长河水上游的愿望终于实现,使其成为贯穿京城三湖、四河、六海,萦带南北,横亘东西的一条“黄金水道”。

逛完了慈禧水道,沐浴着冬阳打道回府。心想:再冷的天,历史总在继续,生活总在继续,昂首跨入虎年以寒冷开头,也许会激起未来日子更红火。

北京水路导游词5

“慈禧水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始于乾隆,盛于光绪。从乾隆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去世,这200多年间,共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6位皇帝及慈禧太后走过这条水路,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慈禧水道“过去是皇家御用河道,其“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秀美景色,除清代王室外,尚无平民百姓欣赏过。

原为北京供水工程,后被慈禧建成皇家御用河道。奥运前才从新为游客开放。

1、陪同加点的关键是让游客体验当年皇帝的感受、按照慈禧的方法:先坐船然后再坐小画舫和慈禧龙舟,走一走慈禧走过的路。坐船观赏湖光山色,走路参观亭台楼阁,享受一下慈禧的待遇,绝对不能说成坐船去颐和园。

2、颐和园是三分山、七分水、一亩田。慈禧坐马车去时,只能看到颐和园的十分之一。而乘舟游幸,远山似画、如入仙境,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所以慈禧一生曾32次去颐和园,都由此乘船。除慈禧外,还有光绪皇帝、皇后、珍妃及阿哥、格格等才可随驾乘船。慈禧水道上“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秀美景色,除清朝皇亲国戚外,没人看见过。

3、“慈禧水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始于乾隆,盛于光绪。从乾隆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去世,这200多年间,共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6位皇帝及慈禧太后走过这条水路。

4、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和光绪在同一天驾崩,由于光绪是隆裕皇太后的老公,曾经被慈禧软禁在颐和园玉澜堂,为了回避玉澜堂这个伤心地,隆裕太后宣布永不游幸颐和园。从那时起到2008年,“慈禧水道”正好断航一个世纪。2008年为了迎接外国领队和外国记者,北京市恢复了“慈禧水道”的通航。

5、慈禧水道是慈禧老佛爷每年夏天去颐和园避暑的必经之路。“慈禧水道”游览内容丰富,既可看慈禧生平图片展,又可乘船游慈禧水道,观赏沿途秀丽的风光,上岸后还可换乘慈禧在昆明湖上采莲花用的小画舫和慈禧御用凤舟,在颐和园内沿东堤观昆明湖秀美的湖光山色。

6、慈禧水道主题鲜明,景色秀丽、内容丰富,是短、平、快景点,陪同去颐和园时顺路就可以加点,不浪费时间。慈禧生平图片展内容有乾隆画像、慈禧各年龄段的画像、珍妃、光绪及在慈禧水道坐过船的皇帝、皇后画像,这些图片都是避暑山庄、和故宫博物院的收藏,游客在任何景点都看不见。你们想知道慈禧16岁长什么样子吗?想不想看一看珍妃到底有多漂亮?想不想知道慈禧到底有多少财宝?别的地方都看不到,只能去看慈禧生平图片展览。

7、“慈禧水道”是中国唯一一条皇家专用的水道,除皇帝、皇后、王公贵族之外,寻常百姓不可以在这条河里打鱼、行船或在河边洗衣。慈禧乘船时两岸都是威风凛凛的御林军列队护卫两岸共有八旗前锋营护军7800人,步军兵丁6230人沿河护卫。,百姓们在岸上观看也是滔天大罪,因为皇后、妃子的美丽面容除了皇帝以外,外人看了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是要砍头的。

8由于慈禧水道古时候是皇帝、皇后游览的景点,现在中央领导经常来此观光。一共有28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来此观光,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都从这里乘船游览过颐和园,慈禧水道现在是中央领导游览颐和园的重要通道。在北京中央领导都有自己的专用车队,为什么还要坐船呢?就是要看一看两岸的风景,更重要的是体验一下当皇帝的感受。

9、北京皇帝的珍宝成千上万,都是许看不许摸,最有名的皇帝、皇后的遗存有三件,一是太和殿的龙椅,老百姓绝对不能坐,毛泽_都没坐过。二是坤宁宫皇帝大婚用的龙床,三是慈禧水道上的慈禧凤船,现在只有慈禧的凤船游客乘坐。今天大家都可以当一回皇帝,看一看老百姓们看不到的风光,体验一下当皇帝的感受。你们中的男人就是皇帝,女人都是皇后,小朋友可以当一回格格或阿哥。

10、“慈禧水道”是皇帝的龙脉,是北京城的中央水系,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都是依此河而修建,上游是玉泉山、昆明湖,中游是北海,中南海和故宫,筒子河和金水桥的河水都来源于此河,下游流向通州和天津,它是北京城的立都之本,没有这条中央水系,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城。

北京水路导游词相关文章

精选3篇北京导游词

最全北京导游词8篇

关于北京导游词五篇

最全的北京导游词7篇

北京的导游词最新合集大全

关于北京的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最完整的北京导游词大全

北京导游词范例5篇

关于北京导游词5篇

关于北京什刹海的导游词5篇

91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