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范文3篇
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范文3篇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自治区第二大的湖泊,中国第三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西藏纳木错的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范文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
篇二: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范文
纳木错作为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在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为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
纳木错湖位于拉萨西北约两百公里处(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海拔四千七百余米,湖面面积为一千九百四十平方公里,是西藏湖泊之冠,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咸水湖。
“纳木错”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清晨,湖面霭霭茫茫,周围群山若隐若现,太阳升起,云消雾散,清风拂面,浩瀚无际的湖面荡起涟漪,真似慈祥的仙女,手挥素巾注视头着来人,这时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淅,牧场一片浅绿,山体红黑间杂,峰顶白雪皑皑,主峰如一个威武战士守护着纳木湖。高原气候瞬息万变,时而狂风大作,时面乌云盖天,风雪过后,湖面依然波光粼粼。傍晚,湖水被夕阳的余浑照得霞光闪烁,真是迷人。
篇三: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范文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西藏纳木错纳木错风景图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2纳木错编辑
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